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会战争,人族技师可以坐机甲的?
《RF:行会战争》是幻想主义和机械文明混合的大型3D网络游戏。
述说在遥远新太阳系的三个种族之间为了争霸太阳系的霸权和星系的资源等,进行战斗的战争故事。游戏共有3个种族,数十个职业,各种族拥有最前沿的特化系统 (机甲、召唤兽、单兵火箭炮)。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包豪斯学派?
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包豪斯是 1919 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 院。格罗佩斯是创始人。
1919 年 -1925 年,在魏玛时期,格罗佩斯是起领导人、校长。他是一个浪 漫主义者。 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呼, 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 徒弟,
1925 年 -1932 年,包豪斯迁至德绍。建筑师汉斯迈耶接任校长,他是一个 共产主义者, 他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 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在他的领导下 包豪斯的各大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2 年 -1933 年,包豪斯在政治压力下又一次迁至柏林,密斯凡德罗接任 第三任校长,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
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 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 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 把三 个阶段贯穿起来, 包豪斯因而建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 共产 主义政治目标、 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 也造成了包豪 斯的精神内容的多样, 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 也不可能具有 的高度文化特征。
中世纪欧洲到底有多黑暗?
之所以西方人会在此后回顾历史时形容从罗马帝国覆灭至欧洲文艺复兴为黑暗的中世纪,其主要原因是权力的腐败造成了民不聊生,但是要说黑暗不堪,那是有些言过其词。因为涉及历史非常复杂,所以七师弟用政治的角度给大家解读一下。
王权与神权的博弈与相互堕落中世纪在英文之中的标准翻译是Middle age,直接翻译是中间的纪元;而在一些古典欧洲表达之中,又有人将其称为midevil,(或dark age)这个词直接翻译是中间的邪恶,意为描述这段时间的黑暗。
无论是东方民族还是西方民族,描述黑暗的一般都是描述政治与社会生活,于是才会有“青天”这种反义词。而西方中世纪时期的黑暗,主要是权力的堕落。
阶段一:王权依仗神权
起因是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大陆就陷入了诸侯争霸的状态,其中既有君主政权的王国,也有僭主政权的城邦。诸多划地为王的君主都有一个烦恼,那就是他们王权的合法性不足,其中贵族的特权需要王权保证,而王权则需要君权神授这种说法才能站住脚。所以此时,各地的诸侯都需要讨好教廷和教宗,以神权帮助自己王权的确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真龙天子”这一说法。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各国的王权就弱于神权,各国的王必须向地区的红衣主教所妥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皇帝被国师所蛊惑和操纵的情景。而地区主教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自然是在权力空间内大肆扶植自己的神权力量——神职群体。所以牧师往往在地区里拥有极高的地位和话语权,甚至远远高于该地区的长官和贵族。在这种情况下,腐败也就滋生了,由于神权不需要理性进行保障,所以往往神职人员就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就导致了民生的黑暗。
阶段二:王权与神权平座
随着王权和地方各诸侯财富势力和自己政治军事势力的稳定和强大之后,王权开始和神权平起平坐,此时教廷已经无法直接干预各国内部和国际事务,但是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民众又再次成为王权和神权博弈的牺牲品,为了继续积累财富和保证影响力,教廷改革了推出了赎罪卷的说法并继续在司法和道义层面剥削信徒,而王权加大了税收和兵役。于是一时间,富人犯罪可以拿钱买命,而劳苦大众整日劳作依然没有积累。
阶段三:神权对王权的反扑
在宗教改革与王权崛起的状态下,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失控,神权开始发起了对王权的反扑,其中包括蓄意跳起城邦内部贵族争斗,以神权授予不均的方式挑拨国家间战争,还有就是号召发起宗教远征。当然,其中也就包括神权对于科学研究的疯狂打压和极度恐惧,这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例子,包括日心说,血液循环等等。
那么总结所谓中世纪的黑暗,主要就是权力的堕落,其中包括基本的司法沦丧,基本的私有权被践踏,繁重的赋税以及思想的禁锢。比如牧师肆意奸淫女性,勒索贵族,侵占土地,聚敛财富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现象。
中世纪时期与西方文明神权对于思想的禁锢确实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遏制作用,在中世纪时期,戏剧与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样板戏,艺术理念的创新与探索被彻底禁锢在古典艺术的范畴之内。
【中世纪教堂建筑是西方文明的瑰宝之一】
但是中世纪时期也并不是彻底黑暗一无是处,天主教对于古典文化的继承与一丝不苟使得整个西欧大陆内部形成了一定的整体认知与审美基础,神权与王权博弈导致的阶层禁锢使得民众专心于农业与商业。天主与基督教对于传教的需求与驱动,催生了整个欧洲商业的大发展,其中包括商业形式、商路和多国贸易。与此同时,神权完全掌控的教育、建筑、传播等等也为后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整个欧洲的文明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会学校奠定了欧洲的教育传统和共同认同】
有哪些工作可能会被机器取代?
