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总统,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有过怎样的传奇人生?
贫民出身 年轻时候就已经是电影明星 多是扮演除暴安良的英雄, 后选上总统,因贪污丑闻下台,没过几年又选上马尼拉市长,目前是退休状态
新选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来过中国吗?
感谢邀请!希望回答能让你满意!
首先菲律宾旅游资源丰富后面讲该行宫,我们先回顾下菲律宾刚刚进行的选况:
菲律宾滨海城市日落景
菲律宾大选于2022.5.9日开始,小马科斯在计票率93.8% 的时候,已超过多数票所得的2750万张。他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现任副总统莱尼‧罗布雷多当选。
小马科斯是前独裁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icon之子,有牛津大学和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教育背景。他在1986年菲律宾爆发反独裁的革命后,随全家流亡美国夏威夷。1991年小马科斯回国并参政,先后担任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长议员。本届大选与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结盟是其获选的成功要素
小马科斯选举获胜
第二个要点,根据相关资料,小马科斯曾于1999年到访中国,当时他担任北依洛戈省长,态度对中国友好。
第三,我们重点说说马科斯行宫为什么能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1、老马科斯本人是菲律宾政坛风云人物,他1965年当选为总统,1969年又连任,按照菲律宾宪法,总统任期4年,只能连任1次。但马科斯1972年宣布实行军管。使马科斯统治菲律宾长达20年。本身故事点就多,所以游客好奇心就重,旅游景点就传开了。
老马科斯
2、马科斯在任贪污巨额资产。刚当总统时只有3万美元财产的他,20年后他已经拥有了上百亿美元。因为马科斯是老沃人,所以他在他老家修建了马科斯行宫,也叫马拉卡北宫,因为马尼拉最著名的宫殿叫马拉卡南宫,是西班牙总督的官邸,后来就是菲律宾总统官邸。马科斯妻子伊梅尔达夫人是菲律宾演戏明星,社交名媛,以骄奢著名,光豪华名贵鞋靴就有3000多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访问过中国,穿戴雍容华贵,奢华颜值爆表。最具贪权贪财盛名的夫妇行宫怎么样子?那么骄奢的行头到底怎样,这些都深深增加了游客的探访兴致!
菲律宾玛利亚港
3、1986年菲律宾提前举行大选,民众站在阿基诺夫人一边,马科斯众叛亲离,带着家人乘坐美军飞机飞往夏威夷避难。1993年逝世后的马科斯遗体经家人几度争取被运回菲律宾,一直停放在这个纪念馆里。家人想把他安葬在国家英雄公墓,原因是他是前菲律宾总统,早年还参加过抗击日本侵略菲律宾的活动。但菲律宾的几届政府都不同意,直到2016年杜特尔特成为总统,终于同意他家人的要求。马科斯行宫就成了马科斯博物馆,这段故事是不是又增加了游客兴趣?
菲律宾海滩4、行宫具体情况:它距马科斯老家佬沃中心十几公里,座落在一片规划优美的shu林中,是两层高的典型西班牙风格建筑,外面是一个林木苍翠、波光粼粼的大湖,风景美轮美奂。据说马科斯本人非常喜欢这座建筑。还说这是马科斯两口子为不着家的儿子特意挖凿的,因为他儿子酷爱摩托艇运动。虽然菲律宾其它省份的人并不喜欢马科斯,但家乡的民众对他还是比较崇拜的。强力独裁的国家领导人在自己的老家受到尊敬,这种现象在世界普遍都有存在。纪念馆面积不大,介绍了马科斯的生平,展出了马科斯很多生平照片,以及马科斯和夫人伊梅尔达穿过的衣服,馆门前还停放着马科斯乘坐过的汽车。
菲律宾长滩岛总结:马科斯和夫人伊梅尔达因贪污腐败和政治独裁而被赶下总统宝座,马科斯至今在瑞士银行仍有三百亿美元的存款。但由于其传奇人生经历,加之马科斯统治时期,菲律宾经济的确是发展最快的时期,这座行宫也就成为后人了解他人生故事,满足游客好奇探索需求的好地方,所以该行宫成了历史博物馆,供人参观旅游了。
(两图片引自网络,联系涮)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消失多日是怎么回事?
