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ode病毒,你是因为什么开始用macbook的?
换MacBook Pro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但这是我这一年多做过最正确的一次决定。
我的第一台MacBook,高冷包装封面
那是我大三寒假,只身一人拉着两个行李箱来上海实习,住青旅。然而打开我当时的电脑联想小新Air 13 2016款,发现电脑黑屏打不开了,怎么拍打敲击都不管用,只好找周边的联想售后维修。刚来到上海第一件事竟然是修电脑。。。
维修检查的结果竟然是进水了!是我之前用湿纸巾擦键盘进的水!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湿纸巾擦键盘!
所以还没开始实习,就开始思考换电脑的事情。当时想着稍微好一点,尤其是做工要好,耐操耐摔,适合经常挤在包里。但同时也要高颜值,现代时尚简约风。因此排除ThinkPad,当时还去苏宁易购实际体验,印象深刻的是华为的Matebook,惠普的Envy 360,LG gram,但是感觉好像多花几千块钱也没好到哪去?和5000块钱的联想小新Air比真的能耐用多少吗?并没有!
而且另一个关键是win对我来讲已经玩透了,能折腾的我都折腾了,换系统,美化桌面,换一台win本就是要质量好,品质精良。
而Mac对我来讲却完全是全新的体验,完全没有长期使用体验过的系统,之前经常去逛苹果店,苹果对我有着神秘而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这次换电脑,是我最有机会能够拥有一台苹果设备的机会。
所以,我狠下心买了MacBook Pro 13.3寸乞丐版。
还买了Apple care。
在上海浦东Apple store买了,又退了在京东上买
我认为笔记本电脑可以粗略划分为三种,一种叫MacBook,一种叫ThinkPad,一种叫其他。
我从win笔电转战MacBook Pro,当初也是狠下心多花几千块钱买的。
经过这一年多的使用,我充分见识到苹果的魅力,到现在还对其工业设计和人性化的细节惊叹称赞。用电脑累了,就会停下来细细欣赏MacBook百看不厌的设计和质感。
表面:细腻如婴儿皮肤般的磨砂处理A面:充满高逼格高级感的曲面设计B面:深邃优雅的息屏美学+深灰色的印有MacBook Pro标志的装饰条,C面:清脆悦耳的蝶式键盘+超大面积而震动反馈逼真的顶级触摸板,再配上两边细密精致的扬声器开孔D面:极致简洁,全无孔全无缝的一整块铝合金盖板,最能彰显MacBook的灵魂!两侧:居中对齐的极简接口,简洁得你不得不边骂苹果边欣赏真TM好看转轴处:单手开合的完美阻尼+精密无缝的转轴+背后绝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的美到窒息的出风口这,就是MacBook Pro,这就是苹果对设计和细节的偏执!
A面冰冷的外表下,有着亲肤的细腻和虚化的倒影
AD面极简现代主义设计
细节侧写
精致的出风口
干脆利落的一刀
而电脑归根结底是要用的,硬件再出色,如果是个玩腻了的win本,就是个整了容的屌丝。
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苹果的软件系统及软硬件结合的优雅人性化的体验,就是Mac的灵魂!
不用关机,合盖即走的轻体验自动调节屏幕和键盘背光亮度的智能化妥妥8个小时的无负担续航关机后开盖,自动开机亮屏的人性化高分辨率、高色域、高亮度的细腻屏幕显示浅色&深色模式的一个系统两种style不需要关闭广告、清理垃圾、安全卫士的纯粹干净最小化、最大化以及很多细节操作的惊艳动画三指、四指甚至五指的高效触摸板手势上有菜单栏、下有程序坞的超高实用性预览、聚焦搜索、隔空投送的高效率操作Safari、Keynote、iMovie自带软件的非凡体验iCloud无缝连接的苹果生态这,就是就是MacBook Pro,这就是苹果对电脑高效率和人性化的完美融合!
苹果,对产品永远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做出来的产品总是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正如库克接受采访所讲的苹果理念:不是要做出比对手更好的产品,而是要做最好,做出对用户来讲最好的产品。
所以我们看到苹果电脑集坚固可靠的硬件品质和简约优雅的软硬件设计于一身,我们看到从任何一个角度、从里到外都遵循设计美学的ID和结构设计,我们看到Mac系统完美兼顾了生产力、高效率属性和人性化、优雅的UI设计。这样的用心和匠心,造就了一流而顶级的用户体验。使用至今,我都对MacBook赞不绝口,百看不厌,屡用都爽。这种心理的满足感也带给了更多的价值,值!
所以,虽然用Mac的这一年多时间来生活过的并不好运,也做了很多不够理性不够明智的行动和决定,挫败、任性、傻缺、错失良机,但当初狠下心多花几千块钱买了MacBook Pro,依然是我认为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所以,当我周边有人要换电脑,我会极力推荐MacBook,二手也好,低配版也好,都值得你去尝试,因为,它带给你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win本!
何不换一种体验,开启全新的开始!
苹果笔记本凭什么卖那么贵?
