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颜良文丑,文丑是哪年出生的?
文丑(?~200年),男,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
能成为袁绍大将,可见文丑当时已经有一定的名声。文丑死时,袁绍约50岁了。据此推断文丑约出生于公元150年-公元170年。
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明·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此段历史描写关羽斩文丑的故事,并广泛流传于后世。[3]200年,战败阵亡。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将此段历史改编为关羽斩文丑。
宋宪魏续张辽徐晃曹营四将被虐得有多惨?
三国演义中,说起颜良文丑,大将都会会心一笑,认为这两人也是和潘凤、邢道荣一般的人物,表面上被吹得很厉害,实际上却抗不过几招,被关羽轻松秒杀。然而,真实情况真的如大家所想的一样吗?事实上,颜良文丑是非常厉害的,曹操手下这四员猛将,都被他们给虐惨了!只不过他们运气不好,成为了关羽的垫脚石。
颜良文丑
大家之所以不看好颜良文丑,其实主要还是他们面对关羽实在是败得太惨了。颜良被关羽给一回合刺于马下,而文丑则扛了关羽三回合,心有怯意,想要拨马回走,把后背露给关羽了。结果赤兔马快,追上了他,他被关羽从后面一刀解决。说到颜良文丑的死,其实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在其中,或者说是意外。按照较早版本的三国演义说法(嘉靖版),关羽之所以能冲到颜良的麾盖之下,一回合刺死颜良,而颜良及手下都不做防备,主要还是因为刘备。
嘉靖版三国演义: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在较早版本的演义中,其实是给出了颜良面对关羽不做防备的理由的,但是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中,改编者有意把这段话给删除了,制造话题悬念。所以说,并不能因为颜良被关羽一回合斩杀就否定颜良的实力。同样,也不能因此否定文丑,毕竟他们都是袁绍手下名将!
那么颜良文丑究竟有多厉害呢?我们来看曹营将领面对他们的表现!
颜良
袁绍率军攻打曹操,让颜良领军十万做先锋的。而在白马之战中,曹操先是让猛将宋宪出阵迎战,这宋宪原本是吕布手下猛将,也是个颇有实力之人。然而他和颜良交手仅仅三个回合,就被颜良给斩于马下了。见宋宪这么快就落败,他的同伴魏续立马请战,结果他和颜良交手仅一回合,又被斩于马下了。这一下曹操有点愤怒了,连失两员猛将,对军心打击不小,于是他又命徐晃上场。
徐晃的战力在此时的曹营也是不低。曾和许褚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结果这次面对颜良,才打了二十回合,他就被击败了。徐晃这一败,直接惊呆了众将,大家都知道徐晃的武力水平,心里都会各自评估,徐晃都败得这么惨,那么换了其他人上去,岂不是也将落败?
演义原文: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
徐晃这一败,曹营诸将就没有再敢出战的人了,曹操对手下武将的实力也有个大致估算,见徐晃落败,料想其他人出战也不一定能胜,只能暂时撤军,另做他谋。最终,在程昱的建议下,曹操启用关羽,成功地帮他找回了场子。
文丑
颜良被斩之后,袁绍又命文丑率军前来征讨。曹操使用计谋,故意让手下士兵丢弃粮食盔甲,引得文丑军士抢夺,大失军纪。而曹操则趁机命手下军将一起出击,文丑军原本正在抢夺战利品,见曹军突然杀出,顿时大乱,连文丑都无法有效节制他们。
演义原文: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
见曹操想要擒拿文丑,张辽和徐晃立刻飞马而出,围攻文丑。结果文丑临危不惧,一点都不慌乱,先是搭弓射箭,将张辽射下战马,击落一名对手后,又转身回来对战徐晃。原本想要一雪前耻的徐晃,见文丑后军兵马齐到,顿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拨马后撤,被文丑一路追杀,丢尽了颜面。
不知道此时曹操的心里有何想法,反正换成正常思维,应该是看透了徐晃,以后不会怎么重用了。幸好关羽眼见事实不对,及时赶来,将文丑诛杀。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到,除了武力的差距,在战场的勇气方面,徐晃和关羽也有天壤之别。
总结
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有多厉害呢?从曹营的这四员猛将可以看出,他们是被虐惨了,其中宋宪被颜良三回合斩杀,魏续被一回合刺死,徐晃被二十回合击败。而面对文丑,张辽被射得跌落马下,暂时丧失战斗力,徐晃交手不久后,被吓得直接逃跑,丢尽了颜面。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谁知道颜良文丑的故事的?
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交战,先锋颜良三合杀宋宪、一合杀魏续、二十合败徐晃,但因当时投靠了袁绍的刘备的嘱咐无意和关羽拼斗却被关羽袭杀,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诱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伤张辽,击败徐晃,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如果曹操没有关羽?
