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炮手2,这些中国直升机的各自作战用途是什么?
直8
相对于直-9/19的4吨级,直-10 的6吨级,就国内直升机来说,直-8的13吨级,算是一型较大的机型了,其原型机是90年代引进法国的SA321直升机。
由于直-8机体较大,且易操控、飞行性能好、有一定的功率储备,使用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特别是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的特点,因此,昌河对于直-8的改进就没有停止过。
就直-8而言,与其说是华丽转身,倒不如说在没有更好机型,特别是在缺乏性能优异的航空发动机的背景下,只能以直-8为母版加以提升和改造,对军工来说可谓小步快跑,而非跳跃式发展。
因此,在摸透直-8性能的基础上,昌河引进了加拿大普惠公司最大功率接近2000马力的PT6B-67A发动机,赋予了直-8更大的输出功率,于是,就有了海军型的直-8A运输直升机。
直-8A,比原先纯海军用的直-8的使用范围更广泛了,主要运用陆军航空兵部队,让陆军插上了翅膀,提高了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但装备数量却有限,主要的原因是无法飞上青藏高原,只能在海拨3000米以下的机场起降。
直-18,又称“直-8大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直-8的终极改进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主旋翼和尾桨改为复合材料,更换了新型大功率发动机,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具备强大的运输能力。
直-18A运输型,可搭载30多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在陆军试用验证时,飞出了9000米的新高度,成功飞越珠穆朗玛峰,现已装备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陆航旅)。
直-18F反潜型,由于体形是直-9的两倍,因此能携带搜索雷达、探测声呐、自导鱼雷、深水炸弹、声呐浮标及操作人员,提高了海军的搜攻潜能力,最大航程达到了惊人的1000公里,数倍于直-9C反潜直升机的航程。
但由于直-18拥有长达19米的旋翼,以及23米长的机身,不便在我海军驱逐舰特别是护卫舰上使用,只能在体形较大的航母上服役。
直-18J舰载预警机,取消了天线伺服运动系统,机载警戒雷达的电子扫描速度快,可在数秒钟内完成对多个目标的同时搜索、跟踪和识别;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具备电子战能力,能对来自海空的威胁及时报警,发出有效的目标告警信息。
具备对隐形目标、低空目标和小型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足以承担起对海空范围内目标的警戒探测和监视任务,引导防空导弹对来袭的空中目标实施有效拦截,引导反舰导弹对超视距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从而有力的增强了我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
目前,直-18J舰载预警直升机装备在我海军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上,作为我海军在固定翼空警-600预警机服役前,负责撑起航母作战群的空中保护伞,与我海军装备的预警指挥机和舰载综合探测系统形成合力,构筑起近中远程海空多维立体的预警体系。
此外,直-8的改型还有直8J舰载运输机、用于空军及海航、陆航的救护援助的直-8F、海军专用搜救型直-8S、空军搜救型直-8K、武警直-8WJS森林灭火型,但这型机型都是非主流型号,且建造数量也非常有限。
直9
说到中国海军直9直升机,当然要从引进SA365N“海豚”直升机说起,当然当年引进并不是为了发展舰载反潜直升机,而是为了获得现代化直升机技术,毕竟当年我们只是购买了14架SA321Ja“超黄蜂”直升机,并没有引进技术生产,后来的直8也仅仅是仿制,从仿制到完全国产化这期间经过了大约20年。根据与法方的协议,法方要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哈飞组装生产50架SA365N直升机。组装工作从1980年开始,基本型生产了28架(称之为直9),而后开始生产换发型(称之为直9A),到1990年全部50架生产完毕。
80年代,海军开始同西方各国海军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舰载直升机反潜领域我们是一片空白。1986年,我国向法国DCN公司购买了三套“鱼叉”直升机着舰装置,用于改装105舰和544舰。在1987年购买了四架法国最新设计的AS565“黑豹”反潜直升机,该型是从SA365N2直升机改进而来,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具有很好的后勤通用性。
中国海军“黑豹”反潜直升机,机号从9646到9676
我国购买的四架黑豹直升机幸运的在对华禁运前的89年初全部到货,而原本计划接着采购8~10架计划被迫中止。海军对于驱护舰舰载直升机的探索要比购买黑豹直升机计划提前。1988年初,海军在一架直9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着舰改装,12月先后在105舰和544舰上完成起降试验。随后,海军又在几架直9A直升机上进行改装,不过并不具备反潜作战能力,只能进行一些搜救侦察等任务。