几乎每一家苹果笔记本体验店都很火爆,漂亮的外观,舒适的客户体验,良好的服务态度,都是吸引眼球的要素。
虽说苹果笔记本真的贵、贵、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即使在美国,1000美元也是很多人在购机时的一条心理底线。但其实苹果笔记本的价格和其他品牌的超极本价格与苹果的笔记本不相上下。
而且苹果笔记本拥有精美的外观设计,Unibody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提升,更让整部机器无比结实。
而且苹果笔记本拥有人机体验极佳的触摸板,虽说现在几乎大部分PC厂商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添加了多点触控的功能,但使用起来,完全是天差低别。
另外,苹果笔记本配备了世界上最好的操作系统之一——MACOS操作系统。很多人都在win系统下体验过文本工作因为断电或误操作丢失的情况,但在苹果的操作系统以及Resume+Version的功能下,很少有工作文本丢失的情况。
最后的最后,苹果笔记本拥有Genius Bar的售后服务。个人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几年,主要体验过Sony,HP和Apple的售后,相比之下,Apple明显要更人性化。而Macbook无论是什么版本,都可以在全世界的Apple Store进行保修。这是很多PC厂商无法做到的。
Pro非常好用的软件有哪些?
人人都会用到的十款Mac必备软件分享,新人必备,献给大家(完全版)
威锋大神干货,转过来吧!
1. 全能解压
使用Mac以后感觉Mac自带的归档实用工具其实还算不错:能够打开的格式很多,并且打开速度较快,解压稳定性强。可是,在很多复杂的应用场景下,找一个文章文档,需要把很多文件一起解压,时间浪费的不多,但极容易让人感到厌烦。之后推荐的the Unarchiver,在我感觉和归档类似,不能算特别出彩,直到看到全能解压。软件本身是App Store的一款免费软件,但是软件的功能确实要比很多付费软件还要强大。在单纯的解压方面,软件和the Unarchiver一样,都可以无乱码的快速解压;在扩展功能上,软件更胜一筹:能够在不解压的情况下,对包内文件进行预览,打开,部分解压缩和选择解压路径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中来说,全能解压相较于其他两款软件,确实是要实用的太多了,这也是我第一个把它放上来的主要缘故。
2. 每日英语听力
这款软件也是我的最爱,在之前准备ya si kao shi 的时候,是这款软件帮助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能力。软件有几个优点,让我觉得不能不说:颜值高。软件的整个界面做的都非常的清爽干净,菜单栏,工具栏设置合理,一目了然,让人能够很快上手,而不是像很多软件那样,用一个功能都需要找半天。语料全。从幼儿园到native speaker,不论是什么英语水平,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语料,尤其是考试语料,包括了王陆的语料库,雅思和托福,四六级考试的模拟听力,都是很难找到的素材。功能强。不仅绝大部分语料都有中文,能够让大家听之后知其所以然;其内部集成的播放器可以调整倍速播放,可以减慢速度帮助跟读,也可以倍速锻炼语感。这样一款英语学习软件,不仅仅是需要考试的小孩子需要,即便步入职场,希望潜移默化的锻炼自己的听力,也完全可以考虑这一款软件。
3. The Brain思维导图
在我们步入社会之后会经常使用,往往用来帮助我们理清项目的逻辑结构,进行任务安排和梳理。然而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或者是多项目并行的情况下,其实思维导图就会有所局限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存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和我们的思考模式不同。在我们提到“父亲”这个词的时候,你最先开始想到的会是父亲的特性,比如他的身份,长相,脾性等等,而不是他的从属关系。树状结构强调的是元素间的从属关系,而人类在思考的时候,会是一个发散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思维导图在复杂情况下,用处不大的主要原因。The Brain是一款思维导图,并且是真正按照人类思维模式进行设计的。在使用这个思维导图的时候,你会有先将事物的性质等填入,之后将相同性质的事物进行关联。在开始使用的时候感觉很困难,毕竟要把事情事无巨细的进行记录,每天都需要消耗10分钟左右,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有惊喜的收获:The Brain相当于复制了你的大脑和思维,并且它永远不会遗忘。从这点来说,The Brain确实非常强力。
4. 印象笔记
这款软件似乎已经被大家推荐烂了,但是究竟为什么要用它,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现在的市场上,类似的笔记类软件,除了EverNote,Microsoft的OneNote,还有各种各样的云笔记,其中不乏中国大厂的产品,然而私心里还是更推荐最开始的两款。各种原因不多阐述,而且这两款软件不论是日常随笔还是知识纪录都是够用的了。印象笔记这类软件,使用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资料整理和知识纪录;笔记记录和知识体系整理。前者印象笔记更优,后者OneNote领先。印象笔记是一种资料库的感觉,它的内部没有恨规整的目录结构,但是它的搜索引擎做的非常棒:即便是你在图片中写的字,在搜索的时候也能够搜索出来。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用的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在创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的时候是很有用的。另一方面,印象笔记给人更高的自由度,有一种真实的记笔记的感觉,也是需要表扬的。而OneNote更给人一种模块感,所有的内容都是一个个的大板块页,下来再有小板块分级。所以如果你是希望分门别类按章按节的写点什么,那OneNote会更适合。顺嘴忘了说,在同步方面,OneNote明显更弱,如果你需要进行频繁的多设备记录,或是和一个项目组共同使用笔记,那还是尽量考虑印象笔记吧。
5. 1Password
