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参加东京奥运会,为什么二战时俄罗斯不占领日本北海道?
在二战末期,盟军在解决完德国法西斯后,开始全力对付东方的日本。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投入重兵以及强大的军备,终于逐步在战场获得了主动,日本节节败退。但是,日军采取自杀式的抗击,使得美军人员伤亡很大,损失很惨重。因此,美军在攻占冲绳,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后,就停止了对日本的登陆作战。
而为了快速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使得日本两座重要城市,瞬间成了废墟,而且死伤几十万人。而且此时苏联150万军队杀入东北,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瞬间土崩瓦解。日本最后退往朝鲜满洲的计划落空,于是日本裕仁天皇被迫宣布投降。
而此时,苏联还在继续推进在东北亚不断南下,一路从中国东北南下,直接攻击当时日本控制的朝鲜半岛。一路攻占库页岛,攻占日本北方四岛,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占据日本的北海道。而此时,美国的军队都在日本本土以外,离朝鲜半岛最近的也就是在冲绳的一点军队了。而朝鲜半岛在美国看来,是遏制社会主义的桥头堡,是不能被苏联完全控制的。
而此时的美军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苏联军队已经越过朝鲜半岛中间线,推向南部城市开城。于是美国紧急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按照朝鲜半岛大概的中间线北纬38度为界限,北边由苏联控制,南边由美国占领。而且将这个提议照会苏联,而此时,肉到嘴里的苏联完全可以不理会,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没有做太大的希望。
但是结果却很意外,苏联竟然很爽快的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为什么呢?苏联将目光钉在了日本的北海道,北海道那可是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控制了北海道和北方四岛,那么日本及整个北太平洋就在苏联的威慑之下。而美国划设的38度线,正好使得北海道在38度线以北。
于是苏联答应的同时提出,38度线东延到北海道。当时的杜鲁门虽然不情愿,但是也不好拒绝苏联,否则半个朝鲜半岛就没了。于是没有拒绝,而是将皮球踢给了麦克阿瑟。而麦克阿瑟一直是保全日本保全天皇的倡导者,也不知道日本给了他多少好处。
反正麦克阿瑟回复苏联,如果侵占北海道,那就等于和美国开战。面对强硬的麦克阿瑟,苏联在占领北方四岛后就没有继续南下。而北海道今天能在日本的版图内,那多亏了麦克阿瑟,也是麦克阿瑟使得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清除不彻底,给现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为什么1918的日军战胜了苏俄军队?
1918年,日军战胜苏俄,属于是武装干涉苏俄内政,在苏俄动荡时期的趁人之危的一个行为。而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则是日苏双方的进一步试探,更深层次的较量。
1918年,一战结束之际,14国联军要收拾苏俄,美国说让日本出兵5000,结果日本出兵7万人。这个时候的苏俄是非常动荡的,苏俄虽说革命是成功了,但是到处都是反对苏俄政权的势力和武装。这个时候,苏俄压根就没有能力去打仗。别说日本了,就是和波兰都妥协退让。
当时的苏俄军队数量只有30万人左右,而且都在苏俄欧洲部分。在苏俄远东地区,只有2.5万士兵,还不是正规军,民兵性质。驻守伯力的士兵有一万人,这些人几乎没什么战斗力,相对比较松散,打不过很正常。而且,西伯利亚的铁路只有两段在苏俄手里,剩下的都在反苏武装手里。日本很快就占领了滨海州、阿穆尔州等地,这个时候,远东苏军其实只有游击队。后来苏俄在后贝加尔州成立的远东共和国,也仅仅只有一万军队。
实际上,这个时候,苏俄就是一大把烂摊子,自己收拾不明白,外面来人插了一杠子,打不过很正常。
而1938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张鼓峰事件其实就是双方的一次试探,试探结束后,就都偃旗息鼓了。真正较量的是诺门罕之战,这个时候,双方就是真打真拼了,前期苏军是损失惨重,但是,后期则是完全压制了日军。其重点就在于装备上的巨大差距。1939和1918虽然只差了21年,但是苏军的逐步改革,正在脱胎换骨,而日军则是原地踏步。
日军和苏军的坦克数量质量上就有一定差距,但是差距更大的是两国的大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苏军火炮的强度都是远高于日军的。很多时候,日军火炮压根够不到苏军,而苏军却可以覆盖日军。
1918年的苏俄是一个病汉,而1938年的苏联则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壮小伙子,即将冉冉升起的潜力股。日本,原地踏步。其实当年还有个军队进入苏俄了,北洋政府派出3000人组织撤侨,并不是侵略行为。
张作霖死于皇姑屯爆炸中?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日本人所为,由于南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和一些军阀想要背上统一全中国这个时候,张作霖为了保护东北三省不丢失,所以不得不放弃在北京大元帅的职位,同时为什么日本人三番五次的密谋想杀害张作霖,就是因为张作霖不愿意和日本人合作,做日本人的傀儡。在返回奉天之前,张作霖和张学良二人多次秘密商讨如何返回奉天,后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在两个指头上写了一个火字,一个汽字,结果张作霖抓到了火字。本人绞尽脑汁脑汁想通过什么方式杀害张作霖,最后经过缜密的商讨,决定在沈阳皇姑屯用了两个中国人在皇姑屯大桥下放置了数吨炸药,结果当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返回奉天经过皇姑屯时打成重伤不省人事。最后死于家中。
为何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奈何不了俄罗斯?