在后期改装中加装红外吊舱和探照大灯的直9A舰载直升机
直9C反潜直升机的研制起于1993年,虽然原型机两年后就已经首飞,不过由于海军对反潜效能要求的提升,直到2004年才完成设计定型,进入低速量产中。原海军直9系直升机是不隶属东海舰队,近年来部分直9转隶东海舰队,但机号并没有改变,从机身编号来判断,直9C生产了15架左右,而且初步可以分为两个批次。
早期批次
后期批次
08年,网络上出现一架机号是Z9D-001且挂有小型反舰导弹的直9C改进型直升机,后来被广泛称之为直9D型直升机
直9D直升机
对于直9D直升机的用途,大家普遍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对敌小型舰艇进行攻击,引导舰载反舰导弹对敌大中型舰艇进行超视距攻击。然而其装备的KLC-3型雷达单从探测距离上来说并没有比直9C的KLC-1雷达有大幅度的提升,KLC-1 X波段搜索雷达对大型舰艇探测距离超过200km,对护卫舰探测距离超过140km,而KLC-3 对3000吨以上舰艇探测距离不小于180km,对1000吨以上舰艇不小于135km。同时由于我海军舰艇大部分都装备了366型超视距雷达,而且就目前来说反潜的压力要远胜于反舰,因此,我认为直9D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反舰直升机,而是一种具备反舰和反潜多用途直升机。
疑似加装反潜鱼雷的直9D改进型直升机
直9D型舰载直升机已经生产大约20架,目前无论是亚丁湾护航还是对外演习,包括此次阅兵,直9D都频频亮相。直9D型直升机所携带的小型反舰导弹并不是C701AR导弹,而是由洪都公司研制的鹰击9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5km左右,适合打击各型导弹艇以及防空能力较弱的轻型护卫舰。
直9D型舰载直升机已经生产大约20架,目前无论是亚丁湾护航还是对外演习,包括此次阅兵,直9D都频频亮相。直9D型直升机所携带的小型反舰导弹并不是C701AR导弹,而是由洪都公司研制的鹰击9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5km左右,适合打击各型导弹艇以及防空能力较弱的轻型护卫舰。
一架挂弹的直9D正降落在056轻型护卫舰上
在辽宁舰服役后,一种不同于海军以往直升机涂装的一款直9改进型出现了,该机采用了上蓝下白的隐身涂装,在垂尾前方和整个尾梁都涂装了橙色,突显该型直升机的搜救功能,这就是直9S搜救直升机。目前仅有两架370和371,其主要任务是救援失事的舰载机飞行员或其他成员,同时还能担负其他作战人员或伤病员转运、近距离警戒巡逻等其他任务,通用性非常好,在航母作战中一般先于舰载战斗机起飞。
准备起飞的直9S直升机
驱护舰所搭载的直9C和直D两型直升机,目前东海舰队拥有不到5架,北海舰队不超过15架,南海舰队15架左右。加上20架卡28和9架卡31,如果不看质量,单从数量上来说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执勤训练需求,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东海的对面,有一个不仅仅拥有近100架先进反潜直升机同时还80架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自卫队,而我们的中型反潜直升机还在研制,固定翼反潜机才开始量产,所以说,任重而道远。
直10
通常来说,国内军迷对直-10武装直升机挂载能力的质疑主要来源于其至今尚没有一张满挂16枚AKD-10反坦克导弹的照片流出。这也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直-10压根就挂不了16枚反坦克导弹。但仔细汇总直-10直升机的各种挂载方案,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担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必要。
在直-10直升机服役早期曝光的图片中,两翼的外侧挂点各挂载一个4联复合挂架、内侧挂点各挂载一个7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的方案几乎是直-10武装直升机的“唯一指定”挂载方案。这种最为常见的挂载方案恐怕也是直-10“挂载能力不行”的直接证据。
但实际上早在2017年底网上传言“直-10换增推版涡轴-9”之前的2015年。央视就已经曝出了直-10挂载两个复合挂架与两个19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进行训练的视频。
由于我国70毫米空射火箭的重量尚无明确数据,这里我们以同口径的美军火蛇-70空射火箭的重量加以推测:火蛇70空射火箭家族射弹质量约12公斤上下。19枚火蛇-70的重量即约228公斤。相比之下,一枚AKD-10反坦克导弹的重量约为45公斤上下,连同复合挂架在内,4枚AKD-10的重量也不太可能超过200公斤。这意味着能挂上19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的直-10,就算想要挂16枚AKD-10也并没有什么障碍。
