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小山,描写女子吹笛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女子吹笛”的诗词有:
1.《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临顿儿》
年代: 清 作者: 吴伟业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4.《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秦楼不见吹箫女,
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
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5.《虞美人·玉箫吹遍烟花路》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玉箫吹遍烟花路,小谢经年去。
更教谁画远山眉,
又是陌头风细、恼人时。
时光不解年年好,叶上秋声早。
可怜蝴蝶易分飞,
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
1.
常居物外度清时,
牛上横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绿,
此情不与白云知.
2.
数萼初含雪,
孤清画本难.
有香终是别,
虽瘦亦胜寒.
横笛和愁听,
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
容易莫吹残.
3.
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而,
无是亦无非.
4.
笛咽离亭断客魂,
峭帆东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风涛险,
坐看江山不出门.
5.
江店酒初熟,
亭皋鹤未还.
谁家一声笛,
吹梦落空山.
6.
和风和雨点苔纹,
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
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
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
霜禽粉蝶任纷纷.
7.
茅屋千峰里,
人居图画中.
石苔鹦鹉绿,
山果杜鹃红.
弄影花筛月,
飞香幔过风.
倚栏无个事,
吹笛供山翁.
8.
数家烟树里,
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
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
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
平生未入城.
9.
偶为看山出,
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白水,
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
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
清响破空冥.
10.
弱不禁风素自怜,
黄昏细雨断疏烟.
楼头指冷谁吹笛,
塞上身单欲寄绵.
一任啼鸟翻子夜,
直须飞雪送残年.
攀枝信坠英雄泪,
残阳萧条灞水边.
11.
山房无一事,
西日送残曛.
饭去胡麻煮,
香将柏子焚.
草坡闻牧笛,
松圬响樵斤.
怪底总昏黑,
檐前一片云.
12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谈谈自己的乡村往事吧?
说起农村趣事,可是说上3天3夜都讲不完啊!
溜嗦嗦板儿我怀疑它是现在游乐园滑梯的原型!
四川人是这么叫的,随便找上一块没长草的小土坡,从上往下滑,你一次我一次,轮流来,不一会儿小土坡就溜的光堂堂的。嗦嗦板儿就成型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跑上去溜两次,不过这是有规矩的,要么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来,要么猜丁壳,不然乱套了,小孩子也是回会打架的。[捂脸][捂脸][捂脸]玩是玩开心了,付出的代价是裤子溜烂了,屁股后头两个大洞,鞋子磨光了,走路打滑容易摔跤。都是过年才买一身衣服,穿着破烂的裤子和鞋,回家免不了挨骂,挨完骂过后还是继续,哈哈哈哈!
滚铁环找来一根0.5cm粗铁丝,央求大人帮忙用手钳子弯成圆环,接头处放火🔥堆里烧,直到变成红色,快速拿出来,用铁锤把两头敲打在一起,和其它地方融为一体,一个自制铁环就做成了,再用一根细点的铁丝做滚铁环的把手,这个容易的多,三下五除二,一套游戏设备就完成了。条件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有,所以还得按规矩轮流着玩。一般1人滚1圈,中途铁环不能倒,倒了就算输,在这个游戏上,女孩子好像没男孩子有天赋,冠军都在男孩子堆里产生。
不过,玩滚铁环有场地的限制,得有宽敞平坦的大坝子,滚起来带劲儿。一般都带到学校操场上玩。
捡柴农村没有煤气,天然气,蜂窝煤要几分钱一个,为了省钱。柴是最经济的生火材料,小时候的农村山坡田坎都是光秃秃的,那时候不懂,老是心想:这山坡上咋不长草?[捂脸][捂脸][捂脸]那时候,放学后地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背起背篓打猪草,拾柴火!小孩嘛力气小,只能上山捡枯树枝,耙竹叶子。我最喜欢去竹林耙竹叶,要知道竹子上长的竹节虫烤来吃可是美味呀!对于一个月都难得吃一顿肉的我们无疑是打一顿牙祭!
