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生死狙击盗号器,见过哪些非常6的游戏大神?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网吧里站着看别人玩比坐着玩的人多。
那会儿去网吧就像做贼似的,先在离网吧几十米远的马路对面观察几分钟,恐怕有认识自己的长辈出没。那会儿机子基本上全是靠“抢”的。有空机器的时候要和一起来的同学们抢,没有空机器的时候也要时刻观察谁要走,抢在第一个占住机器。
站着围观的人多了也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盗号”。那会儿盗号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站在别人后面,在别人输入账号密码的时候瞄一眼就行了,那也是一个大家对“丢号”习以为常的时代。
奇迹刚火起来的时候,弓箭手职业把玩家给震到了,弓箭MM的技能特效做得实在是太炫了,攻击技能射出五光十色的箭。当年选弓箭MM的玩家大部分都是被技能特效吸引的。包括我和同学们经常去的网吧的老板也选了一个弓箭MM玩。
要说这个老板真是运气爆棚,在那个很多人连怎么升级做任务都没闹明白的时候,他就仗着自己在线时间多硬是混到了100多级。
有一天下午他在游戏里打出来一把“卓越银翼之弓”,即使是非卓越的白板银翼之弓在那个时代都值不少钱,所以这件卓越武器一出,当时把小县城所有奇迹玩家给震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不少人跑到这网吧就为了看看卓越武器“长啥样”。然而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到现在都称得上奇葩的故事,即使今天想起来我都是叹服不已。
我的一个同学(就叫他小白吧)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用了一周的时间去“偷窥”网吧老板输入帐号密码,最后还真是被小白给搞到手了,然后故事就开始往奇葩的方向发展了。
按说小白把号搞到手了,不管是把卓越武器扒下来卖掉,还是干脆把密码改了占为己有(那个时代密保措施很差,很容易把密码改掉),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选择。但是小白把密码改掉之后,他不光自己玩,居然还借给别的同学玩。
搞笑的情况接下来就发生了!有一个刚转学来的同学和小白同桌,小白把帐号借给他玩了。其他同学都知道这个号是怎么回事,就算玩的话也不会到这个网吧来。但是这个刚转来的同学不知道,结果跑到这网吧来刚把帐号登陆,没10分钟就被网吧老板知道了,然后这小子一害怕的就把小白给供出来了。
可是你以为小白会被老板抓住暴揍一顿吗?当然不是,故事接下来的走向更加奇葩。因为这个号被我们很多同学玩,所以在线时间很长(尤其是家里有电脑的同学还会在家里玩)。当网吧老板把号找回来一看,不但自己最宝贝的卓越弓还在,背包里还多出不少宝石,连当时最稀奇的玛雅宝石都有好几颗。而且小白还打出来一件卓越头盔。
更有意思的是背包里还躺着一件当年相当热门堪称法师神器的“卓越传说之杖”。老板就把法师武器加上号里其他暂时用不到的宝石道具卖了,不但游戏里卖了一大笔金币,还赚了不少RMB。
最后小白不但没挨揍,那老板觉着是小白比他自己还要“手气好”,所以帐号在他手里才能出什么多好东西,然后老板做出了一个令我们所有同学都“目瞪口呆”决定。老板把小白找来跟他说以后来网吧随便玩不要钱,只要帮他代玩帐号就行了。
后来我们也真是服了这网吧老板的眼光,小白还真的不负所托,用那个帐号又打出来不少好东西。不但老板那个帐号成了当时我们那个小县城数一数二的大号,小白自己练的号都是一套极品装备。
小白就这样在这家网吧免费玩两年,更让我们羡慕的是,如果赶上网吧没有机器的时候,网吧老板还会把自己的电脑让出来给小白玩。当时有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小白是这老板家的亲戚!
十多年过去了,奇迹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火爆,那家网吧依旧还在,但每次聚会,谈论起当年玩游戏的日子,我们总调侃小白没去“亲戚”家走走。或许网吧老板还会让你继续免费上网呢。
有哪些自导自演的事件?