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电子化,大到投资理财,小到日常购物,都离不开网络。日常需要使用的帐号,大大小小能数出十多个,密码的管理问题也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使用随机生成的密码,复杂度较高的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能够让我们的账户安全得到提升,但是,管理起来确实容易秒崩记串不解释。其实大多数使用Mac 的小伙伴,都对Mac 的钥匙串赞不绝口,轻量级的钥匙串能够记忆你的每一个密码,并在你输入新密码时对应更新,在使用体验上是非常方便的。但是钥匙串拥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自动生成随机密码,记录的密码全部来自于你的输入;只能管理线上账户,对于你的银行密码,手机账户等无能为力。如果你希望自动生成随机密码,并对线下的账户进行管理,那你可能需要第三方软件的支持。1Password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款密码管理类软件,上述说的功能都包括:密码自动生成,线下账户密码管理,密码保存同步等等,可以说是钥匙串的加强版。整体界面设计的也非常不错,简洁不简陋,是比较适合像我一样的健忘症同志的。但是,1Password的使用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1Password的价格并不便宜,相对于自带的钥匙串,要多花几百大洋究竟值不值,有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次,1Password之前一直宣称密码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然而之前也爆出过安全漏洞。虽然有那么多让人纠结的点,1Password放在这里推荐也是有几个特殊的原因的。第一,名气和口碑。放眼望去,几乎在打架推荐密码管理软件的时候,1Password总是有一席之地,口碑和使用体验也很不错。其次,虽然有安全漏洞,但是几乎所有的密码管理软件,加密密码的方式都是类似的,在这次爆出安全漏洞后进行自查,1Password的安全性可能不减反增。最后,软件现在转变了销售策略,小伙伴们能够先下载使用,3个月(我应该没记错)的试用期过后再决定是否购买。P.S.我知道打了很多字了,但是还是说一下,钥匙串和1Password是可以在多平台同步的。当然,钥匙串只能在苹果的设备,通过Apple ID进行同步,而1Password则可以在win(额外付费),苹果设备间通过帐号进行同步。
6. Dr. Cleaner Pro
从开始用Mac 的第一天起,各种有关到底Mac用不用清理类软件的观点和讨论就如雨点般向我打来,而且最崩溃的是,两方都有理有据,还有数据支撑,有一种被亲爸妈一人一只手使劲拉的碎裂感,直到遇到了Pro,才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Pro确实拥有非常不错的内存清理功能,但是我更希望提及的是它对文件和软件的管理。对文件来说,Pro能帮助我们找到Mac内你不需要的文件,包括了重复文件,大文件,垃圾文件等等。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实用的。对于曾经的一个 糙男,如果不是磁盘爆炸,我是基本不会去清理下载的电影,图片之类的文件的,但是,通过Google,迅雷,wechat等等渠道下载的文件往往会被默认保存到不同的地方去(是的,那时候就那么懒。。),在清理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文件去了哪儿。又或者在准备论文和文档材料的时候,各个地方复制粘贴,做完一个论文才发现Mac里有了那么多一样内容的文件。有心大手一挥全部删除,但又担心忘记留备份,只能苦逼的一个一个文件打开查看。所以我发现Pro能够直接扫描重复文件,大文件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下载了。对软件的管理,是我一定要给十个赞的神奇功能。Mac内的App Store虽然软件齐全,但是有更多的软件是在App Store外部进行销售的,而这一类的软件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常规方式卸载不掉。也就是说,你不能够简简单单拖拽删除,或者看它不爽的时候长时间选中和它说再见。它们大多需要找到原本的文件包,通过内部的卸载软件进行卸载。而在拥有了Pro之后,你能够直接通过Pro,直观的查看到软件和相关文件的大小,并且彻彻底底的将软件从你的Mac 上卸载掉。至于本身携带的内存清理功能,反而体会不到太大的存在感——不是功能不好,而是Pro对内存的清理,基本上是自发的,不需要更多的操作。新Mac对这个功能不是特别看重,但像我这样的老爷机,确实在Pro 的帮助下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直观的感受是“office全家福”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Pro是一款付费软件,价格大概是在100以内,和一些同类软件相比价格也是比较实惠的了,而功能非常实用和可靠,在App Store 内的排名也非常高,算是推荐的主要原因了。
7. Movist
Mac上的QuickTime堪称神器,不仅能够进行音视频的播放,还能够用来录屏,录音等等。但是单丛播放这个角度上来看,感觉QuickTime有一些地方不是很人性化。比如,QuickTime没有视频列表,在播放完一个视频之后,你只能从新返回选择播放;部分格式的视频,无法打开或是崩溃。最让人不爽的是,想要快进的时候,通过方向键的向左或向右无法拉动进度,只能手动拉动进度条,真的很不舒服。Movist相比较来说,单单在视频播放的角度做的要出彩的多。除了解决以上几个强迫症不能忍问题外,Movist还有很多的高级设置,包括导入字幕,视轨声轨,通过触摸板上下滑调节音量等等,在观看体验上是很不错的。软件同样收费,价格在¥30左右。去年自己做了一个小的表格,看了一下现在主流的几款视频播放器的具体功能,并且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就放图说话吧。(PS:不是很喜欢爱奇艺,优酷等客户端带的播放器,有广告,而且经常会崩溃,尤其优酷)
8. 泼辣修图
修图已经不仅仅是小撮少女的专利了,现在从男到女,从老到少,修图已经成为了全民必备技能。PS虽说是修图神器,功能全面,但是平常图片不需要精修,花重金购买PS总觉得杀鸡用了牛刀,操作也比较复杂;美图秀秀虽然也不错,但是没有客户端,网页版本的使用有局限性,而且略烦。泼辣修图拥有如下几个优点,让我觉得不得不推荐给大家:第一,免费且功能全面。这里说的是精简版,但功能绝对不精简,滤镜,色调,暗角曲线,光效,质感还有N多高级功能,比肩很多收费软件。虽然看起来功能不算太多,但是日常的修图,已经完全够用了。第二,界面友好。很多修图软件,界面就不让我信任你——你想帮我把照片变得更美一点,可连你的界面都让我不自信。泼辣修图,全中文操作,界面简洁美观,享受美,能够从打开软件开始。第三,使用体验高。不仅每一个按钮都清晰明了容易使用,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有教程,这点超贴心有木有!每次使用新功能都会有教程!手残党和摸索不成党的绝对福利!
