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2012,飞信是哪一年推出来的?
2007年5月建立飞信。2009年11月4日,飞信“安全加强版”会议上宣布,两个月后,飞信将可以在网间实现互联互通,届时,非移动用户也可以申请飞信业务。2008版是第一个版本的飞信,所以是2008推向市场的
谁知道中国移动的飞信是什么意思啊?
您好,飞信是一个聊天工具,可以保障实时接收消息。如您未登录飞信客户端,好友给您发消息,您会通过短信接收到。您开通飞信业务免收月功能费,使用时分三种情况收取:
1、您通过电脑登录飞信客户端给飞信好友发送飞信消息,不收取手机上的费用,但若您给非飞信好友发飞信短信的话,将收取正常的短信费;
2、您通过手机登录飞信客户端给飞信好友发送消息,收取手机上网流量费,但若您给非飞信好友发飞信短信的话,除了收取手机上网流量费外,还会收取正常短信费。
3、您通过短信形式使用飞信业务,将按正常短信业务收取费用。感谢您对中国移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微信和飞信的区别是什么啊?
1、发行时间不同
微信发行时间为 2011年1月21日。
飞信发行时间为2007年5月。
2、所属公司不同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综合通信服务,是融合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三种不同形态的客户通信需求,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
3、运营模式不同
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飞信可以免费从PC给手机发短信,不受任何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与好友开始语聊,并享受超低语聊资费。
并且聊天流量免费等政策?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初期的时候对标的是腾讯的QQ,但是最终没有发展起来,这个也不完全是中国移动短视,做为国企,中国移动也没有什么办法。
飞信出现在2007年5月。飞信是2G时代,中国移动推出的一款综合通信服务,但是本质上来说,其实它就是一款即时通信软件。
当时还没有腾讯的微信,它的最大的对手是移动QQ。
中国移动用户注册飞信,用户互打电话免费、发送信息免费,仅仅收取流量费用,也吸引了一批用户。
后期电信和联通的用户也可以注册飞信,但是如果对方不在线,需要使用短信来传输信息,短信费用是收费的。
就网上说的什么飞信的收费的,其实这个是一个误解。当时飞信本身不收费,但是飞信会员收费,每个月5元,那个时候QQ会员也不是免费的。
飞信最终的失败,其实还是非常可惜的。中国移动的飞信,是当时的通信运营商的一种尝试,但是最终还是被微信打败了,这里的问题其实挺多的。
一方面是中国的运营商之间互为对手,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也有一些互相拆台。
另外一方面,中国移动做为国企,还是束手束脚的,没有互联网企业可以那么放开,"国有资产流失"是当时飞信无法壮大的主要原因,中国移动当时的压力是巨大的。
毕竟在那个时代,中国移动的主要的营业收入是来自于语音和短信业务,而且相对来看,短信业务的产出和投入的比值还是更大的,短信业务更赚钱一些,这也使得中国移动始终无法将飞信列入到主要的推广业务之中。
运营商内部的流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琐的,要增加点儿什么功能,层层审批,技术部门自主权也没有那么高,这也是飞信失败的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飞信的失败其实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就当年的中国移动而言,国企的身份就决定了无法使用飞信来替代短信,国企受制的地方还是太多了,这个通信业的尝试失败还是非常可惜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中国移动和飞信业务是什么?
1、免费短信:通过飞信向好友发送信息完全免费,好友如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自动转发到对方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丢失。
2、多人通话:飞信不受任何限制,随时随地与好友语聊。
3、多终端登录:飞信全面支持手机和电脑的多终端登录以及应用时的任意切换,保证用户的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
4、安全沟通:只有被用户授权为好友时,对方才可与自己通话和发短信,不用手机号码只留飞信号码,安全方便。但飞信可以和手机一样,向移动手机发送短信,只需向对方手机发出好友邀请,即使对方并非添加也可发送短信。
5、三网沟通:联通和电信用户也可以注册和使用飞信,三网互通。
6、飞信电话:2014年,新版中国移动飞信火热上线,正式更名为2014和沟通版。该版本基于全新架构开发,不仅具有时下流行的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还为用户提供了飞信电话等众多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