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祝福水谷隼,乒乓球奥运会混双历届冠军?
1988年汉城奥运会:
1、男子单打:刘南奎(韩国)
2、女子单打:陈静(中国)
3、男子双打:陈龙灿/韦晴光(中国)
4、女子双打:粱英子/玄静和(韩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1、男子单打:瓦尔德内尔
2、女子单打:邓亚萍(中国)
3、男子双打:王涛/吕林(中国)
4、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中国)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1、男子单打:刘国梁(中国)
2、女子单打:邓亚萍(中国)
3、男子双打:孔令辉/刘国梁(中国)
4、女子双打:邓亚萍/乔红(中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
1、男子单打:孔令辉(中国)
2、女子单打:王楠(中国)
3、男子双打:王励勤/闫森(中国)
4、女子双打:王楠/李菊(中国)
2004年雅典奥运会:
1、男子单打:柳承敏(韩国)
2、女子单打:张怡宁(中国)
3、男子双打:马琳/陈玘(中国)
4、女子双打:王楠/张怡宁(中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
1、男子团体:马琳、王皓、王励勤(中国)
2、女子团体:张怡宁、王楠、郭跃(中国)
3、男子单打:马琳(中国)
4、女子单打:张怡宁(中国)
2012年伦敦奥运会:
1、男子团体:张继科、王皓、马龙(中国)
2、女子团体:李晓霞、丁宁、郭跃(中国)
3、男子单打:张继科(中国)
4、女子单打:李晓霞(中国)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1、男子团体:张继科、马龙、许昕(中国)
2、女子团体: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中国)
3、男子单打:马龙(中国)
4、女子单打:丁宁(中国)
2021年东京奥运会
男子团体:马龙、樊振东、许昕、王楚钦
女子团体:陈梦、孙颖莎、刘诗雯、王曼昱
男子单打:马龙、樊振东
女子单打:陈梦、孙颖莎
混双:水谷隼、伊藤美诚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前三名?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金牌:马龙(中国) 、银牌:张继科(中国)、铜牌:水谷隼(日本)。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以4比0战胜同胞张继科,夺得冠军。张继科获亚军,日本选手水谷隼获得季军。
半决赛中,马龙4:2战胜日本“一哥“水谷隼,张继科4:1淘汰白俄罗斯老将萨姆索诺夫,两人提前为中国乒乓球队锁定男单金银牌。这是国乒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连续第三届包揽男单冠亚军。铜牌争夺战中,水谷隼以4:1战胜萨姆索诺夫,获得铜牌,两人都创造了参加奥运会的个人最好成绩。
我们最有可能丢金的是哪一项?
除了女单,个人认为其余四项都有爆冷的可能性!
世乒赛月底开打,目前国乒的参赛球员总共分为两路,樊振东、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等人仍在国内进行封闭训练;梁靖崑、王艺迪、林高远、王楚钦等人则是参赛WTT斯洛文尼亚站比赛。世乒赛五个单项中,哪个项目最有难度?最容易丢金?接下来就来逐一进行分析。
男单:樊振东承担着冲冠的重任,需要小心队友
男单项目,马龙、许昕都不打,樊振东独自带队出战,他肩上背负着比较大的压力。重压之下会不会影响樊振东的发挥?这个只有比过之后才能知道。不过,樊振东想要接班成功,这点压力是必须要克服的。
不担心樊振东的外战,个人更担心的是樊振东的内战。上届世乒赛,樊振东就是输给了梁靖崑,直通赛输给了周启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周启豪、林高远等人在内战上一直是比较的强势,外战基本不靠谱,低级别的挑战赛都能打成这般模样,世乒赛夺冠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一旦樊振东抽到内战过多,这也会给他的夺冠增添不确定性。
女单:五女围诚,梦莎昱实力优势明显
女单项目的强弱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国乒的关键对手只有伊藤美诚一人,淘汰了她,这个冠军就基本没了悬念。对阵伊藤美诚,国乒有把握吗?这次的阵容比较克制伊藤美诚,把握性还是比较大的,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等人都是国乒现阶段对阵伊藤美诚胜率最高的球员,都有赢球记录。
男双:许昕不打,影响比较大
整个东京周期,国乒在男双方面的排兵布阵一直都是围绕着许昕进行,关键战斗都是龙蟒打的。许昕不打,这对于国乒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樊振东/王楚钦,林高远/梁靖崑,这两对组合基本没有太多搭档的经历,这给比赛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女双、混双:莎昱的体能是关键
女双的两对组合是王曼昱/孙颖莎,陈梦/钱天一,毫无疑问莎昱承担着冲冠的重任。对手的实力很强,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石川佳纯/平野美宇都会参赛。
混双的两对组合是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林高远,两对组合打好了都有冲冠的机会。虽然伊藤美诚/水谷隼不打,但是黄镇廷/杜凯琹,郑怡静/林昀儒等人的实力也是非常强。
王曼昱、孙颖莎、林高远、王楚钦,这四个人都是三线作战。四人之中,尤其是莎昱,这个两位小魔王的发挥将是影响比赛走势关键。一旦体能有问题,比赛也是会出现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参赛球员众多,但是具备争冠实力的球员还是那几位,体能,内战,签位等因素都会影响夺冠的走势。希望国乒能够有好的表现,加油!
