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工卡怎么获得,怎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任何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对此《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作了明确规定。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的义务。第一、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用人单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就能够私下解决;
第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此时劳动者需要提供能够证明您与用人单位之前存在劳动关系的各类证据(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卡银行流水、员工卡、考勤记录表、工资领取单或的同事的证言证词等),相信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调查,用人单位会很快支付拖欠的工资;
第三、对于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劳动者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具体手续,可以关注我,查看我之前的问答回复,这里就不再重复阐述)。
第四、对于仲裁结果有异议的,或是仲裁结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
公司变相逼员工辞职?
晴晴曾经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项目部工作过,当年本以为进了上市公司工作,职场之路肯定会非常顺利,但是没有想到在工作一年以后,就遭遇到了变相逼迫员工离职的事情。
1,起初公司动荡的时候,是对新进公司未满半年的新员工动手!
在7月份的时候,我们公司就开始大规模的裁人,选的都是那些刚进公司不到半年的员工。
而当时这些员工离职也很洒脱,后来是听说每个人都多赔了一个月的工资。
2,国庆节之前,新进公司不满一年的员工都被辞退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负责人给我们这些一年以上的老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说接下来不会辞退了。
让我们安心过国庆节,之后项目会有大变动。
过完国庆节,回到公司,却发现人事部开始大量招聘新员工,而我们之前的工位,都被腾了出来,交给他们。
我们仅剩下的十多个人整天就无所事事,也不安排我们工作。
当时我们一群人,就觉得情况不对了。
等到10月中旬,人事经理找我们谈话,说接下来项目会有大变动,给我们两个选择,一个就是被调去公司其他项目部,一个就是自己离职。
工作多不好找啊, 我们就答应去公司其他项目组看一下, 可是工作性质完全变了,工资也降级了。
剩下的十几个人一看这情况,几个人马上就主动离职不干了,而我们剩下的几个人,也意识到了这是公司在逼迫我们自动离职。
当时我们也不懂法,但是还是不愿意对这种无耻的公司妥协,所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一个是寻求龙岗劳动部门的帮助。
当时接待我们的是龙岗劳动部门的一个小姐姐,比我们还年轻,正义感也爆棚,一听说我们的陈述以后,马上就说道:“一定会帮我们的!”
而且她还给我们提了几个相当关键的意见,一个就是和人事经理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录音。
特别是要录到公司逼迫我们自动离职的证据,我们后来干了,而这也成为了一项关键证据。
第二个就是要保留好劳动合同,到时候会有用。
2,随后,龙岗劳动部门的小姐姐,给我们推荐了街道办的地址,让我们过去。
街道办的人,就比不上龙岗区劳动部门的小姐姐了,一点都不热情,我们是一边在声泪俱下的讲述自己被无良公司压榨和欺凌。
几个大爷大妈,却在泡着茶听戏。
所以,我这里提一句,以后深圳的有关部门,一定要慢慢把这些成天只知道泡茶、看报纸的中年人给换掉。
多少年轻人想进这些单位为人民群众热情服务啊,养着这些糟蹋纳税人钱财的废物干啥。
最后,还是一个小哥哥,看我们太惨了,给了我们一张表格,让我们填下自己的诉求和公司地址,说他们后面会去公司走访。
3,还是感谢劳动部门那个小姐姐。
期间,那个小姐姐一直在和我们沟通,也是她打了电话让街道办的人最终上了公司走访。
其实也就来了公司一次,而且一到场,就直接跟公司人事部说了当初去街道办的人有哪几个。
虽然我已经铁了心和公司闹翻了,但是直接跟公司说有我参与,我还是挺尴尬的。
所以等街道办的人一走,总部人事部,还有我们公司人事部的几个大佬,就直接怒气值集满找到了我们几个去街道办的人说:“其他人的钱都可以赔,但是你们几个都不赔了!”