俄罗斯在欧洲可以说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历史上的俄罗斯一直都想融入到西方世界,可是西方世界一直不接纳俄罗斯。西方国家不仅不接纳俄罗斯,而且还想尽一切办法打压俄罗斯。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已经习惯性打压俄罗斯。19世纪时期,英国和法国曾经组织联军打败俄罗斯。20世纪之后,西方国家更是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俄罗斯)。二战之后,西方和苏联(俄罗斯)分属于两个阵营。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度非常想融入西方。为了融入西方,甚至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西方国家始终不接纳俄罗斯,对俄罗斯始终采取各种方式打压。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除了短暂地跟俄罗斯关系不错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死掐俄罗斯。西方国家已经将势力范围触及到了苏联的原加盟共和国,将刺刀顶在了俄罗斯的头上。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西方国家又对俄罗斯实行经济上的制裁。西方国家从各个方面全面制裁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却始终非常坚挺。
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制裁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却始终屹立不倒。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制裁,奈何不了俄罗斯呢?
俄罗斯的国家基础非常雄厚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到了170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即使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依然有大片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俄罗斯广阔的国土面积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森林等资源非常丰富。俄罗斯虽然地广人稀,也有1.44亿人口。俄罗斯的国家基础实力非常雄厚,即使遭遇西方国家的封锁,依靠自己也完全可以过得不错。俄罗斯完全不用担心会饿死,也不用担心无法发展。这也是俄罗斯能够长期抵御西方国家制裁的重要保证。
俄罗斯国家实力强大俄罗斯不仅有雄厚的国家基础,还有非常强大的国家实力。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政治遗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依然是世界第二位,火力值也依然位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依然拥有非常完整的军工体系,只要俄罗斯觉得有必要,便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先进武器。俄罗斯还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和制造业体系。现代工业和制造业是现代社会的脊梁,俄罗斯掌握这些,便有了同西方国家抗衡的资本。西方国家想彻底打垮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制造业体系的国家非常困难。这也是俄罗斯能够长期抵御西方国家的底气。
俄罗斯拥有核武器核武器绝对是大国重器,更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武器。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比美国的核武器还要多。俄罗斯还拥有世界上第二多的洲际导弹,整个欧洲都在俄罗斯的核武器覆盖之内。俄罗斯从来都不避讳自己拥有核武器,而且多次对外宣称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前段时间俄罗斯刚刚通过,核武器威慑策略,宣称如果自己及盟友遭受到了威胁,便会使用核武器反击。俄罗斯的核武器足以让整个欧洲不复存在。核武器无疑是俄罗斯的胆气。
普京非常强硬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内外都比较软,甚至有人认为俄罗斯极有可能再一次解体。但是普京上台之后,改变了这一切。普京上台之初便以政治强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普京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解决了国内的车臣等反对势力,对外又用强硬的手段予以反击。普京用自己的强硬成功地稳定了俄罗斯的国内外局势,西方对普京也是无可奈何。只要有普京在,俄罗斯就会一直强硬,西方国家的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也起不到预想的效果。
西方国家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西方真阵营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欧洲国家对美国也不是亦步亦趋,开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大体上跟着美国走,具体细节上有了自己想法,比如德国曾经提出新东方政策。前几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西方国家把俄罗斯提出了G8组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一些国家对于制裁俄罗斯并不热心。德国和美国之间因为北溪-2天然气管道,也闹得不开心。德国坚持希望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美国对俄罗斯封锁实际上已经被瓦解。