除了这种大型火箭发射巢外,另一种早在直-10服役后不久就曾经出现在直-10的机翼内侧挂点的装备是300升容量的副油箱(这种8导弹2油箱的挂载方式也出现在了73集团军陆航旅的这次训练中)。按照0.8千克/升的密度计算,每个副油箱光燃油就重达240公斤。这也证明了:在刚刚服役的时候,直-10武装直升机就已经有能力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了。
直15(不知道)欢迎相互交流
直19
武直-19(代号:WZ-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及[1]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基于直9,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机的军用衍生型,其命名为黑旋风(英文:Black Hurricane)名字取自《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黑旋风”李逵,象征这种武装直升机也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本领非凡。
直-19E中文别名“鸢 ”,是取其“巡弋之鸟”之意,以“弋”昭示该型机的本质特征。英文全名为“Z-19E Yuan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其中,“Yuan”代表“Yours Useful Available Necessities”,意为“于您有用且可得之必需装备!”寓意直-19E将在军贸市场赢得良好口碑,[2]拥有广阔市场前景武直-19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列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涵道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
直-19E,是中国最新研制的4吨级串列窄机身专用武装直升机,能携带蓝箭-9空地导弹、天燕-90空对空导弹、57毫米航空火箭、12.7毫米机枪吊舱等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等地面目标,为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它还可用于攻击敌方直升机等低空飞行目标,参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
在中国已经发展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情况下,武直-19的突然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而从技术和装备角度来讲,武直-19的出现却恰恰是最能平衡中国陆航装备需求与中国航空工业研发生产能力的方案。 众所周知,由于武直-10原计划采用的PT6C-76C发动机在由加拿大向中国出口时遭美国阻挠而作为代替的国产涡轴-9A发动机迟迟不能投产,导致武直-10暂时难以定型服役,无法满足陆航日益迫切的需要。因此,技术上完全源自直-9W而又具有比直-9W更高战斗力的武直-19自然成为中国陆航短期内代替武直-10作用武装直升机主力型号的最佳选择。
另一方面,在武直-10服役后,武直-19也可以作为与武直-10配合食用的侦察机型。这种配合方式日本陆上自卫队已有先例,就是OH-1和AH-64的搭配。另外,武直-19吨位较小,使用成本较低,也可作为武直-10的有效补充,形成高低搭配。
在通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早有先例,当年美国的AH-1武装直升机也是从UH-1通用直升机大改来的,直-9改武直-19作为应急和补充机型是合理的思路。直-9改串列本来就不是太难的事,技术也很成熟,动力配套都不成问题。
武直-19在技术上与直-9一脉相承,因此不出意外会继承直-9便宜、皮实、耐用的优点。中国陆航已装备直-9多年,有丰富的使用、维护经验。装备武直-19有助于原装备直-9W的部队迅速提升战斗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直-9的维护设施,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作为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9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达到AH-1W的武器挂载水准,即能同时挂8枚红箭-10反坦克导弹与两个火箭弹发射巢。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水准,四枚反坦克导弹的挂载量也够用,毕竟中国陆军航空兵面临的反坦克压力不大,武装直升机主要执行支援装甲部队的任务。
对于中国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火箭弹发射巢和机炮用处要其实比反坦克导弹更大。从这点考虑,武直-19比更大更重的武直-10更适合执行强度较低的任务。可以判定,武直-19的水平肯定超过AH-1W,但仍弱于AH-1Z。
直20
外界分析认为,相较于中国陆航中的直-9、直-18、米-17/171等型号的直升机,直-20更具备改装成为特战直升机的潜力。那么,直-20版特战直升机到底具有什么作战价值呢?
特种部队号称是最精干、最具战斗力的步兵作战单位,而且它通常只以小规模兵力进行部署。
在中近距离上,特种部队可以搭乘车辆来执行任务,但当要跨海或远距离执行任务时,他们通常搭乘快艇、潜艇、飞机和直升机。