随后十几个人的队伍,迅速被瓦解,只剩下我们三个去街道办的傻鸟。
当时我是真生气啊,但是初入社会,又没有啥办法,还是只能给那个小姐姐打电话问咋办,小姐姐听了也非常生气,但是她也只能建议我们走法律途径了。
毕竟看这公司无耻的嘴脸,确实劳动仲裁都走不了。
最后我们一想,打官司,费时费力,最怕的还是我们公司说的那句,以后会把我们在行业封杀了。
得,我们就选择了放弃。
但是就在我们认怂的时候,一个本地的同事,悄悄摸摸找了律师和记者。
就上门一次,就让公司把钱给赔了,事情也解决了。
最后我才知道,这个女同事,家里挺有钱的,她爸在大运那块有一个小厂,厂不值钱,关键是地是他们家的,她妈平时也没有啥事,就爱收点租。
后来,我复盘了这整件事情,让我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社会上混:
要么有文化,要么有钱,你们觉得呢?
西藏有什么古地名?
拉萨市
堆龙德庆区:1959年9月设堆德庆县,2015年设区;堆龙藏语意为上谷或者上部地方,因属堆龙河上游,地势比拉萨河相对为高,故名;德庆藏语意为极乐或都有大乐,相传从前此地有一座寺庙名德庆寺,后来德庆宗迁此,因名;堆龙德庆藏语意为上谷(上部)极乐地,又称朵陇、策堆德、策德清、蔡德;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当地佛教盛行,故名
达孜区:1960年德庆宗、达孜宗合并设县,2018年2月设区,藏语意为虎峰、虎顶、老虎玩耍;民间传说村庄背后的山象爬在地上的老虎,宗政府建在老虎前腿左爪上,故名;另说为纪念古时战死的英雄,取百兽之虎之英勇含义;另据《西域同文志》:山峰如虎也,城踞峰上,为头目所居,故名;曾译写打则、打孜、打者、达格泽、澎波达孜、第巴达克匝、巴达克泽
林周县:1958年由林周宗、旁多宗改设,藏语意为“任运自然完成,任运天成”、顺成;相传7世纪初,名叫寺布金达布杰的豪杰想寻找一个天然形成的地方作为住宅,选中了宗雪村的一座秃山,与他想象的一致,故名;另据《西域同文志》:伦珠布宗为西番语,顺成之谓,取年谷顺成之意以名城,曾译吞珠、吞竹、冷珠、林祖、仑珠
尼木县:1959年由尼木宗和麻江宗改设,藏语意为麦穗、顶端;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意为喜欢藏文创始人吞米桑布扎的地方;曾译聂摩、聂母、聂马、尼穆、尼冒,又作聂莫曼卡
当雄县:1959年设县,藏语意为挑选草滩;因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帮助五世达赖消灭了嘎玛政权,五世达赖让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选择草滩中部为牧场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当雄意为泥泞滩,因当地多沼泽道路泥泞得名,曾译党雄、达木等
曲水县: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流水沟、水沟,据《西域同文志》:傍水建城,故名;另说因此处江水曲折得名
墨竹工卡县:1960年由墨竹工卡宗改设,藏语意为明亮的绿墨地,墨竹因墨竹普曲得名;墨竹色青龙神住的中间白地;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宗名,墨恰巴活佛在此休息后,用自己的名字所命名,宗名因之
日喀则市
桑珠孜区: 1960年日喀则宗设日喀则县,1986年设县级市,日喀则藏语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2014年设区,以十四世纪初帕竹王朝所设桑主孜宗得名,意为如愿以偿
南木林县: 1960年设县,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南木林意为全胜洲,曾译那木岭、那木林、朗林、朗岭、响纳木林、尚纳木林、那棱、朗里
