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主要指破除,过年期间有哪些事是忌讳?
中国是内涵最深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前古人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流传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传下来,就连最热闹的新年节日 更是有诸多"禁忌" 虽然现在已经是科学 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更多的讲究科学了 但也有一些地方 或老一辈的人还时讲究这些东西 所以为了大家在春节期间开心过年对那些"禁忌" 或许因为南 北差异 略有不同 我们了解一下:
农历12月30日(除夕夜)
这一天俗称“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传统上除夕夜应守岁,忌过早的睡觉。
2、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5、不能留湿衣服过年。忌遇殡丧,遇之以为不吉,象征来年大灾祸临头。
6、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
7、年三十夜不能倒油,那是很不吉利的事情,点灯的油、炒菜的油,大人们都要小心伺候着,深恐小孩捣乱,泼了油,等于“倒了灶”,来年要倒大霉。
8、除夕之夜,不能听到猫叫,民间说法“猫来孝家,狗来富家”。想来是夜猫子喜欢到整夜守灵的孝家去凑热闹,狗却喜欢到富人家去啃骨头。
大年初一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
2、早餐忌吃稀饭。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做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同时也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这样会导致长年卧床!
5、忌吃药。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请医生。否则,象征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出诊,会不吉利。
6、忌动针钱。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钱,忌催债。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霉一整年!
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忌打碎器物。初一打破碗碟杯盘,色女寂寞夜晚你需要她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10、白天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
11、不能更换、洗涤衣被。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13、忌洗衣。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14、忌讳去有丧事的家庭拜年。
15、忌迁居,糊窗户。否则认为是不吉利。
16、忌穿坏新衣服。正月里孩子穿坏新衣服有晦气。
17、忌讳剃头。民间有谚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
18、压岁钱不能给奇数。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金额要是偶数,否则不吉利。
19、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头。啼哭是“歹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20、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21、禁忌动刀子和剪子。不宜杀生。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
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来劝说制止。
大年初二
1、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女儿回娘家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忌讳是单数,要好事成双,单数则不吉利。
2、祭财神忌语。旧时有登门售财神像者。不欲购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大年初三
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
另外,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可参照初一的忌讳。
大年初四
禁忌出门,都在家,因为民间说这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不可外出。
大年初五
民间称“破五”“五穷”,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
1、忌走亲访友。
2、这一天可以打扫卫生,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因此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
3、这一天应吃水饺,而忌讳吃藕,并且忌梳头。
4、“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大年初六
初六没有任何的禁忌,属于好日子,大家不必要忌讳什么,放心的宴请朋友,或者去做客。旅游,采购,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年初七
称“人日”,传说里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
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这一天忌讳动针线,依然不能用刑法,不应罚孩子等。
大年初八
这天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俗言多变,物随人意,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无非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为此又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 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
一般过了初七、初八之后,主要年日就算过完了,大家都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各种春节禁忌也基本上没有了,可以像平常时间一样生活。
禁忌日别称
中国人在过春节时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在来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十天又称:
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鸡辟邪祈福(鸡谐音吉ji) 。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猪日,祭财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 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
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店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 。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
我们大家在过年期间也别太担心这些。主要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别乱发脾气 骂人和开一些不宜的玩笑 多说些讨喜 吉利的话 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吧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 全家幸福
河南初五什么时间吃饺子?
中午,我们一般都是中午吃饺子,初五也称之为破五,我们一般都是中午这一天弄上几个菜,煮上一些饺子,全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以前饺子出锅的时候还要放上一挂鞭,鞭炮声响起,饺子端上桌,热腾腾的饺子才是年的味道!
有什么习俗?
初五拜年,有什么习俗?有的地方把初五叫做(破五),意思是有些去年用过的旧东西,应该扔掉破除了,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说啊!今天(初五)家里的主人会把一些旧东西扔掉,会把以前用过的碗或是盆拿一个摔碎,然后再去买一个新的回来。
这一天要包饺子,但必须要重新弄一些菜掺和到原来的饺子馅里,有接福之意,(接是连接的接)另外有包饺子有揑老鼠嘴之意,因为把老鼠嘴捏住了,使它没有办法再张嘴啃咬家中的东西。
正月初五你那里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
正月初五这天,在古代汉民族称为“财神生日”。
正月初五,在我们山东俗称破五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以前,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不得倒掉泔水、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各种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初五,民间还讲究祭财神、送穷神、大扫除、店铺开市、吃破五饺子这些传统习俗。
一,祭财神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会在正月初五这天祭财神:“”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是民间传说的五路财神。所谓五路财神,是指东南西北中,意味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二 ,送穷神
正月初五“送穷”,是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古老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送穷也有的地方叫“赶五穷”“送穷土”等等,传统的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等到初五,用纸剪一个小人,让其随垃圾一起送到门外,这便是“送穷”了。
三 ,大扫除
大年初五,人们从天亮起便开始放鞭炮,打扫室内庭院卫生。按照习俗,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这段日子,是不能进行搞卫生的,垃圾只能堆放在屋里角落处。因此到了破五这一天,家家都会彻底搞一次大扫除。把垃圾扫出大门,堆放在一起,将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隆一声炸开,把一切污物晦气全部赶跑!
四 , 开市
在旧时候,大小店铺均从正月初一起关门,从正月初五起开市。人们把大年初五认为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初五开市是人们追求富裕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
五 ,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去一切倒霉运。
这些风俗延续至今,有一些地方已经不再讲究这些传统习俗了,但这些习俗早已成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晓天播报
有哪些比较有趣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春节之际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春节习俗就是那首小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三过小年的传统也逐渐在中国铺开,
还有祭祖的时间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传统,有的是除夕之夜祭祖,有的是除夕之前,有的则是大年初一或者年后的时间。春节还有破五的说法,即大年初五之后算是基本上过完了年,一些禁忌也随之破除,正月十五之后才算是彻底过完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