皇帝遇刺,皇后救驾有功,可皇帝却怀疑皇后才是背后的主谋,这一切只是皇后自导自演。
听起来不可置信是吧。
可这是真的,
这就是发生在宋仁宗朝的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件皇宫刺杀案,
这是一个千古悬案,此案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案件真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仅后世史学家没有摸清真相,就连当时人也晕头转向,云里雾里。
此案就是发生在庆历八年的宋仁宗“宿卫之变”。
准备好了吗?下班3分钟历史,宋朝最匪夷所思的皇宫刺杀案现在奉上。
宋仁宗画像01、皇宫刺驾庆历八年(1048年),对于宋仁宗来说,这年开了个好头。
正月,让大宋头疼不已的西夏国主李元昊死于内乱,大宋少了一个劲敌;
闰正月,贝州王则之乱也被文彦博平定了。
双喜临门,宋仁宗很高兴。
闰正月十五日,宋仁宗想张罗张罗,再过个元宵节,闰月也是月,一年过两个元宵,挺爽的不是?
然而,宋仁宗刚起了个心思,就被正宫娘娘曹皇后劝止了。
“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曹皇后为什么不同意过元宵?
或许是曹皇后怕王则余党趁机闹事吧(王则此时还没被处死);
又或许曹皇后像是有什么预感,京城会有什么乱子。
曹皇后的反常举动,为这个正月蒙上一层阴影。
果然,宋仁宗马上就挨了闷头一棍。
这年闰正月十八日,出事了。
这天,大宋皇宫内出现一个惊天刺杀案,刺杀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天子宋仁宗赵祯!
于是,宋仁宗不经意间又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成为宋朝三百多年间,唯一一个在皇宫内部被刺杀的皇帝。
关于这个案子,记载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非常简单:
“是夕,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宫帘,斫伤内人臂。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而在《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中,这个案子有了一个主角,一个巾帼英雄闪耀登场,着实风光了一把。
《清平乐》曹皇后剧照《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记载更详细:
“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结合两篇史料(长编后来补述部分和曹皇后差不多),刺驾过程是这样的:
闰正月十八日晚上,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4个人,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突然实施了这次精准刺杀。
他们先干掉了军校,抢了行刺的兵器,然后延合殿越墙而入,直奔宋仁宗寝宫内院。
他们快到大门时,才遇到了阻拦(阻拦的人不是侍卫,而是宫女和太监……)
这4人立即拔刀砍人,请注意,是砍人,不是杀人,他们只是把人给砍伤了(“伤内人臂”)。
然后,他们很从容地让这些受伤的宫女太监发出了声音。
这尖锐的声音划破夜空,惊醒卧床休息的宋仁宗。
宋仁宗一个激灵,翻身坐起,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时,他身边的曹皇后却紧紧抱住他,不让他出去。
大宋开国数十年从来都没有发生这么耸人听闻的事情,当时在场的左右的宫女和宦官都是神色惊慌。
而曹皇后却很冷静,一方面命令宫女和太监们将门锁好,同时派她人去召王守忠带兵进宫护驾。
然后宋仁宗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外面有什么动静?
旁边的宦官何承用,回答说,宫里在责罚一个犯错的小宫女,就是她发出的声音,没事。
曹皇后一听就火了,说贼人已经冲到前面的殿里杀人了,外面的情形万分紧急,你这个时候还在撒谎,你要蒙骗官家吗?
这时候宋仁宗才知道,外面有人手持兵器,到处找自己,来一场亲切友好的交流。
关键时刻,出身将门的曹皇后(曹皇后是北宋开国第一将曹彬的孙女),接管大权,镇定自若地指挥平乱。
曹皇后猜测刺驾的凶手有可能会放火,引起更大的骚乱,浑水摸鱼。
曹皇后赶紧叫人去准备水,随时做好灭火的准备。
与此同时,曹皇后继续有条不紊地指挥。
刺客毕竟人少,只要宋仁宗不自乱阵脚,就不会出大乱子。
果然,在曹皇后的指挥下,这次刺杀有惊无险的被平定了。
这时,宋仁宗最宠爱的嫔妃张美人惊慌失措地带着入内副都知杨怀敏等人第一时间跑来给宋仁宗问安(这点很重要)。
行刺的四个凶手,颜秀、郭逵、孙利三人当场被杀,死得不能再死了。
剩下那个刺客王胜趁乱逃到了皇宫北城城楼,藏了一整天,直到第二天才被搜了出来。
可追兵二话不说,立即将其乱刃分尸,砍成一块又一块。
02、疑窦丛生一般来说,刺驾大案从发生到事后侦察、追责,会有三个步骤:
第一,刺杀过程分析;
第二,事后调查,调查原因,凶手、主谋、有无余党,余党是否清理完毕。
第三,事后处理,处理有关责任人,奖励有关功臣。
这个案子之所以成为千古悬案,就在于这三个步骤都十分蹊跷。
首先,这个刺驾案整个过程就十分玄乎。
挑几个重点说说。
第一:这四个人为什么要刺杀皇帝?
