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坦克的顶部,坦克穿甲弹跟破甲弹有什么区别?
穿甲弹和破甲弹两种弹药在装甲上开孔的办法是不一样的。
原来的穿甲弹是用一个坚硬的钢芯,或者是碳化钨,这种穿甲弹的穿甲深度略大于炮弹的直径,不过这种穿甲弹在坦克炮的弹药里边已经是基本上被淘汰了。
现在坦克配用的穿甲弹都是这种稳定翼脱壳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目前的穿甲深度一般都在600毫米左右,这个深度无论是什么装甲都差不多。
穿甲弹现在主要是指长杆形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是坦克炮主要配备的弹种,而且目前坦克的装甲对于穿甲弹的防护能力最差。穿甲弹的主要就是用重而且硬的弹芯材料去直接撞击坦克的装甲,属于那种“硬碰硬”的方式,这种硬碰硬的方式就使得一方面对于弹芯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弹芯的速度越快越好,动能公式里边的速度可是平方,想要提高能量,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提高炮弹的速度,原来穿甲弹的速度也就是1000米/秒,现在穿甲弹的初速已经是1800米上下了。
破甲弹有的地方也叫化学动能弹,在稳定翼脱壳穿甲弹出现之前,破甲弹的穿深要比穿甲弹强,不过复合装甲出现可以说是对于破甲弹是有很大的影响,复合装甲对于破甲弹的防护能力可以达到1000毫米的钢板以上。
破甲弹最大的好处是发射方式多种多样,象火箭筒这种轻巧的武器肯定是用破甲弹来打坦克,反正火箭筒是近战武器,而且火箭筒手的目标不大,可以绕到坦克背后这种坦克装甲薄的地方打。
而破甲弹在装甲上开口的方法是另外一种机理,破甲弹属于利用所谓的门罗效应,就是把炸药块挖出来一个锥形,这个锥形是前边放一个锥形的铜药罩,在破甲弹命中目标的时候,锥形炸药被引爆,把铜药罩转变成一束又细又长的金属流,金属流的顶端速度可以达到8000米/秒,通常破甲弹的破甲厚度是弹径的5~8倍。
穿甲弹对于炮弹的速度要求很高,所以发射穿甲弹对于火炮的要求很高,对于火炮的材料、工艺要求很高。而穿甲弹对于炮弹的速度没有什么要求,所以破甲弹使用的弹药很多,事实上大部分反坦克武器使用的都是破甲弹,现在对于破甲弹的改进主要是改进药罩的材料、炸药的种类等方面。
图片来自网络。
美欧都在援助乌克兰?
俄乌军事行动持续升级,美国﹑欧盟和北约依旧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支持乌克兰,让俄乌战争无法停下来。迫于美国淫威,很多国家不敢公开支持俄罗斯,目前只有几个被美国制裁的国家敢公开支持俄罗斯。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只有以美国为首的霸权,霸道,霸凌的国家可以明目张胆地支持他的代理人去攻击别国,而其他国家却不能支持另一个国家攻击美国的代理人,否则就会惹祸上身,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群殴。这种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霸权行径引起了很多热爱和平国家的不满。
到目前为止,敢于公开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只有白俄罗斯人﹑叙利亚﹑伊朗和朝鲜,他们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为俄罗斯送去温暖。当然,也有部分暗地里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否则俄罗斯也很难顺利支撑一年多而面不改色。大家不难发现,在俄乌冲突一年多中,乌克兰的弹药早就用完了,若不是美欧持续支持,乌克兰早就投降了,而历时一年战事的俄罗斯,弹药好像永远用不完……
俄乌军事行动是一场霸权和反霸权的争斗,整个世界进入动荡期,人类也踏进了十字路口。以美国为首的代理人霸权战争持续升级,它考验着人类的智慧,能否化危为安。
美俄都是核大国,在乌克兰战场较量一年多,这两个可以同时毁灭世界数次的核大国如果有一方失去理智,整个世界跟着遭殃。三年疫情人类已经闯过来了,不要让这两个核大国把人类拖入深渊。
总之,在俄乌冲突中,美欧都在援助乌克兰,只有叙利亚,伊朗,朝鲜,白俄罗斯在公开支持俄罗斯,至于暗地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有多少,我们也不去猜,让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希望俄乌军事行动早日结束!一家之言,欢迎讨论,谢谢。
任何军用飞机都能轻松炸毁一辆军用坦克吗?
除了火力强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飞机的机动优势。
当时的战机普遍都是搭载机枪加机炮作为主要武器,并且可以加装火箭弹或者航空炸弹用来攻击地面目标。虽然战机的机枪和机炮很难击毁敌军坦克,但是其火箭弹或者炸弹却是可以的。
二战的飞机中,除了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也能携带炸弹进行攻击。而且这些炸弹还不仅仅是小型炸弹,也可以是重磅炸弹。比如二战中美军的P47战斗机,就经常被用来进行对地攻击任务,其常用250磅或者500磅炸弹,用来进行攻击。这样的炸弹仅仅是不直接命中坦克,其冲击波就能将其掀翻。
火箭弹也是如此,盟军常使用炸弹加火箭弹的挂载形式来提升战机的对地打击火力,而且火箭弹相对于炸弹而言更好使用,容易瞄准。同时,火箭弹的装药同样不少,能给坦克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由于飞机是从空中攻击的,而坦克等的顶部装甲很是薄弱,这就更容易将其击毁了。
飞机的机动优势也有很大的好处,对于飞机来说,没有瞄准好完全可以绕回再进行攻击,而且风险高的话,大可以直接逃之夭夭。因此坦克十分被动,完全就是待宰的命运。
坦克世界勋章有什么用?