其中,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可垂直起降、可空中悬停的特点,使其成为特种部队进行低空、超低空渗透的最佳投送平台。
美军特种部队编制内就装备了大量的特战支援飞机和直升机,MH-60G“铺路鹰”特战直升机就是一款常用的机型。
目前,中国军队并未装备像“铺路鹰”那样的专业特战直升机,但估计直-9、米-17/171可以临时客串其任务。
不过,有了直-20,陆航装备直-20版“铺路鹰”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特战直升机的作战支援能力远强于通用直升机,比如:其在夜间的超低空飞行能力、作战半径和自卫火力。
直-20通用战术直升机外形比较类似中国进口的美制"黑鹰"直升机,但与黑鹰不同的是,直-20主旋翼采用五桨叶结构,具有更好的控制性和机动性;另外,直-20在机身和尾梁连接处,有较明显的过渡结构,猜测是对机舱的运输性能进行了优化。
在外部设备上,直-20应该加装更精密的地形跟踪雷达和光电观察仪器。
这是因为按照美国特种部队使用MH-60G“铺路鹰”和MH-53J“铺路微光”等特种作战直升机的经验,特战直升机的大多数任务时间应该在夜间,即利用夜间观察环境差的特点来隐蔽在低空、超低空飞行直升机的踪迹,从而大大提升直升机的战场生存力。
因此这类特战直升机本身必须具备很好的夜间飞行能力,说白了,就是要在超低空飞行时,能够更灵敏地规避起伏的地形和障碍物,如:山丘、楼房、电线杆等。
除了一些观测和飞控辅助设备,直-20应该还在机身两侧加装至少2对外挂架。1对挂架主要用于挂副油箱,另一对挂架主要用于挂空地导弹、火箭发射巢等近距离打击弹药。
当然,直-20也可以效仿美军那样,在两侧舱门处加装多管的7.62毫米或12.7毫米舱门机枪,这种武器虽然一般不用于攻击,但在遭到敌方兵力包围时可快速进行选择射击,多管机枪的火舌可以迅速压制非装甲车辆和有生力量,这就为直升机抓住这个空档实施撤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从美国购买了24架“黑鹰”直升机,这批直升机让中国充分领略了美国航空技术的领先。
黑鹰”直升机在飞行性能、材料工艺以及可靠性方面,都大大超越当时中国本土水平,因此,黑鹰直升机成为解放军战斗序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外,黑鹰直升机也是中国唯一能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域使用的直升机,这一点,对于长期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县,黑鹰直升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空运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可大规模改装的直升机平台。伴随着中国直20的即将服役,中国10吨级通用直升机家族,将结束从国外购买的历。未来,直20不仅可以发展成国产版“铺路鹰”特战直升机,还可以发展成舰载反潜直升机、搜救直升机、预警直升机等多型号。
李鸿章不反击却反而奖励日本四十万两?
这事儿和李鸿章还真没关系。
日本侵台事件由于没打起来,所以国人不太关心,对细节也不了解。这事儿的起因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后,开始逐步剥夺武士阶级的特权,所以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武士叛乱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其中甚至还有维新元老发动的叛乱,于是就有一部分元老提出,干脆把武士放出去打仗祸害别人吧。
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是主张对外扩张来缓解国内矛盾的领袖
这个时候呢,正好发生了几个日本渔民海难漂流到台湾,被当地生番(土著)抢了,还好被当地汉人移民救了送回日本。于是日本找到大清负责外交的总理衙门,把这件事和几年前琉球国人被台湾生番杀死的事儿合在一块儿,要求大清处理生番。
事件结束后日本为被杀琉球人立碑,并以此为借口说清政府已经承认琉球是日本的了,吞并了琉球
总理衙门就打哈哈,生番我们管不着啊,那是野人啊。日本人一听正中下怀,那我们就自己去处理了喔。总理衙门说好啊,随便随便。
吏部尚书毛昶熙和户部尚书董恂想推卸责任,说清廷对杀人的生番“置之化外”,并未对其进行治理。 后来日方就是咬定清政府曾说过这句话,狡辩生番既为“化外之民”,则他们的居住地带就非大清领土,以此作为了日本出兵侵台的托辞。
于是日本就出动了5艘舰船,带着2个大队登陆台湾南端的琅峤(今恒春),然后把当地生番给打服气了,让他们当日本顺民。
因为日本登陆那个地方是生番腹地,没有大清的机构,还是英国人告诉大清才知道这事儿,清政府就让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去处理这事儿,因为他手上有大清当时唯一的一支西式海军——船政轮船。
沈葆桢,他由于不懂近代海军,轻信了同样不怎么懂海军的前法国海军低级军官日益格的话,由主张强硬转向主张妥协
沈葆桢一开始是主张强硬的,结果去台湾转了一圈就泄气了,法国顾问日益格告诉他,日本海军不得了啊,有2艘铁甲舰,咱们的轮船打不过滴。于是沈葆桢一下子就从主战变成主和了,连日本军舰到澎湖、厦门转悠他也不管,理由就是两国没有开战,我凭什么管啊。
日本铁甲舰“东”号,事件期间在因为台风沉没,但是大清没有情报机构,对此事一无所知
