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而cf等一些其他网游可以光明正大直播代练?
大家好,我是每天都有刀片收的狼子哈。
狼子给大家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英雄联盟、CF穿越火线、QQ飞车、地下城与勇士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端游游戏了,现在比较常玩的可能就是英雄联盟、CF穿越火线。像这种大型游戏,举办了很多赛事,出现了一批批的名人。而每个游戏都有段位制,玩家都想冲到最高的段位,享受别人惊讶的目光,这时,就出现了代练这个词。
代练,可能是一个团队,也可能是个人组织,专门帮别的玩家冲上高段位而存在的一个“组织”,代练有时候我们也是讨厌的,因为代练的实力本来就很高的,低段位的玩家匹配到了代练基本就是输的多......
英雄联盟为什么不准代练呢,而其他游戏又可以呢?狼子分析一下,不对的地方小伙伴们再补充。 .( '◕¸◕' ).
1.英雄联盟一直都是稳居第一的游戏,人们关注的也是英雄联盟比较多(所以英雄联盟主播、职业选手比较吃香吧)。这么大的游戏,如果碰到了代练,对游戏体验是极其不平衡的,英雄...玩一局的时间平均下来也有20多分钟,其它游戏平均也10来分钟吧。英雄联盟对操作还是挺难的,官方可能不想让代练成为第二个“神仙”。
2.其他游戏可以光明正大的代练,狼子也见过很多主播写着多少多少可以冲到什么段位,举个例子,CF禽兽狙、70kg、马哲,这些基本好像都可以帮冲分的,官方为什么不管呢?狼子觉得CF虽然还活在人们的视线,但是已经是在边缘了,老马将错就错,随他们去吧,只要不是挑战底线(开挂),闹翻天也就钱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对小伙伴们有帮助。
你确定不关注不靠实力吃饭的解说狼子么?谢谢关注。
亚洲为何没有亚盟?
世界各大州中,亚洲的差异性是最大的。
大洋洲,就那么几个国家,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其他几个国家影响力都一般,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差异不大。
北美洲,主要是三大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都是英国殖民地出身,差异不大,现在也是穿同一条裤子。
南美洲,以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出身为主,勉强也说得上同根同源。
非洲,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家都穷,穷哥们一起好说话。而且,非洲不少国家曾经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欧洲,本来地盘就不大(整个欧洲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历史上大家往来都很多。虽然历史上原因分为两大块,东欧和西欧。但近些年除了俄罗斯之外,东欧在逐渐被西欧同化。
但是亚洲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从地理上来分,亚洲可以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东亚就5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这5个国家虽然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但是其中的关系就已经错综复杂了:首先中国和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日韩蒙是资本主义国家;韩国和朝鲜之前是同一个国家,后分裂成俩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对立非常严重;日韩同为美国的小弟,但彼此之间又有领土争端;中日之间曾经爆发过大规模战争,历史的伤疤至今刻在每个国人的心中;蒙古自立国后就跟了苏俄。
南亚也是自成一派,三个主要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之前同属于印度文化圈,但由于伊斯兰教的进入,以及英国人横插一脚,导致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年。
中亚五国,此前同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彼此之间的关系还算是比较密切。
东南亚曾经属于中华文化影响圈,但近代曾英法殖民。整体来说,东南亚内部关系还是有一定的趋同。
西亚,从大方面来说都属于伊斯兰世界(以色列除外),其中又分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土耳其人、库尔德人等几大块,其中有以阿拉伯人为主,但波斯人和土耳其人的单体实力属于西亚里面最强的,库尔德人至今还未形成独立国家,阿拉伯世界内部关系也不和谐。
北亚不说了,虽然占据亚洲三分之一的面积,却是欧洲国家俄罗斯的领土。
综上来看,亚洲面积在七大洲中最大,差异性也非常大。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彼此之间的趋同性非常小,南亚和西亚内部更是混乱,东亚内部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东亚和东南亚、东亚和南亚部分国家之间还存在领土纷争。
相对来说,东南亚内部和中亚内部趋同性比较大。中亚五国穷的叮当响,在国际上没啥话语权。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要大一些,东南亚十国也开始了抱团取暖,组成了东南亚国家同盟,简称东盟。
当然了,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还有一个阿拉伯国家联盟,即阿盟。
现在的情况下,亚洲内部各区域即便是内部组成同盟的难度都很大,更不用说组成更大范围的亚盟了。
实际上,像欧洲的欧盟,实际上是一个西欧国家联盟,成立之初也没有东欧国家进入,苏联解体之后才开始吸纳东欧国家。
非洲的非盟倒是还可以,非洲62国家中有55个非洲国家参与。南美洲国家联盟也行,15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
但是,即便是组成了同盟,也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大难临头还是各自飞。比如说欧盟,在疫情爆发之时,相互争抢物资。又比如说南美洲国家联盟,实质上已经相当于不存在了。
精选联盟被关闭了还能带货吗?