宋仁宗皇位稳固,没有什么皇位争夺狗血剧,宋仁宗真嗝屁了,也找不到受益者。
整个行刺案看似没有任何作案动机,仿佛凭空出现一般。
第二:在防备森严的皇宫,四个刺客突然发难,竟然杀到了皇帝寝宫门前,皇宫守卫形同虚设。
这大宋的皇帝也太好刺杀了吧。
好吧,这个可以说四个刺客武艺高强,而且对皇宫地形熟悉,有这个作案能力。
第三:这四个绝世高手,可能眼神不太好,刀法不熟练,刀砍向的部位也有些不对。
他们砍不是人的脖子,而是手臂。
大哥,有这么玩刺杀的吗?
第四:这四个家伙,完成了一整套伤人放火的业务后,要花费多少时间?
这段时间内,宫中侍卫为什么来得这么慢?
第五,也是本案最大的疑点。
那个逃出去的王胜,是这些刺客中唯一的活口。
从他逃亡到被捕,中间里有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足够让宋仁宗以及有关人员下达了留活口的命令,除非王胜自杀,否则他必将被生擒,成为侦察此案的突破口。
可是这个唯一的活口,居然就这样被追兵直接给砍死了!
追兵们还想不想知道刺驾案的来龙去脉?还想不想调查背后的主谋?
这究竟是追兵自作主张、一时不慎杀死了活口,还是他们得到某些人的授意,进行灭口?
这些疑点非常的诡异,谁也搞不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疑点。
接下来就该进入调查阶段了。
《清平乐》宋仁宗剧照03、查还是不查?大宋皇宫居然出现了开国以来第一次刺王杀驾案,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宋仁宗赶紧召集两府宰执(即东府中书省,长官是宰相同平章事,副长官是副相参知政事,西府枢密院,长官是枢密使,副长官是枢密副使)、台谏言官,商讨研究此案。
其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背后的主谋给揪出来。
这样的惊天大案难道还能不追究个彻底吗?
答案是能!
枢密使夏竦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
“不可滋蔓,使反侧者不安!”
不行,千万别追究到底,刺激背后的凶手。
夏竦这话有意思。
首先夏竦承认还有反侧者,也就是可能还有主谋,但是夏竦觉得现在我们不应该让他们觉得不安。
我很想问夏竦,既然知道有反侧者,你不是应该把他们都抓起来吗?
怎么,你想息事宁人,放过他们,你这是怕他们?
你居然要照顾谋反者的情绪?
你怎么能保证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刺杀?
你这是要养着他们,直到官家被成功他们干掉?
换成被刺杀的是你,你会这么淡定?
夏竦这话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知所谓,这更像是随便找个借口,为真正的主谋打掩护。
《清平乐》夏竦剧照夏竦的死对头参知政事丁度一听,当场怒斥道:
“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丁度请求立即彻查,查他个水落石出。
应该来说,丁度的反应才是正常的。
刺驾案发生后,无论怎么处理,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保证皇帝陛下的生命安全!
