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人团今日选出总统,美国总统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吗?
美国大选还不是选民直选,而是实行一种美国特有的选举人制度。
一、西方民主制度国家选举是选民直选的,也就是“一人一票”。而选举人制度是美国独有的,是一种间接选举制度。
二、为什么美国要实行选举人制。按照美国建国之初精英们综合当时现有的民主国家选举制度,让总统不受民意的太多裹挟,让德高望重,有能力有远见的候选人来出选总统。同时,避免因选举而产生社会动乱和人为贿赂误导选举,而设计一种间接选举制度,即选举人制度,其实质是间接选举总统。
三、选举人制的基本规则。美国总统选举是由选举人票产生的,美国一共有538张选举人票。其中首都有3张,其余的50个州有535张,那么这535张选举人票怎么分配呢?一个州在国会有多少名议员,它就可以有多少张选举人票。美国国会分为众参两院,参议院有100名参议员,每个州,无论这个州有多少人口,都可以选出两名参议员。众议院有435人,按人口比例分配到各个州,人口多的州就可以多分,人口少的州就要少分,确保每个州都在众议院有人。所以,每个州至少就有3张选举人票。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只要候选人在该州获得多数老百姓的支持,那么,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都必须把票投给他,这就是赢者通吃的制度。
从以上制度安排中可以看到,即使候选人获得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碍于选举人制度,他并不一定能当选。例如赢得普选票,但没能当上总统的戈尔、希拉里。
那被选出的选举人可以自由投票吗?不能,他们只能按照选民意愿去投票。这些选举人还要宣誓保证绝不中途变卦。
四、其实选举人制弊端很大,“赢者通吃”的逻辑类似于“赌博”,并不是多数人的真实意见,所以特朗普当选很长时间了,美国民众还在上街游行表示反对!
美国大选很快出炉了?
我认为很有可能,对于美国人来说希望总统能控制住疫情,美国的疫情排名全世界第一,而特朗普一直在淡化在疫情的严重性,这一点才是他们反感的原因!
美国购枪支的数量有上涨,选民也有点担心这一届选举如果不能和平移交权力,双方可能不会善罢甘休1.他们买枪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发起暴乱
特朗普是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他有可能做任何的事情,这让大家非常焦心和烦恼,而拜登是理性的,比较有规则。而且,特朗普真的做得出来,所以,不少选民也担心,一方没选上,选民可能会不服,引发争执,他们买枪完全为了自保。
2.大多数美国人对此次选举结果不保有兴奋和乐观的期待,而是恐慌和战栗
我觉得这是一件伤心的事,选总统应该是高兴的。美国的商店已经开始封上窗户,正在囤积物资,以防未来几天街上不安全。
2020年美国选举一切皆有可能,选民分化严重,总统还胡乱支持1.特朗普一直都在淡化疫情的严重问题,而且还开启了洗脑模式,这要不得
我在新闻上看到,有一个老太太要给拜登投票,结果被特朗普的粉丝拦着,要老太太投给特朗普。这事传到特朗普耳朵了,特朗普说这是爱国的行为,这?不是乱带节奏吗?这是选总统,不是选明星。而且,特朗普在维特把拉票的过程做成了视频,变成了一场个人秀,看完真的很洗脑。
2.有些人可能会利用选举之夜的和平抗议去发泄暴力、破坏财产
据美国《军事时报》统计,截至11月2日,美国16个州已有3600多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被“激活”。
3.特朗普的暗示,他说过如果他输了,可能不会接受选举的结果
要是发生这种情况,将会引发大规模的爆款。当然,这是不被国家警卫局所允许的,为此他们组建了一支600人快速相应部队,也能会在其他州和华盛顿特区动员起来。
根据调查不少选民对特朗普胜任,会产生抗议和不满1.大部分选民是不喜欢特朗普的
今年的美国大选,大部分人不喜欢特朗普,也不喜欢拜登,他们之所以都支持拜登,因为讨厌特朗普,把他当成了对手,只要拜登赢了,就是他们赢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看,如果拜登能上台,至少这个世界能回归到正轨 。
2.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民调结果显示,相比拜登获胜,特朗普获胜的话,更可能发生抗议
特朗普如果继续连任,美国选民没有信心。在《经济学人》周刊的民调凶显示,58%可能投票的选民认为,特朗普连任会引发大规模抗议。23%的人认为特朗普连任有引发抗议的可能性,而4%的人认为这不可能引发抗议。22%的人认为拜登获胜很可能引发抗议,29%认为有一定的可能性。
3.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走在街上要求对方退出选举,甚至拿起武器
这是人们预想出现灾难性的后果,最近几周美国的武器销售额正在稳步上升。鉴于美国社会分歧日益拉大,极端情绪持续蔓延,这两个阵营的人,很有可能给大选造成混乱局面,甚至是引发暴力冲突。
我是@墨青丹姑娘 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可发表你的看法与我互动。
拜登参加2020美国总统大选还有戏吗?