9. 幕布
幕布是一款专业的大纲记录软件。在你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你能够对事情进行大致的了解,之后对每一步和预期将要遇到的困难进行罗列和整理,从而达到在面对困难时有所准备,从容应对的效果。
推荐幕布有三个理由:简单的操作,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强大的扩展。幕布的操作和传统的软件完全不一样,大纲的写作方式完全和常见的文本编辑方式一致,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使用幕布。你完全不需要在鼠标和键盘间来回切换,为内容添加优先级和逻辑关系——是的,这些内容都可以使用键盘来完成。其次,对于这样开拓性的设计,很多人都会担心上手困难。在幕布,第一次打开软件的时候会有非常详细的教程说明,小白也能够轻松上手。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软件还能够快速导出思维导图,支持富文本和文件插入,支持文件和文件夹系统等等。幕布充分考虑了人「懒」的特性,简化了大纲的操作和反馈机制,让大家更愿意进行大纲的记录和写作,在事情开始前和结束后都能有很好的反馈,从而提升效率。10. ControlPlane
绝对的小众软件,功能虽小但很贴心。虽然Safari和Google Chrome在功能和性能上很难分出优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Safari的耗电量要相对更低,而Chrome的扩展则更多,功能也更加的丰富。在接通电源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Chrome,来享受更多的扩展和功能;而在断电情况下,Safari明显更受欢迎。但是手动的方式来调整浏览器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CP就是一款帮助大家完成浏览器切换自动化的软件。在下载安装软件之后,打开我们会看到内部有通用(General)、情境(Contexts)、迹象(Evidence Sources)、规则(Rules)、动作(Actions)、高级(Advanced)等等选项卡,在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设定规则,在特定的迹象出现的时候,触发对应的规则;软件将根据电脑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境,然后采用对应的动作。软件的功能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根据电源状况设置默认浏览器,你还能够根据蓝牙状态,外置存储,以至于IP地址,地理位置,光线强弱等等都可以作为情境出现的条件;可以执行的动作还有打开文件/应用、加载/推出设备和开关WIFI之类的。
**********补充软件*************
补充:安全防护问题本来说好了十款软件的,但是上周五开始爆发的bitcoin勒索事件,让我觉得必须要提一嘴Mac安全防护的事情。先说下整个事件,防止有小伙伴一头雾水。从上周五开始,全世界范围内陆续有Windows用户中电脑病毒,电脑内所有文件被加密,必须要给黑客进行bitcoin汇款才能够打开(虽然貌似汇了钱也没有用),平均一个bitcoin价格大概在$1690左右,而每次勒索1~3个bitcoin左右。此次中招的用户大多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漏洞,尤以学校和医院为重。大批毕设论文写好的学生,论文被锁定无法打开,医院系统瘫痪引发众怒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这虽然是Windows下的事,而Mac的安全性能也更优秀,但Mac的使用安全远非高枕无忧:Mac的安全漏洞每年都会发现几个,而针对Mac电脑的相关病毒也有一些,只是因为Mac的使用占比仅在10%左右,所以目前还没有被针对攻击。日前,第二次病毒潮将汹涌而来,波及范围更广,病毒能力更强,即便波及不到Mac用户,我觉得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些关于Mac的安全防护的点。第一,不要在App Store外下软件,尤其是一些你听都没听说过的平台。App Store每一个上架软件,从上架申请开始就需要进行审核,对软件的内容,更新,功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也许它们各自都有槽点,但说有能够在Apple的严苛审核下还能蒙混过关的病毒,概率是真的不大。所以,只要不在App Store外随意下载软件,中毒概率其实就会小很多。第二,密码请具有多样性。很多人为了方便把密码设置为自己的生日,或是所有地方的密码一个样,老实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密码和用户名在一些安全防护等级较差的网站,是会直接加密后放在网址里的,这些加密并不算复杂,而现在手机和QQ基本上能当作我们的“网络shen fen zheng ”来用了,你的用户名也就很难保密,如果连密码也一个样,那一旦破译了一个,就有危险全军覆没。使用随机数密码,通过软件或钥匙串记录,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账号安全。第三,三方软件帮助。电脑病毒分成很多种,简单可以认为有三种。第一种,类似于bitcoin事件,在你的电脑内限制你的访问和操作,达到勒索目的;第二种,破坏xing bing 毒,对你的文件进行破坏,或强行进行控制操作;第三种,不吵不闹乖乖呆在你的电脑,负责记录和收集你的数据发送给黑客。前两种症状很明显,但第三种有时候完全觉察不出来,用一些好的三方软件定期扫描是很有必要的。我自己现在用的是趋势安全大师,扫描免费,杀毒收费,不像很多软件那样,想扫描都要买软件,买下来一年杀不了一个病毒,白白浪费钱,病毒库实时更新,技术支持也很快速。经验之谈:不要用Windows 下你听的最多的三款软件,尤其是免费的,你真的会崩的。。。(其他的杀毒软件貌似都在Store外销售,只有这款进了App Store的排行榜,如果自己有常用的也没关系)总之,在这个Windows系统男默女泪打病毒的关键时期,希望麦友们看戏别忘自身,全都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Mac使用环境。
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都发布了什么发布iPhone?