就在前天,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连发数条推特,主要是想告诉网友,「我和这个叫 Open AI 的公司早就没关系了」。
面对这些消息,网友们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嗯?不是说好了要一起保护人类吗?你为啥要离开?」,另一种则是根本连 OpenAI 都没听说过,一脸懵逼的在问「OpenAI
是啥?你们之前还有关系?这是干啥的?现在为啥又没关系了?」。
要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还要再往前看几年。
2015 年的时候,我们的「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为了预防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拉着硅谷知名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总裁萨姆·奥尔特曼和其他硅谷巨头建立了这个名为 Open AI 的非营利性人工智能研究组织。不过在去年的二月份,OpenAI 就发布公告称,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创始人之一的马斯克已经退出董事会。
▲左为萨姆·奥尔特曼,右为埃隆·马斯克
本以为大家可以平静的相忘于江湖,结果上周晚些时候,OpenAI 发布了一个叫 GPT-2 的通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直白点说,就是个「AI 写手」,操作者只需要输入开头或者文章主题,它就能自行理解意图,并编写后续内容,什么小说新闻甚至于论文都不在话下。
▲GPT-2 正在生成一篇关于暴风雪的文章,图自:OpenAI
它甚至可以立足于一个看起来违反常识的观点——《为什么回收对世界有害?》做出一篇论文来支撑这个论点,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是在 SAT(美国高考)上都可以拿到高分的水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需要这种创造力,譬如说新闻行业。研究人员为测试它的相关能力,在输入了一个开头后,它撰写了如下的新闻消息:
在唐纳德·特朗普意外地发射导弹后,俄罗斯向美国宣战。俄罗斯方面表示,已经确定了导弹的轨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俄罗斯人民和本国战略核武器的安全。白宫则表示,此举是为了回应俄罗斯违反《中程导弹条约》……▲人在白宫坐,锅从 AI 来的特朗普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它编写的明显是一条假新闻,但并不全是假的,俄罗斯确实在本月初暂停了履行《中程导弹条约》。但这也正是它可怕的地方,真假参半,虚实结合,又符合了现在的政治氛围,配上「震惊」的标题发到朋友圈里,估计会有一大票中老年用户疯狂转发。
一个致力于「预防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的 AI,却编了一篇假新闻出来。OpenAI 政策主管 Jack Clark 也表示自己很头大,「无法预测这个模型所有的能力,你必须不断测试」,也就是说目前大家看到的 GPT-2 还没有发挥出全部能力,而且以后要是再发展下去,它编出来的假新闻能「真」到什么成度还不好说。
出于对 GPT-2 可以轻易生产虚假消息并被滥用的担忧,OpenAI 选择不公开模型的具体结构和代码,仅发布了一个小小的样本供开发者尝鲜。这个举动招致了众多网友的布满,有网友讽刺道,「OpenAI 干脆改名 CloseAI 算了!」
更有甚者跑到了创始人马斯克的推特下面对其出言不逊,马斯克不得已只能发推澄清自己已经离开了 OpenAI,这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不过如果 GPT-2 模型的能力真如 OpenAI 所描述的这样强大,那基本可以称得上是目前最强的自然语言 AI。
那么这个「最强 AI」之前在做什么呢?
……在玩游戏。
▲一家人的名字就是要整整齐齐嘛
OpenAI 曾经组建了一只 DotA2 战队 OpenAI Five,从击败自家研究室的普通玩家开始,一路从 1v1 战败冠军级职业选手,走到 DotA2 顶级职业赛事。虽然最后折戟于 Ti8 联赛的中国队,不过这期间 AI 进步神速,能抓会偷,有团战意识,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甚至还学会了公屏嘲讽对手「你没机会的」……
▲蓝队就是 AI,这波包抄的意识很「人类」
而除了打 DotA2 之外,OpenAI 还学了相扑……
▲也…很…厉害…吧…
图中的两个相扑选手并非提前编程设计好动作,在实验开始,游戏中的小人甚至不会走路,经过大约十亿次的训练,机器人学会了一些策略,例如蹲下让自己保持稳定,或者让对手一不小心摔落竞技场。
据 OpenAI 相关人员说,这是为了让 AI 尝试新的学习的机制,以往常用的通过处理数据标签来获取新技能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学习复杂的操作,而他们目前正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让机器人捡东西……
▲官方 Blog 上关于让 AI 互相教的报道
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OpenAI 最近正在研究如何让 AI 之间互相教学,极客君现在有些好奇它们之间是怎么交流的,会不会教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难道是像电影《复仇者联盟 2》中的贾维斯和奥创这么教的?
