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棚汉化,想去日本游玩但完全不会日语?
正常年份,中国每年去日本旅游的游客数量已经接近1000万人次,这些人当中会日语的应该是极少数。既然每年有那么多不会日语的人都能去日本玩得很开心,说明语言应该不会成为旅游的障碍。
本人虽然自学过日本的五十音图和十来句日常用语,但严格说来日语仍然是一窍不通的。凭我多次在日本旅游的经验和体会,我觉得不会日语,在日本旅游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下面我就来说说不会日语的情况下,如何在日本自由行。(跟团游因为有中国领队和当地华人导游全程陪同,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首先,日本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很高,无论是机场、车站、地铁、酒店、商场和旅游景点的标识一般都会用日语、英语、中文和韩语这4种语言来标注。即便极少数地方只有日文标注,但因为日文中大量使用汉字,我们中国游客也能猜出其中的七八分含义。
举个例子,这是我在日本新干线某个车站的站台上看到的电子提示牌(见上图),只有日语和简单的英语标注,没有中文,但是我们借助日语中的汉字,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站台开出的都是开往大通、美园和福住方向的列车,下一趟列车20:15开往福住方向,列车距离此站还有两站路。因为日文中通用大量的汉字,这就让我们中国游客比其他的外国人能读懂更多的日文提示。说实话,在日本如果提示语只有日语和英语两种文字,我更倾向于看日文版本,因为日本的很多地名人名的英语是采用的音译,我们看了根本不知所云。比如上面这个车站的提示牌中“大通”这个日本地名,英语写作Odori, 中国人看了根本与“大通”这两个字对不上号,还不如直接看日语“大通”两个汉字来得直接和爽快。
再比如,我在北海道的札幌坐地铁去参观白色恋人工厂,事先通过手机地图得知需要坐到“宫の沢”车站下车,虽然我听不懂地铁列车上的到站提示语音,但只要我一路盯着座位上方的电子提示牌,就不会坐过站。上图中提示牌中的日语,我猜它的意思就是“下一站,宫の沢,本次列车终点站”。
这是我在函馆朝市拍摄到的海鲜摊位,这个摊位出售帝王蟹和毛蟹,为了吸引中国游客,非常仔细贴心地用中文说明可以代为烹调,螃蟹的吃法有烧烤、蒸煮、生食和火锅4种。毛蟹因为肉质细嫩,只能蒸煮,帝王蟹的腿儿可以生吃,其余部分可以烧烤。虽然这些中文语法略带日文的印记,但只要仔细看,并不会产生歧义,还是能看懂的。
这块北海道“登别地狱谷”的景区招牌,上面是完完全全的日语,但因为全部是汉字,对中国游客来说,理解和阅读一点都没有困难。
很多去日本的游客喜欢去日本的药妆店买一些化妆品和日本出产的常备药,你一点儿都不用为不会日语而担心,只要是闹市区的药店,一般都会有非常清晰的中文标注,而且游客光顾比较多的药店里面都会雇用1~2个中国留学生,有什么问题,你直接和这些中国留学生导购员用中文交流就可以了。
在日本旅行,免不了要和日本人进行口语的交流,一般服务窗口的日本工作人员都会比较简单的英语,你和他们用英语交流问题不大。但如果必须与对方用日语交流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在手机上装一些翻译软件,现在有很多的软件都可以进行语音的同声传译,实测下来还是比较有用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一台随身翻译机更好。
在日本旅行,要善于运用手机地图的导航与路线规划功能。个人比较推荐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谷歌地图自不会说,百度地图在日本城市的行程规划上也丝毫不逊色于谷歌地图。日本是一个公交非常发达的国家,出租车的价格又非常昂贵,让手机地图给你规划一条合理和经济的公交线路,是最方便不过的了。另外在步行的时候,手机地图也可以给你导航,让你省去了向日本人问路的麻烦。