江孜县: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胜利堡垒之顶,相传五百年前当地有一望族,在位于今城区的宗山上修一藏式宫堡,命名为江卡尔孜,后演变为江孜;又说唐末吐蕃王朝崩溃,贝阔赞王子逃到今江孜地方建造宫室,称谢嘎江孜、意为白水晶王宫,其宫墙外饰以水晶岩,内储诸种珍宝,定名颇昌钦波江卡孜,意为江卡孜大王宫,简称江孜,以宫室名为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江孜宗名,宗名源于境内宗山上1904年建的抗英炮台;曾译江喀孜、协噶江孜、谢嘎江孜、杰卡尔孜、溪卡尔杰孜、奚卡尔杰孜、年堆溪卡尔江孜、年堆奚卡尔江孜、喜卡尔杰孜、季阳则、佳勒则
定日县:1960年6月设县,藏语定是象声词,指声音,日为山意,另说定日意为飞来峰;相传高僧唐巴桑结在此地修行,曾将一石子抛向空中,久而定的一声落地,随即在落地处兴建了定日寺(意为定山寺),地因寺为名,曾译第里浪吉
萨迦县:1960年设县,县沿溪名,据《中国地名辞源》:溪名来自萨迦寺名,十一世纪昆·贡觉杰布在冲堆地方的仲曲河北岸山坡上建寺,因寺庙建在灰白土旁故名,藏语意为灰白土之意
拉孜县: 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拉孜宗名,宗名是一个神化了的、带宗教色彩的地名,曾译纳孜、拉兹、拉则、章拉则
昂仁县:1960年昂仁宗与桑桑、梅康沙二溪合并设县,藏语意为长沟,因地处一长长的谷地中央得名;据《西域同文志》:将阿木凌宗为西番语:将是山阴也;阿木凌旧地名。城居山北,因地以名其城也;另据《黄琉璃史》:当地常听到鹅鸣,即鹅长鸣之意;曾译昂忍、昂木仁、昂仁孜、敖不忍、傲不仁、阿布林、阿木林、章阿布林、将阿木凌
谢通门县: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一见则喜、见后满意、见到此地喜笑颜开,据《中国地名辞源》:相传莲花生大师见到这块地方以后,满意地笑了,故名;另说谢为古代封地,通意为看见,门意为羡慕恭喜,谢通门意为见到令人羡慕恭喜的解地另;曾译胁营、下唐门、雪通门
白朗县:1960年设县,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相传13世纪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在此诵经,各取其名一字得名巴朗,后演变为白朗;另据《西域同文志》卷:巴纳木宗系西番语,巴为乳牛也;纳木为有也,牛多孳乳于此,故名;曾译平南、配拿木、巴囊、巴朗、白拉、拜那母、拜纳木、白浪木、巴朗木、巴纳木、白兰
仁布县:元至正十六年(1356)设仁布宗,1960年8月设县,藏语意为聚宝地、多宝,县沿宗名,因在聚宝地的山顶上建宗得名;《西域同文志》卷18:林绷宗(仁布宗)为西番语,林为宝也;绷为积累之谓,犹云多宝城也;曾译领思奔寨、仁本、仁绷、仁朋、仁蚌、仁穆、仑彭、仑朋、能本、林绷、林奔
康马县:1962年由江孜县南部析置,藏语意为红房子、红墙房屋,据《中国地名辞源》:据传这里原有一座红墙楼房,故名另说唐吐蕃赞普时的大臣卓仁东赞建造了康玛寺,此后以寺为中心形成民居群落,地因寺为名,曾译康马尔、拉康马卢
定结县:1960年1月设县,藏语意为从水底长出,相传很早以前境内定结湖中一座小山包下长出一块石头,故名,另据《西域同文志》:定结宗西番语: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曾译丁结、丁洁、丁吉、丁吉牙、丁鸡
仲巴县: 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之后称仲巴洛强溪,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野牛之地,因境内野牦牛较多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当地特产牦牛得名;曾译棒巴、唐巴,又写仲巴洛强
亚东县: 1960年由亚东溪和帕里宗合设,因山形而命名,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鼻梁山;另说县名源于村名,源于形似鼻梁山旁一村名