不把主谋揪出来,此案不算完。
但夏竦依然坚持己见,两人当场就吵了起来,一个说要,坚决地查,彻底地查;一个则反复强调,不能再查了。
两人从清晨一直争论到中午,谁也说服不了谁,光比嗓门大了。
最后结果出来了,宋仁宗赞同丁度的意见,案子必须查。
同时他又考虑了夏竦的意见,案子不能扩大规模查,只能在宫中小范围内查。
最后,宋仁宗又使出和稀泥大法,派侍御史宋禧入宫审理案件。
宋仁宗将这个案子定了性,坚决不许扩大规模查,只能在宫中小范围内查。
宋禧入宫侦察此案后,非常头疼,唯一的活口都死得不能再死了,这案子没法查。
宋禧查了半天,根本查不出来谁是这桩案件的背后主谋。
宋禧只能讯问其他的值班卫士和宫内的宦官宫女,重温一遍刺杀经过,然后追究一些人的失职责任,最后就此结案。
宋仁宗马上命令宋禧起草结案报告,直接递交给自己,并严令不得泄露出去。
至此,案件进入事后处理阶段。
04、小范围内处理宋仁宗是个好人呐,这么大的惊天大案,他居然决定在小范围内处理。
他根据宋禧起草结案报告确定了事故责任人。
大宋皇宫由皇城司,入内都知司两个机构双重守护。
皇城司一般由勋贵指挥领导,入内都知司由太监指挥领导。
没说的,行刺案一发生,这两个机构的领导人就得背首锅。
很好,责任很清晰,失职导致皇帝被刺杀,不说以死谢罪,怎么着也得贬官了事。
很好处理的嘛。
此案最大的责任人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勾当皇城司、建宁军留后杨景宗;左藏库副使、通州团练使、入内副都知杨怀敏(另一个入内副都知是邓保吉,但他没当班,跟他没关系)。
其中侍卫代表杨景宗是宋仁宗养母杨太妃的堂兄弟,宋仁宗对他十分信任,宠渥有加。
他的处理结果是:贬为徐州观察使、知济州。
而太监代表杨怀敏是宫里的老太监,最早的时候,他是刘太后的心腹,宋仁宗的生活起居一直都由他负责照料。
宋仁宗和他感情很深,非常信任他。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依旧视他为心腹,地位依然很高,掌管皇宫守卫工作。
案发当晚,杨怀敏没有在宋仁宗身边,而是在张美人的宫里。
事后,他第一时间带着张美人来救驾。
他的处理结果是:降为文思使、贺州刺史。
然后就没了,杨怀敏降官不降职,继续担任入内副都知。
史书解释道,杨怀敏是枢密使夏竦的力保下,才之没有降职被贬。
然而,枢密使是外臣,根本就没有能力去保一个守卫皇宫失职的太监!
反正这个结果一出来,御史台就炸了,御史台不断上书,要求严重处理杨怀敏,这些御史甚至指出活口王胜就是杨怀敏下令灭口。
杨怀敏嫌疑很大,断不能轻易放过。
在御史台的抨击下,杨怀敏被贬到滑州。
这么大的案子,有关责任人居然就这么被轻轻放过了,事故责任人处理宣告结束。
接下来进入奖赏功臣阶段。
05、奖赏功臣宋仁宗很大度地重赏每一个救驾有功的宫女太监,唯有曹皇后被落下了。
看过官方记载的刺杀过程资料都能得出结论,最大的功臣是曹皇后。
可宋仁宗不这么看,他把曹皇后给华丽丽地忽视了,他认为最大的功臣是张美人。
无论怎么看,张美人和救驾有功四个字都不搭边。
张美人比吃瓜观众唯一多的地方就是她在最后关头给宋仁宗请安了。
可宋仁宗不管,他一直对身边的人强调道:那晚真的危险,朕差点就被歹徒给害了。
幸亏有个大功臣救了朕,这个人就是我最爱的张妹妹。
宋仁宗亲自在以宰相陈执中和枢密使夏竦为首的东西两府宰执面前,肯定张美人的功劳,对曹皇后只字不提。
“上语辅臣以宫廷之变,美人张氏有扈跸功。”
《清平乐》剧照说着说着,宋仁宗感激涕零,泪水止不住地流。
宰执们一看,皇帝陛下都哭了,此时不哭,更待何时。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个时候是飙演技的时候,
一场飙泪大戏就此上演。
但是光哭也不是个事啊,在场的宰执们都是人精,知道官家安排这场哭戏的目的,不就是想让张美人做皇后嘛,多大点事,至于拉着我们一起飙眼泪吗?
