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帝王,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说白了,就是对手不一般,都不是省油灯。
曹操对手刘备、孙权不说了,谈烂了。朱温,对手李克用,也不用说,沙陀铁骑横行天下,最终灭了后梁。
桓温对手最为强悍,前燕慕容儁,拥兵60万,称帝后,前秦付坚和晋帝司马聃都吓得纷纷去帝号,生怕鲜卑大军入侵。慕容儁其实当时已经做好一统天下的准备。
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哪个更重要?
作为一个乱世帝王或者说开国帝王来说。军事能力应该是处于首要地位。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综观中国历史,建立文治武功的几个著名皇帝:秦皇汉武、光武帝刘秀。唐宗宋祖、明太祖都是军事大家,当然他们的军事能力是战略性的。而非两军临战。他们最大的长处是发现和调动军事将领的积极性和总览全局,就如韩信说汉高祖“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这就是成袖的特征。
假设一下,如果宋徽宗, 崇祯皇帝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军事常识,也就不会成为亡国之君了。也许有人说,政治能力就包括了军事能力,但那是现在,但在封建的乱世时代,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是绝对要分开考量的。皇帝在政治上需要宰辅,可以协商讨论。但在军事绝对需要乾纲独断。打仗没有商量的。比如唐玄宗是政治能手,但在军事的却是低能儿。如果有军事常识,也就不会让安禄山一个月就杀到洛阳。而政治博弈不可能每次都成功。政治存在妥协。,而军事上的攻击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尤其是在乱世,毕竟还是军事第一,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具是乱世,皇帝都是是武将出身。是军阀混战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政治能力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打天下,剿灭四方必须以武力为先。太平盛世却是需要政治能力。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历代开国君主和有能力帝王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军事能力都是突出的。应该说,有军事能力的皇帝其政治能力都不弱,而政治能力突出皇帝军事能力欠缺的皇帝却不少。五代乱世里的柴荣,赵匡胤,南北朝的宇文泰,高欢。这些首先是军事大家,然后是军事大家,而刘裕,陈霸先自不待言。乱世之中现实也逼迫皇帝去了解军事,盛世则必须具有政治能力,这也就是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乱世根本不可能采取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反过来也是一样,盛世也不需要军事手段。军事能力高的人帝王在政治上必然高明,而政治上高明的帝王未必是军事大家。这里我仅仅说明的是乱世。而历代开国君主基本上都是军事大家。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一把火烧了大唐繁华的长安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日月千年,鉴往知今!
正如楼主所说 ,朱温确实不如禽兽,因为他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点!
为臣不忠朱温崛起于唐末乱世,为五代第一位皇帝,起初跟着黄巢打天下,但是看清了起义军的形势,于是很快为自己找寻后路,背叛了黄巢,投降了朝廷。可以说一点信义都没有,包括为逼迁唐昭宗迁都他的大本营洛阳,好控制,一把火直接烧毁长安数百年繁华!
为人不义在和唐朝另一藩镇李克用共事期间,有求于人家多次隐忍,但是做大之后,排除异己,和李克用吃饭,趁其大醉,直接放火烧毁人家下榻的驿站,还派死士截杀!
为君不仁在当皇帝之后,还有很多没有臣服的地方,于是攻下城池之后,动辄屠城,百姓惶恐!
为父无德朱温晚年,儿子们出征在外,竟然让儿媳妇们轮流侍寝!最后也因为这个被其子朱有珪所杀!
所以对于朱温,《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也对其充满 恶评: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伪梁、桀纣、恶等字眼充斥其中,说明了朱温在史家的眼中多么不堪。禽兽是名副其实,甚至很多行为还配不上禽兽!
盘点历史上哪几个帝王因荒淫无度而灭亡?
