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90后负债率高达90%?
有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报告称,该群体欠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各种贷款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2万元。
虽然具体数字的准确性还可商榷,但这个报告所揭示的现象却值得深思,难道年轻人真的变穷了吗?
从某招聘网站最新发布的《2019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来看,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薪酬均有上升。 这一统计报告录得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8698元/月,薪酬中位数为7001元/月。
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对比父母那一代,甚至对比十几年前,自己赚的钱已经够多了,其实这是经济学上典型的“货币幻觉”。因为在工资上涨的同时,“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同样在上涨,而且上涨速度甚至要比工资还快。细算购买力的话,就会发现工资的含金量大大下降。
举个例子:北京通州2005年新房开盘价多为4000元至5000元,2018年二手房价格超过50000元,增长1000%-1250%。
据相关数据统计,网购消费场景中,90后的占比约为51.3%,线下日常消费场景占比约为40.0%。
就在今年618购物节,某电商平台整体口服美容类产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2266%,购买者中43%是90后。
年轻人挣得不算多,花起钱来却十分爽快,那么钱是从哪儿来的?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贷款人群从年龄上看,90后(含95后)占比最高,达49.31%。
债务高起的根本原因还是房贷,买房年轻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还得依靠父母的存款提供首付,同时自己每月还要负担贷款。这势必导致年轻人杠杆率升高、存款难度增加。
通过以上各项数据大家很容易判断出:挣得少、爱网购、要买房三个因素叠加,导致目前90后超前消费的现象极为普遍,且已正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那么,90后变穷应是不争的事实了。
虽然新一代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消费观,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他们确实需要考虑更加理性的消费以及量入为出的生活,尤其在他们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之后,更需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安排好、平衡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在此,小编建议可以先从强制储蓄开始做起,学会存钱,如果每个月领的薪水大部分时间是固定的,那么你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消费数字,提醒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只可以花多少钱,剩余的薪水就存入固定的银行卡里。
其次,开始投资理财。不仅要学会强制储蓄和省钱,还需要学着规划资产,学着进行投资理财,可以从听取身边有投资理财经验的人的建议开始。刚入门时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可以先拿出一小部分钱来试探行情,摸索到规律后自然会游刃有余。
最后就是财务风险隔离,也就是俗称的“不要把鸡蛋全都放进一个篮子”。合理的把钱规划成好几份,进行存储及投资理财。
规划好消费、储蓄、借贷、投资,你就能成为钱的主人。
为什么90后的负债率那么高?
90后的负债率越来越高:我认为是必然高的。
1.首先是90后的人和80后的人还是有区别的,90后的人出生的人,90年代国家已经是走在稳步发展阶段了,大多数家庭都得到了提高。
2.等到90后人到2000年初的时候,社会发展的更快了,新科技,新领域,新知识,网络时代,都崛起了。
3.再到2010年时候,90后的人已经20岁了,这时候社会进步到很高的水平的时候了。
4.90后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经理过,苦日子,90后出生的人,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生活都比较优越,父母对孩子看的也比较重。
5.90后的人生活,没有负担,父母年轻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留点钱,长大结婚,买房,都是父母操办好了,根本不用操心。
6.就看现在来说,工厂招工90后人根本不去选择打工,工资低了不去,工作累了也不去,怕苦怕累。
7.90后啃老族也多,结婚后不去上班在家里玩,不去工作,没有钱了就找父母要,再不行就去使用信用卡,买车分期,买房分期,这些都是负债呀!
人要不断的经历过不平凡的事,才会长大,多吃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生活才会幸福。
如何看待90后美女蒋涵萱的人体书法?
美女人体书法家,本来前途无限,只可惜拜错了人,进错了门,跟着神汉学跳大神,糟蹋了艺术,丢了人!