抓石子儿路边捡来拇指大小均匀的小石头,两个人就可以“战斗”,将一颗石子高高抛同时,手迅速抓住地上指定的石子,还要接住下落的石子,这可是个技术活,考验的是眼疾手快,动作协调。这可是女孩儿的拿手戏,男孩参与的极少!
后来,石子升级成杏核,桃核,轻便许多!
跳皮筋买上5米多橡皮筋,两个人,一头一个套在腿上,也是分等级的,最低级是脚踝处,跳过一级再升高一级,最高能跳过头。看着个高的占优势,其实个矮的也不错,不是有说矮子更灵活吗?
跳房子这是最最省钱的游戏了,偷偷拿了老师的粉笔,在操场上横七竖八画上几个方框,标上数字,游戏就开始了!
打纸板男孩儿的专利,废书纸叠成方方正正两面一样的纸板,找块空地,用尽全力拍向对家丢在地上的纸板,如果纸板瞬间反面朝上,那么恭喜你赢了,对家的纸板是你的了,反之,对家继续拍!这可不是靠运气,也是有技巧的,有的同学口袋总是有装不下的纸板,有的同学还得向别人借来玩呢!
总结还有诸如爬树,爬上去了却不敢下不来,好不是我容易下来的时候却被树枝把裤子划烂了。用稻草做的跳绳,足有两三斤重,没见过吧?小时候衣服裤子总是这里一个洞那里一个洞,不只是因为穷,孩子调皮呀,满山遍野的疯,父母还来不及缝补又弄坏了。口袋里不是装着石子儿就是纸板和皮筋儿,回家还得捡柴,打猪草。回想起来从没觉得苦,反而是快乐无穷!
反观,现在00后10后的孩子,眼里除了游戏外,就是做不完的作业,真没看到有什么乐趣可言!要是让他们把我们小时候的游戏重玩一边会是什么样的?
以上是我童年的一些有趣的事儿,不同看法和建议烦请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我是萝卜青菜
图片:来自网络
哪些老年人不适合外出旅行?
我今年72岁,爱旅游,爱摄影。国内外许多知名景点都去过,我现在还是每年外出旅游一至二次。但是,选择自由行,不赶时间,出发前做足功课,预计好旅游时长,线路。查询好,旅游期间天气预报,飞机,列车,汽车相互联系站点。了解当地的旅游景点,美食位置,住宿情况等。一般不再选择登山,到高海拔地区去,选择,江南水乡,古镇,沿海城市,旅游。出门以休闲为主,累了就在宾馆多休息一下,随身携带常用药品。
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现在还心有余悸的诡异事情?
我碰到过,亲身经历过一次,很诡异,也很恐惧的事。那时候我住的房子是一室一厅,我把卧室铺上了泡沫垫,所以每次进卧室总要把鞋脱在外边。
因为总是要来回来去的穿鞋,所以这鞋的摆放无意之中就注意了。 我后来就总是发现鞋的位置变了,明明脱的时候是这样脱的,穿的时候就变了。比如,我脱鞋有个习惯,我会背对着卧室脱,让鞋尖冲外。因为我有个恐惧心理,就是都说鞋尖冲着床,或冲着屋里不好,所以,每次脱鞋,我基本都会记得,不随随便便脱。正因为这样,到早晨,我一看鞋尖冲里了,我就觉得不对,连续几天,我都注意了,头天晚上放的鞋的位置和第二天起床以后鞋的位置改变了。有时候不止晚上,白天我出门了,下午回来也会变。 这太让我惊奇和恐惧了。
那时候家里只有我和女儿,晚上睡着以后女儿基本是不动的,这么多年的习惯自然清楚。并且,发生了奇怪的事,我肯定要问女儿,晚上出去过吗?有没有上厕所?但是,实际上发生改变的是我的鞋,女儿的鞋我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即便这样我也留意过女儿的鞋,女儿鞋的位置有时候也改变。
当时这个事情很恐惧,我就开始注意,不管什么时候放鞋我都记住,等下次的时候看看鞋有没有改变。我就发现鞋变的时候多。也就是鞋的位置经常会改变。
那时候我就想,这可怎么办呀。心里就总是提防着这个事儿,有一天是中午睡觉的时候。因为记挂着这件事儿,就是很警醒的,睡觉也是提着心睡的,睡着了以后我清楚的记得,应该是我的神识起来了,上半身起来,然后睁开眼一看,屋里有一个小女孩我恐惧地大叫一声啊,浑身所有的毛孔都发射出来白光。然后一切就都不见了。