在这里不得不说两句公道话。
美国的MeToo女权运动者们把矛头指向拜登,算得上是她们的登峰造极之作。
拜登亲切、自然、接地气的风格在华盛顿圈内人尽皆知。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经历了早年丧妻、丧女(第一任妻子和女儿于1974年死于车祸),晚年丧子(大儿子2015年死于脑癌)之后,他一直想make a human connection(拉近人与人的举例)。这里面当然有选举政治和作秀的成分,但也是个性使然。我多次看到拜登参加公开演讲或授勋仪式,他的出场本身绝对是道风景线,同男女老少拥抱、亲吻脸颊、两手相握、攀谈大笑的work the room(同宾客寒暄)的风度被大部分美国人接受甚至喜爱。这也是拜登的2020大选民调一直高居民主党首位的原因之一。很多美国人就是觉得这个老头是一个personable and likable man.
另外,连指责拜登的女性都坦言,拜登的举止没有性侵的成分或性骚扰的动机。第一个站出来指责拜登的前内华达议员Lucy Fores坦言只是觉得拜登亲吻她后脑勺的举动“过于亲密”,让自己的个人空间感到受侵犯。可是“个人空间”是一个主观的概念。美国是个人主义盛行、人与人界限分明、视个人空间为生命的国家,一个爷爷年纪的人把双手放在一位母亲的肩上,就成了“咸猪手”。太多人小看了美国这个新教徒建国的国家的矜持,比如在欧洲、中东、拉美非常普遍的贴脸礼(蹭脸亲吻脸颊或者亲吻空气)在美国就很少见,在中国很普遍的第一次见面就自然熟、“扫个微信”等举动更是会让很多美国人感到浑身不自在。我在美国7年交到的朋友不如我在中国1个月交到的多。
最后要问,为什么拜登当副总统的时候不提,偏偏等他即将宣布参选2020总统大选的时候炒作多年前对女性的所谓“不当接触”?
我们必须谴责那些自以为有钱有权有势就对可以对女性动手动脚的人。那是无耻肮脏的。性侵和性骚扰一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不论在在中国、美国还是任何国家。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女性的这一轮MeToo运动到了现在有点玩过火了。怀揣各种企图的人都打着MeToo的旗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
正如一些美国女性给男人贴上“misogynist”(仇视女性的人)的标签,一些美国女性也应该拿镜子,看看自己是否已然变成了一个misandrist(仇视男人的人)。
美国为何从来没有总统下台一段时间后再次参加总统选举?