一个74岁的老人了,干了3年多总统,已经很不容易了,身体上难免有些问题,前阵子默克尔不也“颤抖”了好几次么?
虽然杜特尔特做事强势,说话凌厉,但岁月是把杀猪刀,他自己也很务实,之前菲律宾的议会和他商量说要不要修改宪法,给你延长任期?老杜直接就拒绝了,他说我还想缩短这个任期了。
目前最好的就是老杜能顺利完成本届总统任期到2022年,如果中途他有什么变故,那按宪法就要副总统接替总统位置,如今的菲律宾副总统罗布雷多是个标准的亲美派,她一贯反对老杜的政策,如果她上了台,指不定搞出什么幺蛾子。
很多人都很喜欢老杜,他在国内网络上的知名度也比较高,形象也很正面,毕竟,很多人觉得他是我们的朋友,有那么点意思,老杜这几年的态度一直很端正,尤其是在那个南海仲裁案之后,一直冲在最前台的菲律宾消停了,这里有老杜的功劳,但更多的还不如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地球村里,做小国、弱国的领导人是很不容易的,国际政治对于他们就是极其残酷的战场,当然,菲律宾的体量也不小,但摆在东南亚这个位置,在两个大国体量下一摆,就是个小国,就像乌克兰在美俄之间一样,此时,面对两个大国,更需要小国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想要不被踩死甚至活的很滋润,就要在大国博弈的战场上稳妥地掂量好尺度,切忌不能明确站队,跟着一个大佬去搞另一个大佬,乌克兰的今天,和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菲律宾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老杜虽然也是个相对政治强人,但其实他很聪明,知道自己和菲律宾需要什么,他看清了世界大势,来了个识时务者为俊杰。
很长时间,他一直在做两件事:不停的“骂”美国;不停地“亲近”我们。甚至直接拒绝奥巴马的访美邀请,而是直接跑去邻居那访问,美帝的面子一点点也不给,胆子很大啊。
老杜表面上看,很不文明,老是发脾气,爆粗口,但是其实人很聪明,他做了这两件事,亲近邻居,疏远美国,很快就把阿基诺三世时期完全倒向美国的政治处境给扳了回来,当然,那时正好处于奥巴马任期最后一年,奥巴马也懒得搞他了,如果正好遇上特朗普当班,老杜不可能这么顺利地重新恢复“谁也不得罪”“天下无敌全是友”的主动地位。
等到特朗普上了台,梳理完国内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再转过头来弄外交上的事情,南海早已风平浪静,东南亚诸国人心思安,美国已经很难有所作为。
当然,我们对其他中小国家从来没有“站队”的要求,也只有西方人才信奉“零和”博弈游戏,只要小国不和我们搞麻烦,规矩点,最好还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其实就可以了,就很欢迎了,也会得到我们积极的经济合作回馈。
老杜虽然经常骂美国,但其实也一直在和美国保持基本的盟友关系,毕竟,美国从殖民菲律宾开始,深入影响这个国家100多年,菲律宾的精英和平民阶层普遍亲美,想要破除这个社会思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经济上,菲律宾必须依赖邻居的支持,两相权衡下,老杜需要更多的魄力和手段。
美国需要菲律宾的优越地缘位置,美国和菲律宾之前的安全协定和各种军事合作其实也在持续,美国的军事人员也依然在菲律宾,老杜就需要在极小的政治夹缝里,为菲律宾争取哪怕片刻的发展环境和和平氛围,可以说,老杜算是菲律宾里比较少的理性政客的代表了,在菲律宾,大多数政客出于各种目的,基本上就是一门心思要倒向美国。
在这些考量基础上,老杜虽然时不时骂骂美国,让特朗普不爽,但还是继续维持着和美国的基本盟友关系,就像土耳其和美国一样,大家还不至于撕破脸,表面上大家还能一起坐下来吃饭聊天,这也能让菲律宾国内的精英阶层安心,让民众放心,也让美国不至于有强烈的反应。
至于老杜的后任总统会如何,这个只有天知道了,毕竟在小国的舞台上,能出个明事理、会做人的领导人,很难。
为何说菲律宾副总统罗布雷多不会离开菲律宾?
