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扶贫采购,在德国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一次来德国就被当地人羞辱了一番,他们觉得我的举动非常不尊重他,现在想想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确实让我很佩服。
我是一名远洋船员,经常在德国常驻,德国的生活状态是我去过的几十个国家中,感觉最舒服的国家。我曾在德国的不莱梅港口停留了三个月,这三个月的生活让我过得流连忘返。
那次我们船在这个港口的干船坞修船,船舶一般大修要经历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次我们接触的德国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为中国人,我觉得中国人的工作态度要和他们国家的工人学学,相比之下,差距太大了。
中国人的工作态度我航海十几年,经历了很多次船舶的维修,其中我们也在中国的干船坞修过船。针对中国人修船和德国人修船的状态,我做了一个简答的对比,觉得外国人的工作才像是在干活,此处允许议论。
当年我们在浙江舟山船坞修船的时候,因为船舶年纪比较大,大约有20年的船龄,整体上船舶会比较老旧,所以在维修起来难度会比较大,而且需要的人手也需要更多,时间也会更长。
在舟山船坞经历了一个月的修船时间,参与修船的人都是中国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在整个修船过程中,我觉得人是很多,而指挥的人更多,当时都在现场指指点点,而在那些所谓领导的指挥下,工人们都在背后小声的嘀嘀咕咕,也不知道他们都在嘀咕什么,反正就是对这些领导不满的意思。
就比如当时我们船上的锚机需要维修,一大早上,领导们来到现场,看到他们的工头带着一群工人在那里瞎搞,觉得他们的做法就不对,而这个工头也是码头干了二十几年的老师傅了,在经验上可能比这个领导的好得多,所以工头觉得领导的办法更是行不通,于是两个人在修理锚机上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现象,造成领导很生气,用命令的口吻要工头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干过这一行的人都懂,修理锚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活,不是随便让几个没有一点修理经验的领导在旁边指指点点就能够完成的,更不是随便拆拆解解,在安装一遍就好,这里涉及的工程量很大,而且需要的人手也需要很多。
因为矛盾的问题,导致这个锚机在他们的修理下,花了十几天,最后的结果也是草草了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期间,工人们见到工头和领导争吵,抓住这个时机,每个人也是想尽了办法在偷懒,工头不愿来不到现场,于是工人每天就像来打卡一样,打完卡各自找个地方坐等工头的吩咐,其实这些人都懂,只要正常出工就能领到工资。
这是中国工人工作的思维和状态,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个工作要不要按时完成,更不用考虑干活的质量。
这是工人的想法,而领导的想法就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职权去各种控制成本,实际上总公司给了一千万的维修费用,他们拿着这一千万掌控在手里,心里时刻想着该如何计算好钱来,目的是为了能够省出更多钱到自己的口袋里。
该请工人干的活就瞎评估,认为船上的船员就能够解决,根本没必要再花钱另请工人来船上维修,而实际上做账的时候,就写着请了十几个工人在船上的某个位置进行了维护保养,耗费了多少材料,用了多少工时,花了多少工人的劳务费用。事后就让船上的领导赶紧派船员去维修,然后让船上的领导拍一些维修的照片给他们,如此就又搞定了一大笔钱去自己的口袋里。
二十几天的维修时间,前十几天下面的工人也跟着上面的领导懒散,最后几天的就要求各种赶工,导致工人就非常的不满,毕竟他们加班不加薪,在天寒地冻的白天,工人们根本就无心工作。
正常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最后上了十几个小时,每次工人们看到领导腋下夹着各种文件和维修的计划表来到现场视察的时候,工人们都是土头土脸的。大家板着一张不愿加班的表情,而领导自然不高兴,命令:船马上要开了,今天设备没修好,大家就不要下班了。
领导们把工人批斗一番后,各自溜之大吉,又有谁会不知道他们早已将一千万的维修费用压缩成了几百万呢?