日本铁甲舰“龙骧”号,速度慢,实际上是无法阻止航速快的船政轮船袭击日本运输线的,但是大清没有懂海军的人,不知道破交战的概念
还不止这个糟心,清政府让沿海各省整顿海防,结果福建上报,咱们这里海防太差了,厦门炮台在鸦片战争就被英国人毁了,二十多年过去了,炮台还是那个被毁的鸟样,连垃圾都没清理。轮船上报,平时没有经费,所以军舰人手不足啊,例如扬武号有13门大炮,但是炮手才10个,得临时招人。而且轮船的舰长们不懂海战,于是找了个海关的英籍船长来训练。等等等等。
船政轮船的巡洋舰“扬武”号,虽然没有铁甲,但航速快,火炮多,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不过官兵素质不足
看见沿海战备这么差,清政府就怂了。日本呢,其实在出兵之前,日本政府就被英国警告不准挑事儿,但是带兵的不听,所以日本政府也是有点怂的。这时候英国人为了不影响他的东亚贸易,跳出来命令中日两国不准打仗,日本必须撤军,清政府必须赔钱,于是最后商定清政府给日本50万两,其中40万两是“购买”日军在台湾修建的房屋和道路,10万两是给被生番杀掉的琉球人的赔偿。
主政的恭亲王性格软弱,在英国介入后选择了迅速妥协
英国公使威妥玛,他决定了日本侵台事件的最终结果:日本撤军,中国给钱。他背后站着强大的英帝国,所以中日都选择了妥协
李鸿章对清政府的妥协和之后对海防建设的漠视非常不满和失望
李鸿章在这次事件中其实是主张强硬的,听说台湾没兵,就把淮军13营6500人送过去了。后来清政府妥协他也很不满,发牢骚说当政的实在是太软弱了,给的钱也太多了,这样只能姑息养奸。
事件结束后,沈葆桢在台南修建的西式炮台“亿载金城”
事件之后,沈葆桢力主“开山抚番”,也就是一改清政府以前对台湾殖民放任自流的做法,派大军征服台湾生番,并大力建设。而日本在侵台事件中花了一千多万两白银,所得甚少,国内矛盾愈发尖锐,终于激发了“西南战争”,用几万人的死亡换来了武士阶级的覆灭,近代化改革的最后一块绊脚石终于消失了。
有啥游戏是用现代武器打古代军队的?
谢谢邀请!还是那句老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玩游戏,从FC到PC游戏,仙剑奇侠传1、沙丘2、半条命、红警系列、星际争霸系列、帝国时代系列、合金装备系列、龙与地下城系列、使命召唤系列等等只要好玩的都玩的。网络游戏从传奇、梦幻西游、大海航时代、热血江湖、DNF、劲舞团、坦克世界、战舰世界、逆战等等都玩过。
真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玩了不少游戏,像这种问题最主要还是即时战略方面了。帝国时代发展到终极时代还是在古代不能算太先进的。我们说说由Mad Doc Software研发,Vivendi Universal Games于2005年发行的《地球帝国2》。这款游戏你可以从远古发展到未来。这款游戏当时来说画面都还是可以的,构思也不错,经济、建筑、兵种、战术等等方案都想到了,比较好上手和好玩。其实地球帝国第一部是从2001发行的,不过感觉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部开始玩的吧。我是从第一部开始玩起的,不过到了地球帝国2代各方面又有所改进了。起始时代到终止时代,地球帝国2一如既往的从远古到未来,一共15个时代。每一个时代的科技树分为军事、经济、帝国主义三大类12个,三类里有6个升级就可以升级到下一个时代了。升级科技和时代都需要科技点的,也就是建造大学和寺庙让市民和祭司进去获得科技点啊(祭司居然可以有科技点,这个设置多年来我不得解)。
我们先看看15个时代。1.史前石器时代,拿着棒子和粗糙的弓箭打来打去,够打了!
2.铜器时代
3.青铜器时代
4.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这时候你的军营中弓箭手使用的是复合弓箭了,矛兵和长剑士都出来了,你要是这时候能够领先对手3个世纪,这些兵也足够对付敌人了。
5.黑暗时代(公元0年—公元900年)这一时期十字弓兵、枪兵、重装兵都有了。骑乘前锋兵(远程攻击骑兵)、装甲骑兵都有了。工作作坊有4种攻城武器了,分别是重型工程器、攻城塔、弩炮、在此同时,改进的投石器。
6.中世纪
7、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并逐渐扩展到其它国家,古代文明的逐渐恢复在文艺复兴阶段达到了巅峰。文艺的复兴同时刺激了技术的革新,并引起了人们多方面的思考,发动机和印刷机的发明使书的成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比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8.帝国时代
9.启蒙时期
10.工业时代(公元1700年—公元1900年)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重大影响之一是改变了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人们坚定地认为科学的发展同时会带动人类其它方方面面的进步,在这一信念下,人们迎来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11.近代:你要是领先对手到了近代就可以使用最先进的自动步枪,机枪、迫击炮、一战二战时期的坦克,火炮、飞机、攻城武器了。尤其是是你的对手要是还处在中世纪以前,你就尽情的揉捏吧!嘿嘿!
12.原子时代,核武器可以运用了,大家都懂的。这时候你可以好好的玩爽了,不必尽快消灭对手,二还是可以派远核弹程轰炸机,一个原子弹下去敌人建筑损失大半血,军队损失不少啊,慢慢欣赏这种画面吧!哈哈!