美国人何时会接受一个没有政治利用价值的到美国避难?更别说菲律宾副总统弄罗布雷多完全没有到出逃美国避难的地步,何来离开菲律宾一说。罗布雷多如今还是菲律宾的副总统,是菲律宾政坛有相当政治能量的老牌政客,她跟逃亡美国完全不沾边。
很明显,罗布雷多是亲美的,这一点跟总统杜特尔特有明显区别。罗布雷多作为菲律宾的副总统,在政治立场和党派利益上却和杜特尔特持有对立立场。这在菲律宾政坛也符合正常现象,老杜可以把罗布雷多从禁毒委员会主席位子上赶走,但是他不能罢免她副总统的职位。既然可以安然无恙的担任菲律宾副总统,何来离开菲律宾,到美国避难的说法?
罗布雷多是美国人在菲律宾非常看好的利益代言人,罗布雷多也有心在政治上更进一步,在将来代替杜特尔特。虽然作为菲律宾副总统,但是在杜特尔特实施的许多国家政策上,罗布雷多却表现出来了明显不同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在杜特尔特引以为傲的禁毒政策上,罗布雷多和美国等国沆瀣一气,共同指责杜特尔特,进一步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罗布雷多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和杜特尔特对着干,主要还是为了博取西方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为将来的总统大选拉分喊票。如今杜特尔特在菲律宾有高达80%的民意支持率,罗布雷多如果没有动作更大的政治操作和鲜明的政治立场,那么在未来的选举中将不堪一击。所有这些事情的前提是,罗布雷多继续留在菲律宾。如果她离开菲律宾,这一切不都是空谈?
罗布雷多跃跃欲试要对杜特尔特取而代之,这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乐见其成的事情。罗布雷多在菲律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不但不会离开,还会进一步活跃在菲律宾政坛。这样才能实现她在美国人眼中的价值,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选择离开,就是选择放弃一切,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罗布雷多当然不会这样做了!
明空奕奕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浏览支持。同时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杜特尔特为什么如此愤怒?
因为反美不仅是生活,更是杜特尔特的工作!
近日来的天干物燥令很多人都比较上火,尤其是各国政要,当然也包括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因为美国早先拒绝了杜特尔特亲密政治盟友,即菲律宾前国家警察总监罗纳尔德·罗萨的赴美旅游签证,引起杜特尔特的极大愤慨,在1月23日威胁美国要终止菲美之间的访问部队协议。
这个所谓的访问部队协议,指的是1999年两国签订的《菲美访问部队协议》(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VFA)。而杜特尔特终止访问部队协议的想法,早在2016年杜特尔特上台时就已经萌发。
而杜特尔特之所以敢于对美国如此不敬,甚至敢于以牙还牙,在静夜史看来,根本原因在于:
杜特尔特对菲律宾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同时对美国的德性也心知肚明。所以作为菲律宾的领路人,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杜特尔特上台之前,菲律宾虽然是名副其实的主权国家,但本质上却从来没有摆脱殖民地的命运。
早先的菲律宾先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而后在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宗主,直到1946年才脱离美国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不过虽然取得了民族独立,但菲律宾并没有彻底摆脱殖民地的阴影。作为名副其实的群岛国家,菲律宾虽然没有像印度尼西亚那样星罗棋布,其国土形态也注定了菲律宾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