答,
《三国演义》中,如果没有关羽,能战胜颜良,文丑,“兵在于谋,而不是勇”,一个人的“勇”就是匹夫之勇。
曾经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还不是让刘邦给四面楚歌围起来了,导致兵败如山倒,在乌江边自刎了。
文丑是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磐河一战,文丑连败数将,差点擒获公孙瓒,与赵云大战未分胜负,文丑与颜良为先锋,击破公孙瓒,平定河北。
公元200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挑战,曹操是以辎重为诱饵,导致文丑的队伍乱了阵脚,遂被操击破而死。
从古至今,饵兵勿食。这是一个作为将领的必须要遵守规则。文丑的死,其实我觉得很冤枉,一个“勇冠三军”的人,就像在野外被人钓鱼🎣,贪图一点小便宜,“饵料”,导致了兵败如山倒。
而《三国演义》根据以上的情节,进行了演义,
曹,袁交兵,先锋颜良攻白马被斩,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颜良200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
袁绍、曹操在官渡交战。开战前,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坚持让颜良一个人帅军,进攻白马的曹将刘延。
而此时,曹操根据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
曹操引兵突然出现在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的人才发现,为此,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
曹操派将军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冲在了前面。曹操又亲率徐晃等人的部队紧随其后。经过一番交战,
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在张辽军队的掩护下,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斩杀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而归。
从始自终,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最终,袁军大败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通过以上可以说,没有曹操的谋士,出的主意,关羽想斩颜良,文丑也不是那么容易。
张绣可以和颜良文丑并列?
张绣是被评书吹出来的!
评书中,张绣被嘉封为“北地枪王”,威风吧?我终于明白了,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姜维等超级名家枪手都没敢自称枪王,原来被张绣冠名了!
我们按照评书的大致内容介绍一下吧。张绣是童渊的开山大弟子,手使一杆虎头湛金枪。童渊是东汉末年武术名家,有两大弟子:除张绣外,还有二弟子张任,就是那个西川大都督,用计射死庞统,曾单挑张飞。童渊的大招“百鸟朝凰枪”威震天下,他将此枪法传给了张绣、张任。不过,童渊后来又收了关门小弟子赵云,然后。
宛城之战,张绣大显神威,竟然将典韦直接挑死了,死了,了!
好吧,我知道大家肯定怒了,不光大家怒了,赵云都怒了,赵云在演义中的瑞雪梨花枪没能获封枪王,一定要在这里找回来!赵云骨骼清奇、天资聪颖,得恩师童渊指点后,武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并自创了“七探蛇盘枪”。后来赵云与张绣单挑三百回合,破了他的“百鸟朝凤枪”,最终将张绣挑死;于是,一代“北地枪王”谢幕,赵云正式上位枪王。
张绣,在《三国志》中没有过人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更是一个龙套角色;所以,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张绣绝对是妥妥的一个中年油腻大叔,还是个头戴绿叶的大叔。
不过,按照评书中张绣的武艺,绝对可以和颜良、文丑相提并论!
颜良,20合杀败徐晃,曹营诸将不敢上前;文丑,单枪匹马战退张辽、徐晃。
所以,以张绣的“百鸟朝凤枪”枪挑典韦之能,是可以和颜良、文丑相媲并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神枪张绣与文颜”现在回头来说这句顺口溜。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这个顺口溜,太没顺准了!但是,太多太多的人,甚至包括很多问答达人,都将这个顺口溜作为依据来评判武将的武力值和排名,实在让人无语;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有读过原著、读过一两遍但未深读、不知道前后对比贯穿思考、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随便举几个例子,足以将这个顺口溜反驳的体无完肤:
1.三典韦:典韦与许褚大战一天一夜平手,他俩绝对就是一个水平,凭什么典韦第三,许褚第七?人家张飞单挑吕布100+,许褚20回合后典韦就上去夹攻了,张飞绝对强于许褚,凭什么张飞第六、和许褚相同的典韦却第三?
2.四关:关羽30合战不倒纪灵,张飞不10合刺死纪灵;凭什么关羽第四、张飞第六?再就是,请找出关羽强过马超的证据来?
3. 孙太两夏侯:两夏侯不就是为了方便叙说、省字省空间?他俩的无语真的在二张之上?真的在庞德之上?
4. 甘周魏:更是胡扯!周泰充其量一个保镖,后来刘备报仇时,周泰被张苞吓退,他哪里强过魏延?
5. 文颜:呵呵了!颜良文丑排在这里?那颜良20合速败怎么解释?徐晃第15,颜良第22?文丑独自战退张辽、徐晃,又怎么说?
总之一句话,为了押韵,什么都能干出来!为了押韵,可不可以这样排:
三国英雄数王朗,蔡中蔡和老蔡阳。潘凤俞涉夏侯杰,更有西凉八健将!
大乔小乔孙尚香,后期还看小文鸯。二十四位名将中,打尾蜀汉五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