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蛤蟆,个人能力兴趣和基本功哪个重要?
很多做自媒体的人总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总认为做自媒体一定要先有货,没有货就不难做,自己没有货,那就不是做自媒体的这块料。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很多本身没有货的自媒体人,通过做自媒体慢慢的就变成了有货,之后变成了作者,之后成为了专家。
只要别人有什么问题都会来找他,那么他做自媒体就是成功的,为什么他会有这个路径呢?
其实做自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自己感觉对哪个领域感兴趣,这个感兴趣是真的感兴趣,而不是因为流行或者比较热而从事。
就比如现在三农自媒体很火,但是你就是不喜欢,却偏要硬着头皮做,那肯定是做不长久的,所以做自媒体的基本要求就是兴趣,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不需要别人督促也能积极去做,那么就可以从事。
很多人说要是做自媒体需要有写作的基本功,如果拍摄的话还需要拍摄的基本功,但是我想说的是,哪怕你只有小学文化,也能写出文章,莫言的学历大家去查查陈忠实的学历大家去查查,都是自己慢慢写出来的,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哪有什么基本功,就是一个字,写。
那至于说到拍摄基本功呢?现在的软件功能这么齐全,你需要的都能具备,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拍摄技巧,只要你的内容足够吸引人,技巧所占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
还有人说个人能力也非常重要,其实说实话,个人能力在实际生活当中真的很重要,但是却是可以修炼的,也就是自己慢慢养成的,什么叫个人能力?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细心,用心,努力,不放弃,这就个人能力的集中表现,我们看到某人工作很出色,其实就是别人用心,努力了,然后不放弃一直做,产生的结果,我细想一下是还是不是?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答案显而易见,肯定的!
所以做自媒体什么最重要,兴趣才是最关键的,在文章的最后以小狗钱钱这本书的一句话做结尾:
把精力集中到你所知道的,你会的和你所拥有的东西上你就能赚到钱!
大学同学会?
同学聚会我参加了几次,看透了很多事情,我以后再也不会去了,一辈子。
同学聚会真的没啥意思,上学时玩得好的那几个,聚在一堆,视其他人如同空气。班级里,谁家家长是当官的,谁家家长是开公司的大老板,谁就一定坐在主位,成为众人的焦点,一帮舔狗型的人,左一杯右一杯的敬酒,“哥们”、“兄弟”、“想当年咱俩.....”生搬硬套地拉着关系,生怕这几个大款把自己忘记了。满脸堆笑的样子,让人作呕。而几个大款则和学生时代一模一样,一副才华出众、鹤立鸡群、高高在上的模样,视这些同学如野草,没几个够资格让他们正眼瞧一瞧的。 像我这样的“草民”只有坐在角落里玩手机的份。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虽然大家都忙于学习,但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彼此已非常的了解了。 谁是啥样人,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了。 中国有句俗话:“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高中三年都玩不到一起去的人,怎么可能通过几次聚会,一起吃几顿饭就变成知心和要好的朋友呢? 我记得有位科学家曾经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一个人的性格是在6岁以前养成的,除非这个人经历了极其震撼的事情,否则这个人的性格一生都很难改变。 