西班牙统治时期,在菲律宾建立了大家族、大地主、大庄园体制,虽然将菲律宾带入了近代文明,但也成为菲律宾更上一层楼的天花板,事实上今天的拉丁美洲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而杜特尔特就来自菲律宾宿务省达瑙市的军阀世家杜拉诺家族,其大本营位于棉兰老岛的达沃市,在杜特尔特成为菲律宾总统前,他在达沃市担任了25年的市长,杜特尔特离开达沃之后,其女儿萨拉·杜特特成为达沃斯的新掌门,所以杜特尔特称得上是菲律宾的地头蛇,对菲律宾的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
美国作为菲律宾的第二代宗主,在美西战争前,一直是以菲律宾解放者的形象而存在,而当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过菲律宾之后,美国也成为菲律宾的新敌人,这是菲律宾反美的原动力。
而杜特尔特之所以反美而不是和前几任菲律宾总统一样坚定追随美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虽然菲律宾依旧很穷,但国际社会早已斗转星移、事过境迁。
在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美国失去了在菲律宾合法驻军的理由,不得不全部撤出菲律宾。不过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不允许菲律宾倒向共产主义阵营,所以美国和菲律宾在1947年签订《美菲军事基地协定》,美国被允许在菲律宾无偿租用军事基地,且军事基地在菲律宾享有治外法权。
不过,因为70年代的美国自顾不暇,菲律宾趁机收回了基地的主权,并且从80年代开始向美国索要租金,而美国出于围堵共产主义阵营的需要,并未提出更多异议。
而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由于菲律宾战略价值的下降,加上菲律宾反美情绪高涨,更因为美国逐渐攀升的财政赤字无法接受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租金,于是脑子一热的美军在1991年再度撤出了菲律宾,随后菲律宾关闭了苏比克和克拉克军事基地,并立法禁止外国在菲律宾运营永久军事基地。
但美国第13任总统埃斯特拉达坚定追随美国,又在1999年和美国签订了《来访部队协议》,美国以定期调换的方式再度回到了菲律宾,以帮助菲律宾打击南部阿布沙耶夫武装和其他极端分子的名义。
在杜特尔特看来,这一协议不仅丧权辱国,更让菲律宾无法摆脱美国的控制。
杜特尔特上台后,针对国内各反对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兴风作浪且贪腐横行的现实,一方面铁腕反腐,另一方面亲自主导史无前例的禁毒战争,将荼毒菲律宾社会的毒枭们送入地狱。
一直以来,美国都希望菲律宾永远保持各自为政且内讧不止的局面,便于美国实施渗透和控制。但杜特尔特的搞法明显让美国非常不爽,尤其是杜特尔特以禁毒的名义压制美国的木偶罗布雷多,更让美国非常不爽。所以美国也在穷尽一切办法针对杜特尔特,包括指使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发布所谓的逮捕令。
但美国的报复似乎并无明显作用,因为随着杜特尔特铁腕反腐的推进,其民意支持率也一路飙升至87%,堪称前无古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针对杜特尔特也就是与整个菲律宾为敌。
而杜特尔特也用实实在在的反美行动证明,只有先站好队,才能打好仗。只有实实在在地把仗打好,杜特尔特才能对内收拢民心,增强其本人和家族的统治,对外获得更多反美阵营的支持。
事实上杜特尔特也正是看透了菲律宾面临的内外环境,才敢于勇敢地和美国硬碰硬,毕竟当下菲律宾身边的大国不允许菲律宾生变,而美国的相对优势也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所以,借罗萨被美国拒绝旅游签证,杜特尔特也终于有理由大发雷霆地将美军赶走,这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是非常合适的。
只不过,杜特尔特的愤怒并不能左右事件的最终结局。因为菲律宾的综合国力远不及美国,而美国在目前也没有彻底放弃菲律宾的意思。所以杜特尔特的愤怒不一定能达到彻底驱逐美军的目的但姿态已经摆出,无论对罗萨、菲律宾盟友还是各大国而言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