等到船舶维修时间一到,一纸文件往总公司一发,便兜着钱回家过年了。
这种维修状态,最后辛苦的都是船员,很多工作压根就没有完成,到了后面都是需要船员在船上继续苦命地干活,这也就意味着船员在船上往后的日子过的非常的辛苦。
相反,在德国修船那叫一个舒服,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德国人的工作状态德国人修船,不仅有效率,而且还特别守时,对于我们船员来说,来这里修船就是来这里度假。
当时我们船在德国的不莱梅干船坞维修,从第一天开始修船,他们的工作方式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他们当地的工人们都来到船上的会议室进行了两天的策划和会议,把整个这次要维修的问题全部安排了一遍之后,他们各自分工,展开了修理。
这期间很少见到他们的领导到现场各种临时指挥,更没有出现任何一场批斗会。
德国人有些地方真的值得中国工人好好学习,我们作为驾驶员,在中国修船的时候,总是被工人叫去协助帮忙干活,而在德国,我们这些驾驶员主动去搭把手反而被他们辱骂了一番,他们很生气我们的协助,在他们的思想里,这个工作只属于他们自己,不需要别人插手。如果你搭把手帮忙干,他们就会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这对于我们船员就舒服了,他们修他们的船,也不需要我们帮忙,船员们在船上也无聊,有时候还没有电做饭,于是船员们干脆就去德国当地酒店住,每天都会船员直接下去当地旅游,前面几天大厨还让工人供电做饭,到后面,大厨见大家下去玩不会来吃饭,干脆连饭也不做了,自己也跑下去当地玩。
那段时间,船上就剩下两三个值班的人在船上,别的船员都不知去向,即使是值班的人,在轮完班后也会私自下去红灯区玩玩。
德国人的工作效率不得不让我们称赞,他们只要是开始干活,每个人就会干得非常起劲,根本不需要别人监督,他们每天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一天上五个小时,只要时间一到,他们不管手里的活干到了什么程度,只要是到点就会立马放下手里的工具,各自开着自己的宝马车回家了,想要再找到他们是很难的。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作风,上班干脆,效率高,从来不需要别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更不需要别人去搭把手。
这样的上班制度也难怪他们国家的人民生活得非常的轻松和幸福。那么在德国生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呢?1.在德国,周日和节假日,商店和超市是不开业的。晚上八点之后街上就很少看到人出没,就连当地的餐馆也是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虽然偶尔有看到送麦当劳的外卖小哥,但是他们外送的时间会比较慢,毕竟他们需要临时做,并不是做好了放在变质,这也体现了他们不浪费的思想。
2.在德国,你很难看到交通信号灯,尤其是郊区,几乎没有所谓的交通信号灯。大家开车都是非常的有礼貌,你只要站在路口,过往的车辆都会第一时间停下来,并且摇下窗户示意让你过去的动作。当地人的交通非常好,并且很难看到有堵车的现象,不仅如此,当地的马路质量也很少,你很难看到他们的马路有裂缝或者坑坑洼洼的地方,要是想要怀旧的人,可以在德国感受一下当地的老旧电车,这车上能让你感受电影里那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3.德国的物价不错,当时我们在当地的餐馆吃饭,一顿德国菜下来大约在30欧元,而且这里的超市物价也是非常喜人,一公斤的牛头只需要190元,一打鸡蛋12个50元,一升牛奶60元,一瓶12年的芝华士50元,这是我最喜欢的洋酒,好喝不上头。
4.德国人的福利好。生活在德国真的很幸福,生在这里的孩子福利很好,在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到中学,所涉及的费用都是由国家提供,学费免了,就连住宿,餐饮,教材等等费用都免了。上了大学,你还可以申请出国学习的公费。
除了学习上,当地医疗保障也是非常的完善,小孩出生的费用以及妈妈生产做手术的费用,国家都会给免费提供,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奶粉钱以及妈妈坐月子的补贴也是非常的多。
5.在德国文明的国家里,连街上的动物都不怕人,当时我们走在马路上,经常看到路边的小兔子活蹦乱跳地跑出来玩,就算你走进它们,它们也不担心你会伤害它,可见当地人对兔子的保护很好,这才导致兔子在他们国家不受伤害。
6.德国生病就是我比较难接受的,在德国,你要是普通的感冒了,你需要先去医院预约,预约后会在后面的半个月内有家庭医生去你家里给你看病,也许在你等上半个月后,你的感冒也自己恢复了,除非你是重病,那么可以申请急诊,这个时候家庭医生就会上报给医院,医院会及时安排救护车来家里拉人,这一点确实令人费解,难道普通病就不是病吗?
