翅膀与祈祷怎么做,还霸占其妻妾生下二子?
后羿十九年,后羿的宝贝义子寒浞和后羿的爱妃纯狐联合起来把后羿杀死在寝宫的床上。接着寒浞升殿召集群臣宣布后羿的罪状,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寒浞把后羿的这名妃子纯狐据为己有,立为正妃,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帝王之路。
寒浞的祖先是在黄帝身边管理作坊内工匠的工官,后来黄帝将其封于寒(今山东潍坊市一带),其属地称为寒国,其族人及后代就以寒为姓,世代居住在这里。
寒浞出生在夏朝第四任君主仲康七年,他是在父母极度的溺爱下长大的,童年时期就成为村中一霸。他见别的小朋友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二话不说上手就抢,经常使用暴力不是打人就是骂人,受他欺负的孩子的父母就找到他家里,而他的父母则护短,反倒说落别人的不是,时间久了寒浞越来越嚣张,等到了十几岁开始对乡邻为非作歹,恶行累累,每天都搅得四邻不安。
他的父母受到全村的指责,只好批评他几句,可他竟在父母身上撒野,将父母一阵拳打脚踢后又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继续危害乡邻。
邻居们只好联名将13岁的寒浞上告到族长(诸侯国君)那里,族长一怒废了他的国籍,令士兵押着他让他滚出寒国,并下令让他永远许再踏进寒国半步。
对这种惩戒寒浞不害怕也不后悔,也不与父母告别,他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他有一个英雄梦,决定去找和他臭味相投的人来共闯天下。
路途中他听说夏代“有穷氏”的首领羿很厉害,他是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射师,被身边的人称为“司羿”, 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他后来被人叫成了后羿。
后羿箭术高明,被安排在黄帝的曾孙帝喾(kù)的王宫里当侍卫负责人,突然有一天,后羿发现民众对夏王姒太康很不满。
因为太康在外巡游打猎百日不归,朝政荒废。后羿就利用职位之便和民众的不满情绪发动宫廷政变,将太康五兄弟逐出王宫,后羿一跃成为有穷国的国君,号称天子,史称“太康失国”。
寒浞听到这些兴奋的手舞足蹈,对后羿满了崇拜,认为他是个大英雄,决定去投奔后羿以后就跟着他混世。
有了目标之后,寒浞就一路跋山涉水,边走边打听,直奔有穷国而去。
在翻越一座大山时,他偶遇一猎户,这名猎户是个世外高人,有一身登峰造极的武艺,可惜他不会识人。
他一见寒浞就喜爱上这名独特的少年,他觉得寒浞聪明伶俐,就决定收他为徒传授他武艺。
寒来暑往一年多,猎户将一身的好武艺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寒浞,不料寒浞一肚子坏水,他担心师父再收别人为徒,就用毒药把师父全家都毒死,然后将师傅家的财产搜刮净尽,一把火烧了房屋,继续奔向有穷国。.
后羿三十年秋,寒浞终于到了夏都斟鄩,他在城里住了十几日,四处了解宫中情况,不断筹谋寻找机会见后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见到了后羿,他的惊世口才和聪明才智让后羿赞叹,后羿十分喜爱这个小伙,他不顾众臣的反对把寒浞留在宫中,还热情洋溢地收了寒浞为义子,教他射箭。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寒浞被驱逐出国及灭师之恶行的臭名早就被人传开。为了长远打算,他决定先改变自己,将所有恶习一一改掉。
在有穷国他处处谨慎小心,一方面广交朝中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集团,一边收买人为自己宣传美名,还将毁坏自己名声的人偷偷杀了;另一方面用各种手段施展自己的忠诚取得后羿的信任。
后羿见他武艺不错,又对自己忠心耿耿,就让他在军中当了个小头目,只要对诸侯国发动战争就让他出场,寒浞作战勇猛,所向披靡,短短几个月就立下赫赫战功,成了大将军。
有一次,有穷国的一个附属国——方夷国造反了,后羿就派寒浞去征讨,果然寒浞又一次大获全胜。
后羿将他看为国宝,高兴地提拔他为军队的左司马(副总管),赏赐豪宅,为他娶了他心仪的女子为妻。
寒浞的这位原配夫人姓姜,叫作姜蠡,是北方女子,属于女汉子、女侠类型,她身材魁梧健壮,武艺高超,是九黎蚩尤氏的后人,东夷国人。就在寒浞领兵征讨东夷国时,二人在战场上相识,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姜蠡直接率本部族投降了寒浞。寒浞得胜回朝后,向后羿汇报战况,后羿赐婚,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寒浞在事业上平步青云,屡次升迁,成为朝中主政重臣。