13.数字时代
14.基因时代
15.合成时代
地球帝国2中的国家也是相当多的一共有14个国家和4个地区中国:文明特色,城市中心的建造成本-25%,重步兵的生命值+25%。特色兵种:
龙弓手、龙吟炮、96式坦克。选我们自己的国家到了第11世纪近代就可以用96式坦克了啊!这个就很超前了!嘿嘿!并且第1到底5个世纪城墙城门是不会有任何损失的,也就是敌人打不进来。第6到第10世纪每次贸易的可以多获得10单位资源,黄金和科技点数除外。第11到底15世纪所有的兵工厂生产速度加快50%。这些优势对于经济和军事都是有优势的!
美国:文明特色,完成一次贸易的黄金收入+25%,战斗机、战术轰炸机和普通轰炸机的攻击力+25%。特色兵种:拓荒者、民兵、地狱猫。这个民兵在第6个世纪就有了比其余国家的火枪兵稍微厉害点,有一定优势。而地狱猫M18作为反坦克武器不错在地11世纪有一定优势。
英国:贸易专家与海上霸主,文明特色:码头与市场的建造成本-25%,大战船、主力舰和战艇的攻击力+25%。 特色兵种:德鲁伊教徒、轻骑兵、军情六处特务。
德国:文明特色,所有单位的特殊资源成本-25%,重步兵的生命值+25%。特色兵种:野蛮人、条顿骑士、虎式坦克。第11世纪近代就可以出虎式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希腊:文明特色,大学的建造成本-25%,轻步兵的生命值+25%。特色兵种:重甲步兵、拜占庭长枪骑兵、游击队员。
罗马:文明特色:,军营和工作坊的建造成本-25%,重步兵的攻击力+25%。 特色兵种:罗马军团兵、雇佣兵、阿迪提。
巴比伦:文明特色,间谍的技能值恢复速度+25%,轻步兵的攻击力+25%。 特色兵种,亚述弓箭手、马穆鲁克、沙漠战士。
埃及:文明特色,奇观的建造成本-25%,轻型骑乘单位的生命值+25%。特色兵种:皇家战象、贝都因人、埃及步兵战斗车。
土耳其:文明特色,城墙、城门和城塔的建造成本-25%,栅栏的生命值+25%,重型火炮的攻击力+25%。特色兵种:土耳其重骑兵、苏丹亲兵、战壕炮手。
日本:文明特色,兵营和马厩的建造成本-25%,战斗机与战术轰炸机的攻击力+25%。 特色兵种:日本武士、忍者、零式战斗机。朝鲜:文明特色,己方单位对招降的抵抗力+25%,多数重型骑乘单位的攻击力+25%。特色兵种:花郎、火厢车、迫击炮队。阿兹特克:文明特色,己方陆地单位的移动速度不受恶劣天气影响,轻型火炮的攻击力+25%。梭镖投手、美洲豹骑士、丛林医者。
印加:文明特色,市民开采黄金的速度+10%,轻步兵的生命值+25%。 特色兵种:流星锤投手、雄鹰战士、雷霆炮。
其余4个地区:远东地区、中南美洲、西方、中东都有待玩家自己去玩下才知道奥妙在哪?和每个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有什么区别了!
地球帝国2其余特色地球帝国2里资源分为基础资源食物、木材、石头、黄金和特殊资源锡、铁、硝石、石油、铀.科技点数讲过了省级科技用到的。然后在《地球帝国2》的四个地区中,每个地区都有三种涵盖不同纪元的奇观建筑,它们可为玩家的文明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西方奇观帕特农神庙:1-15纪元可建造。拥有殖民征服的力量,无主地区只需一座兵营和工作坊即可被占领。又比如中东奇观狮身人面像:1-15纪元可建造。拥有斯芬克斯之谜的力量,玩家所有建筑都无法被敌人占领。再比如远东奇观紫禁城6-15纪元可建造。拥有光辉的力量,玩家建筑被敌人占领后不会损失任何资源,反过来占领敌方建筑所得的资源量+35%。再就是中美洲奇观特太阳能发电站11-15纪元可建造。拥有能效的力量,玩家所有建筑的建造和维修成本-50%。地球帝国2还是很好玩的,其中很多还是有趣的玩法有待玩家自己去发现了。
地球帝国还有3代,不过感觉地球帝国3代时代的划分只有5个没有2代好玩。并且2代还有资料片霸权的艺术还有MOD。那个所谓的地球帝国4代不是正式版,是2代的一个MOD,结果做的的时候加了个4代的标识,在这个MOD里又有很多建筑和兵种可以玩的,还不错!等你玩了之后就知道,你领先别人3个世纪的那种吊打对方的感觉,尤其是看见你都有火枪兵了,对方还在青铜时代。等对方到了中世纪你都到了近代有坦克飞机了,对方还在用老式骑兵打你的坦克,打不动的那种感觉,哈哈!觉得我写的可以的加个关注点个赞呗!我没事就喜欢关注本地资讯、民生问题、军事、游戏、搞笑的!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交朋友的,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评论留言啊!
