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152mod,辗转相除法的文化价值?
一,解释
欧几里德算法又称辗转相除法,是指用于计算两个正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应用领域有数学和计算机两个方面。计算公式gcd(a,b) = gcd(b,a mod b)。
二,例子显示
欧几里德算法是用来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其著作《The Elements》中最早描述了这种算法,所以被命名为欧几里德算法。
扩展欧几里德算法可用于RSA加密等领域。
假如需要求 1997 和 615 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用欧几里德算法,是这样进行的:
1997 / 615 = 3 (余 152)
615 / 152 = 4(余7)
152 / 7 = 21(余5)
7 / 5 = 1 (余2)
5 / 2 = 2 (余1)
2 / 1 = 2 (余0)
至此,最大公约数为1
以除数和余数反复做除法运算,当余数为 0 时,取当前算式除数为最大公约数,所以就得出了 1997 和 615 的最大公约数 1。
三,抽象解释
a,b,c,d
b1,d,c1,d1;
d,d1,c2,d2;
简言之,过程就是二四计算法。
设a/b=c……d;
不停执行该行中c/d
得新式子。
直到余数为0时,
余数为0该式第二位即为最大公约数。
金刚级战列舰能否将主炮更换为41厘米连装炮?
↑对于楼主大大,小编表示无意冒犯……只是想表达一下,一个舰炮系统,除了甲板以上的炮塔,甲板之下更是布满了各种默默无闻的输弹、供弹、传动、伺服、火控等等数不胜数的子系统。而舰船自身的结构设计往往考虑了内部系统的大小、参数,也可以说舰船的内部空间就是为各种武器、动力系统量身定做的。因此给金刚更换主炮,绝不仅仅是把原有的双联356mm主炮塔“拿走”,再把新的双联410mm炮塔“放上去”,而一定会是伤筋动骨的大工程。
↑吊装mark45 mod0 127mm舰炮,图中这一块只是它的火炮以及供弹系统部分,总重约22吨,这还不包括舰体内的弹药库、输弹系统以及火控系统等等。(金刚的356mm双联装炮塔重664吨,仅单门裸炮就重86吨,而长门的双联装410mm炮塔更是重达1020吨,体积上更是比mk45大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即便是高度自动化、结构紧凑、轻量化设计、重视适装性的的现代舰炮系统,其安装过程也绝非简简单单地将炮塔“安”在舰体上,而是要在舰船设计时充分考虑空间布局、舰体受力、管线布置等诸多因素。
↑mk-45 舰炮结构图,上图正在吊装的结构就是本图左下角的那一部分。由本图右侧部分可见在舰体(炮塔)下共有两层供弹结构,还有若干横向的伺服、电力机构。
话说回来,近百年前的战列舰主炮自动化程度远远不如今天的舰炮,操作流程也更为繁复,其结构也更为庞大复杂。因此金刚能不能换41cm炮,是需要极其严谨复杂的技术论证的,绝非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完成的。
但是小编也还是抖胆就手头上及其有限的资料,进行一番粗浅的分析吧。
↑榛名号战列舰,摄于1931年。可以说,由英国引进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是本子自主造舰科技树的开端,扶桑、伊势、长门乃至大和级上都多多少少有金刚的影子。
↑金刚经过第二次现代化改装后的结构图。
↑唯一真正安装了410mm三年式双联装舰炮的就是长门级战列舰了(图中是长门二号舰陆奥号)。我们也不妨借长门、金刚的对比来探讨一番金刚换装410mm炮的可能性及其利弊。
与上图对比不难发现,长门的整体布局、舰型与金刚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大家不要误认为装更大主炮的长门真的就是“大一圈”的金刚级。金刚舰长(改装后)222米,舰宽31.02米,吃水9.6米,标准排水量32000吨,主机总功率高达136000马力,开足马力最大航速可以达到30节。相比之下,长门相对应的各组数据分别为舰长224.94米,舰宽34.6米,吃水9.49米,标准排水量39130吨,但主机总功率只有82300马力,最大航速更是只有23节。
可见二者的尺寸是极为相近的,长门只比金刚长2米,宽3米,吃水甚至还没有金刚深,但是却在主机功率(动力系统)大大缩水的情况下多出了7000多吨的排水量。显然这7000吨排水量并不仅仅来自武器系统(四座410mm炮比四座356mm炮约多出1700吨重量),而是来自于装甲。
事实上,二者的设计理念几乎是完全不同的:金刚原是作为战巡设计的,装甲薄弱薄皮大馅火力适中但是航速快。后在现代化改装中加厚了装甲,适当牺牲了航速晋升为高速战列舰,可以伴随航母机动舰队行动。而长门是典型的舰队战列舰,是为日德兰式的战列舰对决量身定制的,因此重视攻防,身披重甲强炮,但航速平平。所以,虽说攻防航速等指标各有千秋,但是大体上来说金刚和长门大致还是同一重量级的选手。
因此理论上来说,以金刚舰体自身的体量,无论是尺寸上亦或是结构强度和承载力上,即便是安装四座410mm炮也是足够的,不需要过多考虑舰体强度而削减主炮数量。但这样一来,一则就要将甲板以下几米深的大量结构、管线拆除,换装炮塔后再行安装,几乎相当于拆了半艘船再装回去,绝对算得上是伤筋动骨的大工程了,真的还就不如造一艘新船来得划算。
二则,若给金刚换装410mm炮,其防护以及机动就一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若是牺牲机动性,就丧失了金刚作为战巡/高速战列舰的优势,不能再伴随航母机动舰队活动。而且在航速变低的情况下,金刚在遭遇敌方主力舰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规避,其相对薄弱的防护又会成为突出的致命软肋。
↑英国海军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在日德兰海战中殉爆沉没(初始版本的金刚就是典型的英式战巡),摄于1916年5月31日。她装有4门13.5英寸双联装主炮(在当时算是战巡中的一流火力了),也有27.5节的最高航速(在一战时已经算是相当高的航速了),但主装甲带仅有4-9英寸(10.1cm-22.8cm),甲板装甲更是只有1-2.5英寸(2.5cm-6.3cm),属于典型的过度重视火力、航速,放弃防护高速裸奔的英式战巡。日德兰海战中,该舰被德舰德弗林格尔号命中炮塔后,薄弱的装甲并不能有效阻挡炮弹穿透以及爆炸的冲击波,这一击引起的连锁反应迅速诱爆了甲板下的弹药库,舰体也当即被炸成两截。全舰1266名官兵仅有20人生还。英式战巡忽略防御属性,薄皮大馅,也因此被后人诟病。可见如果要保留高航速,而为了给金刚换大炮去牺牲其本就不充裕的防护,更是极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