后羿觉得有这么个义子替自己主政很放心,他不理朝政,慢慢堕落起来。他贪恋女色美酒,经常旅游、打猎,朝政上的一切事务都由寒浞说了算。
寒浞结党营私,偷偷发展自己的势力,想方设法助长后羿的腐化,他和赵高对秦二世的做法如出一辙,从天下挑选各种能歌善舞的美女送给后羿;成百上千坛的美酒源源不断地送到后羿身边,按后羿喜好训练大批的猎马、培训了上百名打猎高手供后羿调用……只要是能供后羿吃喝玩乐的他都想方设法去办到,而且不断推陈出新,让后羿完全沉醉其中。
后羿在声色犬马下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危机,反而十分满意,他喜笑颜开地对臣子们说:“有寒浞这样好的义子辅佐,这是我一生的福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些忠心的大臣例如,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曾多次劝告后羿,说:寒浞不安好心,是在引大王走向亡国之路!”还劝谏后羿赶紧将寒浞撤免治罪。
后羿根本不听,他只对寒浞言听计从,还生气地斥责大臣们说他们想多了,他执拗地认为自己对寒浞胜过亲生,寒浞绝不会加害自己。
后羿依然重用寒浞,依然醉生梦死,沉迷享乐,还拜寒浞为相,让他总揽朝政。搞得那些老臣一个个心灰意冷,有的实在看不过就辞职提前退休了,留下一声声叹息:“有穷国完了!”
寒浞继续投其所好,每天都挑选众多美女供后羿淫乐,后羿还不满足,在58岁时,在打猎途中竟然看上一位18岁的小萝莉,强行纳为爱妃。
后羿的这名爱妃聪明伶俐,才貌双全,名字也很特别,叫“纯狐”,是一位诸侯家的小公主。
纯狐并不爱后羿这个老色鬼,她讨厌这样的婚姻,恨后羿毁了自己的爱情,不甘心屈服于这样的婚姻之下,可自己父亲只是个小小的诸侯,根本不是后羿的对手,她决定靠自己,用迂回战术来报仇。
她表面上装作很爱后羿的样子,对其百依百顺,暗地里一直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她从侧面了解到寒浞是个有能力的狠角色,就设计勾引寒浞,让寒浞对她如痴如醉,神魂颠倒。尽管寒浞已有一妻一妾,还有妻子为他生的两个可爱的儿子,尽管他不贪恋女色,可怎么也抵制不住对纯狐的爱恋,对她情有独钟。
二人私通后,一拍即合准备弄死后羿。
一个为报仇,一个为王位。
为了达到目的,纯狐装作对后羿十分亲热的样子,不住地说寒浞对他的忠诚,哄骗他对寒浞委以重任。
二人合谋对后羿身边的亲信大臣下手,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一个个被陆续害死,最终后羿成了光杆司令,寒浞身边都是自己的死党,他终于撕下伪装,开始夺取自己早已觊觎已久的王位。
时机已完全成熟,寒浞和纯狐决定让后羿这个“老东西”死得很难看。他们明目张胆在后羿的床上玩游戏,故意激怒后羿。醉酒的后羿差点被当场气死,怒吼着要杀寒浞,还没近前就被寒浞砍死在寝宫的床上。
寒浞即位后,对有穷氏族人施行灭绝政策。他让人把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注入毒药,做成肉饼烤熟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凡是吃下的都被毒死了,不吃的死的更惨,被兵士乱刀砍死,一时间哭嚎惨叫声不绝于耳,惨状不忍目睹。
另外,有一部分聪明的有穷族人,早就推测到会有这么一天,他们提前准备好后路,一溜烟逃往边远地区去了,有些没准备逃的,也早筹谋好后路,他们早就偷偷隐姓埋名,投靠在其它诸侯门下。
中原地区再也寻不到有穷族人的足迹。
“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左传·襄公四年》
王位上的寒浞,在治国上不敢有丝毫马虎,他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积极筹备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他只是占领夏王朝部分领土,夏后氏势力为肯定会为复兴而战,夏王相一定会联合诸侯来攻打他,夏不灭他在王位上就会如坐针毡。
因为在姒太康失国后,后羿的王帽戴了八年时,国人不服,后羿迫不得已把王位让给太康的四弟仲康,还提出条件:永不能向夏朝纳贡。仲康为了做王,答应了后羿的条件,实际上成了后羿的傀儡。仲康病死后,他的儿子姒相立。姒相为了躲避寒浞的追杀,逃往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以及斟灌氏。
眼看着寒浞窃取了本属于自己的王位,姒相怎会甘心?