7.在德国,享受单身的人,可以去红灯区走走,那里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当地的红灯区都是合法合规的,不仅店铺正规,而且这里的女人也是严格的做了身体检查,干干净净,男人去了也很放心,虽然进去后时间的长短是自己控制的,但是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一次出来需要15欧元。要记住,去了红灯区不进店铺的人不要在当地停留,不然会很危险。
如果你是来这个国家旅游的话,有几个景点非常适合去走走。科隆大教堂
这是德国的标志性建筑,在高度上算是德国的第二高的教堂建筑,整个建筑非常的宏伟,并且建筑结构非常了得,可以说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来这里是打卡的必经之地。
玛利亚广场
每年在这个广场上都会有很多大型的活动,当地人都会在这里聚集,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特色,也能在这里买到心仪的伴手礼。
国王湖
德国最深的湖就要算这个国王湖了,在这个湖里,游客可以选择坐船体验,也可以在这里体验一些阿尔卑斯山脉的美景,会让你感觉生活放松后的愉悦心情。
写在最后德国人的生活很简单,吃的方面很简单,但是喝啤酒又是大家的爱好,在这个简单,安逸的国家生活,不用考虑买不起豪车,更不用考虑为自己的孩子买房子,带孙子,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那都不是他们该承担的责任。
德国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你喜欢吗?
电子商务带动就业人数2020年?
1月29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就2020年商务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做介绍。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 储士家
据介绍,2020年,电商进农村实现832个贫困县全覆盖,对102个县给予第二轮提升性支持,村级电商站点覆盖率达到70%。引进帮扶资源,电商扶贫公益频道对接646个贫困县,帮助273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电商扶贫累计带动771万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带动619万贫困人口增收。
在巩固家政扶贫方面,商务部组织147个城市371家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累计带动贫困地区85万人就业;拓展对外劳务扶贫。累计派出贫困地区劳务人员8.8万人。
储士家还介绍,商务部举办10场“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行”活动,完成采购金额42.2亿元。广交会累计为6084家贫困县企业提供8105个免费展位,减免展位费8669万元,带动成交超过17亿美元。此外,在13个边境县市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推进43家国家级经开区结对帮扶边合区、跨合区。累计带动50万贫困边民增收。
据了解,商务部定点帮扶四川广安、仪陇和湖南城步。2020年,落实各类资金8821万元,帮助销售产品2920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2586人次。
湖南供销社试点成功了吗?
成功了。
全省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从综合改革前2014年的90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73亿元,资产总额从346亿元增至633亿元,经营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20年底,湖南供销社系统共有市州社14个、县级社112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达到100%。基层社总资产达到201.28亿元、利润总额25.41亿元。县级及县以下基层社对全省系统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4年不足40%增长到2020年的85%。
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供销合作社要加快建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是供销合作社在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湖南省供销社系统坚持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新型组织体系、新型经营体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介绍,2020年该省供销社系统土地全托管面积645万亩、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3084万亩次,完成农副产品购进额1187亿元、销售额1362亿元,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指导40个原国家级贫困县1149家供应商进驻“扶贫832平台”,带动贫困人口12.8万人增收,帮助贫困地区培育打造品牌43个。如湖南省茶业集团年均采购贫困地区茶叶1.2万吨;湖南省蜂业协会指导开展蜂业扶贫,带动2.5万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
“未来,省社系统将通过广泛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争取到2025年末,全省系统农资供应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电子商务‘四大板块’基本形成。”
抗战时中国进口最多的机枪有哪些?