无论是班级的QQ群、微信群,说话最多的,永远都是上学时最活跃的那么几个人。读高中三年,最爱出风头的人,二十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变化,张罗着回学校聚会、张罗着去看老师,张罗这张罗那。 如果他们几个是出于好心,张罗张罗也行,我自己会佩服他们的组织能力,可惜的是,因为太了解一个人,就完全看透了他们的目的。 因为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只说一个我不想再见到的同学。 以我的一个高中同学L为例,L因为上学时能吃能喝,家里条件还不错,所以长得很高大,老师看他个大,一上高一就选他做班长。 可以没多久,大家就发现了这个人的毛病。 首先这个人,学习真的啥也不是。身为班长,上课睡觉,晚自习读小说,总说自己初中学习特别好,高分考进来的,结果一考试就露馅了,每次都是班级倒数第几。 其次,这个人欺软怕硬,我班有个男生,这里叫他小W吧,小W不知道是身体有病还是家里条件不好,总之长得又瘦又小,干干巴巴的。L同学就使劲欺负人家,无缘无故地打小W,还给人家起外号,自己心情不好时拿小W撒气,不是打就是骂。我们本以为他很能打,结果有一次,他在篮球场上打球,惹了我们这里的一个混混。这个混混比他得矮两头,上去就给他一顿大嘴巴子,我们亲眼看到L同学被打,连个P都不敢放,直挺挺地站在那被扇。 再次,这个L同学极其的好色,上学时,下课铃一响就去各个楼层窜,斜着眼睛看哪个美女在哪个班级,然后和人家搭讪,人家不理他,他就天天去女生班级门口等着。结果不到一年,班主任老师也看透了这个人是什么样的货色,把班长职务给他撤职了。结果倒好,他还是以班长身份自居,指挥这个指挥那个。L同学的目的,我实在是太清楚了,他在外地找的工作,每次要回老家时,就在群里张罗,其实就是为了蹭饭,让没有去外地的同学招待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显巴一下他在社会上混得有多么多么好。上学时L同学就属于那种“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选手,别的同学放在课桌里的好吃的,好玩的,他要是看见不偷走那都见了鬼了。很多年以前,高中同学聚会过一次,那次同学来得很全,小W同学也来了。照理说,高中毕业都这么多年了,都是有家有孩子的成年人了,应该成熟懂事了才对。L同学可倒好,又拿出读书时的缺德劲头,当着全班同学,在饭桌上对小W同学这顿埋汰,这顿欺负。从此以后,小W同学再也不来了。而像我这样的,家里要钱没钱,要背景没背景的人,L同学都懒得搭理。“鱼找鱼虾找虾,癞蛤蟆找青蛙。”我做事做人讲究良心,更不会坑人害人,与这样的同学有必要聚会吗?还有必要深入了解吗?上学时给我留下的极其恶劣的不良印象,绝对不会因为坐在一起吃几顿饭而改变。所谓“相见不如怀念”,知道有这么个人曾经是我到的同学,仅此而已,没必要再见面了。与这种同学聚会是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还折磨自己的心情,何苦呢?红楼梦中的兰桂齐芳都代表的是谁?
“兰桂齐芳”是《红楼梦》最后一回;即第一百二十回里的故事。指李纨的儿子贾兰和他的叔叔贾宝玉一起科举考试双双中举的事,是高鹗的续作。李纨寡妇熬儿,苦日子终有了出头之日,几十年的辛勤苦熬,就是为了今天的结果,儿子中举入仕。贾宝玉自此离家出走当了和尚。亦有一种说词兰桂齐芳是指贾兰和贾桂中举。贾桂是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后所生的儿子。原谅我孤寡闻(我)不知道出处。可以肯定的是它决不是曹雪芹的原著。兰桂是指兰花桂花;都是天然芳香的花草。预示吉利。桂花树生长在月宫,嫦娥因偷吃了常生不老药升月飞天;变成一只蟾蜍,她住在蟾宫,也叫广寒宫。吴刚被王母娘娘罚作劳役,每砍一斧子桂花树都重新生长出一块,永无止境。“蟾宫折桂”是科举考试中举的代名词。蟾宫即广寒宫;泛指月宫。想要攀折月宫里的桂花树枝是多么困难啊,有人说谁能把折得桂枝就是能得到桂冠,也就是说科举考试能中举。至今南方某些地区高考中榜给亲戚朋友共同吃桂花酒桂花糕的习俗。(《玉匣记》)《红楼梦》结局故事编得有点离谱,是续作者为了结《红楼梦》给它按了个光明的尾巴。j
你见过人品最差的人是什么样的?