吉隆县: 1960年7月由宗嘎上下宗、吉隆东西宗合并改设,藏语意为舒适村、快乐村、舒适宜人的地方,县沿宗名,宗名源于当地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另据《西域同文志》:济特宗系西番语,济特为极乐之谓,犹云极乐城也;曾译济咙、鸡中、济隆、济特宗
聂拉木县:1960年5月由聂拉木宗改设,藏语意为颈道或颈项之路,因当地山形如象,其通道位于象颈之上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当地东面有一座山形状似大象,因过去的主要通道位于象颈上,故名;曾译尼雅拉木、聂朗、聂浪、聂拉
萨嘎县:14世纪设萨嘎敦巴宗,习称萨嘎宗,1960年设县,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因该地景致美好、令人喜爱得名;另说县沿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宗名源于当地兴盛的牧业;曾译桑喀、撒喀、撒噶、萨噶、萨喀、莎噶
岗巴县: 14世纪中设岗巴宗,1960年并入定结县,1962年2月由定结县析置,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据《中国地名辞源》:意为(雪山)附近、近旁,因是卓木雪山和康钦甲午雪山附近的村庄,故名,曾译康巴、干坝、戛木霸、冈巴、冈马、干木坝、甘巴、甘坝
昌都市
卡若区:曾名察木多,清末设昌都县,系藏语的译音,因从札曲河与昂曲河在此汇合为澜沧江得名;2014年10月设区,以城南卡若原始村落遗址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闭嘴、闭咀,指当地险要的山谷形如闭着的嘴,曾译卡诺
察雅县:1912年始设察雅县,后撤销,1960年复设,藏语意为岩檐、岩窝,据《西城同文志》:扎克雅布西番语,扎克系大山峰也;雅布系檐也;地有山峰,下瞰如檐,故名;相传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附近山头悬岩下修行,故名察雅;曾译乍丫、乍雅、乍丫槚敦、扎克雅布、扎雅、札雅等
左贡县:1912设左贡宗,1959年4月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宗名,源于当地数量较大的犏牛,藏语意为犏牛岗;另说很早以前因人们居住的地方象犏牛的背得名;曾译作冈、作岗、坐公、若公、著公、匝坐里冈、察娃作贡、察瓦绒、察瓦岗、擦瓦竹贡
芒康县:1960年4月宁静县与盐井县合设宁静县,1965年11月改现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芒康宗名,源于当地幽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藏语意为清净之地、善妙地域曾译麻康、麻喀木、麻康江卡、满康、马尔敢、马系敢、亦思马尔甘、磨儿勘、江卡、宁静
洛隆县:1959年11月由洛隆宗和硕搬督宗合设,藏语意为南谷、南峪、南川,曾译洛宗、妥宗、路隆、洛龙、罗隆
边坝县:1960年1月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设县,藏语意为吉祥光辉、祥焰,相传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恩巴从大都返回逻娑(今拉萨),途经夏河湾(今夏林村)时,把一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在此修建一座佛堂,建成后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曾译班巴、宾巴、冰巴、冰坝,又写达尔、达隆
江达县:1959年4月由江达宗、西邓柯宗合设,因坐落于江普寺谷口得;清《西藏图考》:江达在拉里西南,其三星桥、甲桑桥二水会合之地,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又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江达宗名,宗因当地物产丰富而得,江达藏语意为如意牛般的谷地;曾译降达、德格降达、德格江达