知道归知道,却没人敢主动提这茬儿。
这个时候开口,要么得罪曹皇后,要么得罪张美人。
小学生才做选择题。
在场的都是人精,哪能干这傻事。
这个时候,装傻充愣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06、故弄玄虚就在这时,枢密使夏竦主动打破僵局,说了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讲求所以尊异之礼”。
这话说得很玄,直接翻译的意思是:格外重视一个人就需要给他特别的礼仪。
看着好理解,实则大有深意,大家都听不懂吧。
不要紧,当时在场大臣们也是一片沉默,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瞎琢磨。
其实,夏竦这话是有典故的。
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帝带着一票后宫妃子在虎圈观兽搏斗。
大家伙玩得正嗨,突然一头熊突然冲出来,直奔汉元帝而去。
就在这生死危急关头,婕妤冯媛(汉朝名将冯唐曾孙女,冯奉世之女,中山王刘兴之母,汉平帝的祖母)挺身而出,挡在了汉元帝面前。
患难见真情,虽说冯媛也未必能救汉元帝,但这份情得领。
汉元帝感动得不行,对冯媛倍加敬重。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汉元帝晋封冯媛为昭仪,同时封刘兴为信都王。
夏竦就是援引这个典故,想要为张美人晋升,甚至一步登天成为皇后。
因为夏竦就是张美人的朝堂盟友。
这个时候,宰相陈执中的意见至关重要。
陈执中剧照可陈执中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夏竦的话他真没听懂。
而且,夏竦是他的死对头,他不敢随便接话。
他赶紧去咨询翰林学士张方平。
张方平这人得说说。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应天府人(今河南商丘),张方平出生于景德四年(1007年),家庭十分贫寒,书都买不起,读书只能靠借,他能成为文官,靠的是自己的超能力。
他曾经向别人借了《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本史书来读,读了十来天就还给别人。
然后他就全记住了。
这是天下奇才啊!
靠着这本事,景祐元年(1034年),张方平中茂才异等科,任校书郎、知昆山县。
后来,他又考中宋朝最难考的制科,贤良方正科,被选拔升任为著作郎,通判睦州,从此步入仕途。
你以为他只会考试,只会读书?
NO,他还通军事,李元昊起兵攻打大宋那会,大宋朝廷大多数人都叫嚣着出兵弄死这小子。
张方平却认为李元昊不容小觑。
后来张方平又献上《平戎十策》,主张屯兵河东路,轻装直进,直攻西夏本土,攻其所必救。
这方法其实还不错,但是没被大宋采纳。
张方平不仅通军事,而且在经济上也很有一手,担任过三司使,搞经济上成绩也很不错。
在外交上,他曾出使辽国,当时辽兴宗赞誉他,“有臣如此,佳哉”。
而后他还当过开封知府,政绩斐然,说张方平是一代名臣并不为过。
另外再多说一句,他和苏轼关系非常好,后来三苏入京考试,就是他给带到的开封城。苏轼将其比喻为孔融、诸葛亮那样的人物。
而张方平和陈执中有一个共同点,都看夏竦不顺眼,是夏竦的死对头。
半吊子的陈执中不懂夏竦的意思,张方平懂!
他提醒陈执中道:张美人有没有功劳还两说呢,就算有,她也比不上冯婕妤。
冯婕妤都没有因此马上晋升,张美人更不行。
如果你答应了他,就等着被言官们骂得狗血淋头吧。
陈执中终于反应过来,夏竦这是在给我挖坑啊。
陈执中思虑再三,决定当作没听懂,不去趟这趟浑水。
陈执中这个甩锅的态度,让宋仁宗非常不满。
第二年,陈执中就被罢相了。
08、宫心计案件进行到这,有人逐渐回过味来,搞了半天,原来宋仁宗是想借此案,废了曹皇后,扶张美人上位。
终于,有人决定提前进行投资,试试水。
不久谏院副长官、同知谏院王贽突然上奏,指责曹皇后才是这件刺杀案的主谋。
曹皇后在救驾的时候表现太完美了,整个过程太有条不紊了,好像未卜先知一样。
因为她就是幕后主使,一切都是她在自导自演!
这奏章一上,曹皇后由救驾大功臣变成了罪大恶极、处心积虑的阴谋家。
一旦曹皇后罪名被坐实,只有被废一条路!