总之在日本旅游自由行,语言完全不是问题。至少在我个人看来,比去欧美国家要方便得多。希望以上的经验和体会能对你有所帮助。最后再给你提个小建议,去日本之前你不妨学几句日本的礼貌用语,比如“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ありがとう(谢谢)等,和日本人交流的时候,说上几句简单的日语,会让人觉得更有礼貌。
你玩FM足球经理最疯狂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
Fm2010入坑,当时喜欢拜仁,就一直带,记得2010里面拜仁的火神布雷诺特别牛逼,特别好用,第二赛季皇马一定会挂牌c罗,哈哈,回归正题。fm2016开始入正,之前几代具体玩多少时间也没细细统计过,但是入正之后每一作fm的游戏时长都超过了1000小时,废寝忘食谈不上,每天吃饭在电脑前,睡醒就打开游戏是休息日的正常状态。最疯狂的状态就是去爆棚各种找妖人,记录下来,然后反复开档,精确计算每个妖人在哪个日期报价可以最低价拿下,附加什么条款可以最低价签下合同。所以我开的fm的档五百档也是有的了吧。fm毒性之大其实在于一千个人玩fm有一千种玩法,看似单一的游戏模式其实给了每个人无限的可能,或许是因为现实中支持的球队没达到自己的期望,想在游戏中找回场子,或许是对自己喜欢的球星在现实中的待遇不满,通过游戏围绕他打造战术,送上金球。,又或许仅仅是因为对足球的热爱,总之,fm带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欢乐。利兹,联曼,帕尔马,慕尼黑1860,多少低级别球队因为fm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大狙,大猫,娘神,多少现实中不够亮眼游戏中强势的球员也因为fm得到了我们的关注。fm,带给我们的就是单纯的足球,单纯的快乐,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喜欢fm的原因。
有哪些高颜值爱恨交织的的泰剧吗?
作为Nadech和yaya的粉,必须出来~
心火/情牵太阳雨
Nadech和yaya第一次合作的电视剧~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感情戏演起来的默契绝对是与生俱来的!戏里他们两的爸爸因为男主的妈妈,所以结仇了,Akkanee(男主Nadech)和 Achima(女主Yaya)理所当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分别接管了仅有白色小篱笆相隔的奶场后,争吵更是不断。然而在要强的外表伪装下,两人其实由怜生爱,互相关心对方。某事的发生让两人尽诉衷肠。可是她父亲是两人恋情的最大阻碍,当然,一切问题在主角光环下都不是问题~最后肯定是Happy ending啦~
爱与罚/蓝色彼岸
Na哥和yaya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时戏外他们彼此还不是很熟悉,第二次就开始熟悉起来~~
剧情:男主救了遇海难的女主,女主失忆心智跟小孩一样,在小岛上生活了一段生活,当然是慢慢暗生情愫,在小岛结婚了,因为女主姐姐找女主,所以坏人就抓走女主,让小两口分开了男主怎么找也找不到,在回岛的时候救了个富豪,于是富豪带他出国留学,当然是变成高富帅,机缘巧合下男女主角相遇,但是女主之前接受过电击治疗,失去在小岛的记忆男主很伤心,后来女主姐姐那个臭不要脸就设计让男主认为女主没有失去记忆的,只是讨厌在小岛发生的一切,于是我们的男主就开始各种甜蜜的报复!后来男主与小岛的一个岛民相遇,反正就是真相大白啦,只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也要给那个臭不要脸的姐姐happy ending!
爱土之争
我一介绍就没完没了剧情就不介绍了,反正就是很好看!奶奶是剧里最大的助攻~他们两的感情戏总是能让我抓破枕头~~
Rising run之落日沁阳和夙梦炽阳
一个系列的日本武士家族的故事,在第一部落日沁阳里Na哥和yaya互动只能高呼看不够,在第二部里na哥对yaya展开一系列不要脸追妻行动~
换错身爱对人
这个正在拍,照片有点辣眼睛~na哥太妖娆~不过也能看出这部剧是喜剧~像个灵魂互换!期待中
公主罗曼史
也是正在拍~yaya这次演的是公主~
附上他们戏里戏外的图~真实两家人关系很好~还经常一起庆祝生日哥聚餐还有做功德~
很难相信你们不是一对~
配一脸
可以分享你的旅行体验吗?