这点寒浞也早料到,果然,第二年,夏王相就出手了,他联合了诸侯斟鄩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来攻打,若不是寒浞早有准备,这次就得领盒饭。
在这种危机意识下,寒浞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为了拉拢民心还进行削富济贫减轻赋税的政策;努力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子寒浇,生得奇特勇猛,他豹头、狼眼、虎背熊腰。次子寒戏,身强力壮,大长腿,力大无穷。他的这两个儿子都是其原配夫人姜蠡所生,天生神力骁勇善战,其父母遗传基因强大,二子既拥有母亲勇武强健的血统,又有父亲机智狡猾的智慧,十几岁就领兵血战沙场。
有了这两个威猛的儿子,寒浞灭绝夏后氏更有信心了。
寒浞在战术上很有一套,他令自己长子独当一面攻打斟灌氏的弋邑(今河南太康与杞县之间)。
“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左传》
他和次子寒戏各率一军虚张声势佯攻夏都帝丘和斟鄩氏(今山东潍坊西南),使他们不敢增援斟灌氏。斟灌氏孤立无援,很快失败,首领姒开甲丢盔弃甲带着残兵败将退守斟灌(夏后氏都城,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
而夏王姒相胆小懦弱,拥有反抗的能力也不敢反抗,只是下令加强各边境城邑的防守,给了大战后的寒浞休养生息的机会。
六年后,寒浞继续让长子寒浇攻打诸侯斟灌氏,双方展开潍河(今山东潍坊境内)大战,寒浇令人凿穿了斟灌氏士兵的战船,打得斟灌氏全军覆没,杀了其首领姒木丁。
第二年,斟灌氏和斟鄩氏两大诸侯都被寒浞灭掉,等于除掉了夏王朝得左膀右臂。
寒浞越战越猛,直接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夏王由机会时不抓,现在后悔已晚,但回天无力,尽管他亲自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也挡不住勇猛的寒军。
寒军如猛兽一般对城中军民和夏后氏大臣大开杀戒,夏王相及族人都死在寒军刀下,宫室内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朝亡。
寒浞在王位上高枕无忧。
他自以为夏王朝的子孙都被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了,可人算不如天算。
寒浞怎么也没有想到,夏王相的妃子后缗,怀有相的遗腹子,在兵荒马乱两军厮杀时,竟然挺着大肚子从城墙下的水洞里爬了出去,装扮成农妇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东济宁市南),生下了一名男婴——少康。
在少康稍长大一些时,他的母亲就给他讲祖上失国的惨痛历史。
少康从小就立志一定要报仇雪耻,夺回天下,复兴夏后氏。
姒少康发愤图强,严格要求自己,年少时就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牧正(牧官之长),挤时间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
长大后的少康无意泄露了身份,让寒浞知道了。他马上令儿子寒浇去抓捕少康,寒浇没有亲自去,觉得一个毛孩子翻不了水花,他派一个叫做椒的人去搜捕少康,少康闻讯立刻逃往有虞(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
少康在有虞很幸运,那年他18岁,国君虞思看少康年轻有为,谈吐非凡,夏后氏复国有望,就让少康担任庖正(掌管饮食之官),少康很聪明,在这里酿造出了美酒。虞思很喜欢他,提出让他做自己的女婿,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 ,还送他一块方圆十里的名叫纶城(商丘虞城县西35里)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
少康时刻不忘亡国之辱,他有了根据地和军队后,刻苦习文练武,广施恩德,体察百姓疾苦,积极招纳文武贤才,宣传祖先禹的功德,争取民众支持他复兴夏后氏,并召集夏后氏的旧臣来和他会合,虞思也积极联系各方国帮助少康。
逃亡到有鬲(夏代诸侯国,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西北)的夏朝老臣伯靡,听说少康的事迹后,暗中派人四处奔走召集残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族人,率领他们投奔少康,组成了一支复国大军,向寒国宣战。