更尴尬的是,曹皇后没法去解释,这事越描越黑。
因此,面对王贽的恶毒指控,曹皇后没有辩解,也没有回应。
而张美人听说后,简直乐坏了,这帮读书人就是心眼多,她高兴地说道:
“贽,我家谏官也!”
《清平乐》张贵妃剧照最耐人寻味的是宋仁宗的态度,他看到王贽奏章后,重赏王贽。
宋仁宗的这个态度无疑表明他是支持王贽的。
一时间,曹皇后风雨飘摇。
关键时刻,御史台的御史们赶紧出动,力证曹皇后清白。
谏院和御史台开始死掐。
于是,刺驾案演变成了曹张争位的宫心计,最终
这出宫心计,影响了两府宰执的任免。
四月三日,参知政事丁度被罢相(丁度罢相后,经宰相文彦博推荐,明镐接任参知政事)。
五月二十四日,枢密使夏竦被御史扳倒,贬出京(夏竦被贬后,枢密使出缺,参知政事宋庠接任枢密使;枢密副使庞籍改任参知政事)。
至此,在这件刺杀案表现最积极的两个宰执全部被贬。
但宫心计还没完呢。
宋仁宗考虑到朝堂力保曹皇后的人太多,无故废后,天下不服。
想一步到位,让张美人成为皇后,还得从长计议。
这年十月十八日,宋仁宗晋封张美人为贵妃,为这件刺杀案画了了一个句号。
09、众说纷纭回到这个刺杀案本身,可以肯定的是这四个刺客只是炮灰,背后还有主谋。
可谁才是主谋呢?
有人认为,背后主谋是王则信徒,这是王则之乱的延续。
可如果是这样,王则的信徒是怎么做到闯入皇宫,犹如入无人之境的?
而且,如果主谋王则信徒,宋仁宗和夏竦等人会选择息事宁人,遮遮掩掩吗?
还有人认为,王贽的指控属实,就是曹皇后自导自演,她就是主谋。
她是想借这次救驾之功,稳固自己的皇后之位。
如果是这样,对于曹皇后来说,只要她不犯错,宋仁宗很难无过废后。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曹皇后又不是笨蛋,怎么可能干这种授人以柄的傻事,布置刺驾,环节复杂,稍有差池,就是灭顶之灾,这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曹皇后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还有人认为宋仁宗才是主谋,他处心积虑,谋划一切,都是为了将张美人说成救驾大功臣,方便扶张美人上位。
但是,曹皇后居然鬼使神差地抢在张美人的前头将救驾之功捞到手(很有可能是曹皇后提前得知消息,来了出将计就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此,案件爆发后,宋仁宗一直不肯严查到底,因为一旦严查,迟早得露馅。
宋仁宗画像至于哪种说法才是对的,由于缺乏资料,谁也搞不清楚,说服不了谁。
任何一个案子,掺杂了政治,永远都扯不清,皇宫是政治中心点。
皇宫的水太深,真是让人把持不住。
历史就是一出戏,戏里的人,讳莫如深,想把秘密埋得深深;戏外的人,看不清真相,却把眼睛瞪得圆圆的……
有哪些没有十年以上网龄就不会知道的事情?
想用电脑吗?先来一串代码。U盘的爷爷软盘没用过电脑?不会键盘没关系先从这个开始。论学汉语拼音的重要性终于联网了,先申请个QQ吧!连不上网?先拨号下面的游戏,你玩过几个?是不是看着眼熟?也许你玩过最流行的版本!玩了这么久,还是杀杀毒吧!
联系你时就是向你借钱?
我想,既然你已经是叫她朋友了,那应该也是有你认可和值得去交往的地方。其实,随着现在社会的逐渐繁华,可能就不怎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或者说就无所谓平时联系不联系,或者说不介意问候不问候,因为终究是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我记得以前很熟悉的人,或者上学的时候很要好的同学,随着年纪的变大,或者随着相隔的甚远,都很少再相遇了,但终究还是曾经熟悉的他。如果真需要帮忙,自己能帮上的,我肯定就会帮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算了,因为她也有可能有其他的朋友。
总的来说,我觉得只要是自己心里所想要的,不管对方怎么样,我都会很乐意的接受。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也会更需要这样的朋友,因为的确很难找到朋友,现在,好像都穿插着一些利益啊什么的,让人无法判断。
最后,祝福所有的朋友,都是最终的、最好的朋友,祝福朋友们!