贡觉县:1959年贡觉宗、三岩宗合并设县,藏语意为佛地,即名为贡的喇嘛在觉地方定居,贡指《格萨尔王传》中传说的一活佛,名为坚赞,觉是满足之意;因此地曾有贡喇嘛居此修行得名;曾译官角、官觉、宫觉、贡足、观角、关角、宫角、贡、馆觉、郭爵、滚卓克
丁青县:1960年与由丁青宗、色扎宗、尺牍宗合并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地处山前的台地上而得名,以地形命名;丁青系藏语音译,意即大台地;曾译定青、霍尔丁青、穹布丁青、穷布丁青、穹布丁青
八宿县: 民国元年(1912)设八宿宗,1959年5月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宗名,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勇士山麓类乌齐县:1960年由类乌齐宗改设,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宗名,因宗治附近的山脉得名;藏语意为大山,曾译内乌齐、内五旗、锐乌杞、日吾齐、类伍齐等
林芝市
巴宜区:1959年9月由则拉宗、德林宗和觉穆宗改设林芝县,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或谓以止贡赞普(吐蕃赞普)之子尼雅赤得名;又说西藏解放初期写作林芝;设县时因当地有大森林,又出产灵芝菌得名;2015年3月设区,取驻地八一镇谐音得名;另据《林芝地名历史文化释意》:巴宜之名来源于八一镇东北部几个村寨,俨然隐蔽在岩石下方的森林之中故名,意为隐藏在岩崖下的村落
米林县: 1959年8月由则拉宗大部和羌门拉宗及窝绒溪合并设县,因县政府设在米林村得名;藏语意为药洲之意、产药之地,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生长着多种多样的藏草药得名,另说以前该村上面有艾米仲村,被烧后在其下方重建村落,米意为下,意为下洲
墨脱县: 清光绪七年(1881)设地东宗,治地东村故名,后迁墨脱村而改墨脱宗,1959年7月与金珠溪、旁辛溪合并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山青水秀、四季花香得名;藏语意为花朵、隐藏的莲花,示以花乡之意;或说因“当地气候温暖,四季花香"得名
察隅县:1966年5月由桑昂曲宗县改现名,藏语意为扎察(扎)部族的人的居住地,据《中国地名辞源》:因这里最早为察人所居住的地域得名;曾译杂夷、杂榆、杂隅、杂瑜、咱、咱义
波密县:1960年由波堆宗、波麦宗、波曲宗合设, 藏语意为祖先、祖宗,源于藏语祖宗之地涵义的波俄地方(波俄隆巴);因波密初为魔王之地得名,另说相传吐蕃赞普止贡赞普之子曾迁此故名;或说波密应是布卧,实指布日布赞山;又说波密由卓卧转音,意为流放或外散,相传止贡赞普之三子曾被洛昂达孜大臣流放得名;曾写博窝、博宗、波俄、波窝
朗县:1960年由朗宗和古如朗杰溪、金东溪及加查宗东部合设朗县,藏语朗意为想像、显现,传说这里是朗巴夏仲想像出来的地方,曾译囊、郎、朗营、朗溪
工布江达县:曾名工布江达宗,1960年1月由太昭县改现名,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宗名,宗因地形而得名,境内南为山地分布,北为河谷平地,县治地处由山地向平地过渡的地方曾译工布降达、甲达、扎木达、佳木达、江达
山南市
乃东区:1960年由乃东宗设县,县沿宗名,据《西域同文志》:乃东藏语意为颧骨,因城旁有山如颧骨者故名;另说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因县东侧有一山形似大象的头部和鼻子得名,曾译勒东、尼东、聂东、耨东、奈布东;2016年2月设区
扎囊县: 1959年设扎囊县,藏语意为刺树沟内、山桃林中、刺树沟内或扎氏沟家,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札囊宗名,因治所四周旧时多山桃林而得;另说地处刺树沟内得名,曾译扎朗、札囊