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看看这个先生
看出来了吗?这是一位独立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当代艺术专业特聘专家、中国国家画院外聘教授。注意:是特聘,是外聘。他的自我介绍里说他是“历届中国国家展现代书法最高奖获得者”,但具体什么奖项就不清楚了。
还不知道是谁吗,看这位,这是他的标配:
射书,邵岩的标配,中国书法江湖意识流射书门派掌门人,不用砚与笔,只用注射器。魔性小步迈,名声震华夷。在他的作品介绍里说,他的作品被法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家国内外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原文如此),其代表作是《三剑客现代书法作品集》。
再选两幅加深对它的印象,就知道美女书画家蒋涵萱为何会有人体书艺的创意了。
邵岩发明了射书,不过瘾,又发明了“网书”,成品是下图:
不要误以为邵岩的全部水平就这些,其实他也跟当代其他江湖意识流其他门派创始人一样,有着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下图就是他的“不卖钱”的正式书法作品:
至于为何放弃传统艺术,热衷于江湖,读者诸君自己想去吧。
再来说他的美女门生蒋涵萱。蒋涵萱和他的师父邵岩一样,原先也是正正规规写字画画的,而且爱好广泛,书画兼工,且喜欢摄影。自从拜师邵岩,他的书风为之大变,将人体机能发挥到极致,师父还借外物展示中国书法的艺术美,她直接用身体书写中国书法。2004年,邵岩携蒋涵萱进军欧洲,同时邀请了江湖流派“盲书”掌门张强,形成强强联合,进行花式“对书”,推出"两面书法",下图:
这样的花式对书,对于猎奇心重的老外,并没有什么新创意。道士张强的盲书和蒋涵萱的人体书法成了书展的最亮丽风景线:
张强的“盲书”。张强说““我创造的是艺术,而你们只关注‘性’。别那么污好不好?”
其实蒋涵萱的书画作品本来也是很有传统风味的:
为什么正经的书画不做,反而独创江湖流派?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市场经济大潮奔涌,全民经商大环境下,书画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艺术门槛一夜之间降至尘埃,各类书协组织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从开始时的“地方性”社团到“国字号”,再到“国际级”“宇宙级”,层层升级,加入协会只需缴纳相应会费,即可获得世界级文化名人头衔。
最有代表性的就有广西北海的王彤云先生,他的名号就很吓人:获奖世界之最、与王羲之齐名的中国当代书法泰斗、百年国宝级艺术大师(首位)、世界著名书法家、世界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艺术领袖……几十个国际级、世界级大师头衔,艺术成就更吓人:“世界臻宝艺术家”、“世界华人大奖”“东方巅峰艺术家”……
看看他的实力如何:
“世界艺术大师·三人行”(左上角),第一位梵高、第二位王彤云,第三位达芬奇。他的作品:
在中国书画江湖里,王彤云先生不是个案,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江湖流派大湖园中的奇葩之一,就在我的身边——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书画界,世界级、国际级、宇宙级的大师大有人在,任职“国字号”“世界级”社团组织社长、会长、主编的,少说也有十余人,前几年“业务”极好,收入不菲。因为办一个某国字号的大师头衔少则数千,多则几万,而书画家们为了提升自己的江湖地位,也是不惜血本的。
不光江湖流派,就连正规的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画院这些正规”国字号“的国家社团组织,在整顿前,也是”江湖风劲,庙堂让位“,中国美协前主席刘大伟、中国书协副主席赵长青等等以行政级别置换艺术品级,一幅字画几万、几十万是普通价位,某F书画大师甚至上千万,他们拿着公家俸禄,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赵长青说”给我个部长也不换“,安徽有个个煤贩子,靠着雄厚的资本运作,几年间就爬上省书协主席高位,然后投资2千万进军中书协理事,因为润格会上升5000元每平尺,一幅4尺中堂就可多卖4万,一天出手两三幅,算算看输入有多高?
随着国家对书画艺术领域的整顿,那些体制内的书画家们都不敢重出江湖了,都开始老老实实做点学问了,更不用说那些丑书、吼书、射书、网书、武功书、性书、人体书等等乌七八糟的江湖者流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通过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正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走上光明大道。但是躲在阴暗角落里,刷存在感的伪大师们依然不甘寂寞,时不时弄出点动静,办班招生、办证的现象依然没有绝迹,广大书画爱好者一定不要上当受骗,像蒋涵萱那样看错了人,走错了门,拜错了师父丢掉了魂!
10后分别有多少人?
年龄结构看,2018年中国大陆0-15岁(含不满16周岁)总人口为2亿4860万人[1],占总人口比重的17.8%[1];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8亿9729万人[1],占总人口比重的64.3%[1];60周岁及以上总人口为2亿4949万人[1],占总人口比重的17.9%[1]。其中,65周岁及以上总人口1亿6658万人[1],占总人口比重的11.9%[1]。
公司里有一种说法要骂就骂80后?