一男子投资500万开了家KTV,等到五年合同到期后,男子本想和房东商量一下继续续租的问题,即使租金涨一点都无所谓,不料房东竟然直接狮子大张口,把之前的租金从26.5万直接涨到45万。
26.5万直接涨到45万,妥妥地翻了将近一倍,说实在的,这任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
果然,当房东提出合理涨价的理由时,该男子直接拒绝,并且还认为对方这是故意刁难,狮子大开口、落井下石,男子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房东措手不及。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青岛的李女士父母本来有一套大房子,房子面积在三、四百平方米之间,16年,李女士的父母将这套房子租给了崔先生,当时李女士的父母和崔先生签订的合同上面显示,这套房子租期五年,每年约定的租金是26.5万。
崔先生将李女士父母这套房子租过来后,打算用做KTV用,所以崔先生就花费了500多万把这套房子装修的极端奢华,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
自从崔先生和李女士父母签订合同后,这几年间,两者是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不料,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李女士的父母年纪是越来越大,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李女士的父母就想将这套大房子交给李女士全权打理。
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李女士发现周围的房价和物价都有所上涨,而她租给崔先生的那套房子价格确实跟周围正常的市场房价明显偏低。
所以,李女士经过日常走访,打听,调查,最后权衡利弊,决定把原来的租金从26.5万元/年涨到45万元/年。
李女士觉得,这套房子现在就值这个价,而且自己是经过“权衡利弊”的,所以李女士认为自己涨价的理由很充分,自己并不过分。(说实在的,过不过分不是李女士自己单方面认为的)
眼看合同到期的时间越来越临近,很快,李女士就把这个涨价的好消息告诉了崔先生。
那成想,崔先生并没有“成人之美”之意,如李女士当初想好的所愿。
当崔先生听到李女士涨价的好消息后,立马就严词拒绝,并且直言,租金一下子就涨到45万,自己根本就租不起,况且现在疫情原因,生意本来就差,所以崔先生就扬言:宁愿500多万的装修打了水漂也绝不接受李女士无理的涨价想法。
崔先生还说:自己和李女士父母打交道了好几年,期间一直比较顺畅,自己也是按照当初的合同严格执行。
没想到的是,换人了,却把房租翻了接近一倍多,现在疫情特殊时期,哪有房租不降反升的道理,这不是趁火打劫,还能是什么?
当崔先生明确拒绝李女士涨价的要求时,这让李女士有点不知所措,李女士本以为崔先生花费了500多万把房子装修得富丽堂皇,即使自己涨租金他也舍不得搬走。
然而,李女士压根没想到,她的“好消息”却遭到崔先生的无情拒绝。
看到崔先生的态度是如此强硬,李女士本着“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主动把房租降到42万。
可崔先生还是不领情,不但不领情,反而认为续租太贵,搬走也太贵,所以自己不搬也不续租。
这在李女士眼里,崔先生的霸道做法显然不可接受,自己的房子自己做主,自己想租给谁,自己想怎么涨就怎么涨,自己说了算。
李女士说:崔先生想租房子就签合同,涨价这块没得商量,如果不愿意租,就搬走,可对方既不续租也不搬走,这不是耍无赖吗?
因为房租的问题,李女士和崔先生现在谁也不让谁,谁也说服不见了,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最后李女士无奈只能找来调解员帮忙处理此事。
当调解员联系上崔先生后,问崔先生为什么不搬走?