(我是小哥,关注我,我们一起来聊球!)
张继科水谷隼交手记录?
张继科打水谷隼7连胜
2009年亚锦赛团体决赛,张继科3-0水谷隼。
2010年世界杯半决赛,张继科4-3水谷隼。
2011年卡塔尔公开赛8进4,张继科4-2水谷隼。
2011年澳大利亚公开赛8进4,张继科4-1水谷隼。

2012年中国公开赛8进4,张继科4-1水谷隼。
2015年世乒赛男单8进4,张继科4-1水谷隼。
2016年奥运会亚洲预选赛8进4,张继科4-2水谷隼。
张继科的稳定性不如樊振东,所以水谷隼对张继科有时候也能赢下两局。张继科输的两局大部分都是自身失误,水谷隼的实力和张继科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水谷隼最怕的对手不是樊振东也不是张继科,而是马龙。水谷隼对马龙15连败,下期文章再列举两人的战绩。
为什么看起来身体比马龙张继科要好?
喜欢乒乓球的朋友们可能对于欧洲球员的普遍印象就是他们的运动寿命比较长、伤病非常少。像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波尔、奥恰洛夫等名将出道以后已经同三、四代中国运动员都交过手,跟他们同年龄的我国选手已经成为教练员了,这些欧洲老将们却还在继续打球。难道真的是人种原因导致欧洲选手比中国选手身体更好、运动生涯更长吗?下面我就把其中原因给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球员训练量非常大,欧洲选手的训练量则连我们的一半都不到!因此,欧洲选手受伤的几率相对就要小的多了1.中国球员实行的是类似军事化管理的集训制,每天至少训练6-8个小时体能和技术
以2017中国女队备战世锦赛的训练时间安排表为例,中国队一天要进行两到三次训练课,从上午8:00左右开始,一直到下午18:30分左右,晚上还有加练,每天单纯的体能和技术训练时间就有至少6-8小时,除此之外还有专业学习等非身体训练的课程,真的是比上大学安排的时间还要紧密。
至于说训练量有多大,我们看看“人肉发球机”刘国梁怎么操练张继科就知道了。央视探访中国乒乓球队日常训练时,看到这一幕:刘月半拿起一盆球,对着球台的前后左右各个角落发出如同疾风暴雨的“乒乓球弹雨”,让向来以身体素质出众著称的张继科拼了命地左挡右架才勉强接个差不多。打完一盆球以后,张继科已经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刘国梁才意犹未尽地说了句“这样的训练量就差不多了!”
2.欧洲球员很少实行集训管理,大部分是球员自主掌握训练量,有个别球员甚至连体能训练都懒得参加
关于欧洲球员的训练量,原国家队资深教练李晓东曾经这样评价“欧洲球员能够打出来的,都是天才!因为跟国乒队员比,他们的训练量简直少的不可思议!”以德国著名球员波尔为例,他每天大约只训练一个多小时,然后就优哉游哉地去喝咖啡了。世乒赛期间,我们的队员在比赛间隙,全都抓紧时间进行各种有球无球练习,而波尔却依然满大街的转悠找咖啡店“我们的咖啡机坏了,想喝咖啡就得到外面了!”
在欧洲,比波尔训练量小的比比皆是。例如向来以“懒”著称的奥地利名将施拉格,作为曾经夺得过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世界顶尖选手,他平时居然从来不参加体能训练,因为“太累了”!然而,就是这位被很多国乒教练开玩笑称为“野路子”施拉格,却夺得了200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欧洲球员的训练量这么小,受伤的几率当然也就小的多了!