WWDC2020刚刚落下帷幕,如果你刚好一早醒来想要了解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看这一篇文章就足够了!WWDC是苹果公司年度的开发者大会,从公司战略的层面来讲,其战略意义远胜于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苹果的电子产品之所以广受全球用户的喜爱,除了工业设计上的美观,软件生态的完善与易用更是关键。而WWDC正是苹果每年为用户提供最新的软件系统、为开发者提供全新的软件开发环境。
今年的WWDC与往年有所不同,由于一个众所周知的疾病,今年的WWDC变成了一场现场活动,全球的媒体人和用户都是通过网络来观看WWDC2020的直播。但因为时差关系,在中国境内观看WWDC2020,是要等到凌晨1点,而第二天又是个工作日,因此,笔者为了方便更多小伙伴第一时间就知晓WWDC2020的最新动态,特地在直播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推出了这篇文章,以方便更多的人可以简单明了的知晓凌晨的WWDC2020都讲了什么!
好了,闲言少絮,让我们书归正传。在正式开场前,WWDC2020的主题演讲直播前,先是放出了一个从宇宙看地球的视频,地球上除了云层外,还有星星点点的亮光。然而,苹果的创意势必不会仅此而已,放大这些亮点仔细看一看,都是一个个会动的Memoji,相信这些都是此时此刻参加此次发布会的部分用户及开发者的表现,他们遍布全球各大洲,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星星点点,聚合起来,点亮了这个世界!
熟悉的开场者,不同的感受与往年的WWDC相同,今年的WWDC2020的开场者依旧是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而不同的感受在于,今年场下不再有那么多观众了。然而,依旧震撼,每一个流畅的转场与特效,都带来了不同的震撼。然而,与往年不同的在于,开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作为一家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蒂姆·库克开场先从两个问题谈起:
一、种族问题首先,种族问题在美国近期显然有一场爆发,具体详情,笔者在此并不想过多的提及,但蒂姆·库克表示,苹果不认同种族歧视,苹果提供给全球任何肤色用户都是相同的服务、相同的机遇,一视同仁。
二、新型冠状病毒另外,蒂姆·库克也表示了对于正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他说道,苹果希望世界变得更好,并为此一直在努力。
谈过这两个沉重的话题,表达了苹果的态度后,WWDC2020正式进入正题。
iOS 14在谈过了这两件事后,首先登场的必然是iOS 14,这显然是在整个苹果生态中拥有最多用户的系统,没有之一。全新的系统依旧延续了此前的命名系列,名为iOS 14,它究竟进行了哪些更新呢?
首先一个更新,被命名为App Library(APP资源库),这是一个帮助用户来整理其众多的APP的功能。你是否也曾因为iPhone的内存越来越大,下载的APP越来越多,反而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相应的APP而烦恼。比如在今天值班之前,笔者就想要通过一些外卖软件来订一些饮料,由于想用的是平时不太常用的APP,因此,为了找到相应的APP,不得不通过搜索栏来进行。而在更新了iOS 14后,用户可以轻松通过App Library(APP资源库)快速的找到想要用的APP。它的界面就像这样:
各种分类的APP被自动整理,用户点进相应的分类,所有的APP一目了然,这显然改变了此前很多的用户习惯,更是解决了需要的时候找不到APP的痛点,至少笔者很喜欢这一功能。
部分应用的小组件,美观、实用此外,全新的小组件也让用户的体验更加便捷。这些小组件远比普通的APP图标更加生动,并且可以展示出更多的信息,让用户可以一目了然,不一定非得启动相关的APP。
Siri变得更智能、更有用针对Siri的更新,整体的交互页面并没有过多的改变。改变更多的是,后续的交互体验。另外,键盘的语音识别采用了与Siri相同的算法,变得更为精准。
翻译软件此外,iOS 14还带来了一款名为“翻译”(Translate)的APP,基于神经网络算法与语音识别技术。它无需联网,离线运行,用户无需担心隐私问题。支持十一种语言的互译,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横屏使用,来优化整体的用户体验。
翻译软件支持十一种语言还有横屏模式优化使用体验
信息笔者觉得这部分功能在国内可能更多的意义在于好玩,毕竟,国内的用户大多数会使用社交软件,信息功能相比之下,都是用来收验证码了。
首先,在信息页面,用户可以看到接受消息用户的头像,同时,还可以实现消息的置顶。(微信都可以)在emoji表情中,加入了更多可用的元素,以方便用户来自定义头像,另外,还提供了口罩、护目镜等更加符合当下的情景的头像。
群组消息加入精准回复功能
另外,在信息中,开始优化群组对话功能(类似微信群聊),用户可以看到每一条消息是发给谁的。此外,用户在发送信息时,可以先键入对方的名字,便可直接将信息发给指定的人(类似与@某人)。
地图经过几代更迭,不得不说,iOS自带的地图也越来越好用。此次,在iOS 14中,地图的更新更是一件大事。比如,地图可以让用户更容易找到他们更多需要的“好地方”,类似国内地图的“附近”功能。在国内的使用体验,还有待测试,此时此刻,笔者可能更倾向于“高德”或“百度”,不然,“大众点评”也是不错的选择。