贡嘎县:1959年5月设贡嘎县,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贡为上方、前面之意,嘎为白色之意,意指旧宗政府上方的山呈白色;据《中国地名辞源》:当地堡寨处于上方且城土色白,故名,曾译贡噶、贡喀、孔嘎、孔噶、公哥儿寨;又写贡日嘎布、日噶公噶尔、日喀尔公喀尔
桑日县:1959年4月设桑日县,系藏语音译,意为红铜山、铜山,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桑日溪名,溪因当地一座山上产红铜矿石得名;曾译桑隆、桑日城、丧惹、沙格里
琼结县:1960年琼结宗改设穷结县,1986年改现名,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琼为悬起之意,结意为广博、丰盛、详尽、完全,指悬起多层的房角,含跃狮之意;因原宗政府所在地青瓦达孜宫堡形状犹如狮子腾空雄踞山上得名;另说琼是地名,结是繁荣兴旺的意思,意为繁荣兴旺的琼这个地方;曾译冲姐、群吉、琼杰、穷结、穹结、匹播城、垂佳普郎、吹佳勒波
洛扎县: 1960年4月多宗、僧格宗和拉康溪改设,藏语意为南岩,因位于嘉马拉雅山脉南麓得名;另据《西域同文志》:罗噶尔宗罗,南也,城南有白色岩,故名,曾译洛扎多瓦宗、洛扎多瓦、洛扎多
加查县: 1959年4月由加查宗和拉绥溪改设,系藏语地名,加意为汉人(族)、汉地、中国内地,查意为食盐;相传唐文成公主进藏至此,将一把盐放置山洞之中,洞中遂有盐水流出,故名
隆子县:1959年5月设县,藏语意为须弥山顶(佛教用语)、万事顺利、实力雄厚,因此处山势高如须弥山顶,故名;相传前后藏曾在此地打仗,前藏取得了胜利,故称隆子;曾译隆孜、隆次、仑则、仑次、仑孜、伦孜、纯则、伦则、聂隆孜
曲松县:1959年5月设拉加里县,1965年11月改现名,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三条河流,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境内有舍曲、贡布普曲及江惹普曲3条大得名;曾译甲日、拉加里、拉甲日、埃拉加里
措美县:1959年设哲古县,1965年改现名,藏语意为湖下之意,因驻地低于东北方向的热米湖得名;另说县境大部或县驻地位于哲古错(措)湖下部地区得名;据《西域同文志》:济古宗西番语:济古雅满达噶是佛所持刀也,城旁有湖,其形似之,故名;措美因在哲古湖边得名;曾写哲古、哲谷、直谷、上古
错那县: 1959年5月设县,藏语意为湖边、湖鼻、湖尖、湖的前面,以地处错那河畔得名;据《西域同文志》卷18:扪差纳宗系西番语,扪为旧地名;磋纳为湖边也,于扪地滨湖建城,故名;曾译错拉、翠拉、错纳、翠纳、崔纳、满撮纳、们错那、扪错那、扪搓纳
浪卡子县:1960年由浪卡子宗和白地宗改设,因原浪卡子宗址建在酷似人鼻子的穷曲山上得名,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实指白色的鼻形山梁;曾译浪卡、浪噶子、浪噶则、郎噶子、朗噶孜、纳噶拉则、南噶子,又曾写作那则、那孜、纳噶尔、那戛子、那戛尔
那曲市
色尼区:1960年设黑河县,1965年更名那曲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宗名,宗因那曲而得名,藏语意为黑河,因河流至那曲城附近黑浪翻滚,故名;2017年7月设区改现名
申扎县:清光绪十二年(1886)始设申扎宗,1960年设申扎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宗名,因地形而得名;藏语意为皮火筒(皮风箱、火皮袋)状山沟前
班戈县:1959年7月设县,因境内的班戈错(班戈湖、傍格湖、硼砂湖)得名,藏语原意胸膛湖,有吉祥保护神意
聂荣县:1941年设阿札白索宗,后更名聂荣宗,1960年8月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沿宗名,宗因山谷得名,藏语意为悦耳之谷
安多县:1960年由聂荣宗安多八部落改设,县名沿安多八部落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居于一岔口处得名,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历史上此处在整个藏区的下部,故名