总之,这家宗旨为「预防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的 AI 研究机构的画风越来越奇怪。虽然目前来看,拥有高度智能并会独立思考的 AI 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但还是有些担心,一旦将来出现的是要毁灭人类的奥创而不是温驯谦和的贾维斯该怎么办……
奥斯曼帝国体系?
早期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方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所谓的“加齐国家传统”,即军事征服带来威信与宗教贡献。
在十四世纪初在拜占庭帝国的边界,适逢罗姆苏丹国瓦解的空窗期,形形色色的人趁机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武装割据和军事掠夺。他们有的是穆斯林,有的是基督徒,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取得战利品而临时结盟的“地方武装”。他们不但会视情势反反复复结盟再相互背叛,而且对于信仰也十分不虔诚,对信仰同一个宗教的同胞也毫不留情的抢劫和屠杀。
在奥斯曼帝国初建之时,奥斯曼家族也只不过是野蛮突厥人部落民的小酋长,得到了大量地区土豪的支持,因此对于新征服来的土地和臣民十分宽容。奥斯曼希望通过接纳拜占庭帝国的逃兵和封建主来进一步扩大自己势力,乐意吸纳他们加入军事征服的步伐。
奥斯曼一世苏丹
通过不断的军事征服,奥斯曼终于以“国家”的面貌活跃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并且已经有大量的巴尔干诸侯被迫向其称臣,交付贡金。即使是在被奥斯曼直辖统治的区域也是土豪林立。虽然这些土豪的武装力量经常被编入奥斯曼军队,协同远征,但平时还是更为独立一些。在巴耶济德一世的集权过程中,属国的权力被进一步剥夺。安纳托利亚诸突厥王公也被帝国纳入统治秩序。旧统治阶层的中下级军人以“奴隶”的身份被编入奥斯曼军队。王公贵族也被吸纳入帝国统治。
按照奥斯曼帝国15世纪的编年史作家穆斯塔法·奈玛的理论,早期奥斯曼统治哲学可以以公平循环论为核心,其大体指:没有军队就没有统治,没有国家;维持军队需要财富;财富从臣民手中获取;臣民需要公平才能创造财富;没有统治和国家就没有公平。
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公平循环论将军队、统治与国家、财富、臣民和公平拟制成了一个循环。循环中一环扣一环,相互依存和支持。这一循环理论构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基础,也成为统治的实践指导。
苏丹亲兵
在奥斯曼帝国的权力构成中,苏丹为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是财富的享有者,军队的持有者,公平的维护者,国家唯一的主人。
早期的苏丹之下的大部分贵族,理论上来说都是苏丹的家奴。除去少数由奥斯曼政权自身贵族和安纳托利亚王公构成的“统治阶级”,大部分出任大维齐尔和行省总督的“帕夏”们,都出自于耶尼切里(苏丹亲兵)。包括多位拜占庭帝国和阿尤布王朝的王室后裔都是加入耶尼切里军团,都是在成为苏丹的家奴之后,才被赋予了军政大权。
教法学家在帝国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虽然在后世,他们主导着废立苏丹的大权,但在奥斯曼政权的早期,他们还不能过分的影响苏丹的世俗权利。
奥斯曼教法学家
自穆罕默德二世开始,绝大部分的大维齐尔的出身都非突厥人。这和穆罕默德二世在集权导致的不满有关。此时苏丹本人大多会亲自参与征战,而任命大维齐主持政务会议的召开。苏丹不亲自参加政务会议,通常坐在一个隔间里,透过一扇窗户旁听会议的召开,最后他们讨论的结果才由苏丹本人定夺。
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统治之下,为了控制更多的战争资源,帝国进一步加强对属国和自治领地控制和监控。塞尔维亚和瓦拉几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地区最终彻底被纳入统治。奥斯曼人还试图把帝国变为奥斯曼家族的私产。此时的帝国甚至只有两个军事行政区,鲁米利亚和安纳托利亚。
为了让各位更好理解帝国的统治方式,在这里姑且将被统治阶级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士:
帝国中央常备军“卡皮库鲁”的意思就是“高门的奴隶”。高门指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政府。这些武士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耶尼切里“苏丹的亲兵”。他们作为苏丹的家奴,填补了军队中的军官阶级。这些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和战功升迁高位,最终得到“帕夏”的头衔,出任行省总督甚至大维齐尔。当然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大部分人永远都是苏丹的家奴,可以被苏丹任意剥夺生命和财产。
奥斯曼帝国文职官员在帝国早期大多数是被征服土地上的异教徒。本质上,他们也是苏丹的家奴。文官队伍中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突厥贵族和王公,他们主要负责帝国的行政管理。具体到基层区域和异教徒社区,根据公平循环论,奥斯曼苏丹给予了地方社群极大的自治权利,即旧惯温存。仁慈的苏丹更愿意让异教徒自己的统治者继续统治这些异教徒。苏丹给予他们保护的目的是让他们持续创造财富,恢复生产和物资的流通。这可是帝国统治的基础。
农:
奥斯曼帝国实行军事征收体制。蒂玛尔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征收地租,为帝国供养辅助部队。早期的大部分奥斯曼农民随时可以转化为加齐武士。在这一时期奥斯曼人的地方辅助部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民的加齐武士。他们是最好的炮灰部队。
苏丹的骑兵则大多是蒂玛尔制度下的封建领主们。他们通过军功得到世袭的土地(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在死亡后被政府拍卖包税权利,后期事实父死子替)。这些底层贵族控制着的农民和农奴,并且根据其领地的收入提供一定数量的辅助骑兵,最多的蒂玛尔领主拥有超过十多名全副武装的辅助骑兵。
他们为苏丹而战来补偿国家免去的劳役,蒂玛尔制度下得到的大部分土地收益,和战时额外的薪水配给,能够让这些骑兵随时保持临战状态,并在战争中自行携带必须的武装、给养以减轻国库的负担。
奥斯曼在新征服的土地,大多强迫安纳托利亚的突厥人(其他突厥贝伊国的臣民)移民到此,和当地农民共存。这些地区就是这样被奥斯曼的封建领主和基督教土豪们牢牢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他们只能在经济活动中管理农民,被授予的只是征税权,绝非土地和人口的支配权和所有权,封建领主没有权利让农民免费给自己耕地,也无权裁判农民之间的纠纷、更无权处罚农民,司法权属于苏丹派遣的地方法官。
工:
奥斯曼帝国很大一部分公共服务都由行会和慈善基金会承担。只有军事服务由国家提供。大部分清真寺、饮水井 、图书馆 、公墓、公共厨房等慈善工程和基础设施都由于这些行会组织,手工业者,之前我们说过,帝国是奥斯曼家族的私产,而建立庇护关系,提供臣民生活幸福度,增加宗教、政治和军事影响或个人威望,供养臣民和士兵,暗含忠诚与义务,具有明显的宗教性,是博得真主喜爱的奉献,帝国对于手工业者和行会赐予的土地,以及税收中提供给慈善基金会,并且吸纳捐款,从而造成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获益,他们承担了孤儿院、养老院、慈善食堂、医院和技术学校等等公共服务。
商:
奥斯曼苏丹凌驾于法律之上,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处死他的臣民,剥夺其财产。安卡拉商业共和国灭亡后,阿赫兄弟会被吸纳入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体系。奥斯曼人严格控制商路,逐步垄断商品流通。奥斯曼人还对威尼斯等商业共和国征收极其离谱的高额税,并操纵货币贬值来掠夺臣民财富。这样就可以攫取更多贵金属用以支付军费。
奥斯曼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则是国家机构和事业的垄断收入,关税、港务费、过路费、称重费,对食盐、肥皂、大理石、油蜡这些商品的垄断,尤其是奥斯曼帝国把拜占庭给予威尼斯等国的商业特权直接取消,对货物总价强制征收10%(最多时甚至20%)的关税,而银矿、铜矿和铅矿在内的自然资源被外包给特许经营商,这种收益很大情况下是通过实物支付,再由奥斯曼帝国指派商人贩卖。
威尼斯共和国旗帜
当然威尼斯共和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时好时坏,加之基督教不愿意与穆斯林直接贸易,这就使得希腊和亚美尼亚商人异军突起。奥斯曼的商人势力其实是被帝国政府牢牢把握的。直到到17世纪,奥斯曼的商业行会组织才逐步统一价格,对日用品实行专卖,严格规定原料和加工生产,并且组织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