精选联盟被关闭了是不能带货的。
精选联盟被关闭了严重,体验分小于3.5分,就会被关闭权限,当体验分涨到4分及以上,就能重新恢复申请开通精选联盟。 当然,若严重违反精选联盟平台规定,达到了清退标准,也会被清退。
英雄联盟真的还火吗?
从Fpx夺冠一直到大年初三这个几个月(具有可靠情报表明,艾欧尼亚大区的疯狂排队最早从去年中秋开始就是夜夜不断了),艾欧尼亚无一夜不排队,最少都是四五万人的大型在线魔术队列。
一个新年的娱乐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需要延迟排队来防止同时游玩的玩家过多,以至于服务器扛不住。
如果你在新年期间的艾欧尼亚玩英雄联盟感觉到持续的跳ping,延迟一直下不来,疯狂掉线重连等操作,请不要奇怪,不是你的问题,是艾欧尼亚又被挤满了。
一套新年皮肤,敢完全无视玩家意愿和历史定价,却依然销量好到爆炸,纵容着策划敢继续无节制的随便坑钱。
一个LOL项目的电竞选手,甚至不是今年的世界冠军选手,能够以几乎轻而易举的方式吊打王一博,肖战等微博流量明星,登顶微博年度人物,甚至在饭圈一致对外乃至刷票的攻势下都没法给他挤出前三,逼着微博给他搬了个奖。
哪怕进入2020年,英雄联盟圈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一次热搜,新英雄也好,新赛季宣传片也好,一个选手下落不明也好,就算你对英雄联盟一无所知,英雄联盟的一切也已经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2的第一次成熟总决赛直接刷新了电子竞技的在线观看人数世界纪录,然后时至今日每年一次自己打破自己的记录。
其他游戏做得到吗?
以及最后,在现在的地球上,能够维持每天在线游玩人数最少五六百万的PC端游戏,还有第二个吗?
这个问题从2014问到2020,回答始终只有一个。
不火?不火你给我找个更火的?
就算你有,你撑死大火那么一两年,哪怕和英雄联盟同站在顶点,等新鲜感散去,英雄联盟依然站在山顶对着你笑,你可就不一定跌到哪里去了。
不要把一个已经向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在十数个国家都有成熟联赛(中、韩、欧、北美、越南五大正式赛区,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土耳其、独联体等一众外卡赛区),市面上近半大资本注入发展的赛事项目和一般的游戏比较,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还是仅仅说是一个部落或者松散的部落联盟?
