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坑爹集锦,作为S8世界赛IGvsG2半决赛的评论嘉宾?
作为小米的忠实粉丝,我看到她重新回归解说比赛心中还是非常开心的。我是从接触英雄联盟开始就特别喜欢米姐的《每日撸报》《米时米刻》《坑爹宝典》,正是她、东哥D娘陪伴我走过了青涩的大学时光,让我变成召唤师峡谷的召唤师。我还记得她视频的开头“卡尔萨斯裸死街头究竟是何人所为,阿里斯塔半夜惨叫背后隐藏着什么......想想就热泪盈眶。
其实很多不认识米姐,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吧!
米姐可以说是最无节操,但是又是最接地气的女解说了。米姐是特别没有身段的解说,一点不矫情做作。解说的时候各种神来之笔,数不胜数,最开始看速成宝典,那叫一个绝,信手拈来,每每搭词的男解说都很无语乃至只能沉默或者好吧好吧应付。以前看小米解说都笑的肚子不行,现在随时跟上米姐节奏,秒懂。米姐,还我节操。
去年米姐在微博上“第一次秀恩爱”,上两个人不仅手持“结婚证”而且还身穿情侣衣服秀“恩爱”,实在是一大波狗粮让人猝不及防!现在米姐仍然坚持制作《米时米刻》可以说是LPL最勤劳的电竞人了。
此次米姐将作为评论嘉宾做客评论席,这真是一波回忆杀。其实我还是希望看见米姐、东哥和D娘的组合。现在的东哥已经转型成王者荣耀的节目主持人,而D娘还在解说的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真心希望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被命运眷顾!
英雄联盟有哪些主播值得看?
大司马 pdd uzi
英雄联盟解说员到底有多挣钱?
4年电竞从业人员,虽然很多人觉得解说赚钱,但其实真的一般...
简单的来说一些解说的工作,首先这是一份正经的工作,并不是随意的一个主播口才好就会被腾讯邀请去当解说,平常大家在直播中看到的大部分解说都是经纪公司统一管理,目前LPL的大部分解说都是签约的香蕉计划,DOTA2的大部分解说都是签约的MarsTV或者Imbatv,既然是正式的公司员工,那么他们就与普通人一样上班领工资,根据目前的行业价格来看他们的基础工资并不算高大概在5-10k左右(这些公司都在上海,并不算高薪资)。
除了基础工资之外再就是他们的常规业务收入,(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常规业务收入,国内解说资源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多,特别是专业解说,而国内有着大量的第三方线下赛及各种商业活动会通过经纪公司邀请这些解说前往,因为并非是本公司的业务,所以会单独支付部分费用给这些解说,解说赛事的话看赛事级别和解说的咖位几千元不等,但不会太高),而常规业务收入大多是离开上海外地出差(这就限制能够参加的数量),虽然酒店食宿会包一部分但是作为解说,部分的服装还有一些日用品和化妆品都会随身携带,这部分的花费也非常的多,特别是女解说。大概一个解说每个月能够有3-5次这样的活动就非常多了,毕竟自己公司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
最后就是个人效益,这部分个人效益其实很难统计,同样是LPL的解说也分好好几个层次,娃娃米勒肯定和昊凯不是一个咖位,他们的个人收益包括直播平台,包括粉丝收益,包括个人活动等。比较具体的像是LPL的解说如果给第三方活动方或者赞助方发微博的话是单独报价的,这个报价远远低于行业大V(某游戏行业大V50万粉丝一条微博的报价大概在3W左右)而且作为官方解说他们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赛事解说上,在个人效益上能够付出的时间有限,因此这部分的收益也并不算高。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能够解说LPL或者大型Major赛事的专业级解说,虽然解说表面上光鲜亮丽,但是与娱乐圈相同也是吃碗青春饭,他们的薪资水平大都也只是一般公司中层领导的水平,而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常人很难企及的。其实每年各大经济公司都会公开招聘解说,能够真正走到荧幕前的凤毛麟角,所以真的不需要羡慕解说赚钱,还有大批解说都没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战争中为什么很少仿制敌对方设计很优秀的武器?
谢邀,借鉴很多,但直接仿制很少
战争期间参考借鉴敌方先进设计理念的不少,例如从芬兰的索米冲锋枪,到苏毛的波波莎;再譬如德军的豹式坦克也借鉴了很多苏毛T34坦克设计元素,但是直接进行仿制借鉴的极少。
首先要说明的是,能够对缴获装备进行逆向仿制的本身就拥有跟对方相近工业实力和科研水平才行。写轮眼、瞪一眼就怀孕大法不是谁都可以掌握的。1958年温州空战,我们捡到一枚完好未爆的响尾蛇空空导弹,但是根本看不懂,最后还是乖乖的交给苏联专家,苏联专家破解奥秘后研究出自己的K-13导弹后,我们再引进成为霹雳-2导弹。霹雳-2空空导弹
所以能够实现对捡到装备进行仿制的国家,有自己一套工业体系和工业标准,有自己的武器装备研发哲学,有自己的装备体系。这些国家不仅有自己的小自尊,也涉及体系兼容、后勤维护保养配套问题。题主问题里面不说别的,德国当时工业度量衡是公制毫米、厘米、公斤、升等。而英国工业标准是英寸、英尺、磅、加仑。英国如果仿制虎式坦克的话究竟用哪个标准?这可是涉及到整个工业标准配套的问题。1943年6月英国乔治六世国王查看虎式坦克想要仿制生产MG42,不仅要解决工业体系和标准问题,还涉及部队战术运用和后勤保障问题,步兵班弹药消耗要增加不少。
另外还有不同国家有自己国情因素,比如二战德国豹式坦克借鉴了T-34坦克的宽大履带和倾斜装甲设计,火炮和悬挂系统德国工业更加牛逼有更好,而T-34坦克最大优点V-2柴油发动机德国想学也没法用。因为V-2柴油发动机是铝合金铸造,还使用了大量稀有金属,德国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铝材和稀有金属空军都不够用,柴油又要优先供应潜艇部队。豹式坦克只能采用德国传统的直列汽油发动机,车体高度和重量要高很多
除此之外,想要完全破解需要时间成本,而且弄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战争情况下没那么多时间。比如英国通过获得虎式坦克可以了解参数和结构,但是人家炮钢和装甲钢成分是什么样?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们被越军狙击手使用SVD狙击步枪折腾的不轻,就紧急对SVD步枪进行测绘,生产79式狙击步枪。但是精度远逊于SVD,一方面苏联给越南的SVD步枪都是早期型号,磨损较严重,反向测绘误差导致精度更差。另一方面我们没有专用高精度狙击子弹,使用重机枪弹代替,而且理解错了瞄准镜的使用方式,弄成快速拆卸型瞄准镜。
最后不要低估战争的残酷性,二战时大部分国家都在卯足劲拼命生产装备,拼数量是硬道理,装备差点总比没有好。很多已经明显落后的武器装备都还在生产,原因就是不想让生产线停下来。像三号坦克硬是造到1944年,T-34/85坦克推出后,T-34/76还是造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生产线调整,工人重新熟悉生产工艺的几周时间前线都难以接受,更别说整个工业标准的大幅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