大家端午节快乐!假期的第一天你在做什么?有没有和我一样吃粽子吃到怀疑人生?一起来看看本期的Weekly解解腻吧!过去一周发生的与旅行息息相关的新鲜事,都在这里啦。
为了缓解过多游客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困扰,荷兰最近发起了一项“非游客运动”,邀请游客穿着二手礼服和当地人举行假婚礼,并度一天蜜月融入当地的生活,由“配偶”带领游客探索城市中一些不太受欢迎的景点,比如在运河钓垃圾、到农场除草、吃鸽子以减少当地鸽子数量(???)等等。
会不会进一步刺激了单身人士组团去吃鸽子?
不要脸,欧洲的鸽子明明就很难吃!——来自广东游客的食评
最近,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广州图书馆开讲时说,每天都有人给故宫的猫寄猫粮,有时还会特别指定延禧宫或者慈宁宫的猫接收,并且要求和猫拍个照寄回去给他们。
故宫有200多只野猫,每天工作人员下班它们就准时接班,这些带爪侍卫兢兢业业,整个故宫都没有老鼠。
“请慈宁宫的小李子来收快递~”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皇上们记得雨露均沾啊…
从7月1日开始,去新西兰的外国游客需每人支付35新西兰元(约合160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新西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但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国游客除外。
真·薅羊毛。
圈地收门票?不过这个地圈的有点大。
为阻止乘客继续把飞机当成“功德箱”投币祈福,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在安检入口处设立了告示牌,用“以玄学治玄学”的手段告诫旅客不要再扔硬币啦!不过这个牌子由于英文翻译问题暂时被撤下。
大妈:我只看见了“向飞机投币祈福”前 7 个字。
还可以加上一句“本飞机已开光,乘客无需抛币祈福”。
去年澳航提出了“日出计划”,希望波音或空客可以推出一款可以飞行 21 小时的客机,以满足悉尼、墨尔本直飞伦敦、纽约的需求。目前空客 A3500-1000 和最新的波音 777X 都成为了备选机型,并最快在今年 8 月公布,于 2023 年开航。
在此之前,澳航有许多针对这一超长航线的构想,例如货仓改为上下铺,为经济舱旅客建设独立的运动区。但无论怎样,在飞机上呆上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坐飞机吗?经济舱能坐出痔疮的那种!
我选择转机,靴靴~
近日,瑞典上空出现了许多漂浮于薄云之中的六角形晶体,就像有三个太阳同时挂在天空上,折射后周围仿佛被彩虹环绕,十分壮观。
据了解,“三日凌空”是一种幻日景象。早在500年前,瑞典画作《幻日之画》中对此现象就有过描述。然而,大家却像拜锦鲤一样纷纷在“三日凌空”的图片前祈祷许愿。
三体迷:快脱水!快!脱完水放好别被老鼠咬了!
臭毛病,看见什么都要许愿,对着你家马桶祈祷或许也灵~
近日,纽约曼哈顿街头惊现一种黄色包包,上面赫然写着“公共发泄包”几个字。当你走在路上有任何不爽的情绪,它便是你的“受气包”,你可以对它拳打脚踢,把心里的不痛快统统发泄出去。
创作团队称:当今社会,压力可以说随时都伴随在我们周围,创作街头发泄包,是希望能帮助人们在公共场所更健康地解决不良情绪。
我现在正憋着气,请问如何以最快速度赶到“受气包”现场?
泰国刚递交完泰式按摩申遗的申请不久,又宣布拟于2020年初将冬阴功汤纳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大厨艺学校和泰国烹饪协会参与的公开听证会,尽可能收集关于冬阴功汤的信息,目的是将所有获得的信息与申请一同发往教科文组织。
韩国:麻蛋,这次大意了。
这波申遗我是服气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Uber将在7月9号于纽约正式推出空中直升机服务“Uber Copter”。“飞的”中最多可容纳五人,工作日高峰期也将持续运行。此飞行服务航线为:往返曼哈顿下城与肯尼迪国际机场之间。飞行时间为8分钟,价格200美元起,与叫一次uber高端车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买不起私人飞机至少还可以打私人飞的!
建议推出顺风“机”业务,多人拼“机”可节约路费。
美剧迷们如何向最喜欢的剧集致敬?宜家提供了新思路。近日,宜家从三部经典美剧《老友记》《怪奇物语》和《辛普森一家人》的场景布置中获得灵感,将荧幕上的家具搬到现实生活。每天推开家门,就自动“穿越”回TV Show中,自己当主角。
宜家继续努力,早日实装钢铁侠企业联名款。
所以需要钻卷帘门买吗?
