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 山包,三国杀二觉武将?
首先,觉醒技是锁定技和限定技的集合 锁定技是必须触发 限定技是一局比赛只能使用一次 所以觉醒技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要触发 觉醒技 主要是三国杀山包才有的东西。目前觉醒技有6个,分别是邓艾的【凿险】,孙策的【魂姿】,姜维的【志继】,刘禅的【若愚】,神司马懿的【拜印】,还有SP关羽的【单骑】。 邓艾 屯田——每当你于回合外失去牌时,可进行一次判定,将非红桃结果的判定牌置于你的武将牌上,称为“田”;每有一张田,你计算与其他角色的距离便减少1。 凿险——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田的数量达到三张或更多,你须减1点体力上限,并永久获得技能“急袭”(出牌阶段,你可以把任意一张田当【顺手牵羊】使用) 刘禅 享乐——锁定技,当其他玩家使用【杀】指定你为目标时,需额外弃掉一张基本牌,否则该【杀】对你无效。 放权——你可跳过你的出牌阶段,若如此做,在回合结束时可弃一张手牌令一名其他角色进行一个额外的回合。 若愚——主公技,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你的体力是全场最少的(或之一),你须增加1点体力上限,回复1点体力,并永久获得技能“激将”。 姜维 挑衅——出牌阶段,你可以指定一名使用【杀】能攻击到你的角色,该角色需对你使用一张【杀】,若该角色不如此做,你弃掉他的一张牌,每回合限用一次。 志继——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你没有手牌,你须回复1点体力或摸两张牌,然后减1点体力上限,并永久获得技能“观星”。 神司马懿 忍戒——锁定技,当你受到伤害或于弃牌阶段弃牌时,获得等同于受到伤害(或弃牌)数量的“忍”。 拜印——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你拥有4个以上或更多的忍标记,须减1体力上限,并永久获得技能“极略”(弃一枚忍标记来发动下列一项技能---“鬼才”、“放逐”、“完杀”、“制衡”、“集智”)。 连破——若你与一回合内杀死了至少一名角色,可于此回合结束后,进行一个额外的回合。 孙策 4体力 【激昂】:每当你使用(指定目标后)或被使用(成为目标后)一张【决斗】或红色的【杀】时,你可以摸一张牌。 【魂姿】:{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你的体力为1,你须减1点体力上限,并永久获得技能“英姿”和“英魂”。 【制霸】:主公技,其他吴势力角色的出牌阶段,可与你进行一次拼点,若该角色没赢,你可以获得双方拼点的牌;你的觉醒技发动后,你可以拒绝此拼点。每回合限一次。 SP关羽 4体力 【武圣】:你可以将你的任意一张红色牌当【杀】使用或打出。 【单骑】:{觉醒技},回合开始阶段,若你的手牌数大于你当前体力值,且本局游戏的主公为曹操时,你须减1点体力上限并永久获得技能“马术”。 目前三国杀出的武将只有这6人拥有觉醒技,以后更新,暂且不知。希望回答你能满意!谢谢 !
为什么SP姜维逢亮后要学会嘲讽?
首先表明态度,这是一篇吐槽向的文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国杀在武将技能设计方面就走上了一条“为了契合而契合”的道路,而这种契合并不是说去走一种“武将联动”的模式,而是直接将现有的技能搬运到新的武将上(【马术】不算)。车逻辑并不是说这种创新不好,只是有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觉(等我弃坑了我再好好吐槽)。按照这个思路,官方在前期设定SP武将出了不少“昏招”,且不说最开始SP武将仅仅是改势力不改技能,唯一改技能的魏国关二爷被吐槽了好几年(觉醒技,四血上限变三血,然后获得马术),当然现在官方给不同势力的SP武将和星武将设定了不同的技能(讲道理所有三国里的武将只要在东汉末年有过表现是不是都能出个SP的群势力的他们?),也算是最大可能弥补了失误。但是,这个SP姜维的设定,车逻辑还是感觉设计者是个姜维黑…
首先魏姜维出场状态是一个4血1技能的武将,按照小说里的剧情,天水姜伯约属于年少成名能文能武的好孩子,在诸葛亮打魏国时与姜维一见钟情,于是用计让马遵等人以为姜维叛变了,大关城门不说还箭射姜维。此时的姜维就是哑巴吃黄连的状态,只得逃跑,后又被蜀兵围困,在会空城的诸葛亮的感化下投降了蜀国。
魏姜维的技能也很直白,但槽点更多,首先【困奋】你可以理解为姜维这个人性格属于那种不屈不饶型的,就算走入困境也能发挥自我价值奋勇突围,所以类似【苦肉】的【困奋】就这么出来了。但诡异的是,觉醒前的【困奋】是锁定技,意思就是姜维在魏国就是一种折磨,就算你想安稳的过日子那也是不可能的(文艺一点理解,姜维在魏国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所以每回合【困奋】一下自己…)。觉醒技【逢亮】,这个技能名称简直不能更直接,比【魂姿】还直白,在你濒死时候遇到了诸葛亮,回了几滴血,也不用次次困奋了,最关键还学会了目中无人的臭毛病。
我们都知道【挑衅】是蜀姜维的技能,这里用在觉醒后也就是投降后的魏姜维身上倒也无可厚非,但你既然设定的是魏姜维,为什么非要把他可以往蜀姜维身上贴近呢?那么只能这么理解了,我们看魏姜维的插画,当时的姜维面前坐的正是诸葛亮,也就是说此时姜维正在接受诸葛亮的感化,感化完就要觉醒了,那么如此来看这张牌完全没体现魏姜维的任何特点。
魏姜维觉醒意味着投靠蜀国,蜀姜维觉醒以为着丞相归天,至于为什么逢亮之后姜维就能嘲讽了,你就当这是降将归顺的一种表现吧,不然怎么契合?