嘉黎县:1912年设嘉黎宗,1959年7月设县,藏语意为神山、圣山,可见县名是一个神化了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地名;据《西域同文志》:拉里系西番语神山也,地有大山,故名;曾译剌里、拉里、拉里工、拉日、拉日果、拉日郭、拉仁郭、拉绒角、哈日郭、嘉里
巴青县: 1941年设巴青宗,1959年改设巴青县,藏语意为大帐篷、大牛毛帐篷;据《中国地名辞源》:此处很早以前只是个放牧点,有一牛毛织的大帐篷尤为引人注目故名;曾译札青、札庆、巴庆、何巴青
比如县:1941年设比如宗,1959年9月设县,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原为部落名,意为母牦牛部落,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比如宗名,传说这里原来是藏族的一个母牦牛部落定居的地域,故名;曾译作那雪比如、纳雪比如、哲如、纳雪
索县:1916年设索宗,1960年改设索县,藏族人口意为蒙古族;又说索为索曲河之代称,因当地民居傍索曲河而建得名:另据《西域同文志》:西番语索为草地也,城旁丰于草,故名
尼玛县:1977年由申扎县析置文部办事处、双湖办事处,1983年与班戈县局部合并设县,藏语意为太阳
双湖县:1976年2月设双湖办事处,1993年8月改双湖特别区,2012年11月由尼玛县析置双湖县,系藏语两个湖的意译,指达尔沃错温和阿木错
阿里地区
噶尔县:1960年由噶尔宗改设,藏语意为宿营地、营盘、帐篷、寺院;据《西藏旅游探险手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抗击克什米尔森巴(锡克族)军队时,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败森巴军队后曾在此扎营,由此得名;曾译克尔、堆噶尔、噶大克、加托克、克尔
普兰县:1960年由普兰宗改设,藏族意为一根毛、竖立的毛,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地形命名;又说是藏语布生的译音,为象雄语布让的演变,布意为老虎,让意为头或后背,其意为建在老虎背上;曾译布让、补仁、补人、辅仁、塔格拉各特、布拉木达克喇、塔克拉科特、布拉木达克拉
札达县:1960年札布让宗与达巴宗合置札达县,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取自两宗名的首字,札指札布让宗的札意为草,达为达巴宗的达意为箭;另说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曾译扎达
日土县:1960年由日土宗改设,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上,据说该地有小山形如枪叉支架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日为藏语的瑞音,意为部落,土意为上,因建民居于部族聚落之上部得名;曾译如妥、日托、茹拖、卢多克、罗多克、鲁多克、如朵
革吉县:1960年8月设革吉县,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吉利兴旺的遍净天(一神名)、扬善,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由来与当地盛行宗教有关,是一个拟神化、宗教化的地名;另说为从原西康藏区迁来的一部落名,曾称克羊堆楚密克
改则县: 1960年10月始设改则县,改则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藏语改意为特殊,则意为顶,意为殊的民居建于山顶
措勤县:1970年由改则县析置,藏语意为大湖,因县驻地东部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得名;另说民居主要建于大湖(措勤)之畔,故名;又据《中国地名辞源》:因之位于扎日南木湖之西得名;或谓因临扎日南木错(湖)得名
华为不向国内手机厂商收取专利使用费?