寒浞五十七年,37岁的少康率领复国大军攻打寒浇的封国,杀死寒浇。
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长子杼领兵攻打弋邑,杼对战争颇有研究还发明了甲和矛。寒浞的次子寒戏领兵迎战,很快败下阵来,少康亲自剁了寒戏的脑袋,弋邑收复。
少康很快收复了中原地区的大部,接着直奔寒浞的老巢鄩都城。
80岁的寒浞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他再也无力征战,每天只能躲在深宫里祈求少康的复国大军不要到来。
他的部下见大势已去,为了自己和家人,在夏军围城时直接倒戈,杀入宫中,把寒浞从妃子的被窝里光着屁股拉出来,开城门迎少康,将寒浞献给少康。
少康下令将寒浞处以极刑,并将寒浞一族斩尽杀绝。
“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左传·襄公四年》
总结:寒浞生性顽劣、忘恩负义、惨无人道,杀人夺国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80岁了,落得个国破家亡身死!想当初杀死后羿夺取大权,不只是好色那么简单。他有自己钟爱的妻子,与其说他霸占了后羿的妃子纯狐,不如说他和后羿的那位妃子是相互利用,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杀后羿而走到一起。寒浞将死之际,最后悔的事大概就是自己当初没有对夏后氏斩草除根吧!
曾春亮被抓的时候为何裤子被脱了?
曾春亮被抓时,民警之所以把他的裤子脱了,更多的是为了办案民警的安全和预防他的再次脱逃。
一、他在冲卡时,摩托车上携带着锄头、锤子、刀子说明他已经丧心病狂,随时都有可能行凶。
所以,他虽然被抓,但是从他以往的所做无所为看,只要有机会,裤子上皮带都有可能作为他的凶器,存在着再次袭击民警,伤人的风险,因此把他的皮带抽掉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裤子脱下来扒到一半,并且鞋子也脱了下来也是预防他再次脱逃,裤子在脚脖上总是没法再行动,农村的土路坑坑洼洼的,他赤着脚也无法行走,也预防了他再次逃脱。
这些都是为了怕他再次逃脱而采取的举措。
从他第一次杀人后,就在警察还在追凶时,有再次杀人,说明他也是一个有强烈反侦察意识的恶人。
三、曾春亮一生最好的年华,有十五年是在牢房中度过的这也造就了他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阴狠毒辣的手段,如果不采取这种很严密的措施,让他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再次逃脱的话,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虽然,现在他被抓捕归案了,反对他的监管丝毫不能放松。有人也提出来说他在逃王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同伙帮助他脱身?这些还有待于警方的进一步审理。
最后:
这个案子太惨痛了,三死一伤,今天死者家属康某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小外甥仍然还没有意识,后续的治疗花费也是巨大的,昨天上午父母下葬时,下午曾春亮被抓。对于曾春亮的被抓,死者家属说,不接受人们的狂欢“庆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确实是如此,作为一下子失去两位至亲的女儿,在凶手被抓住时,确实很欣慰,也可以告慰父母了。可是因为本来可以避免死人的恶性案件,虽然被破,亲人却永远离去了,是谁都无法高兴起来。
(end)
你读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打油诗?
打油诗一般来自生活,朗朗上口又不失诙谐有趣。下面就分享一下几首看似直白又富含深意的打油诗。
(一)
曾记当年在学堂
就比谁能得表扬
如今门口晒太阳,
就比谁能活的长
(二)
曾记青年意气豪
转眼中年爱自嘲
柴米油盐样样贵
生活遍地是鸡毛
(三)
生死由天何苦争
名利如粪随手扔
抛却身外万千事
闲来轻唱两三声
这是今天偶尔看到的,觉得颇有趣,拿来和朋友们分享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吗?
姨妈十八岁时跟人学缝纫,被师傅骗上床,毁了贞操,一起当学徒的好友知道后,替她鸣不平,拉着她就要去报警。姨妈当即跪下,哭着说:“求求你不要宣扬,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好了!”