这一切现在都清楚的在眼前,历历在目。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过鞋乱动的情况。我就想为什么这个小女孩来到我的家里?难道是我的孩子?还是因为我离一个医院不远的原因?总之。我也不知道这个小女孩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她瞎穿我的鞋,我肯定不愿意。
其实之前还碰到过几件事,不过没有这件事恐惧。这些我后来就都放下了。我是个敏感型的人,周围有什么情况我都能敏锐的知道,我知道,如果我去看,周围还是有些东西跟着我的,但是,不想管那么多了,看到就当没看到,他们愿意待在哪就待在哪,只要别妨碍我就行了,不想关注他们了。我只想好好做个人,好好的活着。
陕西当地顺口溜有哪些?
感谢邀请!陕西是我国人文的重要发源地。最接近"源头"的地方往往会在民间孕育出很多极富当地人性格及源头特色的顺口溜,有健康的,有不健康,但都会反映一种最接地气的诉求。陕西的人,善良,淳朴,直接,这是最大的三个特点,所以顺口溜也就有了这三个特点,列举一些,我们来看看:
1.帽子歪歪带,媳妇来的快。(歪歪带帽子,一般是不循常规的人,这种人往往比老实巴交的更有女人缘,不是吗?)2.羞、羞、把脸抠,抠个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马牙罐。(带有善意的对自己人嘲笑)3.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三原的媳妇不能看。(全是地理和历史知识,牵扯了李自成,貂蝉和张思德)4.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人要实在,看开点,不要贪婪,不要狂,老老实实做人)5.扯面宽得像裤带,男女帕帕头上戴;四季一身黑穿戴,瞪眼锅盔像锅盖;羊肉泡馍大碗卖,有了辣子不吃菜;男人唱戏吼起来,女人唱戏装病态;哭丧说唱分不开,香烟不抽耳根塞;吃面涎水倒回来,皇上按着两行埋;人名都被动物代,固守本土不出外;老人都把皮影爱,手背身后走路快;家家厢房半边盖,信教只有老太太!(陕西风俗大全,陕西八大怪的前身)6.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金周至,银户县,杀人放火长安县,二球出在澄城县,土匪出在两华县。(这是古时关中各县的社会环境写照)7.出了南门往北走,路上碰见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顺手扔进河里头,溅了一身黄干土。蚂蚱身上害疥疮,老牛卧在鸡架上。蚂蚁踏的锅盖响,老鼠骑到猫脖项。他大十七娃十八,月子娃娃做庄稼。说了白话说实话,初九过了是初八。(正话反说,风趣,极具吐槽味道)8.咱俩好,咱俩好,咱俩上街买手表 你掏钱,我戴表。你么的媳子我给你找; 一找一个阿庆嫂; 一个蔫老汉,天天吃饭要关门,有一天 没关门,来了一群鬼子兵吃了他的饭 砸了他的锅,把他吓得钻猪窝,猪放屁;他闻屁,猪拉胡胡他唱戏;(反映当时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9.打竹板,上了天 把你馍馍给上点 你不给,我不走 我就你忙上耍死狗 一耍耍到晌午端 你妈给我端了一碗臊子面 臊子面,吃的香 你爸给我发了一把机关枪 机关枪,打的远,一直打到北台湾 北台湾,有美国,把美国打的么腿腿,北台湾,有日本,把日本打的满山滚。(备战备荒时期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