多谢邀请,美国并不是没有任期到期后隔了一段时间再次参加总统选举的前总统,不过除了一位克利夫兰(Stephen Grover Cleveland)总统之外,都是以竞选失败告终。之所以至今为止,只有一位卸任总统能够在时隔四年甚至更多时间后再次竞选成功成为总统,一是因为华盛顿开创并最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立的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则的限制;二是因为某位总统只担任一任未能连任,肯定与第一任期做的不好有关,因此不能指望选民们在其争取连任不选择他,反而在时隔四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再选择他。
克利夫兰(Stephen Grover Cleveland)总统:总统任期为1885.3.4-1889.3.4及1893.3.4-1897.3.4(来源:Wikipedia,下同)
首先,美国历史上的确有卸任总统在卸任后时隔四年再次参加大选,但是除了克利夫兰总统外,所有这样做的卸任总统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美国历史上有卸任以后时隔一届任期再次参加总统大选的前总统,但却只有克利夫兰总统一位卸任后时隔一届再次当选的前总统。也就是说,作为第二十二任和第二十四任总统,克利夫兰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任职两个非连续任期的总统。
1888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事实上,克利夫兰在1884年、1888年和1892年三次大选中,都赢得了普选的胜利。但由于美国实行的是选举人团制度和胜者通吃制度,所以虽然1888年克利夫兰虽然赢得了普选胜利(48.6%对47.8%),但是在选举人票上克利夫兰以168票对233票输给了共和党的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克利夫兰之所以没能赢得1888年大选,与克利夫兰政府的关税政策有关。克利夫兰在1889年卸任后定居纽约,从事律师工作。而在1892年大选,克利夫兰以277张选举人票赢得了大选。这样的话克利夫兰就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时隔四年后再次当选为总统的卸任总统。
1892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其次,华盛顿总统开创的,杰斐逊总统确立,并最终以宪法修正案形式确定下来的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的规则使得已经连任两届的卸任总统,在时隔四年或更长时间后,想要再次连任,在1951年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通过之前是困难重重,而在之后则成为了不可能。事实上,在美国历史上,第十八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 )就曾争取过不连续的第三届任期。虽然格兰特政治才能平平,担任总统期间一直受到政治丑闻的困扰,美国经济也处于低谷,但是格兰特作为内战英雄,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声望。在他第二届总统任期的1875年,就已经有要求他争取连续的第三届任期的呼声了,不过因为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234票比18票)反对连任超过三届,所以格兰特放弃了争取连任。不过在1880年,卸任四年后,格兰特再次参加总统大选,不过没有获得共和党提名,所以争取“非连续”的第三个总统任期没有成功。
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 )总统另外一位争取非连续的第三个总统任期的是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 )。西奥多·罗斯福从1901年到1909年担任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由于对继任的塔夫脱总统的政策感到不满,所以西奥多·罗斯福于1912年试图争取非连续的第三个总统任期,但并未获得共和党总统提名。在这种情况下,西奥多·罗斯福组建第三党进步党参加总统大选。但结果是造成共和党的票分散,使得民主党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赢得胜利(威尔逊435张选举人票,西奥多·罗斯福88张选举人票,塔夫脱8张选举人票)。西奥多·罗斯福争取非连续的第三个总统任期也失败了。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 )总统1951年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生效,任何人担任总统不得超过两届成为宪法条文,这就使得1951年以后任何一位连续担任两届总统的卸任总统,想要争取第三届总统任期(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成为不可能。所以总统连任不得超过连任的规定使得卸任总统想要争取非连续的第三届任期在1951年以前困难重重,在1951年以后干脆成为了不可能。
1912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第三,某位总统如果只是担任一届任期,无论是惯例,还是法律都允许他再次参加总统大选。但除了克利夫兰之外,其他近二十位只担任过完整的一届任期的卸任总统,没有一位能够在卸任后时隔四年或者更多时间后,再次参加总统大选,争取不连续的第二届任期获得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只担任过一个完整任期的卸任总统,之所以在第一届任期即将结束时争取连任没有成功,与其在总统任期内的政策不受民众欢迎有着重要的联系。作为在任总统争取连任都因为选民的不支持而失败,那么在时隔四年或者更长时间,想要再次争取非连续的第二届任期,比在任时争取连任困难得多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除了克利夫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总统能够在时隔四年或者更多时间后,仍然能够赢得大选,成功获得不连续的第二届任期。
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总统例如,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在1840年大选输给了威廉·哈里森,时隔四年的1844年大选,范布伦参加大选,但在民主党党内选举中输给了波尔克,因此第一次争取非连续的第二届任期失败。而在1848年大选中,范布伦作为第三党自由土地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最终范布伦赢得了10.1%的普选票,但并没有获得选举人票。范布伦第二次争取不连续的第二届任期失败。这样,在连续两次失败后,范布伦在没有寻求连任。
1844年总统大选中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名单(上)及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投票结果(下)总之,在美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卸任总统在卸任后时隔四年或更长时间争取不连续的任期,但除了一位总统,即克利夫兰总统外,其他所有总统争取不连续的任期都失败了。之所以会失败,一是因为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惯例(1951年以后成为宪法修正案),二是因为作为在任总统没能做到(连任成功),卸任后更难做到了。
1848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被尊为三军统帅的美国总统能任命和炒掉其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吗?
