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刷牙用什么工具,古代的牙刷是怎么做的?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像现代那样使用现成的牙刷,而是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清洁牙齿。根据历史记载,古代的牙刷通常由天然材料制成。
一种常见的古代牙刷是用动物的骨头或竹子制作的。人们会将骨头或竹子削成细长的形状,然后在一端切割成刷毛状。刷毛可以是动物的毛发,如猪鬃、马尾等,也可以是植物纤维,如竹丝、棕榈纤维等。这些刷毛会被固定在骨头或竹子上,形成一个简易的牙刷。
另外,还有一种古代牙刷是用盐、木炭等天然物质制成的。人们会将盐或木炭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手指蘸取粉末,轻轻擦拭牙齿表面,起到清洁作用。
当然,这些古代的牙刷与现代的牙刷相比,制作和使用方法都相对简单粗糙。现代的牙刷经过科技的发展,材质更加舒适,刷毛更加柔软,能更有效地清洁牙齿。希望这个回答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古代牙刷叫什么?
古代牙刷叫“杨枝”,它是将杨柳枝的头砸成刷状物,用作牙刷刷牙。
在开口说话时都有口臭的毛病,于是释迦牟尼给他们另外教授了卫生课,同时剖析了不清洁牙齿的不利点,包括:视力会减弱、嘴会臭、食道会受到污染、会有痰、食之无味。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洁癖的人?
唐代的山水诗人派王维
人称“诗佛”,他的诗空灵净澈,生活中也是如此。
王维容不得家里有一丝灰尘,为此特意准备了十几把扫帚扫地。
王维官做得很大,估计房子面积也不小,为了满足日常清洁需求,家里还特意养了两名奴仆专职扎扫帚。
他应该听过六祖惠能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看来还是修行不够。
王维年轻是妥妥的小鲜肉,和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暧昧了一段时间,王维娶妻后两人就断了关系。
即便王维中年丧妻后,玉真公主再也没找过他,而王维也一直独居了二十多年,至死不再续弦。
值得一提的是,与王维同年出生,又差不多同年死的李白,终身不与王维来往,估计豪迈的李白,看不上这样矫情的王维。
“王维居辋川,地不容微尘,日有十数帚扫治。专使两僮缚帚,有时不给。” 南朝人王思微,才学不显,洁癖的名声却很久远。
当时没有一次性手套,仆人服侍他更衣,必须用白纸裹上手指才行,这时距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不过300多年,能这样糟践纸张,没准儿他家是开矿的。
一条野狗冲他家门柱撒了泡尿,王思微赶紧让人冲洗,洗完还是觉得恶心,又让人用刀刮,刮完心里还是不爽,干脆重新换了一根。 “王思微好洁,左右提衣,必用白纸裹手指。
宅中有犬汙屋栋,思微令门生洗之,意犹未已,更令刮削;复言未足,遂令易柱。” 和王思微同时代的宗炳,既是山水画的大家,又是一位干净到没朋友的变态狂。
宗炳是河南南阳人,生性淡泊不喜名利,屡次拒绝朝廷应召,最大的爱好是游山玩水。 历览名山大川长达30多年,并留下了一部专著《画山水序》。
宗炳家里来了客人,还没等人家告辞,他就迫不及待地擦拭客人坐过的椅子,一遍又一遍,估计客人看到后脸都绿了。 不难理解他为何要远游,这样干净到没朋友的人,不出门难不成要在家闷死? “宗炳之性洁,宾客造之者,去未出户,辄令拭席洗床。”
还是在南朝,遂安县令刘澄因为洁癖,最后丢了饭碗。 遂安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新安江截流,原古城被淹没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
普通百姓如何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明眸皓齿]出自曹植《洛神赋》,说明至少在三国时代,古人就非常重视牙齿的清洁问题,并且发明了不少方法增强清洁效果。
这方面国内外史料太多,我挑选一些有趣的、典型的事件,尽量按照年代顺序来阐述。
一、漱口液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就有用盐水漱口的记载,而且成为一种清洁口腔的习惯。除了盐水之外,常用的漱口液还有浓茶、酒、醋、明矾水等。后来,出现了用中药熬汤漱口,包括苦参、蒲公英、野菊花等,对某些牙病有一定效果。
目前市场上就有含盐牙膏,氯化钠具有消炎和杀菌的功效。用茶漱口,看似只是为了清新口气和清除食物残渣,其实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氟化物,能强化牙釉质;茶多酚可以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繁殖,降低酸性代谢物产生,从而减轻对牙釉质的腐蚀。现在的含氟牙膏,就是为了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蛀牙。虽然古人不知道氟为何物,但非常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古罗马人还用尿来漱口,对,就是人类和动物的尿液,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然而,只靠漱口来清洁牙齿是远远不够的,牙菌斑虽然质地松软,但粘性较强,很难通过漱口去除。
二、牙刷最方便的洁齿工具就是手指,就是拿手指抠啊抠啊,不过古人讲究生活情调,称其为[揩齿],但终究是效果不佳。
牙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国,他们所用的原料是植物的嫩枝或根部,截成铅笔大小的小段,再将一端用牙嚼软嚼烂,变成刷子的形状,用来擦抹牙齿;而把另一端弄尖作为牙签使用。到了公元前1600年,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是这种纯木质刷子,很容易损伤牙龈。
时间到了秦朝,这时候就有点现代牙刷的雏形了,分成两部分:手柄和毛刷。形状特别像烟斗,在盛放烟草的部位塞入动物毛发。由于手柄的材料用的是青铜,只限于贵族使用。
到了唐朝,手柄的材料变成了动物的骨头,方便易得,而且做成了各种各样的样式,适合不同的人群,因此牙刷开始在民间普及。在手柄的头部,钻出多个小孔,塞入动物毛发,提高了刷牙的舒适度。
牙刷在宋朝好像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手柄的来源更加丰富,包括竹子、木头等。南宋的街头甚至出现了牙刷的专卖店,而且有各自的品牌。
世界公认的第一把牙刷是中国人在15世纪的明朝发明的,猪鬃做的刷毛,竹子做的手柄,神似现代的牙刷,后经商人传入欧洲。
三、牙膏一般认为牙膏是埃及人发明的,牙粉是牙膏的前身,早在公元前5000年,有这样一份古埃及的牙粉配方,包含牛蹄粉灰、没药(一种树脂)、烧焦的蛋壳粉、浮石粉等;古罗马和古希腊的配方中包含碎骨头和碎牡蛎壳,有时候还加入木炭和树皮。看到这里我就想,他们是想测试口腔的耐磨性能吗?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牙粉就更人性化,一般用盐作为弱摩擦剂,再加入香料和抗菌成分,比如薄荷和人参。
宋朝牙刷的普及促进了牙膏的发展,北宋科学家沈括就用苦参配制过牙粉;北宋洪刍所著的《香谱》为现存最早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记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原料都是各种天然药物;南宋医生严用和所著的《严氏济生方》记载的牙膏,主要原料是皂角浓缩汁。
此外,清洁牙齿的方法还包括牙签和口香糖,你知道牙签最早的原型是什么样吗?世界上最早的口香糖出现在哪里?欢迎留言讨论。
古代是怎么刷牙的?
古代用特殊的木料刷牙。古人觉得嘴巴臭了,或者有东西塞牙,他们会把一种特殊树木的枝丫折断,往嘴里塞,咀嚼,然后漱口,让口气保持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