不料,崔先生情绪激动,直言:李女士的人品太差了,做法简直太不厚道了。
崔先生认为,自己不是不讲道理,自己想续租,可租金价格真的难以接受,毕竟现在因为疫情,自己KTV生意本来就差,别的房东还能主动降一点,可李女士却趁机涨价,而且一涨就是接近20万,换成谁都没办法接受。
另外,崔先生说:李女士就是看他花了几百万装修舍不得搬走,才故意抬高房租,可即便物价有所上涨,也不至于把租金翻倍吧,如果涨几万合情合理,自己还能接受。
接着,崔先生还说:他在这里已经干了很多年了,在这附近有很好的口碑,如果因为房租的问题,突然搬走,不仅损失的是装修这么简单,还会造成其他连带隐形损失,就连员工安置也是个大问题。
最后,崔先生表示,自己可以退一步,如果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自己还是愿意接受的。
如果不行的话,即使自己搬走,也要给他找房子的时间,希望李女士能按之前的租金再让他继续租几个月,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搬。
可李女士却不这么想,她觉得自己已经为崔先生考虑了,也让步了,崔先生应该见好就收,可他还继续赖着不走,这分明就是耍无赖,想白白占用几个月的便宜,所以李女士态度很坚决,明确拒绝了崔先生的想法,并且要求崔先生尽快搬走。
说实在的,就事论事,这件事情合法但不合情。
从法律上来讲,李女士的做法无可厚非,自己的房子想怎么处理,想怎么涨,是她自己的事,毕竟合同已经到期了,后续的房租问题自己怎么处理看李女士自己。
但从人的情感来说,李女士的人品真的不敢恭维,做法真的不通人情,是个不容易共事的主,做法也有点不厚道。
租金以前是26.5万,现在一下涨到45万,没见过这么涨房租的,哪怕以前你租便宜了,那也是你们自愿签订的合同。
现在涨租金是你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但是涨离谱了就过分了。
说实在的,像崔先生这类型的大客户,一般合同到期都要提前2-3个月通知租户,如果房东没有提前告知,租户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崔先生还是很讲理的,按崔先生的原话说,自己不是不讲道理,涨价可以,但也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漫天要价,毕竟自己的资源和投资都在里面,搬走的确舍不得。
再说,如果李女士不同意渐进式涨价要求,自己可以搬走,但希望房东宽限几个月,等自己找到合理的房子再搬,可李女士却强硬拒绝,这才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说真的,作为租客,投资了肯定是想做下去的,但是房东这样真的是会让租客恼火,涨租也不能说是一下子涨那么离谱的。
而且房东李女士也承认,租户崔先生以前是按时交租的,李女士怕崔先生真的会搬走又有点不舍,所以才退一步主动降价到42万。
其实吧,这件事说白了,房东吃定了租客搬走嫌麻烦的心理,所以才提出涨房租的要求,她心里也知道人家租客交租准时,她还一下子涨那么多租金,真的李女士人品真的不敢说,至少做法有点不近人情,欺负租客了。
这让我想到我们小区以前有个理发店,位置不太好,因为开店的夫妻俩手艺好,价钱实惠又公道,而且开了很多年,有口皆碑,所以去这家夫妻理发店的人很多。
后来,这间理发店的房东换人后,要求夫妻俩增加房租,而且也是狮子大开口。
夫妻俩一气之下,另找门头,不租了。就这样,这个门头房就空闲了下来。
至今过去三年多了,房子始终租不出去,难怪有小区的人背后议论这件事,都说房东做法太绝,人品太差,到头来鸡飞蛋打,还不是自讨苦吃。
类似的案例还有:我们小区隔壁有间门面房,这个门市本来是做蛋糕的,一年租金在六万,好像听说租客和房东签订了三年合同。
等去年合同到期后,今年房东直接涨到10万/年,蛋糕店老板一合计,房东这么一搞,把租金直接提高到10万,一年到头估计自己为房东打工,所以蛋糕店老板宁愿把装修砸了也不接受涨价。
后面的事,就是蛋糕店搬走了,现如今这个空了一年也没租出去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接手,房东损失惨重。
说实在的,租户有钱赚,房东才有钱赚,这个道理简直太浅显易懂了。
但是,有的房东心太狠,不讲人情味,不审时度势,一味地想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味地在租户上面撸羊毛,巴不得租客不赚钱,赚不了什么钱,多给房东挣,为他服务,为他付出。
这种杀鸡取卵,目光短浅的房东,我想应该不在少数。如果真的逼退租户,到时候也许这间房不是空置就是租不出去,何必呢,损失的也是自己的利益。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房东和租户静下心来,好好谈谈,都退一步,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达到房东和租户实现双赢的局面。
通过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个醒:
一、和房东签订合同,再也不要忘记约定续租的条件了!不然你的钱投入到店里,很可能会打了水漂!