勋章被授予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玩家。在《坦克世界》中,玩家(甚至每一种坦克及乘员)的勋章和获胜场次的都有详细记录。只要点击游戏顶部“帐号”即可查询这些记录。
在统计页面中,你也可以点击自己的某一辆坦克,即显示该型坦克的参战记录和获得的勋章。
右键点击坦克乘员,即可看到他的服役记录和获得的勋章。
美国推出新一代主战坦克?
艾布拉姆斯X理念非常不错,像是毛子阿玛塔和以色列卡梅尔的概念结合体,再加上美国先进材料、电子技术和信息化设备
美国通用动力集团在10月8日公布的“艾布拉姆斯X”原型车,并非美国下一代主战坦克,该车只是通用动力集团的概念车。美军目前确定的下一款坦克是M1A2的最新升级型号—M1A2 SEPv4,该型坦克计划在2024年投入服役。而通用动力集团的艾布拉姆斯X,则更像是M1A2 SEPv4糅合了俄罗斯T-14阿玛塔与以色列的“卡梅尔”,这两种坦克的设计理念于一身。
作为最早亮相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俄罗斯的T-14阿玛塔的设计理念其实有相当可取之处。无人炮塔,全部成员集中在车体内部,而车体分为乘员舱、设备武器舱和动力舱三段,这种布局结构极大缩小人员重点防护所需要的区域。我国99A坦克总设计师毛明院士点评阿玛塔时就曾提到,这种无人炮塔和人员集中布置的设计理念,将是未来坦克设计的主要趋势,而艾布拉姆斯X也很好地印证了毛明总师的话。
阿玛塔的这种布局理念会是下一代主战坦克的主流趋势,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也会如此艾布拉姆斯X也采用无人炮塔的设计,三名乘员全部布置在车体前部。与阿玛塔不同的是,阿玛塔是将弹药库设置在车体中部,而艾布拉姆斯X继续采用尾舱式弹药架,弹药库布置在炮塔后部,因而艾布拉姆斯X的炮塔看上去依然相当大。在无人炮塔时代采用这种设计有点浪费,不过美国沿用这种设计主要是缩短车体长度,便于空运,阿玛塔的设计导致车体长度非常夸张,这对于全球机动部署要求很高的美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美国下一代坦克乘员舱设计,乘员是以斜躺的姿态操作,目的在于降低疲劳和车体高度而艾布拉姆斯X的另一大设计亮点,则是有点照搬以色列设计的“卡梅尔”坦克的特色了。以色列在研的卡梅尔坦克非常大胆和激进,未来感十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在艾布拉姆斯X这里,照搬了其两个设计概念,柴电混合动力,以及AI增强现实技术。坦克除了柴油机主动力外,还有电池和电动机,可以在关闭柴油机时依靠电动机移动段距离。这并非为了环保和节能,而是为了隐蔽,大功率柴油机工作时会发出很大噪音以及红外热辐射,所以设计在危险地区,或者隐蔽迂回接战时,仅依靠电动机工作,从而大幅度降低被发现距离。
以色列卡梅尔坦克,设计十分激进,直接放弃装甲和大口径主炮,依靠主动防御和爆炸反应装甲来进行防护AI增强现实技术则是在坦克四周布置传感器,拥有360°环向探测能力,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叠加在一起,生成无死角视野图像,最后再将图像投影到坦克乘员所佩戴的VR头盔上。并且这套系统与AI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AI先行筛选出可疑目标,并根据目标威胁程度进行排列,同时进行初步火控测算,坦克乘员进行辨别确认后即可发起攻击。这种设计理念非常出色,极大增强坦克乘员的战场感知能力,而美国雷神、IBM等公司也参与进以色列卡梅尔坦克上这套系统研发,成熟后美国随时可以拿过来用。
卡梅尔坦克AI增强现实技术概念图其他方面,艾布拉姆斯X则有点照搬M1A2 SEPv4的新增内容了,包括XM360型主炮、下一代革命性装甲(NEA)、弹药数据链管理系统以及AMP先进多用途弹药、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等,这些不做过多阐述。不过为增强应对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威胁,艾布拉姆斯X在炮塔顶部设置了相当夸张的RS6型武器遥控站,使用30㎜口径的XM914机关炮,依靠视觉增强系统进行对空射击,并留有多功能武器发射空间,可以发射毒刺防空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无人机以及巡飞弹的能力。
从俄乌战场结果来看,传统坦克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战场环境,面对第四代的智能型反坦克导弹,无人机以及巡飞弹的打击下,损失非常巨大。但坦克依然是进攻方的必备武器,其陆战之王地位依然无法撼动,没有坦克,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轰炸步兵更谈不上生存。现代工业时代的生产力,一百发炮弹也就几十万人民币,拿来砸死一个人谁觉得会亏?通用动力推出的艾布拉姆斯X整体上看,相当不错,集多种坦克先进理念于一身,而且技术风险较小,可行性较大。但该坦克投入装备并不可能,美军现在并不着急,M1A2 SEPv4也才刚批了预算,国会姥爷那边不可能通过。艾布拉姆斯X是一个基础,会慢慢完善,并不断修改,美国真正的下一代主战坦克投入服役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