明确的说,美国总统是有权力炒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但是,特朗普可以推特开除埃斯珀,却不敢动现在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
根据美国的宪法规定,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司令官是美国总统,美国总统任命国防部长作为军方的代言人,国防部长下属的就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就是一众各军种的最高长官,比如陆军部长、海军部长、空军部长、海军陆战队部长和国民警卫队局长。
简单的说他们的权力线是这样的:
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各军种部长
既然有这样的一个军方的权力架构,而且宪法也赋予了美国总统三军总司令的权力,他是有权解雇这些将军的。不过,有个特殊的地方在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属于文官,而且只能是文官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却是军方人士,而且必须是具有军方履历,在军中有很高的资质和威望的人。
美国宪法如此的规定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制衡之术。把最高权柄握在总统和国防部长手中,把枪杆子握在职业军人手中。打不打由总统说了算,怎么打由职业军人说了算。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国防部长也是文职人员,他虽然位高权重,可以制约参谋长联席会议,却无法对那群军中高官只要管理权,没有解职权,这个权力在总统手中。说白了,国防部长是总统派往军方的代言人。美国的权力平衡原则必须要求美国总统的代言人不能是军方人士,就是在避免美国总统不但握有行政权,还掌握着军事权,权力太过集中,万一出现一个暴君……
美国的这个暴君差点就出现了,那就是还有两个月总统任期的特朗普。
特朗普在此次大选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一怒之下推特开除了国防部长埃斯珀,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特朗普开除埃斯珀释放出一个信号:他对军方的态度极其不满。
军方与总统的矛盾公开化是在前几个月的美国街头动乱中,特朗普变现出非常强硬的态度,直接命令军方动用军队来镇压暴乱。但是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和国防部长埃斯珀都反对动用军队。特朗普无奈之下只能用国民警卫队进行了平乱,特朗普的美国总统、三军总司令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特朗普可以用侮辱性的推特方式来开除美国政府高官,军方的一把手国防部长埃斯珀,他这么做的目的有三点:1、换掉不听话的亲信;2、警告军方高层,总统是司令,要听命令;3、为这余下两个月时间出现突发事件重新搭建团队。
既然特朗普可以随意的开除埃斯珀,为何不直接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动手呢?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不敢!如果他坚决的动用美国总统、三军总司令的权力直接炒掉马克·米利,那么他失去的不单单是军权,还有军方的支持。特朗普可以在美国国内政坛上撒泼耍混,却绝对不能对军方人士太过随意。大家一定还记得疫情期间,特朗普动用权力炒掉了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最高司令官克洛泽,这件事情在海军乃至整个军方引起的影响有多大?
特朗普失去众多军方选票其实就和这件事情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军方的基层根本不买特朗普的面子,他们认识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
现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在此次大选后有句著名的表态:美国军队是美国最后的防线;美国军队不忠于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和总统,美国军方只忠于美国宪法;一旦军方被某位暴君控制,能保护美国的只有上帝了。
美国军方高层其实相当的清楚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总统,也非常清楚特朗普连任总统的几率会相当的小。那么,特朗普如果强行的要解雇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那会如何呢?
没那么简单,国防部长是总统的代言人,特朗普可以当个宠物狗一样随意使唤,但是军方高层的任命和罢免却需要走一个流程:国会通过。也就是说,美国总统有权力解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但是对不起,请你将报告先递交给国会,让国会讨论和表决了再说。
根据现在美国国会对特朗普的态度,他们会通过特朗普这个解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决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特朗普要是把军队搞乱了,美国就彻底的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