俄罗斯长期被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历史上长期被西欧国家针对,早就已经习惯了被西方国家孤立。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孤立,俄罗斯反而成为一个强国,甚至可以反过来干涉西欧事务。1848年革命时,俄罗斯甚至充当了欧洲宪兵。苏联建立之后,也被西方国家孤立。苏联只得关起门自己发展,经过几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二战之后,苏联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即使被西方国家制裁,依然可以坚强地活着。俄罗斯早就已经习惯被西方国家针对,已经早就习惯了在“制裁”中生存。
俄罗斯被针对了这么多年,不仅没有垮下,反而依然非常强硬,依然是世界上不可忽略的一支力量。俄罗斯目前在国际上依然有很大的话语权,西方国家的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民主党就是不肯放过俄罗斯?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上台之后并不会从中东地区撤军,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民主党和美国共和党的战略不一样。美国共和党的战略是搞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也就是不干预国外的事务;而美国民主党的策略是在世界上重新发挥美国的影响力。
今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支持两党的选民意见不同,保守派选民不希望美国干预外国的事务,而自由派选民则希望美国能够融入世界。
真正决定美国是否对俄罗斯强硬的是美国的选民是否对俄罗斯强硬,完全取决于美国哪一派的选民胜利,而不取决于拜登或者特朗普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如果美国不走全球化战略,那美国就会和俄罗斯交好,表现出退出中东的样子,顺便卖俄罗斯一个人情。但是如果美国走全球化战略,那么美国就不会退出中东,就会对俄罗斯强硬,并拉拢欧洲国家对抗俄罗斯。
现在美国的自由派胜利了,拜登明确表示不会撤兵叙利亚。而特朗普宣布从伊拉克、阿富汗还有德国撤军,但是拜登上台之后很有可能会再把军队派回去,因为撤军不符合美国的国家战略安全。根据最新消息,美国的新国务卿很可能是布林肯,此人一直以来都不主张美国从全球撤退。
美国民主党是开放自由派,和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差距比较大美国民主党并不是不放过俄罗斯,而是希望能够在全球维持战略平衡。共和党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和俄罗斯比较接近,小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系还不错,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称自己是普京的粉丝。
反观民主党方面,一直都和俄罗斯关系不怎么好,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民主党更开放,比如民主党支持大麻合法化、愿意接收难民,以及支持妓女合法化等,这些主张都和欧洲的思想趋于一致。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曾经说过一句有名的话,那就是他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眼里看不到灵魂。显然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是东正教,和基督教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东正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教派,所以在整体理念上和美国的共和党类似。当然俄罗斯也是民主国家,只是一直主张有限度的民主。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看到特朗普搞独霸全球失败,所以要联合欧洲的盟友民主党代表的是美国的自由派,支持民主党的人都是大企业家和大城市的居民,这些人的生意遍布全球,所以他们不肯放弃全球的利益;而共和党的支持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并且集中在偏远地区,所以这些人不关心国外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在乎国内是不是平等,因此他们拒绝美国去干预世界事务。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曾经表示,他上台之后将会联合欧洲国家共同应对世界局势,也就是团结美国的固有盟友。由于特朗普时代靠美国一己之力无法应对全世界的威胁,所以拜登要改换战略,即团结那些和美国价值观一样的国家。
但是首先一点要重塑美国的价值观,以此解决国内的种族主义问题。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明确表示,要对警察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警察的执法方式;而且还要缓和阶级矛盾。如果美国不能重塑自身的价值观,那么也不可能用意识形态去领导其他西方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的价值观进行了巨大的破坏,对此拜登称特朗普现在这种拒不认输的方式就是对美国民主最大的破坏,并表示不排除起诉特朗普的可能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民主党方面不可能和俄罗斯决裂,只是在口头上和形式上与俄罗斯对抗,有可能在实际战略层面还要缓和同俄罗斯的关系。
究其缘由,主要是现在美国要调整内部矛盾,所以不太可能把主要战略集中在俄罗斯身上。其实在“911”那段时期,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很不错;现在美国进入内部危机时代,俄罗斯和美国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合作,共同应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
也就是说当俄罗斯和美国都面临危机的时候,双方就会团结一致。现在正处于一个国际大危机年代,美国和俄罗斯的对抗不可能越来越激烈,这不符合双方的战略利益。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是一位很好的谈判高手,他曾经和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谈判,相信这一次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能够进行卓有成效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