地图的骑行功能在中国区域目前率先支持北京和上海
另外,在导航方面,地图功能加入了骑行,以方便更多人选择在城市中骑行的路线。也就是说,骑行模式,可以更好帮助你避开道路上不适合骑行通过的部分,比如高架桥、楼梯等等,目前,该功能在中国支持北京和上海。
此外,iOS 14中,还加入了充电桩查找的功能,以方便更多的电动车主在需要为车辆充电时,找寻充电桩的需求。
Car Play这项功能在国内的使用似乎也不是很广,只有少部分车型支持,但我们也来看看更新了什么吧。首先,提供了更多的壁纸给用户选择,同时加入了就餐、充电等三种功能。
iPhone通过NFC化身为电子车钥匙
重头戏,是在电子钥匙上,也就是说,你的iPhone将成为你的车钥匙,该功能也是通过NFC实现。目前在国内,安卓手机阵营已经和类似比亚迪等车企合作开发了相应的体验。现在,从宝马开始,你的iPhone也成为了电子车钥匙。同时,你还可以将授权发送其他你认为他可以获得车辆使用权限的用户,借车也就成了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
通过信息即可分享电子车钥匙给他人
App StoreApp Clips是此次全新加入的功能,简单来说,你可以将它理解为iPhone上的小程序,但远比小程序更好用,一切都基于你的App ID。
App Clips不会填满你的桌面空间,它只会在你需要时出现。这是一个关键,它不会像小程序那样,需要集合在一个特别的入口。用户可以在任何需要使用到某些程序的部分功能时,获得它的支持。比如朋友分享给你的餐厅地址、停车计时器上的QR码、地图应用中的餐厅标识等等。它们都可以轻松启动App Clip。
或者,你只要你看到任何物品、服务项目上印有这样:
一个标识,就意味着,它可以通过App Clip来使用,这显然是应用轻量化的优秀表现。
至此,就是iOS 14相关的所有更新内容。
iPadOS 14作为苹果重新定义了iPad产品定位后,专为iPad产品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统,iPadOS也就应运而生。
首先,iPadOS 14内的照片功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加入了一个全新的侧边栏,只需要轻轻一点,便可显示出来。有了它,你可以通过“拖拽”来实现更多,比如将照片放到相应的相册中等等,这种体验就跟在传统PC的体验一样,显然会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
新增的边栏让照片浏览、整理变得更容易
边栏设计同时应用于其他场景,比如文件整理此外,音乐APP也进行了升级,通过边栏设计,用户可以更轻松的控制音乐的播放、收藏等等。
来电通话的轻量级体验也成为了一个关键,这或许是此前很多安卓用户“嘲讽”苹果用户的一个点。就是,当你玩游戏或者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来电显示会覆盖你整块屏幕,然而,现在,不会了,它的显示会是这样的:
就是在屏幕上方的一个通知条,你可以在不妨碍正在进行的手头操作的同时,选择接听或挂断电话,这无疑是体验的一大升级。这个升级不仅仅应用在iPad OS 14,同时iOS 14也是支持的!或许在很多安卓用户看来,不以为然,但苹果用户表示,我也可以了,尽管迟到,但不会不到!
另外在iPadOS 14的更新中,对于Apple Pencil的支持的体验更新显然也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让你更好的提升办公效率,比如,你可以通过Apple Pencil在任何文本框直接书写想要输入的内容,相应的内容便会自动的填写到对应的文本框内,同时支持英文、中文的同时使用。无需切换,轻松加愉快!同时也让Apple Pencil可以帮助用户做更多的事!
AirPods
AirPods的首个体验将会是在同一帐号下的苹果设备中进行无缝切换。比如,你的iPhone来电话了,AirPods便会自动连接到手机上。通话完毕,你想要继续在iPad上播放视频,当视频播放的一瞬间,你便会发现,AirPods在没有进行任何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便输出了iPad上的音频!这显然是个很Cool的体验。
AirPods支持多设备间的无缝切换
另外,在AirPods Pro上,还全新加入了空间音频功能。这项功能,简单的说,也就类似杜比全景音,用户可以在AirPods Pro中听到从头上、脚下、左边、右边等多个方位传来的声音。据悉,这项技术使得AirPods Pro可以支持杜比全景音的体验。
通过算法,令AirPods Pro支持空间音频功能
因此,AirPods Pro支持播放杜比全景声
watchOS 7经过了近50分钟的时间,发布会开始讲到了watchOS 7。对于在Apple Watch上使用的全新操作系统,watchOS 7的首个更新就在表盘上,表盘开始支持开发者将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展现在表盘上,让表盘更加的个性化。
这样的功能使得表盘拥有更多的可塑性,实现更多功能此外,全新加入的共享表盘功能,让你可以更加轻松的获得第三方表盘。比如你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好看的表盘,你便可以通过共享表盘功能来获得它,轻松加愉快!就是这么简单!