在我国历史上从始皇赢政开始,大概有500余位帝王建立了大大小小约近百个王朝,这些王朝有大有小,有写下浓重一笔的,也有未入史书只有零星野史记载的。但是这些王朝的帝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后宫佳丽三千、妻妾成群。当然,在始皇之前的那段历史,虽然王朝的老大不叫皇帝,一般称之为大王,但其实际意义差不多,只是称呼不同而已,他们的后宫佳丽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所以说,当我们要来盘点历史上那些荒淫的帝王时,可能几乎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囊括进来,但是如果给这个盘点加一个限定性词语可能就会容易很多,那就是盘点一下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
NO 1 商纣王纣王本名帝辛是帝乙的小儿子,兄长为微子启。微子启因母亲地位低贱,不能继承王位,而帝辛作为嫡子被立为继承人。帝乙逝世后,帝辛继位,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纣王。
传说在历史上纣王也算是个文武全才,出口成章、空手搏兽也算是很有特点的一个帝王,可能是因为天下坐的太舒服了,纣王从小就养成了天上地下老子最大的思维定式,因此这个家伙也就开启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之所以把纣王放在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首位,是因为这家伙连天神女娲娘娘都敢调戏,根本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似乎在纣王的意识里只要是他喜欢的女人都可以成为他的玩物,对于这样一个荒淫无度、冷血无情、横征暴敛的家伙等待他的只有灭亡这一条路。因此当周武王灭了商朝砍下他头颅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商纣王 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 五颗星
NO 2 隋炀帝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604年—618年在位),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嫡次子。
传说历史上的杨广绝对是一个好演员,即便放到今天也绝对是影帝级的人物。一般而言,开国皇帝都是具备较高智慧的绝世强人,隋文帝杨坚能够在南北朝的混乱时代脱颖而出,最终一统华夏,就足以证明其具有过人的才智。但是他却看不透他自己的这个儿子,一直以为这个杨广是一个勤政好学的家伙,未来一定能够将自己的这份基业发扬光大。怎知,杨坚前脚刚走,后脚杨广便把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几个兄弟全给处理了,而后更是开始了其伟大的荒淫之旅……
“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虽然这句话未必是是隋炀帝所说,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隋炀帝绝对是一个荒淫的帝王,据史书记载,大业八年(612年),杨广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当然这家伙还遍地建行宫,方便他的出行居住。
虽说,他开凿运河、改革科举等确实体现了他做为帝王的才干,但隋二世而灭,却是被盯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相信杨广在地下见到杨坚一定会被打的死而复生……
因此,隋朝的亡国之君杨广,排在此榜第二位。
隋炀帝 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 四颗星
NO 3 汉哀帝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汉哀帝并不算是亡国之君,毕竟在他的后面西汉还有两位傀儡儿皇帝,但他纵容王莽坐大,等同于他一手毁了祖宗的基业,所以将他放在亡国之君一列也并不冤枉他。
历史上汉哀帝也算是一个荒淫的家伙,明明后宫佳丽无数,却偏偏喜欢搞断袖,估计可能是女色已经满足不了这个荒淫的帝王了。据传说,当他见到董贤这个男人后,就被他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了(写得我汗毛直立),从此便开始了同榻而眠、双宿双飞的幸福生活。
汉哀帝害怕自己死后就见不到董贤了,便在自己的墓地旁建了董贤的墓地,这样两人死后就能长相厮守,看来汉哀帝真的是爱董贤爱到了骨子里了,甚至汉哀帝在一次宴会中竟然向各位大臣说出想将这天下之位让董贤来坐的荒淫话语,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汉哀帝 荒淫无度的亡国之君 三颗星
分别介绍一下?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汉政权?准确的答案是难以统计,至少20多个!其中很多的汉政权连年号都不知道,存在多长时间也没有准确记录。
请注意,这些汉政权原本叫西汉、东汉……人家全都叫“汉”,现在的叫法只是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强行给它们戴上了一顶“帽子”。
因为数量太多,我们做一个分类介绍。
第一类:大一统汉王朝历史上的“汉”政权虽然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却只有两个,即西汉和东汉。
有人可能要问:前汉和后汉呢?
前汉就是西汉,后汉就是东汉。西汉、东汉是按两朝的首都长安(西)、洛阳(东)来区分的,前后、后汉是按时间先后来划分的。
估计后面的“汉”们气晕了:俺们为了抢“帽子”打疯了,你俩一人搞了两顶,真TM豪气!
1.汉政权的祖宗:西汉刘邦创建的西汉政权是所有“汉”们的祖宗,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汉政权,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存在了210年,共计11位皇帝和3位废帝。
2.抬祖宗牌位的第一人:东汉光武帝刘秀创建的东汉政权其实是一个新王朝,与西汉政权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中间还夹杂了新朝和玄汉政权。