近日,德勤针对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416名“千禧一代”,发布了第八份《千禧一代年度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只有26%的年轻人在工作中专心赚钱并期待有所成就。
超过一半的人梦想高薪致富,生孩子和买房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优先追求,现在的他们更热衷于周游世界。
剩下74%的年轻人在摸鱼中赚钱并期待有所成就。
胡说!我们千禧一代的梦想明明是“不劳而获”。
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我来简单谈谈明代的卫所制度。
众所周知,明代的地方行政设置有“三司”,这样一个地方分权的特殊行政方式。其中的都指挥使司,主要掌管军事,简称“都司”。当年的大明直接控制的汉人农耕区,被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相当于今天的十三个省,所以相对应的也有十三个都指挥使司。其中,在边境战事激烈的地区,设置有单独的都司。比如辽东都司(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辽宁),万全都司(治所在今天的河北宣化),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天的内蒙古宁城)。此外,朱元璋在一些重要的边疆和海疆,还加强管理,特意设置了五个行都司,比如福建这个地方,既有福建都司,也有福建行都司,实际是平级单位。所有的“都司”,在地方上名义上的上级,就是前面说的各省的“布政使”;实际上,都司直接向中央汇报,确切地说,是向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五军都督府”汇报。
都司以下,设置卫所,“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明史.卷九十.志第六十六》)。一个卫的标准配置是5600人;卫以下设“所”,“千户所”标准配置1120人,“百户所”112人。特别值得一提到的守边王爷们的“三护卫”,护卫这个级别,跟地方卫所的“千户所”,是平级单位;百户所以下,设“总旗”和“小旗”,总旗五十人,小旗十人。所以我们认为,后来的满族“八旗制度”,实际上受到了明代兵制的影响,后来更是引申到了“旗人”的说法。
在当时大明全国的汉人传统行政区划内,共有四百多个卫所。绝大部分的卫所,实际上只是一个军事机构,而不具备行政职能,所以只能称为“非实土卫所”,比如天津卫,威海卫这么屌的名字,实际上并没有行政权利,只是个军事堡垒;而有一些卫所,则同时具备守土和行政两个重要智能,则被称为“实土卫所”。正因为如此,都司也分成了“实土都司”和“非实土都司”,比如各省的都司,基本都是非实土都司,而边疆地区,比如辽东都司就是实土都司。
卫所,根据汇报对象的差异,又分成了“京卫”和“外卫”。
京卫就是京畿附近的卫所,这些卫所向中央“五军都督府”(帝国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分为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直接汇报;而“外卫”则直接向地方上的都司领导,也就是都指挥使汇报。然后,都司再向五军都督府汇报。这样的话,不管京卫还是外卫,直接或者间接地都归了“五军都督府”节制,看起来这个部门权力极大。但是不用担心,因为你所担心的问题,朱元璋同志早就解决了。五军都督府只负责兵籍和军政,而所有卫所的调兵权,则归了兵部。
卫所实际上相当于军事屯田性质的“军屯”,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北魏时期的府兵制的一个变种(见第一章第三节)。明代的府兵制,利用明初战争中的老兵,对前朝元军的招降纳叛,以及后来的地方羁縻,充军发配等等,完全取代了宋代战斗力较弱的“募兵制”的禁军。在府兵制的基础上,朱元璋又吸收了两汉屯田戍边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形成了有明代特色的军屯制度。军屯中的军人们世代当兵,长期备战,父死子继。所以,两汉屯田戍边的经验,被复制到了全国包括内地省份在内的各个省,而不仅仅是当年戍边的功能。而北魏府兵制中比较常见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府兵制中常见的战争组织中的临时性和仓促性的问题也不存在了。代之以成建制的卫所预备役士兵,随时准备出击。