更多样的第三方表盘可以被用户更轻松的获得另外,在运动检测方面,watchOS 7加入了针对舞蹈的监测。它可以识别更多的舞种,无论是爵士舞、还是一些健身类型的舞蹈,都可以通过获得一些数据。同时,更新后,还可以支持一些体能训练、热身训练等等,也就是说,你可以获得的健身数据更加的多样、详细。
全新加入的舞蹈模式有运动,就有睡眠,在睡眠监测方面,全新的watchOS 7可以去帮助你尽量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笔者很需要,谁让我五行缺觉)。这一功能可以于iOS 14进行联动,当你设置好了睡眠时间,手机的屏幕会自动变暗、手表则会进入待机状态,同时,启动一些你比较常用的助眠软件或闹钟,以便你可以准时的入睡。
watchOS 7可以帮你更正确的洗手
在疫情期间,人们发现洗手应该是个好习惯,这一次的watchOS 7可以教你如何正确的洗手,它首先通过一些机械动作来识别你是否在洗手,同时,通过麦克风收音,对水流、挤洗手液的声音进行识别,来确定你的洗手时长,并基于此来判断你洗手的习惯是否正确。
隐私这是在智能时代,人们最关心的事情,因为越来越多生活相关数据的收集,显然开始让用户担心隐私安全的问题。这一次,WWDC2020上,将隐私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单元来讲。
首先,是定位的安全,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定位功能APP无法获取精准定位,而是大致定位。这样可以保证一些不需要用户精准定位的应用不会泄露用户的位置信息。
其次是麦克风与相机的权限,增加了更多的可视化体验。比如,某款APP调用了录音或相机权限时,屏幕的状态栏中会通过一个点展示出来,用户便可以去关了无需调取这些权限APP的某些权限。还有跟踪功能,主要是指APP的跟踪行为,苹果希望APP对于用户信息的跟踪行为始终是透明的,并且在用户控制下的,因此会给予这些需要收集数据的APP在收集数据前的提示,让用户更加明确哪些APP要收集用户的哪些信息。最后是隐私政策,每个APP是否需要收集你的某些数据,都会通过更加明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提示来获得你的同意。
总而言之一句话,苹果不再允许任何不经过用户允许的调用设备任何可能收集数据权限的功能,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
Home以及家里的一切智能家居显然也是苹果的重点战略,今年依旧是着重讲解了一些设备的联动。目前,Homekit已经拥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生态,而为了保证其整体系统的易用性,苹果已经开放了Homekit的源代码。
这一次升级,首先是针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适配,将会变得更加容易,系统也会自动给出该设备可以实现的智能联动,以帮助用户更好的组成智能家居体系。
另一方面升级,则针对Home的APP,在程序的主页面,你将更显而易见的看到家中每一个智能设备的状态,比如,是不是忘记关门了。此外,对于灯光的控制,也进行了优化,用户可以更加容易的调节灯光的亮度、颜色等,还可以设置在合适的时间灯光应该展现什么样的光线等等。当然,还有摄像头,对于摄像头的支持也更加全面,并且与tvOS 14进行了联通,你可以在观看Apple TV时,直接可以通过画中画的方式查看任何一个家中的摄像头拍摄的实时影像。提到了Apple TV,当然,也有全面的提升,比如画中画模式,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查看家中的摄像头,还可以在你观看健身教程时,插播新闻、电视剧等等。苹果此前创建了Apple TV+,这个App已经出现在10亿+的屏幕上。在会上,苹果还发布了全新的视频“Foundatic”,将在2021年面世。
macOS Big Sur今年,苹果将macOS进行了更上一层楼的升级,带来了——macOS Big Sur。这是继macOS X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升级,究竟它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对于一些标志性的元素进行了改造,所有的App从图标到窗口都获得了全新的设计,变得更加漂亮、简洁。整体工具栏也更加清晰、方便用户寻找。此外,还更新了菜单栏,它将变得透明、更美观。此外比如Wi-Fi、还有声音的调节,也都更加直观。另外,在macOS Big Sur也加入了类似iOS端的总控制台,让mac的一切设置,变得更加的便捷。当然,重新设计的小组件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常用的小组件直接添加在桌面上。做出一个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桌面。
苹果的任何一个操作系统进行更新后,意味着全套的系统都要进行相应的更新适配,这也正是苹果生态的强大之处。因此,在iOS14、iPad OS 14都进行了更新后,相应的macOS Big Sur针对信息、地图等应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在macOS Big Sur的原生地图中,你可以查看想要查看目的地的实时景观,类似谷歌街景。
MacCatalyst
Mac Catalyst的改进,使得更多开发者可以更好的优化他们的APP以便充分使用Mac屏幕的原始分辨率,完全控制每一个像素。另外,更多系统的全新功能,都可以通过Catalyst来进行优化,使得开发者APP在全新的macOS Big Sur上变得更好用。
Safari是苹果生态下的浏览器,在全新的系统下,Safari浏览器将提供更快的网页浏览速度,同时也将提供更高的隐私保护。
当然,除了这些功能外,Safari加入了自定义起始页的功能,用户可以用任何照片来自定义自己的浏览器起始页,以便让浏览器变得更加的个性化。可以将常用的网页变成浏览器上的快捷启动按钮,而这些扩展按钮的展示,用户可以设置其展示的时间,这样,又提供了便捷的体验,又保证了用户隐私的安全。
Apple芯片Mac将要转换到苹果自研的芯片上,此前,iPhone的A系列芯片,一直也是业界的佼佼者,Tim表示,在苹果,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的同步发展,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苹果还是决定要将Mac产品转移到Apple自研的芯片上。
一直以来,苹果自研芯片已经带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功产品,其中包括了历代的iPhone、iPad以及Apple Watch。苹果在WWDC2020上表示,最新推出的iPad Pros上使用的芯片的图形处理能力已经是第一代iPad的1000倍。这正是iPad Pro比大多数PC要快的原因之一。这也就预示着这样的架构转移到mac端可以实现更加超凡的效果。因此,苹果便想要打造一颗可以提升性能同时降低功耗的电脑芯片。
它将拥有强大的电源控制系统、图形处理系统以及运算系统,同时还要结合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计算等能力。它的诞生,将带给Mac全系产品更为出色的性能与体验。
为了让更多的程序可以平滑过渡到苹果自研的芯片上,目前,最新的macOS Big Sur系统上的所有原生app都兼容Apple芯片运行。
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苹果表示,他们与所有开发者一样,使用了Xcode工具,这里有开发兼容Apple芯片app所需要的一些。此外,苹果还创建了Universal 2,通过它,开发者可以实现一套二进制代码开发出的app既可以装在intel芯片的Mac上,也可以支持Apple芯片的Mac上使用。这无疑大大方便了开发者进行app的开发。目前,微软与Adobe已经在对办公常用软件进行优化。在WWDC2020期间,苹果也展示了部分已经优化的程序诸如Word、PhotoShop 2020等软件,在苹果芯片的Mac电脑上流畅运行的体验。此外,采用Apple芯片的Mac产品,还可以直接运行iPhone和iPad的应用。这无疑将打通苹果生态的最后一环,真正形成一个庞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服务态度与野心并存的苹果至此,笔者大概介绍了全部有关WWDC2020发布的全新内容。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这一次,WWDC2020带来了太多软件端的新东西,看遍了所有,笔者不禁感叹,这是如此强大的一个软件体系,这是一个如此注重用户体验的苹果生态。
不得不说,此次WWDC2020带来了苹果生态全线所有软件的更新。这些代表了苹果一贯用户至上的服务态度。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苹果“一统天下”的“野心”。针对Mac产品打造的苹果芯片,一旦成功推向市场,并且获得开发者与用户的认可后,对于英特尔与AMD显然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苹果这个科技巨头真正成为了一家羽翼丰满的大鹏,两翼分别是强大的软件生态与硬件芯片,这将是全球唯一一家不再“受制于人”的科技巨头,正面来看,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理想!负面来看,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野心”!而这样的“野心”,对于用户来说,笔者觉得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它将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并且是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的体验方向发展,何乐而不为!今晨过后,笑醒了苹果、笑醒了苹果的生态合作伙伴、笑醒了苹果用户,当然,还笑醒了那些持有苹果股票的人。
macbook?