二、租期满后如果租客不继续租,应将房屋恢复原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纠纷。
三、双方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要赌气,那样会两败俱伤,各退一步,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写到最后,我有话说: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生意都不好做,应该互相体谅,人要换位思考,互相有利,你们说呢?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送心]
丰绅殷德是如何报复固伦和孝公主的?
清嘉庆四年,一代巨贪和珅被一条白绫了结了性命。他的儿子额附丰绅殷德的生活也急转直下,豪华的宅邸没了,万贯家财没了,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官场资源也没了。因为自己的妻子固伦和孝公主向皇帝求情,他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对嘉庆皇帝这个大舅哥,他肯定是有恨的。但是对固伦和孝公主,他的感情却是复杂的。至于报复,在那个时候还谈不上。后来是因为现实的逼迫,才让他与公主的感情发生了畸变。丰绅殷德后来确实对公主进行了“报复”,而且手段可谓独特而黑暗,古今中外不少大臣和皇帝都用过。
最幸运额附:父亲有钱有权,岳父赏识,公主贤德有情商丰绅殷德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运的驸马。他的父亲和珅,满清一代巨贪,家中的金钱数以亿计;和珅还具有卓越的理政才能,势力渗透进了清朝几乎所有的衙门,权倾朝野;他的岳父乾隆皇帝,身处盛世之末,文治武功,气度恢弘,而且对丰绅殷德欣赏有加;他的妻子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二人成婚时,皇帝给的嫁妆十倍于其他公主。难得的是,公主备受宠爱而无娇娇之气,不仅不刁蛮,还处处为丈夫考虑,激励丰绅殷德不断上进。夫妻感情更是蜜里调油,公主曾经亲自为丈夫擦汗,平日里的狗粮更是一把一把地撒。二人的孩子夭折之后,公主未能再生育。为了不断家族香火,公主竟然主动要求丈夫纳妾!这等贤德的媳妇,便是在民间也难找,何况是出自皇家!丰绅殷德的福气,遍视古今中外的驸马,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
急转直下:父亲事发,大舅哥不断打压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刚刚驾崩,和珅马上就遭到了嘉庆皇帝的打击。一时间,万贯家财被查抄,和家陵墓被拆毁,丰绅殷德的爵位也被革除。后来由于公主的斡旋,和珅的宅邸才被要回来一半,丰绅殷德也得以免死,并出城给父亲和珅守灵。此后,丰绅殷德的落魄生涯,一直持续到了嘉庆七年。这期间,丰绅殷德夫妻的感情,必然会有所变化。丰绅殷德自然是不敢惹公主,但是“相敬如冰”的冷暴力应该不会少。有些记载就提到,丰绅殷德在这一时段“饮醇酒、近妇人”,用摧残自己来表达自己的心中的愤懑。
再起再落,世事无常嘉庆七年,席卷中国西南的白莲教起义被成功镇压,皇帝龙颜大悦,大赏天下。丰绅殷德也跟着沾光,给了一个低级的爵位:“赏给民公品级。仍在散秩大臣上行走。”但是仅仅一年之后,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便控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害公主。”,并且“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乾隆皇帝的丧期)内生女。”嘉庆审理之下,发现谋害公主一事纯属诬告,但是在国服内生女却是事实。嘉庆帝于是下旨,骂丰绅殷德“实属丧心无耻”,让他闭门思过,形同软禁。