外婆有七个儿女,金姨是我第二个姨妈。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后来家里又添了四个弟妹,一共九张嘴要吃饭。外婆身体不好,一家人就靠着外公,在生产队做会计微薄的工资生活。经常有一顿没一顿,个个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金姨不到18岁,已出落得如花般美丽。心性单纯的她跟着邻村一个男人学缝纫,缝纫没学成,竟被占了便宜。按现在的话来说,第一次就这样被人“白嫖”了。那个年代,这事传出去会被人笑话,她更不忍心让赢弱的父母担心。所以,她选择忍着伤痛,没有张扬。据说后来,可能是坏事做多了,欺负她的师傅,最终死在外地。几年后,金姨嫁给了镇上粮食局工作的姨父,生下一个女儿。经人介绍,金姨嫁给了当时的姨父。他在镇上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粮食局工作人员。当时这个工作,是让人羡慕的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婚后不久,金姨就生了我表姐(番姐),正当旁人羡慕她嫁得好时,姨父因一场疾病身亡。幸运的是,当时的粮食局是事业单位有编制,妻可以顶夫职。金姨顶替了姨父的工作,她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靠这份工资为生,一直到晚年退休。此外,还得到一笔姨父过世时,单位给的补贴费。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免不了旁人异样的眼光,在单位她常常受到同事的欺凌和排挤。但金姨凭着绝不屈服于困难的信念,迎难而上,积极解决问题。不久,她因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让那些曾经刁难他的人刮目相看。她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女儿,女儿健康活泼地长大。每天,她早起为女儿做好早餐,送她上学,然后去单位上班。晚上照顾孩子入睡后,她借着灯光继续伏案工作。家人朋友都劝她,趁年轻漂亮,赶紧找一个好对象嫁了,金姨笑着说随缘。几年后,金姨在单位认识了大她几岁的同事,就是我的二姨父。也许是同样的遭遇,金姨和二姨父看对眼很快就组建了新家庭。姨父前妻因病离世,一个年轻丧夫,一个中年丧妻,他们认定对方就是陪伴终身的人。二姨父和前妻育有一儿一女,他们搬过来时,女儿(茵姐)才初中毕业,儿子(雨哥)刚高中毕业。姨父工作兢兢业业,虽思想传统保守,但对儿女教育有方,在他的培养下,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女儿也在粮食局做会计。一起生活后,金姨发现组合家庭的经营并不容易,大家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各种矛盾摩擦接连出现了。在大家庭里,做家务成了难题,平时子女上学上班去了还好,一放假家里就乱成一锅粥。做饭、洗碗,打扫卫生这些基本劳动,大家都不愿意做。无奈之下,金姨只好自己一件一件慢慢做。雨哥在大学读的计算机专业,一次放学回家,他跑到单位找父亲说要买一台电脑,姨父同事听到了,在一旁冷嘲热讽“买电脑?怎么不去买飞机!”那次,雨哥被气得回家。30多年前,电脑对于一般家庭是稀缺物品,一台电脑的价格最少也要2000多,这个数目,顶得上一个普通家庭几年的工作收入。雨哥本来也不抱希望,权当说说。金姨听到后,不但没有说他,反而非常支持他。等雨哥回了学校,她和姨父商量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阿雨学习很好,不能耽误了他,只要我们平时省着点,这笔钱可以攒足的。”“我们不像其他人家,我们这么多张嘴吃饭,茵茵那点工资只能养活她自己,阿雨和阿番都还是学生,还要很多钱花。”姨父念叨。为了买电脑的事,金姨和姨父不知道吵过多少次。她一意孤行,最终还是用那笔单位补贴费,托熟人在县城买了一台电脑。雨哥回家时,左摸摸,右看看,做梦都没想到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这台电脑,改变了雨哥的人生,他后来读研读博到当大学教授,都是从事计算机的教学与研究方向。工作后,逢年过节不论多么忙,雨哥都从外省驱车回家看家人,金姨对他的恩情,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姨父老家的亲戚多,处理关系,礼尚往来对于别人头疼的事,但金姨总能把琐事变简单。不论多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她梳理总能轻易解决。姨父的老父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需要照顾,金姨和姨父把老人家接过来住家里,负责端茶做饭,洗澡擦身,接屎接尿……事无巨细,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邻里熟人无不称赞她贤惠媳妇。为了解决一家人吃菜的问题,善良能干、默默付出的金姨,把家门前的一块荒地开垦成了菜地,让一大家子人,既吃上了美味蔬菜,还省下买菜钱。退休后,金姨和姨父跟随大女儿家庭(茵姐)在县城居住,她甘愿当保姆,照顾家人衣食住行。操劳了半辈子的金姨退休后,仍然没闲下来,她和姨父一起住到县城,帮茵姐家照顾孩子,照料一家人的生活,直到把孙子照顾到上了大学。二女儿番姐生孩子需要人照顾,因都在本县城离得近,金姨也帮她带了几年孩子。