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 德国,如果欧洲三驾马车联合在一起?
欧洲三驾马车说的就是英国、法国、德国,如果让英法德三国联合起来打俄罗斯,犹如鸡蛋碰石头一样。
别说是三驾马车了,就是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组成六驾马车都无法撼动俄罗斯。
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还没有出现能对俄罗斯构成威胁的国家。
究其因素就是因为欧洲国家的军事实力太弱,而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又太强,决定了英法德三国在俄罗斯面前永远无法占据上风。
就比如核武器,这是欧洲三驾马车最忌惮俄罗斯的尖刀利器。
为何呢?
看看现在的英法德三国,仅有英国和法国两国有核武器,德国属于无核国家,只要爆发核战,德国基本上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而是英法两国跟俄罗斯在对决。
至于说英法两国能否在核战争中赢下俄罗斯,至少我不抱任何乐观态度。
三驾马车能不被俄罗斯从地图上抹去就已经不错了,还想打赢对俄罗斯的核战争,完全是痴心妄想,毕竟英法两国的核力量太弱了。
英国现在服役的最强大的洲际核导弹是从美国购买的“三叉戟”D5导弹,最大射程为1.2万公里,可携带8个核弹头,主要装备在“前卫”级战略核潜艇上,需要定期前往美国进行维护保养。
除了三叉戟洲际核导弹之外,英国没有任何其他的洲际核导弹。
一个连洲际核导弹都没有能力制造的国家,一个连核导弹都需要交给外国人维护保养的国家,英国拿什么来跟俄罗斯对决?
说不定核武器还没有打到敌人的头上,先把自己给炸了。比如2016年6月,英国进行了四年来首次核导弹试射就遭遇灾难性失败,“复仇”号核潜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进行“三叉戟”D5导弹试射时,本应射向9000公里以外的非洲西海岸,谁知潜射核导弹飞向了美国本土方向,可把美国人吓坏了。
一旦这枚核导弹砸中了美国任何一个城市,估计美国都得和英国绝交。
所以,很难想象出英国是否还有核打击的能力。
法国要比英国稍微强点。尽管法国和英国都只持有海基的洲际核导弹,但是法国独立研发服役的M-51潜射洲际核导弹性能要比美国三叉戟导弹要强得多。
它主要装备到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可以搭载12枚新型TNO弹头,射程高达13000公里,命中的误差率还不到400米,比世界多数洲际核导弹都要先进。
但是遇到核武器扛把子的俄罗斯,法国也得甘拜下风。
一方面,英法两国的核弹头数量都比俄罗斯少。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多达6255枚,而法国仅有290枚左右,英国更少,只有215枚。
俄罗斯占据优势的核弹头数量,意味着他可以对英法德三驾马车实施饱和式的核轰炸打击,尤其是俄罗斯战略纵深广阔的情况下,可能英法两国把所有核武器都投向俄罗斯,还不一定能摧毁他,而俄罗斯却能剩出几千枚核弹头来灭掉三驾马车。
另一方面,俄罗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比较多。比如陆基的“撒旦”导弹、“萨尔马特”导弹、“亚尔斯”导弹,海基的“布拉瓦”导弹、“轻舟”导弹、“蓝天”导弹等都是俄罗斯威震全球的核力量。
尤其是“萨尔马特”核导弹属于曾被誉为全球最恐怖核导弹“撒旦”导弹的升级版,不仅在体积上、威力等方面超过了“撒旦”,更是没有任何一种拦截系统可以阻挡“萨尔马特”核导弹。
发射一枚萨尔马特核导弹足以抹掉法国面积大小的国家,而法国又是欧洲三驾马车中面积最大的,那么俄罗斯只需要向欧洲的三驾马车使用不到5枚萨尔马特核导弹就能彻底征服他们。
除此之外,俄罗斯服役的陆基“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海基“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空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全部列装,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具备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能力的国家。
大家都知道,高超音速导弹最核心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地面无法拦截,像陆基“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还会自动变轨,即使是美国也对此无可奈何,英法德三国更是无能为力。
所以说,欧洲的三驾马车联合在一起,根本斗不过俄罗斯,即使是整个欧洲国家都联合起来,也不是俄罗斯的对手。
德国英国法国谁的综合国力最强?
