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择校,国内有哪些数学好的大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工科、理科,甚至经济学、管理学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报考数学专业,无论是考研,还是读博都非常有优势,选择面非常广阔。
国内数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是北大、复旦、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四所大学的数学专业国内顶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一。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下设五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拥有三个本科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及统计学专业。 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应用并举,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数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成立于2005年1月,是全国最早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数学学科全部博士点的学科单位,涵盖了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其中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数学学科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从学术界通用的ESI指标,复旦数学属于前1%学科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成立于1930年,是山东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在国内较早地建立起了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四个专门化方向,后来又建立了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等专门化方向,打破了单一的数学专业格局。
数学专业并列全国第二的是清华大学、北师大、南开、上交、中科大和西安交大。
数学专业排列全国第三的大学共有9所,名单如下:
其他院校数学专业排名
想真诚地问问去东北读大学咋样?
首先,为你这想法点赞!
上大学除了要选个愿意学的专业以外,再就是选个离家远点的地方,蹓跶蹓跶、长点见识……
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的号召。
虽然这句话有当年的时代背景,但是就这句话本身来说,这是真理、并且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古今中外的帝王、领袖也好;将相、名仕也好;科学家、能人也好。都有着戎马生涯、踏遍千山、甚至卧薪尝胆、苦尽甘来的复杂经历。可以说“有出息的、都是有经历的”……
高中阶段以前:基本都是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大学阶段呢:应该是家里、学校、社会的“三点两线”——是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并行的阶段。
社会实践既包括教学计划中的实习、顶岗过程;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深入实际——到广阔天地,才大有作为,才能“实践出真知”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这话的本意是说学绘画的“画旨”,或者说是多读书、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但是无论是徐霞客、哥伦布,还是敬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都是真正“读书+行路”的典范、更是人类的福星。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校园里育不出领袖能人,所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贡献,就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路超万里、方能见真谛。
三、东北的大学又早又好东北一般指的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由于东北解放的早、再加上原苏联的因素,东三省的大学可以说是:
历史长、积淀深、实力强、水平高。
我前些天发表过一篇《给东北的大学排排序,看看哪些大学能排前十》的文章, 展现量已经超过26万。
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东北三省排名前十位的大学:
依次是:哈工大、吉林大学、大连理工、东北师范大学、哈工程、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
其实,黑龙江还有一所好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其中药学学科评估等级是A+,全国第一。
那么为啥没往上排呢?
因为左思右想:排前十位的大学、黑龙江已经占了5所,占了一半。也就学一学国家评估委员会——实力、平衡+照顾,也就不往上排了。
但是如果要想学中药学、中医学类专业,还是建议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四、上学 + 旅游= 一举两得上大学就是学专业,学校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专业要跟你一辈子、学校只陪伴你几年。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贯穿始终的社会实践。
旅游也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并且最适合大学生上学阶段——你从南方到北方的路上、过程;你到学校所在省的山川河流;你利用寒暑假蹓跶蹓跶周边或沿途省份的风景古迹、博物馆……
古老的长白山、大美雪乡、世界第一的冰雪大世界;盘锦的红海滩、本溪的水洞、敦化的世界第一大佛;300年的五大连池火山、5000年的镜泊湖地下森林、美丽的大连;丹东的断桥、哈尔滨的“731”、旅顺的日俄监狱……
总之,你能有这想法和规划、可见你很聪明、有心胸、有格局、有远见。肯定能考上个东北的好大学,也一定有个好前程。
祝你成功!
感谢关注!
读书受教育真的有用吗?
