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树根部蚂蚁庄园,种活一棵梭梭树需要多少水?
需要三十升水才能种活
一亩地蚂蚁森林种五十颗梭梭树。 也就是一亩地一年需要30*50=1500升水,也就是1.5吨。 10000亩呢10000*1.5吨=15000吨。种10000亩的梭梭树,一年只需要15000吨水。
支付宝上面梭梭树是什么?
支付宝梭梭树是蚂蚁森林可以通过17900能量兑换的树种。梭梭树又称盐木、琐琐,是一种藜科、梭梭属植物,梭梭树干形扭曲,树皮浅灰色或灰褐色。分布在北纬36°~48°、东经60°~111°之间的干旱沙漠地带。梭梭树喜光,耐高温(43℃)及严寒(-40℃)。适应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能在年降水量25~200毫米的地区荒漠土壤上存活。
支付宝里的蚂蚁森林为什么一直收不满一棵树的能量?
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产品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可能许多人都已经养成一颗小树。每天早起收能量,偷别人的能量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的习惯。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不是理想,是蚂蚁森林”。可是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收集17.9kg的能量才能养成一棵树呢?为什么不是12.9,16.9呢?有很多人给出这样的猜测:①17.9是快要成年的意思。②17.9是“一起走”的谐音,号召大家一起绿色出行。哈哈!只能说大家脑洞真的是太大了。蚂蚁金服官方给出了答案:一颗梭梭树平均一生能吸收17.9kg的二氧化碳。
梭梭树的树苗已经领完了。梭梭树需要的能量是17900g。但是我们可以继续积攒能量,种沙柳或者樟子松。沙柳需要的能量是19680g,樟子松需要的能量是146210g。
每种树的作用不同,所以需要的能量也不同。但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友爱的,是为了同一个地球。所以大家继续积攒能量,多种树。世界因为我们的小举动而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在山上挖一个池塘?
大概是10年前,我和小伙伴去山上放牛,回来路上碰到一个半米深的水坑,直径大概有40厘米,周围都是草皮,就一水坑孤立在那里,显得格格不入。
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俩停下来观看了好久,但就在一瞬间发现水里居然有动静,差点没把我们吓到,再定睛一看,是一条又一条带着胡须的塘角鱼,大概有十多条且大小不一。
虽然那时候我们很喜欢吃鱼,但是缺乏经验的我们以为是什么怪力乱神,一口断定荒山一定不会有水坑,更不会有鱼,怕吃了会对身体不好,遭受到相应的惩罚,吓得赶紧拔腿就跑。
一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种比较神奇的自然现象,并非有怪力乱神在作祟,无人问津的水塘里静置很久之后会产生鱼,哪怕是与世隔绝的小水坑,静置一段时间后都有鱼类存在的可能。
01:水停百日生鱼在民间俗语里,有两句关于这个现象的描述:人闲百日生病,水停百日生鱼。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长期懒惰不干活,那就按理论来讲他很容易生病;同理如果一个地方的水停止流动超过3个月,那里面会慢慢有鱼。
是否觉得很神奇?一个没有鱼苗的水塘,竟然会莫名其妙萌生鱼来,而且品种繁多,可能还是你未曾见过的。这些鱼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水塘里?这种凭空出现的鱼,可以食用吗?
今天,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做一个客观的解答,用实际的案例告诉你为何没有鱼的水塘里,会凭空有鱼出现。
02:山上挖一个池塘,不放鱼苗都会有鱼,它们从哪里来?看似很邪门的事情,其实都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低估以及平日里的疏于观察。这些鱼的来源,得益于大自然的“推波助澜”。鱼塘不会无故生鱼,之所以有鱼活跃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于附着在鸟类身上羽毛的鱼卵
自然界的动物没有随取随用的水龙头,它们想要解决喝水问题,只能到处寻找水源。无论是江河湖,还是小溪、池塘、水坑,都是它们饮用水的来源。
而每种动物的取水方式不尽相同,例如大型陆地动物基本都是现场饮用,喝饱了就走;而像鸟类就不一样,它们巢穴里有嗷嗷待哺的小鸟,所以它们会让水浸湿自己的羽毛,把水带回家。
而这种操作就让鱼在荒塘出现成为可能。鸟类在带走水的同时,可能也把水中的鱼卵也一并带走了,但鸟类取水的点并不是固定的,鱼卵在鸟的身上又可以存活较久,所以在鸟类来到荒塘时,在上一个地点取水“收集”到的鱼籽就脱落,温度合适的话就会孵出小鱼。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所以过不了几个月,荒塘就逐渐出现了很多小鱼。
2.暴风雨使得水域互通,或是风力造成的龙吸水