所以,跟前面的汉人王朝大宋完全不同。明初汉人尚武,不管是中央正规军还是地方武装,都特别能打。一群群老光棍和小光棍们聚集的卫所,雄性荷尔蒙爆棚。不打仗就觉得手痒,不打仗就没法升迁,也不能够改变自己的现实地位。所以中央军队动不动就远征漠北,满世界追着北元屁股穷追猛打,要求人家交出玉玺,取消帝号;地方上的都司卫所和王府护卫,也是有事没事就也要拉出去遛遛,打打秋风砍砍人,免得一群雄性动物老是长时间憋在一起,搞窝里反。
为什么如此详细地讲明代的卫所,是因为今天的现代中国,被明代的卫所制度影响极深。
卫所的军人们,平时务农,战时为兵,遍布全国,在明朝初年帮助明太祖朱元璋有效控制了全国战乱频仍的混乱局面。同时,由于大量军屯的出现,战乱中人口急剧减少导致的废弃和荒芜的土地得到有效开发。今天中国的很多叫做“屯”“卫”“所”的地名,实际上都和当年明代的卫所制度有所瓜葛。更为重要的是,军人们长期背井离乡,到了一定年龄只能找本地女人进行婚配,娶妻生子。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的非汉人传统区域被有效开发,比如南方的很多山区,很多地方都有“夷娘汉老子”的说法,也就是父亲是汉族士兵,而母亲则是本地原住民族,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等于是这些戍边的士兵们,用自己的基因,对全国所有农耕区域进行了血缘基因上的汉化。
如上所述的,是汉人传统区域的都司和卫所制度。除此之外,还有羁縻都司。
大明开国虽然打下了一个偌大的国土,但是在农耕区之外,还有广大的游牧和渔猎文明区,无法通过汉人士兵移民屯垦,无法有效强制开发,只能依靠当地少数民族对国土进行控制和管理。于是就形成了羁縻都司,比如东北的奴儿干都司(今天东北和外东北),西南的乌斯藏都司(今天除昌都之外的西藏地区),朵甘都司(今天的川西,滇北,甘南,青海,西藏昌都地区)等等。这些地方,往往由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接受大明皇帝册封的都司职务,但和内地都司不同的是,羁縻都司职务往往可以世袭。没有重大变故,大明皇帝基本上不会过问羁縻都司的内部事务,但是羁縻都司要对大明帝国有名义上的臣属关系,必要时需要尽臣属义务。
羁縻都司以下,设置了羁縻卫所。
不管羁縻都司还是羁縻卫所,都是实打实的实土。
朱棣靖难时期的朵颜三卫,就是典型的羁縻卫所。
所谓“三卫”,是指当年被分封在冀北,辽西和大兴安岭以东的三个蒙古部落,每个部落相当于一个卫所;所谓“朵颜”,是因为这三个蒙古卫所——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朵颜卫。朵颜是因当地的朵颜山而得名,朵颜卫又被蒙古人称为兀良哈部落,所以“朵颜三卫”也被成为“兀良哈三卫”。像其他羁縻卫所一样,朵颜三卫早期被大明军事征服,但因为地处边远,又是传统的游牧文明区,明政府并没有有效控制。因此,朵颜三卫名义上对大明王朝宣誓效忠,实际上具备很大的自由度。元朝至明初以来,朵颜三卫的广大土地上,盛产蒙古骑兵,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骑兵部队,因卫所名字而被称为“朵颜三卫”。
简单来讲,朵颜三卫是一支骑兵特种部队。这支部队,是一支雇佣军,燕王朱棣造反之前,这支雇佣军因为地缘关系,而受雇于宁王朱权。
同其他雇佣军略有不同的是,朵颜三卫是一支有节操的雇佣军。普通雇佣军只对金钱感兴趣,只要价码合适就挥舞马刀,东家让砍谁就砍谁;有节操的雇佣军,除了对金钱感兴趣,还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砍人事业感到无上光荣。钱虽然是个好东西,但鸡鸣狗盗的事坚决不干。所以,面对这样一支雇佣军,除了金钱收买之外,还要能够用道义来忽悠。只要忽悠得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年的朵颜三卫甚至接受了大明的天下正统,帮助明太祖朱元璋,对抗过同文同种的北元皇帝。
所以,当时的朱棣奔大宁,目的之一就是收了朵颜三卫。
因此,搞清楚明代“卫所制度”,就必须搞清楚以上的内容。
什么是“三司”,什么是“都司”,什么是“实土卫所”,什么是“非实土卫所”,什么是“京卫”,“外卫”,以及什么是“羁縻卫所”等等。