但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人(八世孙),他自称是“富二代”,从西汉继承来的皇位,开创了抬祖宗牌位为自己正名的先例。
东汉存续195年,共计12位皇帝和2位废帝。
第二类:汉室后裔王朝刘秀的蹭祖宗热度,其实是跟别人学的,新朝灭亡后刘家子孙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若干个汉政权。
1.刘玄的“玄汉”政权刘秀最早就是刘玄的打工仔,二人是族兄弟,也是推翻新莽政权的“革命同志”。
早年刘玄由于流亡在外,没有参加上刘縯、刘秀兄弟的起义,而是加盟了绿林军。后来绿林军与与刘縯、刘秀的舂陵军合并,刘玄靠绿林军的支持后来居上,被推选为皇帝。
刘玄登基后杀害了刘縯,刘秀为了避祸自请出巡河北,并在那里神奇地打出了一片天地。两年后刘秀在河北称帝,不久刘玄却被另一个“汉”政权干掉了。
2.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干掉刘玄的正是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建世”是其年号,国号依然叫“汉”,它的基础就是大名鼎鼎的“赤眉军”。
刘盆子也是刘邦的十世孙、城阳王刘章的八世孙。当年刘盆子兄弟被赤眉军俘虏,在军中当了一名放牛娃。后来赤眉军眼红绿林军洗脚上岸,也有样学样,决定推出自己的皇帝。
于是他们从队伍里挑出几个刘氏后裔,让他们抓阄,结果刘盆子不幸命中,哭着喊着被人套上了龙袍。
建世政权就是个草寇班子,靠打劫存续了二年,被刘秀的东汉政权所消灭。
3.刘子舆的“赵汉”政权刘秀消灭的第一个汉政权就是这个“赵汉政权”,其皇帝叫刘子舆。
刘子舆原名叫王郎,是个算命先生,却满嘴跑火车自称是汉成帝的遗孤。就靠这么个离奇的编造,他居然被河北势力推崇,当上了皇帝,建都邯郸。
邯郸是战国赵国的都城,所以后人就给它带了一顶“赵”帽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刘子舆确实汉成帝的遗孤,真相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尊重正史。
4.孺子婴的“汉”政权孺子婴(刘婴)的名气很大,他就是那位西汉末代皇太子,没来得及登基就被王莽了先。
新朝建立后,王莽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刘婴。新朝灭亡后,刘婴被一个叫方望的人蛊惑,被裹挟到临洮,在那里登基称帝。
刘婴也就过了两三个月的皇帝瘾,就被玄汉政权干掉了。
5.刘永的“汉政权”汉景帝有个弟弟叫刘武,封梁王,当年曾经在老妈窦太后的支持下企图当“皇太弟”。这位刘永就是刘武的后人。
玄汉政权建立后,刘永第一个跑去给刘玄磕头,因此被复封为梁王。不过刘永野心不小,刘玄死后,他在睢阳登基称帝。
刘永一度给刘秀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最终还是成了刘秀的垫脚石。
6.刘崇的“汉”政权刘崇也是汉家宗室子弟,也成立了自己的草头班子,还曾经干翻过东汉开国第一武力值岑彭。
不过由于势力太小,他很快就投靠了刘秀,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崇其实也穿过龙袍。
7.刘备的“蜀汉”政权刘皇叔的故事就不用我多嘴多舌了。
第三类:蹭热度的王朝这一类汉王朝完全是蹭热度、贴金,跟“汉”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胡人政权。
1.汉赵时间来到五胡十六国时期。
“汉赵”就是因为“帽子”不够用了,它也想用“赵汉”,可惜刘子舆抢了先机。
汉赵政权的创始者叫刘渊,他自称是汉室后裔,其实是个匈奴人。在灭了西晋政权后,刘渊在长安称帝,国号“汉”。后来他的侄子改国号为“赵”,所以史称“汉赵”,亦称“前赵”。
2.成汉刘渊在长安称帝的同年,有个叫李雄的氐族人也在成都称帝了。由于这个政权先称“大成”,后改为“汉”,所以人们管它叫“成汉”。
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政权居然存在了45年才被东晋消灭。
3.后汉时间又来到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时期。
这个“汉”就是指后汉政权,创建者叫刘知远,沙陀人。
后晋石敬瑭引狼入室,将燕云十六州卖给契丹人后,中原涂炭生灵,后晋也被契丹干掉了,刘知远乘势而起,建立了后汉。但这个政权也就为了两代人,就被郭威取代了。
4.北汉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逃到太原,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延续了“汉”政权,史称“北汉”。
杨老令公杨继业就是北汉名将,后来兵败降宋。
5.南汉唐朝灭亡后,封州刺史刘谦割据岭南,其子刘龑登基称帝,建立了南汉政权。
刘龑自称是彭城刘氏的后人,也算是汉家血脉。但也有史学家认为他们应该是中亚的胡人后裔,冒领了彭城刘氏。
南汉政权恐怕是历史上最荒唐、最残暴的王朝,太监、宫女当政,读书人要先自宫才能入仕,宗室子弟相互仇杀……
不过由于地处偏远,居然延续了54年,后背北宋名将曹彬所灭。
第四类: “杂汉”一箩筐除了上述汉政权外,下面这些所谓的“汉朝”存在度极低,跟前面的刘崇、孺子婴差不多,即便是历史专业的人士也未必都熟悉。
张昌,西晋八王之乱时的流寇班子;刘芒荡,西晋时期的流寇班子;刑杲,北魏六镇起义的产物;侯景,东晋权臣,过把瘾就死;郝定,金朝末年的红袄起义军首领;朱泚,唐朝藩镇势力;王建,五代十国时期王建建立,后改为“蜀”;陈友谅,跟朱元璋掰手腕的那位;刘通,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除此而外还有多少类似顶着汉帽子的所谓政权,实在无法统计得清楚了。
之所以这些人都喜欢盯住这个“汉”字,原因就是汉王朝的影响力太大了,它代表了“汉人”正统地位,将自己化身为“汉民族”的形象代言人。
比如光武帝刘秀,他其实是开国之君,但他居然敢当“富二代”,宣称自己是从西汉继承的皇位,就是为了在汉帝国的光环护佑下,获得正统的地位。
连光武帝都如此,何况其他人?
事实证明, “汉”帽子并没多大作用,比如陈友谅最终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反倒是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