鸟类运输只是一种途径,大自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它的创造力,一些气候让荒塘出现鱼类也称为可能。例如,在一场大暴雨过后你会发现很多小水塘有了生命,这一方面是因为暴雨抬高了水位线, 使得原本相隔起来的水有了相互的连接,从这一个沟渠到另一个沟渠,从这个水塘到另一个水塘,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里面的鱼类就可以乱窜。
其次如果是荒山上的池塘,下雨后也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涨,就像我小时候放牛的那个山,听说在下面是有很多暗河的,水位的上涨就会让这些鱼冒出来,池塘就有鱼了。
但也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那就是龙卷风造成了龙吸水,这也可以让原本没有鱼的地方出现生命。龙吸水的原理是龙卷风在河流将水卷起来,通过风的移动将这批水带到另一个地方,当水里面有鱼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在池塘里安家落户了。
3.鱼,自己走来的
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你们没有想到,那就是水里的鱼是自己“跋山涉水”走过来的。在一些地区有一种叫过山鲫的鱼,它们离开水可以存活很久,同时他们有着发达的鳍,能够支撑它们在陆地上爬行。有一些鱼为了生存或者是其他目的,就会离开原来的水域,寻找下一个安家落户的点。
那么,在荒山挖了池塘会不会是附近水域的鱼迁移过来的呢?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还是有这种情况出现。
4.未被观察到的人为放养
最后一种原因那就是人为的因素。有一些村民,它会本着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会往这些荒山池塘里放鱼苗,以后无论是自己来钓,还是等到一定时间来收网,都是有利可图的。
但这些荒山的池塘并没有人随时监管,更不会有人在荒山旁边安装监控录像,所以他们放鱼的时候并没有人看到,于是当人们发现里边有鱼时,就误认为是天外来物,但这其实可能都是一些村民的功劳。
03:这些“来路不明”的鱼能不能吃?所以对于题目的答案,相信大家应该很清晰了。荒山池塘里可能有鱼会出现,因为自然有他的创造力,而有时候人为因素也会让水塘里出现大量的鱼类。
但有一些老人会警告年轻人说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鱼类,最好不要轻易去尝试食用,那么这些山上的鱼能吃吗?
我个人认为食用的问题不大,因为这些鱼本质上和池塘里的鱼也没有什么的区别,只是人们对它的来源不够了解,对于陌生事物的恐惧让他们打消了捕捉的念头。但如果水质没问题的情况下,这些鱼不仅还能使用,可能肉质还十分鲜美。
但实在是不放心的话,也可以选择不去吃,对大自然的创造保持一种敬畏,也无可厚非。小时候在荒山上发现那一池的鱼,没有选择贸然去吃掉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想到它们能在荒山里平白无故的出现,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心酸故事,也可能是有人特地寄存在这里的,不带走它们就是明智的选择。
写在最后对于荒山突然出现的鱼类,你可以选择吃也可以选择不吃,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荒山里的池塘是可以出现鱼的,而且它们肯定不是天外来物,背后可能是大自然创造力的体现。对此,你怎么看?你敢吃这些突然出现的鱼类吗?
蚂蚁森林可以种梭梭树沙柳?
之所以不种植仙人掌是有原因的,要知道蚂蚁森林在西北的荒漠地区,一般在冬天 的时候气温在零下10度,夜间将会达到零下30度。但仙人掌对温度的范围一般都不能低于零度,不然的话将会冻伤,这样一来自然是不能种植仙人掌的。
一般来说沙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不管是干旱也好还是抗风沙的能力,在盐碱地都可以生存,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都可以很好的适应。而梭梭树也同样如此,一般在零下的40℃到零上的43℃都能够很好的生长,所以一般西北沙漠种植这两种植物再好不过了。
但仙人掌一般对光照比较喜好,同时对高温也能忍耐,在干旱下都能生长。但它生长的温度一般为20-30℃,对于寒冷的温度和水涝之地都不能适应。作为一种热带植物,自然不能在西北进行生长。一般仙人掌在我国的两广地区、海南、云南等都可以很好的生长,这些地方无严寒。
一般来说在温度低于5℃的 时候,就需要考虑室外仙人掌的冻伤情况了,这时候叶子将会发青发软。严重的叶片将会烂掉,当然到了来年它将会再次散发新的生机,前提是根部不会腐烂,而在北方基本上都是盆栽,在室内栽培。
同时仙人掌并不能达到固话水土的效果,并不是为了绿化环境而已,所以也要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同时仙人掌的种子采集也十分的麻烦,一般需要将果皮剥开后,清洗干净才能看到种子,这样一来流程上更加的麻烦。同时仙人掌也没有抗风沙的能力,毕竟植株太过于矮小,且根系不发达。这就是为什么蚂蚁森林不种植仙人掌的原因,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