中国与欧洲在乒乓球后备人才数量方面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了欧洲球员运动寿命非常长1.中国乒乓球队高水平球员比比皆是,竞争异常残酷,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新老交替也非常频繁
都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实行举国体制的国球拥有庞大的人才基础,每年都把源源不断的优秀球员输送到国家队。在中国乒乓球队,十多岁就拿到世界冠军的天才选手几乎隔几年就会出现。因此,中国乒乓球队的竞争异常激烈。老一代球员一旦体能和技术稍有下降,就会被新生力量所替代,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一打几十年的现象。
以1980年出生的削球选手侯英超为例,由于竞争激烈,他早在2014年就不得不退出国家队。之后他辗转前往日本打球,在2019年已经39岁“高龄”的他被评为日本T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并且在马龙、许昕、樊振东等球员缺席的情况下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但是,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有回到国家队打球的想法时,侯英超毫不犹豫地说道“没有(回国家队的想法)!根本就跟不上国家队的训练,技术也落后太多了,没法跟他们(马龙、许昕、樊振东)打!”
2.欧洲由于乒乓球基础薄弱,因此打球的人太少,后备力量跟不上,所以波尔、奥恰洛夫等人才能在国际乒坛鏖战多年
与乒乓大国中国相比,欧洲比较重视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众运动、健身运动,类似乒乓球这样的小众运动、竞技类运动不但参加的人员少,而且国家也很少舍得投入资金进行支持。以乒乓球发源地英国为例,几乎在全国各地就找不到什么像样的专业乒乓球运动场馆,青少年也很少从事这项运动。因此,整个英国就没有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性质的。
基于以上因素,欧洲在乒乓球后备人才方面非常匮乏,即使偶然有少数人喜欢打球,但是水平也很少能够同世界水平相比。所以,一个国家能够出现一名世界级选手都很不容易。像萨姆索诺夫、波尔、奥恰洛夫等球员一直没有新人能够替代,自然也就能够长期代表国家队出征各种世界大赛,同中国好几代乒乓球选手进行持续较量了。
中国与欧洲运动员在对待伤病的态度方面有很大不同,所以身体保养的程度也不一样1.中国球员由于竞争激烈,因此带伤训练和比赛已经成为常态,所以运动寿命自然而然受到很大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了,由于中国乒乓球队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每个主力位置,随时随地都有很多年轻球员在盯着。因此,不管是主力球员还是非主力球员,带伤训练和参赛已经肠胃家常便饭。没办法,时间不等人,机会不等人。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可能一辈子再也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有位前国手甚至说过“像世乒赛这样的大赛,运动员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除非断手断脚,否则豁出命都得去打啊!你不去,立刻就会有人取代你的位置!下一次世乒赛你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即使是大满贯张继科都不得不带伤上阵,以至于伤情始终无法得到时间恢复,而不得不早早地从一线淡出。
2.欧洲运动员仅仅把乒乓球视作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受伤就会停止训练和比赛,所以身体保养的比较好
同中国队相比,欧洲运动员就要好的多了。像波尔、奥恰洛夫等顶尖球员面临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可以放心地去进行治疗,在养伤期间也不用担心突然冒出来一位新秀把他们位置给顶了。而且,与中国球员不同,欧洲球员普遍只是把乒乓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绝对不会是全部。因此,对待自己的身体更加重视,很少会出现带伤训练比赛的情况。
以波尔为例,在2008年广州世乒赛之前,波尔发现自己的膝盖肌腱发炎了,感觉需要进行休息,因此毫无犹豫就放弃了世乒赛。对于当时正值黄金年华、竞技状态非常好的他来说,这个时候正是他最好的夺金时间段。如果放到中国队,肯定没有任何人放弃,然而放到欧洲,这样的情况大家全都习以为常。德国队为此还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对波尔的决定非常支持。
看完以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波尔、奥恰洛夫等人的职业生涯为什么能够那么长有所了解了吧!平时的训练量少、伤病能够得到及时恢复,而且没有后备力量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同样的情况下,换成中国队的马龙、张继科去,运动生涯一样短不了啊!
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转发并关注“燃烧的永恒700”,感谢大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