在当今的社会,读书到底是否有用?我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指阅读,还包括在学校接受教育。
哈哈,被问住了吗?老实说我不想拿一些数据来比较呀,来证明呀,来指责呀之类的。只是脑海中突然闪现有人问过读书有用还是无用这个问题,才写下这些文字。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读大学有什么用。现在这么多大学生,还不是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人家没读大学的人很早出去打拼,做生意,现在都已经赚了大钱,在家里买房买车娶妻生子了。花那么多时间读大学还不如出去挣钱呢。 或者这样的:女生考什么研究生,还不是要嫁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嫁个好人家。你可千万别读博啊,女博士没人敢要啊! 读了这么年的书,你觉得有用吗?面对摊煎饼都月入3万这种事,我有时会扪心自问,我这么辛苦读书到底有用没用? 当然没有人这样直接问我,不过这么多年来,读了这么多的书,我怎么感觉还是底气不足。虽然我现在有车有房有工作,夫妻和睦孩子好学,但我还是冥冥之中感觉到一丝不安。 其实我想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对读书的认知还是正面的。文学名著也好,修真言情也罢,或者说是一些妖魔鬼怪,无论你读什么样的书,只要你读总归是好的。当然,我思想中“你看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看书就不是人”这种激烈的言辞我们放到以后再讲。 我不回避眼前这个社会是浮躁的,因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有些躁动的。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我目睹了身边一群幼稚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转向浮躁的社会人的。总有种惧怕的感觉充斥在周围,因为发现不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拿起书本。我曾问过舍友,没空对着手机发呆为什么不读读书呢?得到的回答是:读书有用吗?嗯,好吧,我竟无言以对,我竟无语凝噎。偶尔这样认为这个问题尚可接受,每个人在某一个发霉的无聊透顶的周日都会这样想,十分正常,不用讶异。可是,可是,要是天天都这样思索,不能振作,那,就是一种病。而且是很严重的心理病。 有时,一个人某段时间都会那样堕落下去,不过,勇敢的人总会自救,终于发奋扭转思想,脱茧而出,再次投入生活,充实地生活下去。不过有时候我仔细想想,我周围的亲朋好友,好像日子过得比较好的,多半还都是那些学历比较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多都过得还可以。而那些饥一顿饱一顿还在基层岗位苦苦挣扎的多半都是学习不怎么样的。 当然像我这样受过高等教育,读了很多书,至今还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的人也大有人在。 其实这个也没有定论,我也看到我初中毕业的同学中也有做大老板的,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所以从概率论上来说,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以后多半都能够找到比较稳定的体面的工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广义上来说,读书不只是读书本之书,还有社会阅历这本书,后者这本书没有人去教授,完全要自学,而且是终身去学。这就是社会大学这么课程,这本厚书更难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其实就是说在社会上要摸爬滚打,看透人性,摸准自己的性格脾气,找到适合自己性格脾气对路的那份工作,也许你会过的更舒心一点。 所以与其说是读书有用无用论,不如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好性格,那你读再多的书也是无用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确实如此。 只能说好多事不是因为看到好处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好处的。就像谈恋爱一样,做一件事总要有过程,每天的的朝夕相处才会慢慢产生爱情。 读书也一样,厚积薄发、日积月累这类成语小学就学到了,但成年后能理解的人也屈指可数。书本对三观的影响不能不说是潜移默化的,处事态度、认知行为、言谈举止都被你读过的书影响着。有位舍友经常涂擦化妆品,每日看他,嘴巴就老有告诉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冲动。 但我想总归有一类人是超脱浮躁以外的,应该就是那些读书人。嗯,没有错,这里所指的读书人是真正静下心去读一本、读两本、读好多本书的人。 也许你每日都坐在教室里但你读的是课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也许你每日每夜都抱着手机翻开电子书,但你读的是寂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知识和文化之间是一个大大的不等号,因为我们平日学到的内容那是知识,是工具,但所读到得令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一些文字一些书才是文化的代表之一。可能我对读书的见解并不高明,但我认为既然读了就应该读好书。至于好书与不好的书的区别,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大学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学习的能力,思维的广度,以及解决事情的方法。在学校,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技能,为之后的工作做准备。 很多人进入社会工作后,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知识,只能拼命挤时间,在地铁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你只能做苦力活,这就意味着你要花大量的时间用劳动力换钱,生活中更挤不出时间充电。往往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没能力的人做着又累又脏的活,拿的钱还少。而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其实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学校读书认真学习。 我曾观察过接受过很好教育和没读多少书就出来赚钱的人,往往文化人谈吐见识以及眼界确实更高,生活质量更精致,他们的工作也更有个人价值,甚至社会价值。 当然有大专生工资比本科生高,本科生工资比硕士高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普遍情况,不能以一个群体的高点和另一个群体的低点作比较。一般,所受教育越高资源越好学的知识越多,自然能力也越强,找工作也更容易工资越高越有挑选的资格。 我从不想人到想读书有什么用?思考了很久,后来明白了,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仅此而矣。读书的作用就是传承知识和文化,那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让人活的明白。 所以我说,读书有用,读大学有用,前提是你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不去读,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有时我就宁愿肤浅的相信自己读书就要比那些不读书的人肤浅的程度小一点。哈哈,脑袋瓜有这种想法确实挺奇特。也许你刚开始读书是习惯使然,也许是寻找一处静谧的归宿,甚至是装文艺也可以。但,你的确拿起了书。那,你就是好样的。 至于,读书无用论,就留给那些无用的人去争执个面红耳赤吧。
小学生成绩是家长的责任还是老师的责任?