文/车逻辑的逻辑
姐想起来了,是从孙笨开始的!!!
三国杀ol标风准将是什么?
官方出的 标准包 以及拓展包 风包 火包 林包 山包。
标风就是指标准包和 风包。一般来说多是三国杀OL上的,因为这2个包的武将是完全免费的。
所以不花钱的玩家就只能使用标准包和分包武将。由于这2个拓展包的武将出现时间比较久了,所以其中有比较大一部分武将能力比较差。
山包贾诩属于群不属于魏?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作为我国军事学的基础典籍之一,《孙子兵法》内囊括了大量的经典军事理念,这一典籍也被日本的武田信玄运用到战争中。前文的引用中,其黑体字部分大概是对军队整体状态的一个要求,孙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军队,其冲锋速度就应该快速如风,当需要踱步时又能像严整的森林一样,进攻敌人时,象烈火吞噬般惊人,部队驻守时,又能象山岳一样不可动摇,隐蔽时,象阴云遮天不见日月星辰,奇袭时犹如万钧雷霆,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我前面说了一大堆,可并非是废话…三国杀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桌游中的经典之作,除了其相对平衡的游戏体系及人气超高的游戏背景外,更多的层面就是他的游戏内涵了。在标准版上市就受到无数好评的前提下,官方马上“顺从民意”推出了军争卡牌扩展包,使整个游戏的进程加快了许多,同期推出的神话再临·风武将扩展包也让整体游戏又加入了不少新的体系,之后的。既然题主问到贾诩为什么是群势力,我们就从他所在的林包(注意,是林包不是山包)入手谈谈吧~
林包是玩家公认的神话再临系列中武将技能最为全面的扩展包了,林包的普通武将有8位:孟获、祝融、曹丕、徐晃、鲁肃、孙坚、贾诩、董卓。如果说之前火包的出现让激进党大呼过瘾的话,那么林包简直就是抖S的春天了,这个扩展包内有众多自带翻盘和硬控功能的武将,如太子丕,他的血液就是他人跳过回合的资本;如鲁大师,这个不必多说,团战可以输大师必须死;如徐局长,牌都摸不了了还玩个毛线;再入孙坚、孟获之流,学越少越能体现价值和奇迹。官方数据统计,就是在林包正式投入到OL中,身份局反贼的胜率才开始飞速的飙升,可见这其徐如林间接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我不打你,但我能控到你托管的游戏理念。
而林包内的贾诩,拥有这最强的单杀技能【完杀】,也因为【帷幕】的存在让他有了防御的资本,如果在配上仁王盾,防御属性简直突破天际。而群势力的贾诩也让许多玩家有所疑问(就像群庞德那样),但我们来看贾诩在小说或是在历史上的表现,也就能略懂一二了。贾诩是那种平时话不多,但每次出策基本都能左右当时的时局,当然最为出名的还是贾诩一言就造成了“李郭之乱”,致使长安血流成河,这也是技能【乱武】的设定。再往后,贾诩很明智的和张绣投降了曹操,又在官渡之战前提出了“四胜论”,也间接使得兵力落后袁绍的曹操有足够的信心去官渡作战。综上所述,贾诩的武将技能就是为群雄割据时的他准备的,官方为了贴合背景,就让贾诩先在群势力出道了。
而魏贾诩的技能【间书】是贾诩为了保住曹操扩张地盘于是就让曹操去离间马超和韩遂,后来曹丕为争皇位也多次向贾诩请教,曹操也是如此,于是我们看到魏贾诩居然有了一点“难知如阴”的气场,这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林包武将真的能给玩家一种整齐的大部队齐头并进,既能要保护自己安全又能保持气势,给对方造成无穷压力的体验感(这句话好像读不通,不过大家知道我的意思就好啦)。
所以说,我们不能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而是要在游戏中去收获诸如历史、文化、哲学、美学、心理等领域知识的提升,了解游戏为什么要这样设定以及设定的初衷,否则你玩一辈子游戏也只能是个菜文鸡(这话从我口中说出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文/车逻辑的逻辑
英雄,也会孤掌难鸣啊~
玩三国杀盛大白金VIP有什么用?
三国杀的包有很多,目前盛大的只开了标风火林,
会员可以免费用火包武将,林包必须买单个的武将,比较坑爹,不如买套实物卡又便宜又好玩。
山包和神包都没出,所以没有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