抗战时期进口机枪排行榜:
第一,ZB26轻机枪(捷克式),从1927年开始到整个抗战期间,因其优异的性能和适中的价格,中国共进口和仿制了近12万挺。捷克式轻机枪口径7.92mm,采用20发/30发弹匣供弹,可靠性极高,直到朝鲜战场仍在使用。
第二,布伦机枪,由于采用英式7.7MM口径被我国战士称之为77勃然机枪,后来因7.7mm弹药供应不便,改用加拿大版的7.92mm布伦机枪。该枪总共进口40000挺。
第三,DP轻机枪:这款苏联制作的机枪,在中国装备量不多,不是国民党不想大量采用,而是提出十万挺的合同,因战争各种因素,最后苏联只提供了二万五千挺给国军;DP轻机枪在战场上的表现一般,其火力较强大(弹盘容弹量为六十发)、价格非常低廉。
第四,BAR轻机枪,由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BAR选用的材料也极其优秀,所以进入中国市场的BAR机枪堪称艺术品,被装备于当时的精锐部队,如中央的税警总团,龙云的滇军等。在抗战初期,共计16000挺BAR中国军队服役。
第五,哈其开斯1922型轻机枪,1931年开始从法国进口,至全面抗战时期,已经购进2620挺,1937年后,又增购进1900挺。
由于我国军事工业非常落后,几乎所有的武器弹药都靠进口,也因此而得名——“万国牌”。
养殖什么市场需求量大?
国人养殖当自强,力抗澳洲,打击嚣张气焰
近日,澳大利亚官方回应:切断于中国的所有牛肉合作,禁止澳洲牛肉出口中国市场,让中国人民吃不上牛肉。我想问一下,咱们广大的中国人民牛肉养殖户,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作何感想,我个人认为这是对咱们广大人民的侮辱,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进口澳大利亚的牛肉,是因为我们不能自给自足,才会受制于人。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两国间某些海外商业问题,当日也不排除澳大利亚想做老美狗腿子的事实,澳大利亚是想通过禁止澳洲牛肉销售中国市场,来威胁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在某些方便妥协,在此期间,澳大利亚一直在无端抹黑中国,一些议员表示不但终止所有的牛肉合作还要切断对中国铁矿石的供应,还要收回中国公民在澳大利亚的房产,对此中国政府已多次发出警告,并表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实施相应制裁。
尽管对于澳大利亚的行为让大家感到很气愤,但是咱们需要静下心来看看国内的牛肉产销行情,明确大家的奋斗方向。
国内的牛肉领域分布,牛肉的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和安徽五个省份,五个省份的牛肉产量在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目前国内的牛肉加工行业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产业链规模,仍待规范化提升。整体来说国内的肉类食品行业正在处于变革整形期,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一致和消费观念不同,各地的养殖规模水平差异很大,科学养殖应用手段不足,虽然谈不上过度依赖进口,但也没有做到自给自足。
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统计,自2015年以来至2019年国内牛肉产量虽然呈持续平稳上涨趋势,由2015年的年产616万吨,到2019年的年产667万吨,但5年的发展增长量仅为50万吨,增幅仅为0.08%。
然而由于国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自2015年以来至2019年国内牛肉消耗量增长趋势却是非常明显,由2015年的年产674万吨,到2019年的年产832万吨,5年的增长量为158万吨,增幅为23%,远远大于产量的涨幅。
上边数据中提到,2019年国内全年牛肉产量为616万吨,消耗量为832万吨,也就意味着19年有216万吨牛肉是由进口来满足的,占全年消耗量的25.96%,这就意味着1/4的消耗量掌握在外国人得手中。
基于以上情况,在此时此刻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国内养猪户,有什么理由不奋斗,有什么理由不坚强,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科学养殖,扩大规模,形成体系的产业链养殖。但目前的国内养殖都是散户小规模居多,不能形成产业链,缺乏专业化指导,发展受阻。
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一个河北山区的小农村,我们那里就有好多养羊的。养猪的、养牛的散户,规模小,产量低,市场差,都是比较传统的养殖方法。个人建议由政府牵头,整合散户喂养,形成合作社形式的规模性养殖,引进科学养殖方法,统一管理,寻求外部市场,加快本地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