德国、英国、法国谁的综合国力最强?谁更具有潜力?不容置疑,非德国莫属。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发展潜力,德国都将超越英法。
一方面,二战使德国重新认识自己,战争并非强国之本。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两次战争一战和二战,德国都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而且还都是以战败国终结。与日本战败不同,德国在战后并没有隐瞒或推脱在战争中所犯罪责,总能旗帜鲜明地检讨二战过错,并不断地修正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各种国内国际关系。
因此,虽然德国在二战中犯下了那么多不可饶恕的过错,但却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和制造业的中心,虽然不是联合国常任大国,却担当起了许多责任担当。这与德国历届政府重视发展生存空间有关。
应该说,两次世界大战把德国打醒了,发动扩张战争并不能给德国带来和平和稳定,也给德国带不来财富和强国。虽然二战使德国的面积缩水了,人口和资源都极大的遭到破坏,但发展观念改变了,国家反而发展得更快,进步也更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相反,再看看英法两国,总爱摆出欧洲老大的派头,事事跟随美国后面,缺乏独立的外交理念。虽然德国也离不开美国的保护,但相比英法,德国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展规则。
另一方面,德国在二战后重新崛起,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更有后劲。
论资格,英法是欧洲的老牌帝国,英国一度还是美国的太上皇。但那都是过去时,如果说第一第二两次工业革命,使英法成为了世界工业发展的领头羊,那么德国在二战后的迅速超越英法,甚至在工业制造和高科技发展上都让英法赶超不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谓综合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的最重要标志。德国在战后大力发展工业,无论是政府公信力和资源利用率,在基础工业和传统工业方面,包括新型工业体系建设方面,德国都当之无愧成为了欧洲的心脏和龙头。
相对于德国来说,英法反而显得保守和落后许多,这在于英法把重心转移到投机和一些赚快钱以及金融产业方面,想弯路超车。实际上,因为基础工业的不对称而显得两头冒尖,类似的情况美国也一样,虽然美国军事力量世界老大,但本国没有一条高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而英法这几年因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屡屡发生群体事件,说明政局并不是很稳定。
所谓潜力,就是一个国家发展后劲。包括人的素质、国民生活质量、国防和科技、外交和经济,内外生态环境。这一点从欧洲领导力来讲,德国明显排在英法前面,而且德国的工业体系发达,又是欧盟的重要支柱,尤其德国在外交事务上,更是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一面,其发展后劲强劲。
英国与德国的实力差距是拉大了还是有所缩小?
个人感觉是拉大了,一战时英国海军,相对德国有优势,陆军也与德国打了几场硬仗,二战时,英国陆军一败涂地,如果不是靠海军维持,德军早就登陆英国本土了,即使如此德国的潜艇也搞得英国海军狼狈不堪。若不是美国全力支援英国,英国何时能反攻,还是未知数。总之,一战时英国有和德国拼的实力,二战时就只能拉美国一起,所以与德国的实力差距是拉大了。
为什么德国在二战时超过英国?
二战爆发之前,德国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出产仅次于美国,巅峰时期所占比例逾越世界的20%。德国的钢铁、煤炭等各项工业方针均位居世界前列,在1943年,德国钢铁产量3460万吨,比英、法、苏、日、意几国加起来还要多,为德国大力发展军事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业基础。
第二,在二战时期,德国有着强大的科研实力,生产武器装备数量太多
当时德国的部队,普遍装备的MP40冲锋枪、毛瑟98K步枪、虎式豹式坦克无疑都是当时兵器工业产品的典范,大大增强了作战实力。并且在二战后期,德国率先研发出了黑科技V2导弹等历史上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
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优秀的科研实力的情况下,德军生产装备飞机有113514架,装备坦克、自行火炮及装甲车辆逾越5万辆,装备了37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5.9万门,仅150榴弹炮sfh18就有5000多门。
此外,德国机械化程度很高。德国出产装备了120万辆轿车和数以万计的军用摩托车,直到80年代我国都没赶上德军二战时期的机械化水平。德国出产装备舰艇4565艘,仅潜艇就有1188艘,德国的狼群战术连英美都胆寒。
在二战时期,德国黑科技频出,古斯塔夫巨炮、喷气式飞机、隐形轰炸机、V系列飞弹等等,这些先进的科技连美国都垂涎欲滴。不然在战后,苏联和美国都拼命去抢德国科学家和机械设备。
第三,德国的军队是非常多,有着众多优秀将领和士兵
在二战时期,德国一共有1700多万士兵参战,并且在此期间,德国涌现出了以古德里安、曼斯坦因和隆美尔这三位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将领。
并且,当时德国的王牌飞行员人数众多,个人战绩百架以上者就有107人,个人战绩架数也比盟国的多,王牌总人数超过3000人。以部队来讲,最有名的是第52战斗机联队,该联队共击落万余架敌机。
如果德国和英国持续单挑谁会先撑不住?
肯定是英国先撑不住,41年美国中断对英国输血,让英国与德国单挑,当时英国基本没这个实力,虽然英国殖民地英国遍及全世界,真正有实力的其实也就印度,加拿大都不算,况且德国当时基本已整合西欧中欧北欧,东欧(非苏联)南欧又是盟友,恪守中立不介入战争,况且当时德国也未实行战争总动员,单挑下去德国会越来越稳固,英国本土则很难保住,退守加拿大后将会形成战略相持,主战场会在北非与中东,因地缘因素,英国很难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