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文明希腊布局,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伟大的哲学家,比如提出“气本原论”的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火本原论”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的德谟克利特、当然也包括提出“数本原论”的毕达哥拉斯等等。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都偏向“自然哲学”,探讨的主题是“本体论”也就是对世界的起源,万物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虽然他们的观点和思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荒谬,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的束缚,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第二阶段:是从公元前400多年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之后便是古希腊最为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时期的思想特点是从外部的自然界,转向了关注人类自身。从探索万物的构成,转向关注人性的善恶、道德以及知识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话题。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并一生致力于启迪他人思考,传播知识。之后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了西方此后上千年的思想和文明。而亚里士多德显然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百科全书的思想家,是逻辑性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也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形而上学”这一概念和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他的“四根说”“十范畴”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是古希腊思想最为繁荣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也是古希腊从繁荣到衰落的一个时期,古希腊先后经历了波希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等,古希腊从一个繁荣富强的民主城邦制国家,后来被亚历山大为首的马其顿帝国所征服,最终古希腊文明逐渐走向瓦解和衰落。
第三阶段: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公元前3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文化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一时期也出现古希腊四大思想流派,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这一时期的古希腊思想的特点是,他们对世界并不感兴趣,他们也并不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唯一关心的是人自身的感受,以及如何获得快乐和幸福等等话题。比如伊壁鸠鲁学派就以快乐哲学、甚至是纵欲主义闻名;而斯多葛学派则以追求灵魂的快乐和幸福,而放弃对肉体和现实的幸福的追求。
古代希腊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全部古代希腊史可以划分为五大阶段: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和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
不属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①东西方文化的融合②科学发达③基督化。著作众多不属于希腊化时代的特征。
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到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之间的历史。
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同时也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和改造。亚历山大建立帝国以后,希腊文化在庞大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因此,19世纪30年代以后,史学界通常把亚历山大东侵(公元前334年)至罗马灭掉由亚历山大的部将建立并由其后裔统治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这段历史称为希腊化时代,同时将这段时间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国家称作希腊化国家,它们的文化称作希腊化文化。所谓的希腊化国家主要包括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小亚的帕加马王国和本都王国。在希腊化时代,由于奴隶的劳动,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也日益繁荣,内外贸易频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就文化而言,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希腊古典文化和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这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西欧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说起西方文化,不得不说古希腊文明,因为,今天的西方世界都把古希腊文明视作他们文明的肈始,作为一个被西方严重抹杀古文明的东方人,不对西方这个传说质疑,只是实事求是的恢复古希腊文明的原貌而已。
作为古代的宜居地带,古希腊地区是原始人最优先选择的地方,所以,能力一旦强大的原始部落,就会以拥有古希腊地区为目标,从西方描述的历史上可以看到,希腊地区自始至今都是泛地中海地区的必争之地。
所以,古希腊被能力强大的部落轮流坐庄,在轮流坐庄的过程中,当然是血腥残暴的,不过历史没有留下血腥残暴,只是留下了轮流坐庄者在这里体现的才能。这些才能就是今天所谓的古希腊文明。
既然是轮流坐庄,当然都想坐庄长远些,所以他们最简单的措施就是修筑城堡,可见城堡是争霸的产物,而不是代表文明程度。不过西方今天总拿着他们老祖先血淋淋苦难当成文明程度炫耀,把有没有城堡说成文明分界线。
占领就要立自己的规矩,当然就用的上文字,这是西方自我标榜文字是文明的另一个分界线的理由,殊不知,当时使用文字的时候,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野蛮暴行。
在坐庄的间隙,反应当时社会的诗歌、文学、戏剧、神话,以及规范社会的哲学,体现防御的建筑都得到了发展和流行。从而奠定了古希腊文明的基础。
所以说古希腊文明是西方野蛮史的副产品,是歪打正着。时至今日,西方世界仍然充斥着暴力、野蛮,比如今天的美国侵略成性,根本不善待生命,但依靠话语权,却被包装成文明、进步。
既然,古希腊地区,是当时泛地中海地区有能力部落争夺的地方,可见当时的欧洲腹地还处于蛮荒状态,尤其是问题里提到的西欧。他们还都是游荡的原始人部落,过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活,只不过偶尔在古希腊地区争霸中败下来的人通过武力征服了他们,就这样慢慢的被动进化着。
对于大陆腹地,坐庄在古希腊地区的人根本没有兴趣,他们只把腹地当成野人的地方,除了防御还是防御,只是当他们战败被逐出古希腊地区后,这些腹地才是他们复活的资本。
正是这样的拉锯战争,古希腊文明逐渐向泛地中海地区当然也包括西欧北欧推广开来,才产生了今天的西方文明。
现在的希腊与拜占庭帝国有传承关系吗?
现在的希腊,与千年帝国——拜占庭可以说没有什么“传承关系”,理由如下:
一,在文化上就不存在必然的传承关系,所谓拜占庭帝国即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作为罗马帝国政权的继承者,在拜占庭社会里,长期盛行且为之自豪的,就是对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发扬,上至帝国皇帝和权贵,下到普通的贩夫走卒,都以“身为罗马人”而自豪,而并没有对罗马征服前的希腊文明有多少尊崇。
在拜占庭帝国史上,早期的几个王朝都以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文作为国家正式行文的标准,随着伊苏利亚王朝时期的圣像毁坏运动的兴起,拜占庭帝国与罗马教廷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开始产生了难有调和的分歧,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对拉丁文的逐渐摈弃,而以希腊文取而代之,以至于科穆宁王朝时期的拜占庭帝国,被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皇帝轻蔑地称之为“小希腊”。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在希腊文和希腊语充斥着社会的拜占庭帝国晚期,他们还仍然自称自己是“罗马人”,崇尚的是罗马帝国的风尚。
二,在地理版图上也同样缺乏传承关系,虽然希腊地区属于拜占庭帝国的版图,但其统治重心始终是以君士坦丁堡城为中心的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可以说,拜占庭统治阶层的成员也主要来自小亚、巴尔干和希腊北部地区,不能看作是希腊概念下的政权。尤其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代表拜占庭帝国残存势力的,是盘踞小亚半岛西部的尼西亚政权,而当时的希腊则属于敌对的拉丁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即使在巴列奥略王朝光复君士坦丁堡、重建拜占庭帝国后,希腊仍旧大部属于威尼斯及西欧骑士们所建的小政权,而之后,则又先后被来自小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所征服。因此近代晚期重新出现的希腊国家,也就更没有理由作为拜占庭帝国的传承者。
顺便提及下,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罕有把拜占庭帝国与现代希腊国家看作有传承关系的历史环节,倒是有将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及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拉上关系的,例如多卷本“剑桥土耳其史”的第一卷,就是对拜占庭帝国史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