感谢邀请: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华为不向国内手机厂商收取专利使用费,而向三星、苹果收取专利费,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首先就是华为的专利虽然有很多,但是国内对于专利方面没有像国外那么重视,在这一个方面扯不清楚,华为也是中国企业,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不屑一顾,毕竟国内自己打架这样的事情,其实只能算是自损,所以这样的事情只能说出力不讨好。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在国产手机,其实还都是3G/4G网络,在这个方面的专利确实高通要比华为更多,而国内厂商包括华为也是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用的,所以更不用讲华为收取专利费用了,再者就是国产手机厂商使用高通的处理器,已经缴纳过专利费用了,而华为处理器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以这两个方面国产手机都不存在交涉。
当然如果真的细细分析下来的话,国内厂商肯定是要向华为缴纳专利费用的,比如从通信专利的数量上来看,华为要领先中兴、小米、OPPO等厂商一大截,而从质量上来看华为的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也比其他厂商多很多,尤其是4G方面华为还掌握了很多核心标准专利,虽然没有高通的多,但是其实相对来讲还是有一些的。
三星苹果这个华为肯定是肯定不会放过的,其实不管是华为也好,还是其他厂商或者是企业也好,代表的是中国,对于国外侵犯专利的厂商,虽远必诛,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毕竟如果你向他们收取专利费用,如果是同样的情况,他们可不会放过华为,其实就想华为在5G方面的表现一样,美国找不到理由,竟然拿出来安全的问题来要挟抵制,不过空口无凭,还有当初的萨德事件等等,对于三星和美国华为没有义务去宽容,做到了零容忍。
总结总体来看的话,任正非的格局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在有些事情方面比较谦虚比如她说过的我们一直在进步,还要不断的学习,可以看出来任正非的虚心,但是在5G方面,任正非在采访的时候说过,5G华为是最做的最好的,而且5G其他国家不用华为都不行,其实可以看出来任正非的自信,对于这样的一个企业,是国人的骄傲,确实是不错的,一个好的领导人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更有爱,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萨迦寺的真实传说?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县,有一座独特的寺庙:这座寺庙的外墙上涂有红白黄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文殊、观音和金刚。这种略显花哨的外墙在全藏寺庙中并不多见。
这就是萨迦寺——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一座寺庙,萨迦派的发源地,也是萨迦派的祖寺。11世纪,西藏古老贵族昆氏家族创立了萨迦派。1073年,昆·贡却杰布创建了萨迦寺。萨迦派传到八思巴手中的时候,萨迦成了西藏的首府,随后政教合一的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
红白黄的外墙为萨迦派得到了一个“花教”的俗称。
萨迦寺某个庙堂的门口悬挂着动物的标本。
白居寺里属于花教的那个小小的佛堂里悬挂着动物的面具。
起初花教的僧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花教五祖神像的造型相对世俗化。
所有这一切,让花教寺庙里的布陈显得非常特别,而花教庙堂里面的气氛也可能是最接近西藏尘世的。
花教的萨迦寺充满传奇。
2,
拉萨墨竹工卡县的雪绒河边上,有一个直贡梯寺,它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
不得不说直贡梯寺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寺院:气宇轩昂地立于悬崖峻岭之间;有德忠温泉;有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寺;有全藏最著名的天葬台。
不幸的是,历史上直贡梯寺非要同萨迦寺叫上那么一回板。
噶举派的直贡梯寺仗着自己大教派的背景,不把萨迦王朝时期的萨迦寺放在眼里,双方不得不进行了一次“高科技”的战争。
“高科技”战争同冷兵器时代战争最大的分别就是双方的士兵都 不会面对面地进行肉搏。一开始直贡梯寺和萨迦寺的密宗高僧,也是在各自的寺庙里频频做法,请出各自的鬼神在天空中打的不可开交。
这种打法的胜负既不可见,又不痛快。在双方各自折损了一名主要高僧之后,萨迦寺终于发了狠:举寺的僧侣带着武器和食物,跑到直贡梯寺呼喇喇地来了一次突然袭击。这场群架打下来的结果是:直贡梯寺鸡犬不留,寺庙焚毁殆尽。
萨迦到墨竹工卡几进千里,并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卡车。所以说1290年的高原之上,萨迦寺举寺奔袭去打群架,绝对是一个传奇。
3,
萨迦派的八思巴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先说说八思巴的巨大贡献:他根据藏文创造了蒙古文。
忽必烈尊八思巴为“国师”和“帝师”,并让他统领整个西域。这个地盘着实不小: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康藏等等地区。
提到八思巴,就不得不说说哈达的来历。
八思巴在大都接受忽必烈的封赏——实际上这是一种政治上的互惠互利:八思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