历史上有哪些真正开战后才掏出来的高科技?
雷达在二战中的应用,拯救了英国的命运,在二战历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雷达改变了二战的走向了。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使德国海军无法横跨英吉利海峡,德军只能从海战转为空战。与海军不同,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对其空军相当自信,他认为控制英吉利海峡易如反掌。1940年7月10日起,德国开始对英国发动空袭。英国空军尽管拥有两款新研制的单引擎多机枪的单翼飓风式战斗机和喷火式战斗机,但是英国空军副元帅休·道丁手中只有不到700架飞机,而他的对手德空军拥有26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因此当德国在轰炸英国的船只时,英空军为了保存实力,并没有出动战机迎击德国空军的跨海空袭,只有德国空军要配合地面部队进行渡海登陆作战时,英空军才会迎战。
(休·道丁)
英国人为了弥补空军实力不足,只能依靠其在当时拥有领先地位的雷达技术装备。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就已经研究如何利用无线电脉冲的反射来发现人类视线之外的物体,并且通过计算发射和接收发射波之间的时长来确定目标距离。英国的一支科研小组在华生·瓦特的领导下将雷达技术发展成了远程探测技术。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道丁的重视,他使雷达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套综合防控系统的核心。
英国在其东南海岸线建立了海岸搜索网,它是由21个300英尺高的雷达塔组成。这些雷达站能够发现120英里范围内的飞机和飞行物体,并侦测出它们的距离,高度,方向和数量。这些信息会传送到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指挥中心,专业人员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会将空袭警报传送到战斗机指挥中心,调度人员可以向距离最近的皇家空军机场发出警报。
(英国二战时期在东南沿岸的雷达部署)
大不列颠空战是检验雷达技术可靠性的实战。德国空军在数量上有压倒性优势,他们最初只派出1100架战机,以BF-109E为主,而英国空军能同时起飞的飞机总数也不过700架,2/3的英国战斗机为飓风式战斗机,它的速度比BF-109E慢,但胜在灵活,其余的喷火式战斗机则更快。德国空军还拥有1300架轰炸机执行空袭任务,机型包括多尼尔-17,亨克尔-111和容克-88,每架轰炸机的载弹量都达到了4000磅。戈林选择了在8月13日作为发起大规模空袭的日子,旨在彻底消灭皇家空军和炸毁英国的机场和飞机制造厂。
德军的前期空袭获得重大成果,英国的机场和南部海岸沿线的雷达站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怀特岛的雷达站被炸毁,另外几处也遭遇重创。但在几小时之内,英国很快就修好这些雷达。戈林不认为雷达在空战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因此德国没有继续轰炸雷达站,事后证明这是重大的误判。
8月13日黎明,云量过多导致德军的空袭推迟到了下午,这给英国的雷达留出了充足的预警时间。尽管如此,英国南部的机场还是遭遇了重创,但是英国的机场并没有停止运转。依靠雷达的预警,一天下来德国空军损失了46架飞机,而英国只损失了13架。在此后的几天里,双方陷入了拉锯战,没有足够的英国飞行员进行轮换,许多临时飞行员只接受了10小时的训练就被派去战斗了,而飞机制造厂也在炮火下夜以继日地赶工。德国的飞行员也在忍受着煎熬,他们对英国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颇为震惊,英国的战斗机似乎永远都在空中等待着他们。惨烈的战斗进行了12天,由于战机数量上的劣势,英国战斗机损失的数量渐渐赶上了德国。
为了加大攻击力度,戈林派出轰炸机发动夜袭。8月24日晚,德国飞机迷失了方向,飞到了伦敦上空并扔下了炸弹,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非军事目标遭到攻击。作为报复,英国在第二天晚上出动了81架英国轰炸机也对柏林进行空袭。希特勒恼羞成怒,决定对英国实施大规模空袭,9月7日傍晚,德国轰炸机又轰炸了伦敦的码头和周边地区,造成伦敦超过450人死亡和数以千计的房屋被摧毁。戈林没有继续轰炸英国的机场而转为轰炸没有战略意义的非军事目标,给了即将濒临崩溃的英国空军喘息的机会。
(戈林)
9月15日英国的雷达发现德国空军即将对伦敦展开空袭。由于信息部队称,第一批100架轰炸机和400架战斗机遭到英军的拦截,空战从海岸延伸到内陆。下午,德军第二批150架轰炸机再次来袭,当时丘吉尔就在战斗机指挥中心,当他听到调度人员呼叫临近的空军前来增援时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后备兵力。”回答是:“没有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德国空军此时也处于强弩之末,在空军优势兵力下还是没有取得制空权。9月17日希特勒决定暂缓海狮行动。但是对英国的空袭还是没有停止,从10月5日开始德军的空袭世界从白天转到了深夜,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轰炸。11月12日之后,伦敦每晚都遭遇空袭,考文垂在2天前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墟。
尽管如此,英国还是依靠顽强的意志和雷达的高科技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在大不列颠空战中,英军前后共损失了1547架飞机和544名飞行员,而德军则损失了1887架飞机,3665多名飞行员。由于在狂轰滥炸中,英国始终没有屈服。希特勒在没结束对英国作战时,妄想在成功侵略苏联后英国会屈服,而陷入了两线作战的泥淖。苏联分担了英国的军事压力,英国也就此渡过至暗时刻。在大不列颠空战中,雷达的作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达就好比开了挂,德军面对事先知道空袭情报的英军提前围堵拦截实在是毫无办法,无法复制德国陆军闪击战速战速决的神话。在此之后各国越来越重视雷达的发展,雷达也应用到了海军和陆军以及民用领域,成为了军队的千里眼。
美国近期加大对俄罗斯的军事挑衅力度?