我是80后,但一直很反对把90后区别对待!很多人说,90后难管,90后没有职业规划,所以不稳定;90后没有个性化强,所以不喜欢在传统行业做;90后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但我觉得,可能都是企业或者管理者没有做好本身,才会有这种现象。
我觉得要做好90后的管理,需要做好以下的事情:
一、认识90后员工管理存在的陷阱之所以有些领导无法很好地管理90后,是因为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陷阱,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1、 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执行力。一些管理者在交代90后工作时,只告诉他做什么,而不告诉他要做到什么程度。比如,我们要下属写一篇报告,如果你只是叫他写,而没有告诉他要写多少字,什么时间完成,他很可能就会无限期拖延。所以要给90后设定目标,并且要符合SMART原则。
2、 没有正确的指导方法
往往你把一项工作丢给下属的时候,他们如果没有做过的话,他们会觉得压力很大。就算做过,他们也会压力很大。所以作为管理者,在给90后布置任务之后,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工作存在的困难,并给与足够的方法指导。以前公司有个90后员工,布置任务之后,总是无法按时完成,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事情不会处理。后来经过几次耐心的指导之后,他慢慢开始上心,后来在公司做得也非常不错。
3、 缺乏人情,太过僵化
作为90后的上司,如果你还在用呆板的管理风格,那你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管理风格了。以前那种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他们,反而会让他们反感而产生抵触情绪。管理90后,最好采用刺猬拥抱式管理,即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主管的威严,同时在私底下,也要经常和他们聚聚会,吃吃饭,培养感情。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最好能够用商量的口气来进行,要体谅他们的困难,为他们分忧。
二、如何用好90后员工1、 鼓励大胆尝试
对于90后,我们一定要鼓励他们多去尝试,不要怕犯错,甚至要敢犯错。在工作中不要限制他们的个性发挥。其实很多90后的创意能力都很强,只不过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去发现。
2、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很多管理者总是抱怨90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是他自己不行。因为不懂用人的管理者,无论是给多厉害的人给他,他都无法用好。而善于用人的人,则可以把一个良莠不齐的团队打造成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团队。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发现每个下属的长处,然后用利用他们的长处,包容他们的短处,对于那些不影响工作的短处,甚至可以忽略。
3、 给与充分发挥的平台
90后喜欢拥有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管理者在给与指导的同时,也要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对于他们努力做出来的成绩,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4、 鼓励参与
管理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就工作内容,要求,标准,完成时间,注意事项,完成方式等,与下属有充分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快速了解你交办的工作,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能够保证他们能够按照你的要求来完成任务,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三、如何与90后沟通1、100%站在他们的角度
不管你面临多大的压力,你的任务有多重,都不要一股脑丢给下属。很多管理者,只要上级有了任务,马上就把下属叫过来,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然后要什么时候完成。其实这样做不仅会让下属有抵触情绪,同时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上级一点也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实际情况。
以前有一个上司,老板经常会给她交办很多任务,但她不会马上丢给我们。她会考虑我们的工作量和能力,仔细衡量是否会要把这些工作交给我们。就算交给我们了,她也会站在我们的角度跟我们沟通,说,这确实会让你增加工作量,我也考虑到了你的实际情况,但这些都是公司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我们来共同完成。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有困难,及时提出来,我帮你解决!其实,我们都能够谅解上级,因为这确实是公司要求必须要做的,我们不做,实在没有办法交代。很多时候,不是下属不愿意做,而是你的沟通没有做到位。
2、不用生硬的说话方式
面对违纪的员工,其实我们大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人无完人,谁不犯错呢?以前公司有个90后,统计数据经常出错。
他的一个主管,管理是非常严格的,错一次,他没说什么,指导了他,错两次,他也忍了,终于,到了第三次的时候,他对这个员工说:“小李,下次不要再犯错了,要不给你的绩效打C。”这种生硬的沟通,虽然会对员工有一定的作用,但员工心理始终会不舒服,他心理可能会想,那我就继续再错一次,看你怎么办? 于是就继续错下去,直到两人翻脸分道扬镳。
我认识一个做人力经理的朋友,他对付犯错的下属就很有办法。刚开始,她肯定不会生硬地跟你沟通,而是会半开玩笑地对你说,老大,这个犯错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哦,像你这么细心的人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哦!一般下属听到老大这样跟自己说话,第一反应就是,上级很尊重我,很重视我,我下次一定要细心点,不能再犯这种错误。有时候,管理者不要总是让自己高高在上,适当放低自己的身份与下属沟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管理是一种艺术,不管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你的管理目标就是好方法。
3、懂点网络用语
90从小就是伴随着高科技长大的。喜欢追随新潮、喜欢网络语言,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懂点网络语言,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们到达同一频道。
对于90后来说, “神马都是浮云”、“也是醉了”、“伐木累”、“给力”、“杯具”、“I服了U”等这些都是他们经常在口中说出来的网络语言。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在和90后沟通的时候,偶尔也蹦出几句网络用语,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只要功夫深,90后一样磨成针!其实不管是80后90后,我相信管理方法都差不多,但在管理艺术上要做得更加有针对性才有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