小学生的成绩是小孩子的事情,孩子负主要责任,家长和老师负次要责任。
为什么要小学生来承担这样的责任呢?
小学生成绩好说明孩子努力,把自己的责任勇敢的承担起来了,我们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时候,孩子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归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用心地引导孩子成长,要引导孩子感恩家长、感恩老师,让孩子有一颗感恩之心,心中有他人之心。
但是,如果孩子成绩考差了,就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挫折,在挫折中勇敢站起来,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如果我们在此时此刻,去分析是家长的责任还是老师的责任,即使我们不告诉孩子,他们也会从我们的日常举动中分析出来是家长的不是还是老师的不是。这实际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推卸责任的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无法独当一面的。
所以孩子考差了,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而不是去怪罪家长或老师。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孩子成绩差应该怎么办?孩子成绩差,原因会有多方面的,我们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孩子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学习的心态,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有趣好玩的东西所吸引,这一点我们成人也是一样的,喜欢对着手机屏幕看大半天。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关注到好玩的事情上,对学习就不感兴趣了。这种情形下,我们家长就要严格地控制孩子的学习与玩耍的时间安排,并引导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观看电视等。
比如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尽量不打开任何的电子设备,保持一种安静地学习环境,让孩子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同时,排除各种做作业做一会吃点零食、上个厕所、喝口水之类的事情,一律在作业前完成,做作业时完全就是做作业的状态。
孩子使用手机、观看电视必须要有时间限制,保护孩子的视力不受伤害,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时间要控制好。
第二,孩子成绩差,可能是没有掌握基础的知识。
知识没有掌握,就要引导孩子去把基础的内容背下来,并尝试去引导孩子理解。如果家长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可以请老师帮忙引导,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弄明白。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多辅助,高年级的孩子更多还是要靠自己。
在这里,我们推荐一下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家长能让孩子好好利用,帮助孩子真正把基础知识搞扎实。
1、语文要抓阅读和写作。
阅读就是要读大量的书,大量的文章。因为阅读,孩子能让大脑思维产生新的联接,读一本书,孩子就聪明一些;读一页书,孩子就聪明一点……阅读是让孩子变聪明的最简单、最核心的方法。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是训练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是思维输出能力的体现。针对于写作,我们要求围绕孩子自己来写,就是什么东西都围绕自己写,不要去编排什么不熟悉的内容,就是要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2、数学的学习中,一是强调计算,二是强调解题的能力。
计算就是要快速、准确,这个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每天坚持训练一定的口算题目,快速完成。我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比赛,故意的让孩子在比赛中获胜,让孩子对计算题目的训练产生深厚的喜悦感,对计算不再恐惧和害怕,然后再慢慢地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
解题最核心的是弄清楚解题的步骤、程序,在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步骤做对了,题目基本上就做正确了。解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进行
1、分析题目条件,将相关条件用画图的方式展现出来。
2、根据图画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分析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式,写下来。
3、将相关的数字代入数量关系式,并进行计算。
4、检验核算题目的思维分析、计算是否正确。
5、将自己的分析思维,讲出来给家人听一听。
在整个过程中,最基础的是前面4步,而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的是最后一步讲自己的解题思维。只要孩子敢于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孩子的思维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地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这种讲解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这种方法就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被称为学习金字塔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通过以上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方法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对基础的知识掌握也会非常扎实。
第三,可以适当的激励孩子,让孩子在责任的基础上,对学习获得进步的喜悦感。
赏罚分明,孩子才会觉得合理。孩子在成绩上取得了进步,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奖励,这一点要让孩子在精神上认识到。同时,我们也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所带来的实质的收获,增强对学习的价值认识。
奖励需要注意,不是物质奖励越多越好,而是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的物质奖励为辅,家长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才能让孩子自觉、自动地去学习。如果物质奖励为主,孩子的欲望很容易被培养起来,更容易与其他人进行攀比,欲望的放大对孩子成长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结束语孩子的成绩归因主要还是在孩子的身上,这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把恩情记挂到家长和老师身上,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心中有他人之心,内心宽广。但把成绩变差,归因到老师或家长的身上,那就是忽略了孩子这个主体,让孩子学会去怪罪他人,把责任都推卸的不负责的态度,不仅不知感恩,还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童教雷鸣,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能力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怎么考到年级第一?
学习成绩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课质量好。这是学习成绩好的根本所在。二、孩子的身体好,精力旺。这是学习好的本钱。三、热爱老师。《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四、有爱心。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爱一切美好事物。这样的孩子心地善良、纯正,有正气,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这样就不会产生心理负担,更能战胜一切困难,敢于挑战一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