据光明网最新报道称,当地时间28日,一架美军RC-135侦察机飞入黑海空域,在俄罗斯边境附近进行挑衅飞行。俄罗斯空天军起飞一架苏-27战斗机实施拦截,迫使美军侦察机离开俄边境附近空域。
最近一段时间,美军从海上到空中不断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挑衅。按照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美国的军事挑衅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就在上周,一艘美国导弹驱逐舰在日本海被指闯入俄罗斯“领海”,遭到俄舰“奉命撞击你舰”的警告,最终被迫改变航线仓惶逃离。不过,在挑衅军事俄罗斯方面,美国似乎有无穷的精力和“不要命”的勇气。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8月份,北约飞机抵近俄边境附近空域的数量,从去年同期的87架次暴增至超过120架次。进入9月份之后,北约的空中挑衅行动变得更加频繁。在10月份已经有超过200架次北约飞机抵近俄罗斯领空。按照新华社的说法就是,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战略围堵和军事挑衅行动,并没有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而减少。
很显然,距离下台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的特朗普政府,为了给自己留下更多的“政治遗产”,除了把美国搞成一团糟之外,还以前所未有的疯狂模式,对俄罗斯实施前所未有的战略围堵和军事挑衅,妄图在下台之前,迫使普京在他面前俯首称臣。
所以,美国凭借自身的军事联盟优势,频频通过在俄边境地区举行联合军演、其军舰和飞机不间断在黑海、波罗的海和日本海等敏感地区,对俄罗斯发动常态性的军事挑衅。
相比美国有着众多“相同价值观”盟友,俄罗斯就显得有点“孤苦伶仃”了。毕竟,当前俄罗斯身边除了与几个原独联体国家仍维持联盟关系外,其他东欧国家乃至很多原独联体国家,都已经投进了北约的怀抱,成为了俄罗斯周边最致命的敌人。
与美国可以任意纠集北约盟友围堵对手不同的是,俄罗斯非但无法获得强大联盟力量的支持,同时还要照顾周边那些小伙伴的政权,以保护他们不至于让北约利用颜色革命给推翻。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在对抗北约军事挑衅方面,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
当然,对抗美国挑衅仅仅依靠舰员和飞行员不怕死精神还远远不够的。所以,即便是面临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威胁,莫斯科也不得不牺牲其他一些领域上的投入,增加在军事领域上的投资,确保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保证自身在与美国的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俄罗斯在应对美国及其盟友无休止的军事挑衅时,除了采取争锋相对的措施,用同级别的战机和军舰进行强力反制之外,还不断增大在军事研发领域上的投入“苦练内功”,通过研发和部署包括高超音速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以及核动力无人潜艇等举措,打造对抗美国的非对称战场优势。
另外,作为对美国的反制手段,俄罗斯并不仅仅只是躲在家里被动应对美国的挑衅,相反,莫斯科正利用手中的军事资源,对美国打出反制的“组合拳”。例如,在中东和非洲等地区驻军,派遣战略轰炸机、水面舰艇编队和水下核潜艇等装备,在美国的阿拉斯加附近海域举行军演,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回应美国的军事挑衅。
由于俄罗斯手里掌握有多种致命的杀手锏武器,能够有效阻遏美国有可能的军事冒险决心。因此,美国虽然在国力和联盟力量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但想要通过军事遏制手段来迫使俄罗斯向其低头服软,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