大家最近都看了什么好看的言情小说?
丑女逆袭文。每当看到女主由丑变美的时候,都有一种很爽的快感,一种满满的复仇感,仿佛在向那些曾经看扁“自己”的人复仇成功一样。
《丑妻不下堂》
作者:霁玥
洛水城年度大事:八王爷之子迎娶首富之女。结果:喜事成丑事、新娘成笑柄。楚易勳一手主导“新娘成双”的戏码,只为气气因救他而破相的“丑妻”──步荆红。
一次娶两个、暗地里还藏了一个,更气人的是:成亲一个月,他从未踏进她的“新房”。没关系,“弃妇”当自强!!!面对“劣质良人”她绝不能动心……怎么办?明知他花心得一塌胡涂,她竟管不住蠢动的心,为求“自保”,她得替他送一封“休书”给自己……
谁说步荆红丑得长年蒙面纱?她美,很美!扮丑只为嫁入王府、成为他的妻。为了惩罚爱耍心机的“恶妻”,他得冷落她、羞辱她,可……快失去她时,他怎会有心痛的感觉?
《麻雀要革命》
作者:郭妮
每个童话都有一个灰姑娘,在嚣张的“恶势力”下畏畏缩缩地生存——初夏的天气让这个下午有些闷热,让整个校园似乎有些昏昏欲睡。而窗外几只麻雀在枝头跳来跳去,却显得格外的自在。“麻秋秋……麻秋秋!!你把刚刚我说的那段文字读一遍……”角落里靠窗的女生急急忙忙拉回自己神游的思绪,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却一脸茫然……
《天运贵女》
作者:李尽欢
白玉糖,一个本该受尽万千宠爱的豪门四代嫡系,却因为母亲出身微贱而受尽冷眼,更因脸上生了一块血色胎记,为白家所唾弃,就连她的未婚夫,都因本家家主的一句话,而变成了自己表姐的爱人。 面对豪门的波谲云诡,冷血倾轧,她沉静观之,冷眼相对。 机缘巧合之下,白玉糖偶获一件名为聚宝盆的玉钵,竟因此意外传承了一身鬼神莫测的异能! 从此,墨色生香的古画,美轮美奂的陶瓷,精致绝伦的祖玉,稀世无双的草药,来自洪荒的上古神器……各种奇珍异宝,天地灵物纷至沓来,还有那宏伟壮丽的地下皇陵,藏于深海的古船,又有哪一样..
《肥婆皇后》
作者:宋喜
她明明记得自己是在看自身的优美照片,怎会置身在红纱罗幔中?还有想睁开的眼睛怎么觉得有点肿肿的?周围一句一句的娘娘,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这个身体。。似乎。。有点。。?
“什么?侍寝?”她夸张的大叫道,并不是皇帝让她去侍寝而夸张,实在是她这身材去侍寝的话会不会把那皇帝压死?
哦,原来是让她看戏啊,她一国之母,坐在这边,观赏着皇帝和嫔妃,既然他这么喜欢羞辱她,她只好搅得他不得安宁,……
《天医嫁到》
作者:李尽欢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护士在医院中异军突起,混黑道,炒股票,玩赌石,混的是风生水起。医界巨子,金融大亨,黑道酷哥,冷血杀手,古武世家少主纷纷拜倒在她的护士服下,且看一代天医如何用一双纤纤素手在这片繁华都市下织就一片锦绣山河!
《破颜》
作者:任逍遥
她本是神界最高贵、美丽的公主,投胎凡间却成了丑陋无比的怪婴,更在雪夜,被亲人无情丢弃于荒野。丑颜降世之日,便是天下纷争再起之时。若干年后,丑颜随师父走出灵山,只为师父口中的那句:纷争起、百姓苦;丑颜破、天下安;破颜者得天下也。
言情小说:https://cloud.189.cn/t/bUJFjeVVjQ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