比较玄妙的是,诬告丰绅殷德的人是公主府的长史。这说明,丰绅殷德的胡闹,已经到了让一个外人都看不下去的地步了。作为当事人的固伦和孝公主,想来必然是更加痛苦。毕竟,她从始至终都一直在维护丰绅殷德,这种态度从没有一刻改变。只不过她爱得越深,丰绅殷德的行为对她的伤害也就越深。
离京任职,放飞自我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在此后的三年中,依然尴尬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由于皇帝“闭门思过”的命令,丰绅殷德已经远离了醇酒妇人,成了一个规行矩步的“小老头”。唯一能给他一点安慰的,可能就是他的堂弟丰绅宜绵。这个人虽然已经成了个神神叨叨的算命先生,但好歹是个至亲,两人还能说说话。他不在的时候,丰绅殷德则只能在家里对公主保持着冷淡的礼貌。这种无言的抗争,对夫妻双方都是折磨。
嘉庆十一年,皇帝不知道又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决定给丰绅殷德一点公职,并且去乌里雅苏台(今外蒙乌兰巴托以西)任职。丰绅殷德的表现是“星驰瀚海,日近斗魁,秉公执法”,迅速地离开了北京。这个家,可能他是一刻也不愿意呆下去了。
奇怪的是,在京城三年平安无事的丰绅殷德,到了驻地不久就开始生病!有人说是丰绅殷德在京城时已经用酒色掏空了自己,所以到了苦寒的东北,身体就立即吃不消了。可在史书的记载中,没发现皇帝解除丰绅殷德禁足令的记载。连门都出不去,怎么贪图酒色呢?实际的情况,可能应该是丰绅殷德逃出牢笼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前途,于是继续捡起了“醇酒妇人”这个自戕利器,继续摧残自己的身体。
回京赴死,生死两茫茫丰绅殷德得病的消息,很快被固伦和孝公主知道了。笔者认为,对于哥哥清算丈夫一家,她作为女人,是心有愧疚的。而且曾经的夫妻情深,也应该是让她难以忘怀。所以她多次请求皇帝,让丈夫回家养病。
从公主多次向皇帝给丈夫求情这一点就能看出,固伦和孝公主确实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女人。但是可惜,命运对她确实不公。嘉庆十五年二月,丰绅殷德回家养病。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是百药不投,病入膏肓了。病体缠绵三个月后,丰绅殷德撒手人寰,年仅36岁。
丰绅殷德的死,可谓是一了百了。他被埋进了刘村祖坟,从此和父亲母亲相聚。但是作为未亡人,固伦和孝公主却陷入了孤苦伶仃的境地。清朝规定,公主丧夫不能改嫁,固伦和孝公主的未来只能面对着青灯古佛了。
为了缓解妹妹的孤单,嘉庆皇帝先是给了丰绅殷德一个“轻车都尉”的虚衔,然后再过继了一个叫福恩的孩子给妹妹。另外,各种的钱物赏赐也是非常丰厚。只可惜,什么东西也代替不了感情上的伤害。固伦和孝公主又过去13年清心寡欲的生活,最终在道光三年离世。
可以看出,丰绅殷德对固伦和孝公主的“报复”,是通过毁灭自己和冷暴力来进行的。他和公主之间确实有过真情真爱,但是无情的政治让他看清了皇室的冷漠。此后不管公主如何为他付出,他心里记得的,仍然只有父亲的死仇。从他在父亲的坟地和小妾苟且生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公主的报复。他明白公主对自己的感情,也知道只有不停地伤害自己,才能让公主痛苦。他就是要让公主伤心,就是要弄死自己,让公主当一个后半生注定孤独的寡妇!从嘉庆四年到十五年,他用了十一年的时间来折磨公主,也折磨自己,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这种感情折磨带来的伤害,比大刀冷枪还要厉害。毕竟外伤只能伤及皮肉,而情伤触及的,却是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