谢谢悟空邀请。
我们不能用存在与否来形容,因为既没有存在过的铁证,但亦不能否认。
典籍中的夏朝这个问题需要反推。《史记》将夏代的帝王谱系记载得清清楚楚,从此在中国已成信史,笔者采用往前推的办法。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夏的提及多与三皇五帝一起,然后就是“三代”(夏商周)。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墨子·明鬼下篇》“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虽然众说纷纭,但至少这些时代的存在是一个共识。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武观即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陟。--《竹书记年》上述是对于夏启的传记,这本颠覆三观的史书虽然简略,但脉络清晰、言之凿凿。
▲考古只见看得到文化,看不到王朝和人名
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或言咸宁五年即279年),汲郡人不准(音:否彪)在城南15里汲城村盗发魏襄王(或言魏安釐王)墓,得竹书残简数十车,皆漆书蝌蚪字。所记自黄帝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史事,是襄王未卒之时,魏国史臣纂录古志及其国书,供襄王检阅而传世,故称魏国版《史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yi)》最早讨论夏代的是孔子,这是一句模糊的话,夏的后裔封于杞,商的后裔封于宋,这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内容,当这两个国家却不足以证明这两个朝代的存在,孔子认为主要在于文献不足,如果足够那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夏商都是存在的,只是暂时没能证明,为此他还去过夏墟和杞国,但一无所获。
“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礼记·礼运篇》孔子转而研究夏历,并得到了不少收获,也就是现在的阴历,这是传说中来自夏代的遗产。干支的发明日期已经不可考证,至少在夏代之前就有了,《史记》记载的夏朝帝王谱系都是以干支命名,想必此刻夏代已经沿用许久了。
再往前推,殷商甲骨片内容异常丰富,那么其中有没有夏朝的记载呢?
“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尚书·太甲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来自汉初大儒的背诵,因此并不可靠,但客观地说,掺杂的只会儒家的私货,却不会有来自名称的变更。
商初的重臣伊尹说自己亲自去过夏都“西邑夏”,“夏”字在甲骨文中没找到,“西邑”却不少。
换个思路看,刘秀建立的国家名字叫“汉”,但史册上却叫做“后汉”,这是后人的称呼,在当时不管是自称还是接受朝贡,永远都是“大汉”而非“后汉”,那我们能否认“后汉”的存在吗?
夏代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当时的自称并非“夏”而是后来的称呼,那我们再怎么寻找也是徒劳。这是有可能的,黄帝自虞舜的五帝都是天子,那他们有国号吗?显然没有,“唐虞”显然只是部落的姓氏。“夏”也来自他们的姓氏--夏后,此“夏”并非今天的“夏天”,而是一个姓氏图腾,哪怕甲骨文中找到了“夏”字,那也可能只是一个季节的描述而已。
商人口中的西邑完全可能是夏王朝,也许是他们认为夏人的鬼魂作祟,才用各种方法祭祀他们,“燎祭”就是将人牲烤熟了献祭。
再往前走就是夏朝的建立过程。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而史记里舜禹的“禅让”,一个非要给,一个不肯要,体现出上古的高风亮节。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竹书记年》不同于《史记》里对夏启得国正确信誓旦旦的描述,《竹书记年》的记载是干巴巴的,既没说“抢”,也没说“让”,这也许是正史应该有的模样--就事论事。
总而言之,典籍中的夏朝惟妙惟肖,听起来确凿无疑,这是一个很难作假的结果,我们也不知道从《史记》及之前的参考文献有多么靠谱,但至少比后来的要稳。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会相信夏朝的存在,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如此大规模集体造假的可能机会为零。
考古上的证据夏朝载于史册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他的面目始终是扑所迷离的,史书和典籍上言之凿凿,考古上文物不少,唯独缺乏可辨认文字的一锤定音,故而西方死活不承认夏代的存在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夏代古朴的青铜酒爵
殷商无比发达的青铜冶炼水准、文字、政治体制和成熟的社会结构显然不是无根之木,他必然要承袭一个上文明积累的成果。
“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考古学家邹衡的确如此,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
为此考古学家们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
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缺乏可辨认文字等等直接证据,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比如说二里头,从C14分析法我们亦不能确认到底上夏后期还是商早期,只能知道他与龙山文化具备传承关系。