她充当起“住家保姆”的角色,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如果碰到家人经济紧张,金姨除了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补贴他们之外,还经常在理发店做小时工,洗毛巾补贴家用。几年前,姨父食道癌去世,金姨在他的葬礼上哭成泪人,亲朋好友都安慰她想开点。“这么多年的老伴,一路同甘共苦走过来不容易,你们就让我多哭一会吧!”老伴走了,儿女们都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孙子们也都大了。金姨闲下来时就打打麻将,和姐妹们结伴旅游,怡情山水,修养身心,享受神仙般的生活。旅游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一起。金姨每到一处就交了几个好姐妹,她如同一朵向日葵,散发出善良美好的气息。金姨一点一滴从苦难中走出来,她全身都散发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她身边时,总能被她爽朗的笑声感染。密友们都称赞她“宝藏奶奶”。她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1作为家里二姐,勤劳踏实肯干,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学手艺养活自己,遇到无力改变的事,选择一边隐忍,一边寻求改变。2坦然接受丧夫之痛,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积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尊重。3重建家庭,在磨合中学会了处理内部复杂关系,通过付出赢得家人的团结和认可,改变了二代人的命运,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儿孙。4退休发挥余热,心疼儿女,帮带孙子。心态积极向上,影响感染周围人。善良吸引善良,身边的姐妹们都是“善良的天使”。5通过努力,一步一步走出逆境,实现在逆境中翻盘,把烂牌打好,走向自由而丰盛的人生。结语: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打不倒你的,必将使你更坚强。一个人的品性不是体现在她一帆风顺的时候,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世上的人千千万万,但因出生、能力、格局、品性、才华、修养等这些因素把人分成不同的层次。像我姨妈这样,出生没法改变,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磨练来改变自己,这种人是神。金姨年轻时的付出,换来老年的福报,她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后还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善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人智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通过情绪和行为影响其他人,收获善良的回馈。这就是善有善报的体现。哪部小说让你看完后久久萦绕于心?
这是一个评分爆表的书单,非战斗人员请火速撤离!
1《红楼梦》豆瓣评分:9.5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中文小说难以逾越的巅峰。
2《三国演义》豆瓣评分:9.4分
何谓经典?《三国演义》让东汉末年成为每个人心中最神往的历史。
3《平凡的世界》豆瓣评分:9.2分
全景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圣经,启迪了无数大学生。
4《活着》豆瓣评分:9.3分
每一页都是悲剧,往往令人不忍再读下去。
5《白鹿原》豆瓣评分:9.0分
一幅浩瀚的历史现实主义画卷,层层展现一个民族灵魂的深处。
6《围城》豆瓣评分:9.1分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去。也许世间种种都不过如此。
7《射雕英雄传》豆瓣评分:9.0分
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圣经,渗透到了之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8《半生缘》豆瓣评分:9.0分
人情冷暖,爱恨交织,以及造化弄人。张爱玲最好的小说。
9《京华烟云》豆瓣评分:9.0分
从三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格局。
10《天龙八部》豆瓣评分:9.0分
金庸武侠的巅峰,无限拔高了类型小说的文学造诣。
11《三体》豆瓣评分:9.2分
无尽的想象力,来自中国的雨果奖科幻小说。
12《余罪》豆瓣评分:9.2分
央视《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窥探这个时代最真实的黑暗角落。
13《明朝那些事儿》豆瓣评分:9.2分
历史从未如此通俗易懂的,明朝从未如此妙趣横生。
14《额尔古纳河右岸》豆瓣评分:9.0分
这是一部史诗,哪怕这个民族日渐弱小,若活着,便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15《慈禧全传》豆瓣评分:9.0分
了解慈禧,就了解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