谢谢邀请。
本人干好有一台MacBook Pro,用了这么多年感觉苹果的工业水准和设计水平真的不是一般的高,相信你选择mac是有一定考虑的,那么我就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第一,免不了要谈的就是价格问题。众所周知,相同配置下,苹果笔记本的价格是很高的,几乎是同等配置电脑的接近一倍,那么价格高带来的是不是只有品牌保证呢?
首先我觉得同等配置下,苹果更加注重质感和使用体验。
Retina屏幕真不是盖的,像素点也好,强光下屏显也好,出色的dpi使得macbook的显示非常细腻,用惯了苹果笔记本在使用常见的联想或者戴尔(dell这几年的屏幕水准也有很大提高)你会发现根本不是一种感觉,出色的屏幕显示和视觉冲击的细腻感是别的电脑很少能带给你的。从这一点来讲,这个钱还是很值得,毕竟很多做图像和视频处理的专业人士也会选择MacBook pro。
同等配置下苹果笔记本的硬件会更稳定一些。MacBook pro的触控板是无敌的,你会发现你可能根本不需要鼠标,触控板比鼠标都要好用。显卡(旧型号大部分只有集成显卡)的稳定性和质量也高于其他品牌,这得益于苹果设计师对硬件间高度配合的要求。这个钱我也觉得很值。
第二,也是众多果粉和使用者绕不开的话题,Mac OS电脑操作系统。本人大学的时候导师的课题是做软件工程的,我看到你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是用大型软件或者编程,像我的话,因为从事过IOS移动应用开发,而IOS软件开发的要求是必须注册苹果开发者账号、使用object c语言进行编写(html5语言的请绕行,hybrid app不做讨论),所以只有MacBook上才能开发iPhone手机上的app,所以用MacBook pro里的苹果商店下载了Xcode来进行软件开发,这一点很明确是别的品牌电脑无法比拟的。
Mac OS系统的另一个强大是在于对后台软件的控制和处理,因为和iPhone OS系统相同,都是基于沙盒开发,所以Mac系统基本上是不会中病毒的,也不需要任何杀毒软件,加上这几年使用苹果笔记本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各种第三方软件比如offic、Photoshop、qq甚至是一部分游戏和视频软件等的优化和适配都做的很好了。我记得五年前的mac版qq那简直是qq2003的感觉,没法看空间只能聊天,也不能同步消息,但是现在优化后和win版没有区别。
软件方面,会有很多人取选择给自己的MacBook安装双系统,比如我的电脑就是win10+Mac OS,很多网友和大牛都比较反对双系统存在,因为在win系统下macbook得优势发挥不出来,显卡会很热,win系统有时候也会崩溃(情况极少),但是我还是选择搭配一个win系统,因为毕竟有的国产软件或者游戏的mac版做的还不够好,比如你要是玩大型游戏,mac系统下的苹果商店禁止频繁更新,而这些大型游戏基本上都会周更或者版本升级,这是苹果公司杜绝的。所以给自己的MacBook装win也是可行的。
第三,结合你的专业而谈,我的研究方向是information science,和你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还是有一些类似的地方的,我看过不少你们专业的论文,你们也需要处理一些数据啊,比如可能会用到stata,matlab或者spss,有时候清洗数据还会用到python,这些软件或者语言Mac的支持性都非常好,毕竟mac也是国外消费者的第一第二的选择。
第四,谈谈一些MacBook的劣势吧,客观而言,苹果公司这几年为了追求极致的工艺水准,iPhone取消了耳机孔,现在又加入无线充电,MacBook也是如此,新一代的MacBook pro都有touch bar和指纹,usb插口也少到只有一个(可以买个usb分接),HDMI高清接口都没有,所以投影或者插u盘移动硬盘会比较麻烦。
再一个,苹果笔记本的散热效果也值得商榷,惠普和dell的笔记本电脑,国产品牌电脑基本都实现了智能散热,因为这些品牌的电脑都是合成塑料或者金属拉丝,底部散热有很大的空隙,电池也可以拆卸,而MacBook pro或者air都是全机身散热,毕竟是金属包裹,所以苹果的散热也是一个问题。
总结一下,预算允许内直接上macbook pro,air最好不要考虑,那是办公本上网本,不适合你的专业,预算少一点的话可以考虑戴尔或者thinkpad。
纯手打,望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