在考古学上,目前夏处于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状态。在没有出土如甲骨文那样的自证性文书材料之前,这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所以,现在无法说有没有夏,无法下定论。--考古学家许宏许先生准确描述了夏朝考古工作的现状,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和经验,相信迟早有一天将真相大白。
▲新版历史教科书首次大段正面陈述夏王朝相关的考古内容。
方国:夏朝的国家组织形式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夏代是客观存在的,这样我们才可以基于考古和典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
自轩辕黄帝开始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制度,历任首领均由其后裔担任,但这毕竟是松散的,部落之间并没有法定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后来颛顼“绝地天通”收回了女巫的权利,搭建了“王”的概念,尧舜禹的“禅让”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激烈动荡,伴随于此,阶级、贵族和“王”等概念逐渐形成,原有的大同社会已经不复存在的基础。
▲颛顼大帝的“绝地天通”
从生产力发展而言,4000年左右尚且只有少量的青铜器,不会因为王朝的出现而出现一夜之间的跃升,实际上少量的青铜都是贵族专用,打仗还是以石器和骨器作为主要武器。
可以说,夏代的成立年代处于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交替之际。
二、从立国过程看政治制度
帝喾将天子宝座传给了儿子尧,这只是个案,并非共识,我们可以认为尧很出色。而大禹通过治水这一国家工程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资源,建立起崇高的个人威望,并将大部分权柄和实力给予了儿子启然后建立一个法定的世系王朝,这与之前的立国方式有相同也有不同。
夏代远远不止一个部落的规模,姒姓有十二个分支,而夏后氏是王族的氏,可以理解为一个部落集团,加之夏禹治水笼络和控制的部落,总体实力在当时一枝独秀。
建立于原始社会废墟的夏朝缺乏将天下统一的实力和统治制度,所谓“世袭王朝”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世袭,而这是有人反对的。
“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国语.鲁语下》
“防风氏後至,戮之以徇于诸侯,伐屈骜,攻曺魏,而万国定。”--《路史·卷二十二》
“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专车。”--《述异志》
▲诛杀防风氏夏禹立威的是防风氏,他们曾是大禹曾经的坚固盟友--治水的主力之一。按照《述异志》记载,“涂山大会”事件发生与治水工程完结之后,“执玉帛者万国”说明与会者的目的之一是进贡,或者说税赋,这已经有了国家财政的雏形,那么防风氏被杀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迟到,而是“藐视领导”和“偷税漏税”,更是为了建立家天下王朝并给儿子启扫除障而立威。
而夏启也有自己的手段。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有扈,在始平鄠县)。--《竹书记年》上文第一个事件叫“钧台之享”,这是是夏启王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此后,夏代诸王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从而搭建了王朝政治制度的雏形。
但肯定有人不服,于是两个集团的战争在第二年就开始了。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在讨伐动员上,夏启明说对手和不听话的盟友都要被消灭,族人罚做奴隶,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集团的总决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是专属于一代雄主的蛮横。
至此,夏王朝的建立基本完成,再也没有哪个部落可以挑战夏后氏的权威,世袭王权从此在华夏故地落地生根。
▲钧台之享
但这个联盟依旧是松散的,不同于西周的分封,他们缺乏血缘或者从属关系上的羁袢,许多诸侯国当年也许是夏禹父子的铁杆粉丝,甚至战友,这种关系是不会遗传的,事件搞久了自然就会人心离散。
而从考古上来看,夏代初期显然缺乏殷商那样高出周围一个大档次的青铜文明,不具备对周边国家绝对的威慑力。
故而第二代君王就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历经百年战乱后,直至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统治才算稳定下来,不管是东夷还是旧的盟友逐渐认可了这个盟主的存在。
总结一下,夏代的政治制度依然是部落军事联盟的升级版本,一种介乎部落联盟和分封之间的制度。地方诸侯接受中央的册封,有纳税和征战等义务。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緫,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史记.夏本纪》这个像城市环线的结构就是夏代政治模型,鉴于交通、生产力和当时的制度,王朝能够直接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 大体上,离王都越近统治基础越牢固。社会的组成细胞也跟西周类似,外面的叫做诸侯,王都内的叫做大夫,世袭贵族支撑世袭王权,这一传统在中原延续两千年,直至秦汉时期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